寺院“普茶”的意义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僧人饮茶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据《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日“茶苏”的饮料。
另外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大师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
到了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中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相连。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确实是由来有自。
佛教僧人之所以选择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敛心静坐,沉思静虑,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清心寡欲,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掉举等无明烦恼,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可提供最理想的帮助。
普茶在丛林中兴起,最早起源于禅门。禅宗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提神驱倦;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生津化腻;三是能抑制情欲,平心静气。另外,禅门弟子喜欢饮茶,其一因平日蔬食简单,营养不足,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份,故饮茶可以充饥并补充养份;其二茶为“万病之药”,饮茶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其三佛家戒酒,禅林寺院以茶代酒,举行茶会、茶宴;其四茶禅一味。饮茶既能清心宁神,生津化郁,减少欲望,有益身体,自当是佛门首选之饮料。
自唐代百丈禅师制订清规后,农、禅并重一直是禅门所倡导的,由于佛教寺院多建在高山丛林,云来雾去,极宜茶树生长,所以许多好茶皆出自僧人的栽培。因此自宋以来,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历代祖师为了广种善根,普结佛缘,以吃茶为契机,以弘扬佛法为意旨,因此有普茶之举,禅门中常常将茶与禅融为一谈,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茶禅一味”语出《碧岩录》,作者圜悟克勤。不过,之前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早已传遍宗门内外。由于我人俱生我、法二执,在执著中强自分别,以至妄想颠倒,“茶禅一味”
意即透过“茶事即禅事”的训练,契入无分别的世界。“一味”是无分别、契于当下,含有“一期一会”,即此绝待,无有过、现、未之别的意义,而人也只有将每一当下都当成不可再得的唯一来珍惜,茶中的真滋味、禅中的真体会才能现前。
古时寺院里产茶,上者奉佛,中者奉诸方大德,下者自奉。又专设“茶头”,用以供奉大众茶汤。普茶,“普”者,普遍周详之意,虽然只有一盏茶,然而上奉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如大雷音,如大云雨,三千大干世界一切众生,莫不普沾茶露,生欢喜心。
丛林寺院每逢春节或中秋,住持大和尚都会抽出一个时间,跟全寺大众交流,称之为“普茶”,就像现代的“茶会”,每个人都可以参加。住持和尚会藉此机会,讲几句开示,向所有僧众及弟子表示感谢其一年来对寺院的护持,及各种劳动的辛苦,再说些勉励的话,希望大众发长远心,常随佛学,精进修持,广培福慧。
“普”字,从广义上说,是指每一个人的真如自性,遍法界、尽虚空,无处不在。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在空间上,从东到西、到南、到北。每一个人只要能观见本心,发挥自我的本性,就能通达“普”的意义,就能生起我跟大众“普遍”一样的想法——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交流,无有特权,无分彼此,不计你我,如是才能生起真正的平等心,心胸才会开阔,思想才会周全。
佛教认为,茶既然渗透到寺院日常生活中,自然与僧人的修行生活直接相连,也就是说,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生活的每一刹那都可以修行悟道,饮茶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通过饮茶参禅悟道。茶味禅味,皆源于人的内心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诠;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不可作虚妄分别茶性清和冲淡,韵致高远,饮者清淡静雅,禅者息心绝虑茶心、道心、人心,在究极上归于一致。
因此,普茶在佛教丛林中十分兴盛,饮茶不只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而是要从饮茶中体会禅的高雅,从吃茶里参悟生命的本质这才是普茶真正的意义。
- 上一篇:安徽黄山温泉与茶有何渊源?
- 下一篇:养生延年黄山茶——荣西禅师
- 黄茶的产地有哪些?
- 花茶制作之“窨制”
- 肉桂茶属于什么茶?武夷肉桂茶是红茶吗?
- 桐城小花是什么茶?桐城小花茶的特点与介绍
- 桂花茶属于什么茶?桂花茶的品种
- 福鼎太姥山白茶的由来传说
- 赵州禅师“吃茶去”
- 茯茶里的金花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 什么是禅茶?
- 红茶的发酵程度是多少?
- 雅安藏茶是什么茶?雅安藏茶的功效与作用
- 漳平水仙属于什么茶?漳平水仙茶的特点与功效
- 白鸡冠是什么茶?白鸡冠的由来、特点、功效作用
- 八仙茶属于什么茶?是哪里的?有什么特点?
- 岭头单丛是什么茶?白叶单丛茶的特点与由来
- 白沙绿茶属于什么茶?海南白沙绿茶的功效
- 大方茶属于什么茶?哪里产的?与龙井有什么区别?
- 石崖茶属于什么茶?石崖茶的功效与特点
- 湖北老青茶是什么茶?羊楼洞川字茶的历史
- 恩施玉露是什么茶?恩施玉露茶的由来与制作工艺
- 峨眉山的禅茶文化
- 普陀佛茶属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来历与特点
- 紫笋茶属于什么茶?顾渚紫笋的产地及介绍
- 天柱剑毫是什么茶?天柱剑毫的功效与作用
- 寺院里的禅茶与“禅茶一味”的境界
- 铁罗汉是什么茶?铁罗汉的特点、功效与作用
- 海青茶叶怎么样?海青茶的历史
- 四大名丛属于什么茶?分别是哪四个?
- 伍家台贡茶是什么茶?皇恩宠锡茶的来源介绍
- 黄茶是凉性还是热性的?喝黄茶的好处
- 信阳毛尖产自哪里?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
- 九曲红梅是什么茶?九曲红梅茶的产地与特点
- 西山茶属于什么茶?桂平西山茶的特点与功效
- 下关沱茶属于什么茶?下关沱茶的功效与作用
- 茗粥是什么茶?茗粥的意思
- 感通茶是什么茶?云南大理感通茶介绍
- 太华茶属于什么茶?徐霞客与太华茶
- 黑茶的传说故事
- 新工艺白茶是什么?创始人是谁?历史有多久?
- 宝洪茶是什么茶?宜良宝洪茶的特点与功效
- 朱熹对中国茶道理论的发展有何贡献?
- 认识花茶,花茶的分类、营养功效、制茶方法
- 什么是千两茶?
- 君山银针黄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 白茶的种类及品质特点
- 武夷岩茶与安溪铁观音在制作工艺上有何区别?
- 家里的普洱茶长霉了,还能喝吗?
- 江苏南京什么茶最有名?炒青绿茶雨花茶介绍
- 大观茶论是谁写的,是本什么书?
- 花茶的种类及品质特点
- 湖南黑茶有什么特点?
- 黄大茶属于什么茶,著名的品种有哪些?
- 为什么福鼎种植的福鼎大毫茶比福鼎大白茶多?
- 铁观音的春水秋香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后发酵”?
- 安徽松萝山什么茶最有名?炒青鼻祖松萝茶介绍
- 《大观茶论》对发展中国茶道有何意义?
- 睡前喝玫瑰花茶好吗?睡前一壶香玫瑰,口齿留香入美梦
- 什么是黑茶?黑茶简介
- 黄小茶是什么茶,著名的品种有哪些?
- 什么是新工艺白茶?
- “绿叶红镶边”指的是什么茶?是怎么形成的?
- 普洱茶能做别的茶吗?
- 乌龙茶是什么茶?
- 普洱茶是什么茶类?
- 中国红茶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 峨眉竹叶青
- 窨制花茶时,可以用干花吗?
- 湖南黑茶三尖有什么区别?
- 蒙顶黄芽是黄芽茶吗?蒙顶黄芽的制作工艺与外形特点
- 新工艺白茶与传统白茶有何区别?
- 白鸡冠是什么茶?色淡甘鲜橘皮香的白鸡冠
- 普洱生茶存放时间长了,会变成普洱熟茶吗?
- 什么是荔枝红茶?
- 黄山毛峰
- 花茶窨制的原理是什么?
- 安化黑茶中什么是高马二溪茶,六洞茶?
- 君山银针属于黄芽茶吗?君山银针的介绍
- 什么样的茶树适合制作白茶?
- 蜡梅寒香溢水来的水金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