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阿弥陀经 >

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浅讲(3)

五解经玄义

  天台宗解经,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五重玄义,《要解》亦是如此。五重玄义,共分五科:

  初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力用,五教相。

  甲一  释名

  解  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这一句文,总标立名。

  “第一释名”五重玄义的第一是释名,即是解释这部经的名称,即解释经题。知其名,即可了解其所述之义理,故先释经名。

  佛经立名有七种形式,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不外人、法、喻三者之组合。单三即单人、单法、单喻三种,复三即人法、人喻、法喻三种,具足一即人、法、喻三者具足立名。

  “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这部经的名字是“佛说阿弥陀经”,以单人立名。能说的人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人是阿弥陀佛。佛是人吗?佛是人,佛由人修成,是究竟果人。释迦与弥陀是彻底觉悟证究竟极果之人。所以,此经是以能说、所说的娑婆、极乐二土证极果的人为名。这是总标,下面别释。

  解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这一段文,解释佛字,并介绍释迦牟尼佛。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此土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能说法教化众生之主。同修们要注意,此土不只是指我们居住的地球,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区域是整个娑婆世界。这个世界范围很大很大,后面还会详细讲到。

  “释迦牟尼”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能仁寂默。“释迦”是姓,即能仁,能以仁爱之心教化众生,亦即慈悲之义。“牟尼”是名,即寂默,身口意三业离诸过而寂静,亦即定之义。慈悲由慧而发,能仁含慧义。所以,能仁寂默实际上就是定慧二字。教主是总标身份,下面进一步介绍他的特点。

  “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本可安享涅盘之法乐,为什么要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呢?此是其大悲愿力熏心所致。大悲愿力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菩提心,要教化一切众生。诸佛的大慈悲心虽然平等,而释迦牟尼佛尤其怜悯极苦的众生,所以发愿生到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于同居秽土示现成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乘悲愿而来,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我们则是随业流转,来此五浊恶世酬偿宿业,是大不一样的!以上解释的是一尊别号叫做释迦牟尼的佛。

  下面解释通号佛。我们在第一部分二种题目的经题一科说过,佛是觉者,并已从竖论,即从本觉、始觉、究竟觉解释觉之含义。这一科从横论,即从自觉、觉他、觉满说明觉的意义。澫益大师在这里用的名词虽不同,但意思完全相同。

  “以先觉觉后觉”,先觉就是自觉,自己先觉悟。这就超六凡众生之不觉;我们凡夫还在梦中未醒,佛先觉醒,然后就要觉后觉,将众生从梦中唤醒,即觉他;这就超声闻、缘觉二乘人之不能觉他。二乘人已自觉,但不肯教化众生,不肯觉后觉,故佛教中称之为自了汉。佛则高出其上,不但自觉,还要觉他,这也就是佛的大慈悲心。

  觉到最后,自觉、觉他、觉行都圆满了,即觉满。这就超过菩萨虽能自觉觉他,而觉行尚未圆满。觉行圆满的人才是佛。

  “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觉满者,所有一切法通通了知,通通看得清清楚楚。无法不知即一切种智,无法不见即究竟佛眼。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到这一层次就人佛知见,证到佛果了!所以佛是觉者,从横论,即自觉、觉他、觉满,这是说“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这就是成佛之道!

  解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这一段文,解释说字。

  “说者,悦所怀也。”前面提到过,说是喜悦的意思,怀是心怀,说就是畅悦所怀。

  “佛以度生为怀”。佛自己已成就,不必再为自己的事操心,心里挂念的唯有广度众生,即如何帮助所有的众生也能早日成佛。凡是度生,必须要到众生的时至、机熟。此时说法,才能使听者欢喜信受,佛亦得以畅自己的本怀。

  “众生成佛机熟”。请同修们注意,这里说的是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而不是受度的机缘成熟。度,一般是指出三界。而念佛一法,不但是度众生出三界,而且能令众生一生成佛,真是难信、难解。佛看到众生成佛机缘已熟。

  “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佛为成佛机缘已熟的众生,说此难信之法。究竟脱即究竟解脱,就是成佛。我们六道凡夫,烦恼重重,为分段生死所缠缚,当然没有解脱。即使三乘圣人,虽出三界,分段生死已了,但烦恼未断尽,无明未穷源,尚有方便、实报变易生死之缠缚,也不可称究竟解脱。要到五住究竟,二死永亡,登涅盘山顶,方为究竟解脱。这里的“五住”即五住地惑,包括无明根本烦恼和见思枝末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所依、所住又能生烦恼,故称住地。天台宗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第二、三、四为三界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惑,二乘人断而出三界。第五无明住地,即界外惑,立四十二品之别,经四十二位次始能断尽变易生死,证得大涅盘。“二死”指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的变易生死。“登涅盘山顶”就是成佛,故说必须到成了佛,才是究竟解脱。今释迦牟尼佛见众生成佛机缘已熟,为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令其欢喜信受,依教奉行,念佛的人生极乐世界之后,个个都可以一生成佛,故能得究竟解脱。

  “故悦也”,所以欢喜啊!以上是讲佛之所以要说法的原因。

  解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由此往下,解释阿弥陀。本段文,先对阿弥陀佛作一简略的介绍。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彼土是相对此土而言,此土指娑婆世界,彼土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彼土极乐世界的导师。导是指引、化导。现在学校里带研究生的老师也叫导师,那个导师只能在学术上作一指导,让你学业完成后,得个硕士、博士学位。他没有能力解决你的人生根本问题,不能导人出离生死。阿弥陀佛是大导师,他能引导沉沦生死苦海的众生,由五浊恶世的此岸,抵达五清世界的彼岸。导师是总标身份,下面进一步说明。

  “以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用什么方法引导众生出离苦海呢?阿弥陀佛早在作法藏比丘之时,就发了四十八个大誓愿。据魏译《无量寿经》卷上所说,往昔世自在王佛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而心悦豫,即发无上正真道意,弃舍国土、王位,成为沙门,名叫“法藏”比丘。该比丘欲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拔诸生死劳苦之本,遂请佛为其宣说诸佛;国土之粗妙、人天之善恶往生之因行等。佛知其志愿深广—,就说c:“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接着,世自在王佛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土之相。这位法藏比丘,就从诸佛国土中摄取善妙者,超发无上殊胜的四十八个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无比殊胜,澫益大师在这里没有详细介绍,今先依魏译《无量寿经》所载,将四十八愿之名列举如次:

  (1)无三恶趣愿,(2)不更恶趣愿,(3)悉皆金色愿,(4)无有好丑愿,(5)宿命智通愿,(6)天眼智通愿,(7)天耳智通愿,(8)他心智通愿,(9)神足通愿,(10)漏尽通愿,(11)住正定聚愿,(12)光明无量愿,(13)寿命无量愿,(14)声闻无量愿,(15)眷属长寿愿,(16)无诸不善愿,(17)诸佛称扬愿,(18)念佛往生愿,(19)来迎引接愿,(20)系念定生愿,(21)三十二相愿,(22)必至补处愿,(23)供养诸佛愿,(24)供具如意愿,(25)说一切智愿,(26)那罗延身愿,(27)所须严净愿,(28)见道场树愿,(29)得辩才智愿,(30)智辩无穷愿,(31)国土清净愿,(32)国土严饰愿,(33)触光柔软愿,(34)闻名得忍愿,(35)女人往生愿,(36)常修梵行愿,(37)人天致敬愿,(38)衣服随念愿,(39)受乐无染愿,(40)见诸佛土愿,(41)诸根具足愿,(42)住定供佛愿,(43)生尊贵家愿,(44)具足德本愿,(45)住定见佛愿,(46)随意闻法愿,(47)得不退转愿,(48)得三法忍愿。

  现在,我们举其中的第一个“无三恶趣愿”,同修们即可窥见一斑。极乐世界无三恶道,即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道。我们这个世界六道轮回,最苦的就是三恶道,那里寿命又长,人人难免。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首先是因为那里没有三恶道。这多好啊!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佛前,发的四十八个大愿,经历劫勤苦修行之后,庄严而成就的。

  “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请同修们注意,大师不说“接念佛众生”,而说“接信愿念佛众生”。这就是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必须具足信心、愿心、念佛三个条件,即信、愿、行三资粮。只念佛,没有信与愿的人还是去不了的。

  “永阶不退者也”,一生到极乐世界,便永远登上不退之地,即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

  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成就的原因之一是会退转,这一点同修们都有亲身的体会。我们在家中用功念佛,顺心的时候高兴念,一遇环境不顺,有如身患重病,或儿孙忤逆,阿弥陀佛便念不下去了。这就是退缘来了,退我们的意志,打我们修行的茬(音chd);还有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如冬天冷得不得了,又刮风下雪,赶紧进被窝吧,今天晚课就不做了。那不行啊!我们佛教徒要能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冬天要耐得住严寒,夏天要耐得住酷热。此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也都可能使我们退心。例如有位同修,平时念佛很用功,但一到患了重病(癌症),就怀疑念佛没有用,退心不念了。要知道佛教所说的因果是通三世的,虽然你觉得这一生你是个好人,还努力诵经、念佛、做好事,但无量劫来我们造过多少罪你知道吗?事实上由于你的努力,已消去很多罪业而不知,还怨念佛得不到好处。此时如能回头继续念佛,说明你成佛的因缘已熟,否则只能作成佛的远因了。

  正因为娑婆世界退缘太多,进一退九,修行不容易成功,所以我们才求生极乐世界。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鞟跋致”。“阿鞟跋致”是梵语,译成汉语是不退转。一生到西方,就能永远不退,不但上品往生的人不退,就是十念功成带业往生的人,也得不退转,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最大好处。

  阿弥陀佛就是用四十八愿,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生到能不退成佛的极乐世界的导师。

  解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这一段文,说明阿弥陀的含义。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阿弥陀是梵语,通常有两种译法:一是无量寿,一是无量光。经中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这就是无量寿。又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这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前面已解释过,此处不再重复。

  阿弥陀的含义实际上还不止这两种,若展开细说,无量劫都说不尽。同修们想想看,无量怎么能说得尽呢?

  “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在这里,大师简要概括地举了几项:功德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依正无量,庄严无量,说法无量,化度无量。功德即恒沙称性功德,智慧即一切种智。神通即三明六通,道是三十七道品,力是十力。这些都是佛教的专有名词,这里我们暂不解释,到后面还会讲到的。依是依报,指生活环境,正是正报,指佛菩萨及人民,庄严即福慧二严。说法即所说法门,化度即度化众生。一一皆是无量。总而言之,因为所有功德智慧等等悉皆无量,故名阿弥陀。

  解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这一段文,解释经字,并辨通别。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金口即佛口,凡是佛亲口说的,通称为经。关于经的含义,二种题目的经题一科已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

  “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上释“佛说阿弥陀”五字是别名,即别于其他一切经,为此经特有的名字。“经”一字是通名,即通于一切经,是所有经共有的名字。“佛说阿弥陀经”是通、别合起来为一经之题。不但这部《阿弥陀经》,而且一切经,都是由通、别二名合一为题的。

  “教行理三,”又诸经之内涵,皆有“教行理三”。教是从缘而没之言教,行为证果之因行,理即从名而阐释出来的道理与旨趣。

  “各论通别”。因众生机缘不同,则随机所施之教有别;然同为佛说,故教通。修因证果,方便多门,则行别;同证心性,归元无二,故行通。理从名诠,有种种名,则理别;名从理立,种种名所依之根本理(心性)无异,故理通。

  现就净土法门简而言之,《阿弥陀经》是详细解释信愿持名之教,与《无量寿经》、《观经》不同,即教别;同为佛说弥陀之经,同弘净土法门,则教通。依教所起之行,是持名,非观想、观像,即行别;皆以极乐依正摄心,同修净业,同归极乐,则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四土不同,即理别;四土不离现前一念心性,皆由真心所现,体无差别,则理通。

  “广如台藏所明。”关于教行理三通别之细说,请详阅天台宗的经论。

  甲二  辨体

  前一科释名是释能诠之假名。这一科辨体是显名下所诠之实体。名召体故,名之次宜辨体,令学有所归,此为天台辨体之妙意。

  解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

  这一段文,总标经体。

  “第二辨体”,这是五重玄义的第二。教理中讲,体有两种:一是当体体,一是所依体。当体体是事物各自的本体,例如人,血肉之躯是他的当体体;木头做的桌子,木头是它的当体体,依此类推。所依体则是万法之根本所依。一切事物各有其当体体,但皆离不开所依体。当体体是空的,幻化的,而所依体则不可思议。

  “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这里所说的正体,就是指所依体。大乘是相对小乘而言。乘有运载之义,用以表示教法。佛应众生不同的根机,而说不同教法。对声闻缘觉根性者,为说灰身灭智,至空寂涅盘之法,即小乘教。对大机菩萨,为说开一切智,利益度脱一切众生,至成佛道之六度法,即大乘教。佛灭度后,弟子结集经典,将佛所说之法分为大小乘二经,各为一藏,即声闻藏和菩萨藏。

  大乘经,即明成佛道法之菩萨藏中一切经典。凡是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例如《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楞严经》是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如来藏、一真法界,皆是实相之异名。这部《阿弥陀经》也不例外。

  什么是实相?下面几段文就是说明。这些文字的含意比较深,不太容易理解,希望同修们好好地体会。

  解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

  这一段文,说明心性非三处,亦非三世。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就是实相。这里又说心,又说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这种说法心与性不分,也不错,不过太笼统。若分开说,性是体,心是体所起的作用。心即意识,第六意识有分别的能力。例如你现在看我,一个老头,身高一米七。你怎么知道的?“我眼睛看到的。”光是眼睛看没有用,它不能分析,要靠第六意识分析。所以一个体,一个用,体用不二,合起来叫心性。心性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不仅仅人具足,一切众生都具足,与一切诸佛无二无别,所谓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这个法身指的就是所依体,也就是这里讲的心性。

  心性在哪里?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从横的空间看,心性内、外、中三处都不在。如果说心在身内,则应先见体内心肝等五脏六腑,再看到身外万物。现在看不到身内脏腑,说明心不在内。如果说心在身外,则身与心两不相干,心所知者,身不能觉;身所觉者,心不能知。现在身觉者心即知,可见心不在外。如果说心在中间,是身体的中间,还是身外某处的中间?如在身体之中,则同前心在身内不成立;如在外境某处之中,则东看在西,南看在北,哪有一定的中间之相?《楞严经》上佛问阿难心在何处,阿难说了七个地方,所谓七处征心,都被佛否定了。这里只讲了内外中三处,意思完全相同。心性到处都不在,这表示空寂之义。

  “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从竖的时间看,心性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不属。如果说心属过去,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复存在,可我们的心还在,所以不属过去。如果说心属现在,现在刹那不住,转眼就成过去,所以心也不属现在。如果说心属未来,未来还没有来,所以也不属未来。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故心性不属三世,不生不灭,这表常住义。

  解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这一段文,说明心性非六尘。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青黄赤白是颜色,心性五色。长短方圆是形色,心性无形。合起来就是非色尘。

  “非香,非味,非触,非法。”心性没有香臭味道,抓不到摸不着,也不是哪一种法。心性非六尘,一尘不染,说明心性离一切虚妄相。

  至此,我们可知心即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四大,非六尘,非六根,非六识,非四谛,非十二因缘,非六度,非四德等是也。

  解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这一段文,显明心性不落空有二边。

  “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这是讲心性之体。上面讲心性非三处,非三世,非六尘,所以你要想找,找不到。但他明明有作用,因而不能说他没有。举个例子,我在这儿说话,你们怎么知道?有人说:“耳朵听到的。”不对,不是耳朵听的。要不然那个刚死的人,耳朵还好好的在,你叫他怎么听不到呢?这是你自性的作用。你能听的听觉就是你的自性,没有自性你听不到。我们所有一切的举止动静,出入往返,穿衣吃饭,嬉笑怒骂,就是心性在起作用,能说能笑、能蹦能跳的就是它。虽然你找不到,不能说它没有,这是不落空边。

  “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这里讲心性之用。具指理具,理即心性不变之体,JL,性之理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造指事造,事即心性随缘之用,心性之理体能随缘起用,造作百界千如之事。比如水中本具波浪,这是理具。遇风随缘而起波浪,这是事造。所以,百界千如是一念心性理体中本具,随缘而造作出来的。《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四句偈就是讲,百界千如是我们这个一念心性造出来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百界”、“千如”这两个法相。顺便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法相,即是诸法显现于外之相状,又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界”即法界。我们都知道佛教讲的十法界,上从佛法界开始,有佛、菩萨、缘觉、声闻,这是四圣法界;下面是六凡法界,其中天、人、修罗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一共有十个法界。

  十个法界中每一界又具足十个法界。举我们人法界为例:

  我们的心常寂恒照,清净平等,与佛德相应,就是佛。

  我们修六度万行,发菩提心,要成佛,广度一切众生,就是菩萨;

  我们以无我心修十二因缘,想广度众生做不到,能利益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行了。这有点利他的心,但心量不大,就是缘觉。

  我们以无我心修苦集灭道四谛,只想自己了生死,别的事都不管,做个自了汉,就是声闻。

  我们修十善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护国忧民,就是天人

  我们持五成,敦伦尽分,就是人。

  我们修五戒十善,但好胜喜争,别人布施十元,你一定要布施二十元;别人每天念三万声佛,你要念五万声,总要比别人高,就是修罗。

  一个人不明事理,心中暗昧愚痴,劝他布施,他说是傻瓜,挣了钱给人用;劝他学佛,他说搞迷信。他好吃懒做,总想依赖别人,年轻寸靠父母,老了靠儿女,混了几十年,一事无成,就是畜生。

  一个人又悭又贪,看别人吃好穿好都想要,有钱不肯布施帮助贫苦人,就是饿鬼。

  一个人嗔心特别重,动不动就发脾气,无理也要争三分;心中常想男女之事,淫心似火,这是地狱抱铜柱人。嗔心淫心重就是地狱。

  人法界具足十法界,其余九界亦是如此。每一界皆具十界,十界即变成百界。

  什么是“千如”呢?这个如就是《法华经·方便品》上讲的十如是,简称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共十个如是。

  十法界中的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仍举人法界为例:

  如是相,即外显的形相。人有人样,一个身子,两个胳膊,两条腿,直立行走,显轻安之善相。

  如是性,指习性,非本性,习性喜欢什么。人的习性喜欢清白善法,人伦道德等。

  如是体,即身心本质。人的身心安稳快乐。

  如是力,即功用能力。人能做善事,乐于从事有益的活动。

  如是作,指运动造作,身口意的所作所为。人能运动身口意造作诸善业。

  下面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这因缘果报大家都懂,不用多解释。例如我们现在身体不太好,就是前世所造因的果报。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佛教徒生了病,同样要去看医生,小病也要吃药,以免耽误成大病。但不能怨天尤人:“唉,我怎么总生病?”为什么会一直生病?这是前生造的业因太多了。《三世因果文》同修们都读过,其中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受的是前世所造之因的果报啊!将来怎么样?你不要问别人,你要知道将来的果,“今生作者是”。现在你做的是什么事情?如果你天天杀生害命,将来就多病短命。

  第十个如是本末究竟等,本是第一个如是相,末是结尾的一个如是报。从如是相到如是报,本末一共九个如是,都是讲的事相,代表诸法。究竟等是讲的平等之理。所以如是本末究竟等,是讲的实相,即诸法的归趣究竟平等。这十个如是合起来,就是讲的诸法实相。每一界有十如,百界就是千如。

  百界千如包括了宇宙中的森罗万象、一切众生,所有这一切都是一念心性具造的。心性虽然有能力具造百界千如,但是找不到,当体了不可得,所以不可言其有,这是不落有边。

  以上“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这四句合起来,就是空有二边都不着。

  解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

  这一段文,的上句说明心性离虚妄相,下句说虚妄相不离心性。

  “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缘即攀缘,虑是思虑,缘虑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想象思维。分别即区分辨别。社会上一般都认为,人用大脑来思维分析。佛教中讲,能观察能分析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功能就是缘虑分别,攀缘尘境,思虑分别。缘虑分别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打妄想

  刚才讲心性具造百界千如,每个法界都有各自的如是因如是果。我们现在要问:为什么很多众生不想了生死,不怕受三途恶道的苦报?他们既然具足佛性,为什么不想成佛得安稳大乐呢?释迦牟尼佛在腊月初八成道的时候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明确地告诉我们,众生不能了生死成佛道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妄想和执着这两个大病,是妄想和执着在作怪。

  同修们要知道,妄想有清净的妄想和染污的妄想。清净的妄想如念佛菩萨圣号或念经。大家不要以为自己能念佛、念经就有功德。功德当然是有,但严格的说,念佛菩萨圣号或念大乘经典还是属于妄想,虽然不是贪恋五欲,但可称为清净的妄想,因为心性是没有念的,真心离念。这里讲了,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离语言文字相,还能有个“我要念佛”的念头吗?不可能有啊!清净心一尘不染。但念佛、念经这个清净妄想有个好处,它能使我们脱离苦海,往清净的地方去,对我们凡夫来讲,这还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六凡众生的妄想是染污的妄想,其特点是这个心喜欢缘虑分别、五欲六尘,贪恋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想想看,世间一切事物,是不是都离不开五欲六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烧菜时如不注意把锅盖久了,青菜就黄了,心里便不高兴:“很好的青菜给煮黄了。,,我们众生就有这个毛病,执着多得很,菜黄了,维生素少了,吃了没有营养了,分别执着就担当这个色,这是显色。还有一种形色。例如有个人长得很高,但又瘦骨伶仃的,人们看到他就会讨厌:“长得像根草,风一吹就会倒。”要是看到一个人,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材正好,就喜欢:“这个人长得漂亮!”别人长得好不好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人还有个很大的执着,就是执着语言文字相。说东就执着是东,绝对不敢说是西,说大绝对不能说小,不知道一切方位大小都是相对的。这个执着不是一二天内形成的,无量劫来都在六道里轮回里转,形成的习气真是太重了。

  我们学佛就是要以佛为榜样,看佛怎么样,我们就应怎么样。佛一切都不分别,你是善人,他是恶人,佛不分别。念过《梵网经》的就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十重四十八轻之菩萨戒,尤其是四十八轻戒中讲到,受过菩萨戒的菩萨,不要看法师年少,或出身贫贱,相貌有欠缺,但这个法师很有德行,佛法又学得好,能讲解大乘佛法义理,新学菩萨就不能轻视他,不能不向他请教佛法。

  因此真正讲平等,佛教最平等,不仅对人平等,对一切众生都平等。有一天,一位菩萨和一位罗汉一同在路上走,菩萨在前,后面跟的是菩萨的弟子罗汉。菩萨走着走着绕了一个圈。

  弟子问:“师父,你为什么绕圈子?”

  菩萨答:“你看,那地方有个蚂蚁窝。”

  弟子又问:“蚂蚁窝你不踩它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兜个圈子?”

  菩萨再答:“不能不兜圈子,你从它上面跨过去,你晓得这些蚂蚁是什么来历?你知道它们将来业障消除,什么时候了生死,什么时候成佛道吗?它们也是未来诸佛,具足佛性,所以不能轻视它们。”

  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凡夫心就不平等,看到富人衣服穿得漂亮,就羡慕人家有派头;看到穷人穿得破破烂烂的,或者是路边的乞丐,不但不可怜,还厌恶人家。厌恶人、羡慕人都不好。尤其是对于异性,现在不仅仅用思想来缘虑分别,那些书报杂志、电视录像还用文字或图像缘虑分别!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正念,对修净土的人来讲,正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不能忘掉。

  同修们要知道,这些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都是虚妄相,佛在《金刚经》上告诫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不可以分别它,更不可以执着它。这里说“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说明我们的心性离一切虚妄相。

  又,缘虑分别是思,离一切缘虑分别,说明心性是无法用思维分析达得到的。你可以用心缘想一切,就是缘不到自己这个心,这就是不可思。语言文字是议,离一切语言文字相,说明心性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来议论。怎么说都说不中,怎么表达都表达不出来,这就是不可议。心性就这样的不可思议!

  “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这里的此指心性。然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这一切虚妄相,又不能离开心性,而另外还有个自性可得。因为一切相,都是依心性而生,离开心性就不能独立存在。正如波浪由水而生,不能离开水,而另外还有个波性可得。这就说明相不离性。

  解  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这一段文,结成圆融中道之实相。

  “要之”即以要言之。

  “离一切相”,前面说了,我们的一念心性不在三处,不属三际,非六尘,觅之了不可得,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一切俱非。这就说明心性离一切诸法之相。离指离一切虚妄之相。诸法之相皆是虚妄幻化的,唯有心性真实不虚。

  “即一切法”,这里的“即”,就是不离,恰恰就是。前面说了,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都不能离开心性而别有自性,因为一切法都是心性的作用,依心性而幻有,是心性具造的百界千如。所以心性就是一切法。

  “离故无相”,离一切相,一切相俱非,所以无相。

  “即故无不相”,即一切法,一切法俱是,则一切诸法之相无不是心性所现之相,所以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一切相,没有一个相不是它。但这个有也不是真有,因为诸法之相都是虚妄的,所以这个有是假的,称为幻有、妙有。

  离一切相、无相,是说心性之体,即不变之性。从真谛之真空说,为破凡情圣解,不立一法,/L,性离一切相,真空无相,觅之了不可得。即一切法、无不相,是说心性之用,即随缘之心。从俗谛之妙有说,为建立一切,不舍一法,心性即一切法,妙有无不相,具造百界千如。正说真谛之真空无相时,而不可言其无,即非偏空,不坏俗谛之妙有无不相。正说俗谛之妙有无不相时,而不可言其有,即非偏有,不坏真谛之真空无相。总而言之,我们的一念心性,无相无不相,无不相无相,非空非有,亦即空即有,不偏二边,真俗圆融。这就是心性的圆融中道真实之相。

  “不得已强名实相。”心性本无名字,无名无相,亦无不名无不相。为教化众生,无名立名,不得已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实相”。所以,实相就是心性,JL、性就是实相,名异义同。

  同修们千万不要执着这个名字相,名字都是佛为说法的方便而巧立的,都是假名,实相也是个假名。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假名所代表的真实义是什么?如《开经偈》中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也是佛陀教学的一番苦心,知道众生喜欢执着,于是就用了种种不同的名字,如讲心性,又讲实相、佛性、法性、法身、真如、如来藏、一真法界等等,说来说去原来说的都是一回事,大家就不会再执着了。

  为了帮助同修们理解实相无相和无不相的道理,现举古德常用的“金和金器”这个譬喻来说。金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器具,如世人喜欢佩戴的金银首饰,就有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等等,首饰店里摆得琳琅满目。即便买一条金项链,也有各种不同的款式花样。各人审美观不同,喜好不一,挑来拣去,都为这个外表虚妄相迷了,在那里分别执着。不知道这种种造型都是虚妄假相,外形千差万别,其本质是一,都是金子!

  我们将金比作心性,即实相,将金器比作诸法。如果你能离开这种种金器的外表虚妄相,就见到其本性金的真实相了。金有没有相?金是离一切相的,任你把它做成什么样子都可以,所以实相无相。而这种种金器又都是金做的,除了金没有别的自性,正所谓依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戒指是金,金项链是金,金耳环也是金,哪一样不是金呢?正因为金本身没有一定的相状,所以它才能被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金器,示现种种金器的一切相,这就是实相即一切法,所以无不相。希望同修们都能从这个譬喻中,体会出实相的一点意味来。

  以上说的是实相之相。下面讲实相之体。

  解  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这一段文,总说实相之体不落二边。

  “实相之体”,即前面讲的“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是众生本具,诸佛彻证,圆满成实之本体。

  “非寂非照”。寂是湛然不动,即空义。照是起作用,了知一切,即有义。说它是寂,它又能灵明洞照,具造百界千如,故非空。说照,又湛然空寂,觅之了不可得,故非有。非寂非照,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边。

  “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恒寂恒照,即空即有,空有同时。合而说之,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非空非有(双遮),又亦空亦有(双照)。

  又,寂有不变义,照有随缘义。寂而恒照,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体虽不变,而常有随缘之用。照而恒寂,是说实相之体,亦即一念心性,虽有随缘之用,而体常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具足体用,唯是一心。

  有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寂是不动,即定;照是明了,即慧。实相之体虽说不上是寂还是照,但它确有寂照的意思。拿灯作譬喻:灯不动,是寂;灯光照亮周围的一切,是照。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就像灯不动,而灯光常照;虽灯光在照,而灯又保持不动。这个譬喻就好懂一些。

  佛法中常用水比喻我们的真心本性,亦即实相之体,心如止水。水不动时是寂,这时水面平静如镜,能将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寂而恒照。而在照时,水又保持静止,不随外境而动,这就是照而恒寂。佛的心就是如此。

  我们凡夫的心也有照,即了知,但一面照一面随境而动。例如受人家夸耀我就高兴,受人恶骂就会生气。心里知道人家说什么就是照,高兴生气就是心动了。心一动,就像本来乎静的水面遇风起了波浪,那就照不清楚了。其实夸你未必好,骂你未必不好,因心没有定,也就没有慧判断。我们与佛菩萨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

  要知道这个心动是妄心在动,真心本性是不动的。比如一只玻璃瓶,你把它灌满水,再去摇摇看,满瓶水是摇不动的。玻璃瓶内的空间比喻虚空法界,装满水比喻我们的心性遍虚空法界一切处,也就是实相之体遍一切处,你说好动不好动?不好动,也不会动!

  解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这两句说明一念心性即如来身土。身是正报,土是依报,身土一对是从不变和随缘分的。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照而寂着重在寂字,强调不变。身和土并举对论,土是不动的,有不变义,和照而寂相应,所以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常寂光即自性本具之三德秘藏,常是法身德,寂为解脱德,光即般若德。常寂光土即诸佛所证之本具理体,如来法身所居之果地。

  “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寂而照着重在照字,强调随缘。身有随缘义,虽然自心清净空寂,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就同一面大圆净镜,本身如如不动,却能外国人来现出外国人,中国人来现出中国人,照见一切景象。相对于土来讲,法身和寂而照相应,所以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这是我们心性本来具足的自性清净法身。

  常寂光土和清净法身,都是讲的实相之体,属性德。前面说实相离语言文字相,这些都是为说法方便而勉强起的名字。

  解  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这两句说明一念心性即如来法报二身。法报一对,是从有相无相分的。

  “又照寂强名法身”。这里所讲的法身跟前面不同,前面讲法身是寂而照,法身合照;这里讲的法身是照寂,法身合寂。到底法身应该合寂还是合照呢?这要看情况。前面是身土的对比,土是不动的,合寂。法身有随缘义,合照。现在是法身和报身对比,法身无相,清净不动,是报身之体故,又强调寂,它和照寂相应,所以这里又给照寂勉强起名叫法身。法身本有无相和随缘之双重意义,在并举对沦时,相对不同的对象,所表现的侧重面不同。因此前面配寂照,这里配照寂,说法不同,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

  “寂照强名报身”。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谓相好光明,光明表智慧。法身以理性为身,报身以智慧为身,光明遍照。报身强调照,和寂照相应,所以又给寂照勉强起名叫报身q

  无论法身之清净无相,还是报身之相好光明,皆是我们心性本具之性德。

  解  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

  又下两句论性修一对,即性德和修德,从理具和事造分法报。这两句都是寂照,着重在照字,所以都配身讲,但是起的名字不同。

  “性德寂照名法身”,性德是心性本具之德体,即前面说的四句两对。虽分身土法报,都是理具。法身清净无相,属性德本具,法尔天然,不需再去修炼。

  “修德寂照名报身”,修德是修成之德相,由心性起作用事造,所以有事相,如六度万行,积功累德。至修德圆满,则烦恼断尽,智慧圆满,万德具备。这时始觉智的修德与本觉理之性德相契,始本合一,便显现出一个由智慧所成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是修成的,要待惑尽智圆时方显,是属于修德的结果。

  解  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又下两句论真应一对,从修德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分。真是真身,即佛所证得的法报二身。应是应化身,即佛应众生机感而化现的种种身。

  “修德照寂名受用身”。照寂着重在寂字。当修德起的作用偏重寂时,所现的是受用身。佛安住于甚深三昧之中,自己受用内证的法乐。这是佛的境界,他人不能见闻,更不得受用,是佛的自受用身,亦即白受用报身,属真身。然其智光仍然遍照法界,了知一切众生之根性欲乐,等待众生得度之机缘成熟,便会不失时机,垂现应化身去救度。

  “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着重在照字。当修德起的作用偏重照时,所现的是应化身。诸佛悯念众生,以妙观察智,见众生得度之机缘成熟,有感则应,佛即随机应化,垂形十界,现种种身,为说种种方便法门,广度群萌。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不动寂场,而游鹿苑,现丈·六比丘身,为小乘弟子说四谛法,就是现的应化身。应化身是佛为度众生,从修德起照的作用,随缘而现的种种身,属应身。应化身我们众生能见闻,得受用,是佛的他受用身。

  同修们可能听说过这首偈:“诸佛清凉月,住于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诸佛影现中。”诸佛证得法报二身之后,能垂现应化身,利益一切众生。偈中毕竟空表法身,空寂离相。月亮有形像,表报身。月亮虽光明照耀,但在天上不动,所以照而寂,表佛的自受用报身,即真身。清凉是自己享受的法乐,住于空寂是以法身为体。众生烦恼断了心会清净,心中就现出佛的影像,就像天上的月亮,映现在地上清水之处,于是有个水中月。众生心中现的佛身,同水中月一样,属应化身。

  以上说的一对一对,我们都要很好地理解它的意义。最初说的身土、法报两对是性德。众生的心性也具足常寂光土、清净法身和智慧报身,我们的性德和诸佛的性德无二无别,即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接着说的性修一对,告诉我们性德虽然本有,但是理具须藉修德之功,方能开显起用。就同埋在地下的黄金,要将它挖出来并经冶炼方得受用。佛在《华严经》上讲:“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如来智慧就是性德。诸佛已彻证心性,所以性德全体显现。而众生的心性被妄想执着所盖覆,性德不能显现,这就需要修德来开显。我们从皈依三宝开始就要修,知道娑婆世界苦,要想离苦,就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里说“修德寂照”,我们念阿弥陀佛,首先要寂,即要修定,一心不乱就是定。得定了,就能开智慧照了。

  最后讲的真应一对,说明修德功不唐捐,定有受用。我们念佛生到极乐世界,证得法报二身后,就有自受用、他受用了。自受用即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受用涅盘寂静之法乐。他受用即有能力变现种种应化身,回人娑婆,甚至到十方世界普度众生,光明遍照。

  这四对八句,点出了我们学佛、成佛、度众生的整个历程,很重要。

  解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

  这一小段,是总结之文。

  “寂照不二”。寂是实相之体,照是实相之用,体用本来不二,寂照原是一心。如阿弥陀佛,其本体安住于极乐之常寂光土,如如不动,而其光明遍照法界。“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他无时无刻不在十方世界应化,接引信愿念佛的众生。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心中,都影现出阿弥陀佛的紫金身。寂和照都是一尊阿弥陀佛。

  我们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再拿灯来作譬喻,寂如灯体,照如灯光。从体起用,全灯即光,全寂即照。摄用归体,全光即灯,全照即寂。灯和光能分得开吗?离开灯没有光,没有光也不成其为灯。所以寂照不二。

  “身土不二”。常寂光土和清净法身是一,不是二,法身遍一切处,常寂光土亦遍一切处。常寂光土是自心中之土,清净法身是自心中之身,以一心之寂体为土,一心之照体为身,原是一心。《阿弥陀经》上讲: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不仅众鸟,乃至行树罗网、栏椐楼阁、宝池德水,极乐国土的一切,皆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变化所作。身即土,土即身,身土一如。我们念佛念到心清净时,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都会在心中显现,佛的身土都在我们的一念心中。所以身土不二。

  “性修不二”。性德和修德是一,不是二。刚才说了,性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就像埋在自家院子里的黄金。修德就是把埋在土里的黄金挖掘出来。你要是不修,怎么能显出性德呢?反过来说,你没有性德怎么会起修呢?如果地下没有黄金,你怎么会去挖呢?修德从哪里来?从性德来。性德本来具足修德的一切功德,修德只是开显所依凭的性德而已。修到最后,所得的就是性德,挖出来的金就是埋在地下的金。所以修德即性德,性德即修德,性修不二。

  “真应不二”。真身就是前面讲的自受用身,应身就是应化身,即他受用身。自他本是一体,应身本是为应机度生而从真身变化出来的。《赞佛偈》中说的“光中化佛无数亿”,就是说明应化身都是阿弥陀佛的报身化现的。在《梵网经》下卷,释迦牟尼佛自唱位号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这里讲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是报身卢舍那佛变现的应化身。澫益大师在《要解》后面明确地告诉我们:“诸佛本从法身垂迹”,法身是真身。所以法报应三身,或者说真应二身是一,不是二,这就是真应不二。

  归结起来,这一对一对之所以不二,是因为他们皆由一念心性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心性。心性就是实相,所以说寂照、身土、性修、真应“无非实相”。即是《楞严经》上所讲的,“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解  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这一段文,承上实相无二之理,启下实相无不二之事。

  这两句实际上和前面讲的实相无相无不相同是一个意思。上句约理,下句约事。

  “实相无二,”实相无二和实相无相,都是从理体讲的,理体只有一个,平等离相,所以说无二、无相;

  “亦无不二。”从理体起用,十界诸法宛然,事相则有无量。所以从事相讲,实相亦无不二,实相无不相。

  解  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这一段文,正显实相之用。

  “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是故是承上启下之词,由上面讲的道理。因此举体,即举实相之全体,而非少分,随缘作依作正,依正即前面讲的身土。作法身,作报身。作自即自己,作他即除自己以外的有情。自他就是前面讲的自受用、他受用身,亦即真应二身。依正、法报、自他即如来之三身四土。

  “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乃至”是超略用词。超略其他不说,仅就本经而言,作能说的释迦牟尼佛,作所说的阿弥陀佛。能度的佛,所度的众生。能信的自心,所信的净土法门。能愿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所愿的生极乐世界。能持的身口意三业,所持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能生的信愿行三资粮,所生的极乐世界四种净土。能赞的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所赞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一句是总结。世间法中,印为官方权力之象征,民间信用之凭证。类似的,佛法中佛为法王,佛灭度后,以法印,即妙法之印玺,印证佛所说的正法,取信后人。如一切小乘经皆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印之;大乘经则以“实相”一法印印之,证明其为佛说。因小乘人根钝,执着生死非涅盘,故生死有无常、无我二印,再加涅盘一印,须三印印之。大乘人根利,了知生死即涅盘,故但一法印,即实相印。《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故一切大乘经,皆以一实相印,印证其为佛说,否则即为魔说。这里讲的实相正印也是这个意思。

  实相是正印,为本。其他的一切,如前面列举的依正、法报、自他,直至能赞所赞,皆是实相理体中本具,由体起随缘之用所造作的诸法,即全理所成之事,也就是实相无不相、亦无不二的具体化,皆为迹。能印的正印之本只有一个,而所印的印迹则无量无边,所谓森罗万象,一法所印。如前所述,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实相作诸法,则法法皆实相。随拈一法,体即实相。一句弥陀名号,体即实相;本经中所讲的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其体亦即实相。所以说本经和一切大乘经一样,以实相为正体。

  不是吗?《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古大德所说:“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的确都是这个意思。有此实相正印之印证,我们对经文中所讲的一切,便可深信无疑了。

  甲三  明宗

  解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这一段文,统论宗义。

  “第三明宗”。五重玄义的第三是明宗。宗是宗旨、宗要。“明宗”就是说明这一部经的修行要旨。

  “宗是修行要径”,修行如同走路,要拣最方便、最捷近的路走。我们修行用功,也要在无量无边的行门中,选一个最佳方法,以便迅速到达目的地。序文中讲,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就是多门方便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会体枢机”,体即辨体中讲的实相,会体就是契人实相。枢是门轴,从前老式门靠转动门轴以开启或关闭。机是古时候弓箭的机关,机关一按,箭即射出。枢和机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部件。以枢机比喻宗,说明宗是契人实相之体的关键。体是理性,宗是修行。理性必须通过修行方能证得,亦即辨体中讲的性德需藉修德之功方能显现。

  “而万行之纲领也”。这里的“而”宇是转语之词。说出宗是六度万行所有一切修行的纲领。

  以上三句说明宗的要义。

  “提纲则众目张”,纲是提起鱼网的总绳,俗称“网纲绳”,一提纲绳,网眼会张开。

  “挈领则襟袖至”,领是衣领,一拎衣领,衣襟、袖子自然到位。这两句说明修行必须抓住纲领,方能契证实相之体。这纲领就是修行的宗旨。

  “故体后应须辨宗。”所以在辨体之后,第三重玄义应是明宗,即辨明什么是本经的宗要。

  解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由此往下,正明本经宗要。这一段文,略标三资。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持名”即是行,本经的修行宗要,是信愿行三法。这一句是总标,非常重要。一部《阿弥陀经》,实际上就是教我们“信愿持名”四字而已。下面阐述理由,并说明信愿行三者的关系是,三法环环相扣,不能分开。又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信愿行三法中信心为首要关键。《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一切修道的源头、功德之母。没有信心,则不会去修,一切善法便不可能成就,当然功德也就无从产生,一切善根也无法增长了。不要说学佛信心重要,就是做世间的所有之事,首先也要有个信心。没有信心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所以无论是修学哪一个法门,信心是第一,尤其是修净土法门,信心更加重要,因为这是难信之法。

  “非信不足启愿。”没有信心,则不能启发愿心。如果对《阿弥陀经》中讲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表示怀疑,当然也不会发要去西方的愿。

  “非愿不足导行。”一个人虽然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但他没有去西方之意愿,因无愿力的引导,他还是不会去念佛修行的。

  “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一个人虽然有了信愿,若不持名念佛,他便去不了西方。那也不能满想要去西方的愿,而且也无法证实他所信的极乐圣境是否真有。《弥陀经》所说的“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有亲眼见到,也只是听说而已。

  与此相反,“持名妙行”就能满足我们的所愿,得以脱离娑婆,往生极乐;往生极乐可使我们亲临其境,就能证明所信的极乐圣境真实不虚。

  持名为什么称妙行呢?妙者,不可思议也。关于这一点,澫益大师在序文中讲得很清楚:“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妙就妙在这里!这句名号虽然简单,而其功德不可思议,古德说:“但凭六字出乾坤。”我们真能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好了,生到极乐世界,不但生死了了,而且能一生成佛。我们在娑婆世界修了无量劫都没有办到的事,念佛往生西方就全办妥了。所以持名称妙行,真是不可思议,实在是太妙了!

  解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这一段文的三句,是引证。

  “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经中首先陈述依报和正报的种种庄严,使闻者生起信心。依报列举了栏椐、罗网、行树、宝池、德水、莲华、天乐、金地、天华等等,生处、住处皆是七宝庄严,还有众鸟、风、树六时说法。正报有二:一是主,即阿弥陀佛;一是伴,即声闻、菩萨、诸上善人,皆是佛的弟子。教主阿弥陀佛的庄严,可用无量光、无量寿来概括。无量光,光明遍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无量寿,寿命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伴即法眷弟子的庄严,有人民寿命同佛无量,声闻菩萨其数无量,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补处无量。佛介绍这些依正庄严,是为了启发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信心。

  “次劝发愿以导行。”接着佛告诉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就是佛劝导众生,在信心生起之后,应当发求生西方的愿心。我们能发此大愿,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本愿相应。如果我们不发求生西方的愿,则不能往生,因为佛恒顺众生,决不会强拉你去。同修们,我们若是发愿求生,一定会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而且十方诸佛都会护念我们,使我们的愿心不退。有了愿才会引导我们去修行,以实现往生的愿望。

  “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然后佛在经中告知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是指示持名念佛的方法,教我们起行。如七天之内便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而往生西方净土。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也能直登不退地,成不退菩萨。这就是持名妙行所得的好处。

  由上面所引经文的主要内容,完全可以证明,此经之修行宗要,就是“信、愿、行”三法。

  解  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由此往下,广释三资粮。这一段文,总标往生的三资粮:

  “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即相信。信有信自、他、因、果、事、理六方面:信自己自性是佛,即是信白;信净土一法,是十方诸佛,出广长舌所赞,语无虚妄,即是信他;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一称尚有这么大的作用,更何况能一心持念呢?这是信因;四种净土将来决定得生,这是信果;信十万亿佛土外,的确有个极乐世界,是为信事;而十万亿佛土外之极乐,即在一念心中。因此心竖穷横遍故。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是为信理。

  “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的核心,是欣、厌二个字。梵语娑婆,汉语堪忍,即堪能忍受诸苦。娑婆为五浊恶世,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而众生住于其中不以为苦,反于其中以苦为乐,堪能忍受众苦,故名堪忍。持名念佛的人,应愿离娑婆之妄苦,欣求极乐之真乐。犹如厌离牢狱之苦,欣求自由之乐。

  “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行就是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以达到一心不乱。

  有了信仰、有了欣厌心,还必须起持名妙行,方能实证所信愿之极乐世界。

  上略标,下面再分别细述。

  解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这一段文,以心性为自。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信自:就是相信自己的心性,即现前一念真心。我们现前一念心是什么?有人会指着他的胸口说:“这就是我的心。”要晓得那只是五脏之一的心脏,是四大假合的肉团心,它不能觉知。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肉团心。缘是攀缘,属能缘;影是影像,属所缘。这里的缘影指缘影心,即我们在辨体中已讲过的,能缘虑分别的心。我们的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所以缘影心是妄心,也不是真心。

  “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竖是从时间看,无始无终,即所讲的竖穷三际。横是从空间看,无边际涯畔,即所讲的横遍十方,我们的真心遍法界、遍虚空界。这两句和辨体中讲的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是同一个道理。

  “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是讲心性之体和用。不变是体,随缘是用,终日指时间,即恒常义。我们将不变随缘用下面的譬喻来说明,同修们一定能懂:我们的一念心性比作黄金,随金匠手艺之缘,可做成多种金器,如金碗、金项链、金戒指等等。虽随缘做成了种种金器,金之体没有变,金碗是金,金项链等也是金。这就是随缘不变。

  我们的心性也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我们随善缘,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持念佛法门,就往生西方净土,作佛作菩萨。要是随恶缘,起贪嗔痴,造作恶业,就堕三途,做饿鬼做畜生甚至堕入地狱。这就是心性随缘的现象。但不论是生西方作佛、作菩萨,还是在六道做人天、甚至做地狱罪人饿鬼畜生,这个心性之体永远不变,即常说的佛性或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这里的微尘表数字,一粒微尘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国土形容国土数量的多,多得如微尘一样数也数不清,即常说的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无量无边有如微尘那么多的佛世界,原来都是我们的白心所现,佛在《楞严经》中告诉我们:“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极乐世界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我们心中所现的。用辨体中已讲过的话来说,这些都是我们一念心性具造的百界干如。

  “我虽昏迷倒惑”。我们凡夫虽妄心作主,昏迷倒惑。昏是无明,即我执和法执。迷是不觉,因我执而迷于真谛,因法执而迷于中谛。倒是颠倒妄见,有两种:一种是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为常乐我净,称为凡夫四倒;另一种是于涅盘之常乐我净,执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称为二乘四倒。惑即上面讲过的五住地惑。

  “苟一念回心”,苟是假如,假如我们能一念回心。一念不是念一句佛,而是把这心念念归一,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别的第二念。早晨起床就念阿弥陀佛,念到一日三餐,出入往返,烧茶煮饭,扫地洗衣,无论做什么,阿弥陀佛都不忘失,一直到上床睡觉,眼睛闭起来还是阿弥陀佛,直至睡去为止,第二天周而复始,这个叫一念。《无量寿经》中讲的一向专念就是这种境界,称为一念回心。

  回是回返。我们凡夫的心常向外跑,眼耳鼻舌身意,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趋六尘。现在要反过来,将六根从五欲六尘中收回,回昏迷倒惑之心,背尘合觉,发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修行的经验是“返闻闻自性”。我们念阿弥陀佛要返念念自性。到心里时时都有一句阿弥陀佛,才可说念头归一了,这就是一念回心。

  “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决定得生,这个语气非常肯定,绝对没有问题。极乐世界是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也好,十方虚空微尘国土也好,都是我们心中所现之物,都是我们的真心理具事造的,这就是唯心净土。所以生极乐世界,是自己心内之事。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则一念我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我心中本具的同居、方便二种极乐净土;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则一念法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法心中本具的实报、寂光二种极乐净土。

  “更无疑虑。是名信自。”我们能深信刚才所说的,再无半点疑惑、顾虑,这才是信自。

  所以信自,就是相信自己决定能往生自心本具之极乐世界。

  解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这一段文,以本经之教为他。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信他:第一要深信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决不讲欺诳之语。《金刚经》上佛告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我们要相信释迦如来所说,他绝对不会骗人。世人骗人不外为名为利。释迦牟尼佛难道还缺名少利吗?要说名,十方一切诸佛悉知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他的名称遍闻法界。要说利,佛是福慧两足尊,福德智慧皆圆满具足。所以,佛一定不会骗我们。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如来悲悯众生而无问自说的,经中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劝大众生信发愿求生西方,并且教我们只有执持名号,才可往生。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话,句句真实,字字不虚。

  “弥陀世尊决无虚愿”,要绝对相信阿弥陀佛,不会有虚假的愿。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介绍,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每个愿都说我若成佛就要怎样怎样,若不能这样,就决不成佛。他发愿之后经无量劫勤修苦行,直至四十八愿悉皆圆满方成佛。今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已有十劫,他当初所发之愿全部兑现。譬如第一愿,阿弥陀佛发愿国中无三恶道。《阿弥陀经》云:“彼佛国土,无三恶道。”释迦牟尼佛作证,极乐世界确实没有三恶道。由此可见,阿弥陀佛没有说空话,他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全都真实不虚。四十八愿的核心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只要我们信愿持名,便与弥陀本愿相应,确信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第三要相信六方诸佛。广长舌是诸佛因中多生多劫不妄语而感的果报。《阿弥陀经》说:六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六方诸佛异口同音,绝没有说不同的话,都劝大家应当相信这部经。

  “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这一句总括以上三个方面,即随顺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教诲,也随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真实教诲,还要随顺六方恒沙诸佛广长舌的真实教诲,依教奉行。

  “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决定志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心里再没有半点疑惑,是为信他。

  所以信他,就是相信诸佛教诲,依教奉行,决志求生极乐。

  解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这一段文,以念佛为因。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信因:这里所说的深信即非浅信,要有深深的信仰心。散乱称名是相对一心称念而言。虽然不是一心称念,而是以散乱心念的,只要能念佛,哪怕只念一声,便已种下了成佛的种子。《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人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首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八识田里这颗金刚不坏种子,总有一天能机缘成熟,会开花得到成佛之果。

  “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况是反显,散乱称名尚为成佛种子,更何况念佛达一心不乱,哪里还有不生净土的呢?当然不成问题了,得一心不乱之后,不用阿弥陀佛来接,自己就能去。念佛得事一心不乱,至少已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来去自由,要生西方,当下即可走;要是不想走,再住一二百年也无妨。因此时我执已经破了,故身心自在不受束缚。得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了,至少能分身百界作佛,则更自在了。故念佛能一心不乱,决定得生净土。

  在这里再说个故事:

  佛在世时,有一位老人到只树给孤独园请求出家。当时佛不在场,由舍利弗等上首弟子做主。佛曾交代过,过七十岁的人不可度其出家,除非善根深厚能证果者。这位老人已八十多岁了,舍利弗以神通观察,老人八万劫中未种善根,故劝其回家。老人又转求他人,佛的大弟子五百阿罗汉皆摇摇头。老人只好哭着回去,路上正遇佛回,佛即收下他,七天之后老人便证了阿罗汉果。

  诸大弟子皆觉奇怪,舍利弗代众请问:“此人并无善根,世尊怎能度他成道呢?”世尊告曰:“汝等二乘人只能观察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前之事则不知。此人于无量劫前为樵夫时,在山上遇虎,追得无处可逃,只得往树上爬。他躲在树上,老虎在底下咬树干。当时他心一急,脱口喊了一声南无佛,因而得免虎难。现在,当年的念佛善根成熟,遇我得度,故能出家证果。”

  一称佛尚能成圣果,更何况一心持名?将来肯定会得生净土。所以信因,就是深信念佛是往生之因。

  解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这一段文,以往生为果。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信果:深深地相信在西方净土聚会的诸位善人,都是由修念佛三昧而生到那里去的。

  念佛三昧是佛教的专门法相,有因行之念佛三昧和果成之念佛三昧两种。因行的修法是,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或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称佛名。四种念佛法门皆可修念佛三昧,关键是要一心。我们来看一下“念”字的写法,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意思是今心,即现前一念心。念佛就是现前一念心在佛上,不打妄想。“三昧”是梵语,译为汉语是正定,正而不邪,定而不乱。念佛时打妄想就不是正念,有妄想夹杂心就乱了,那就不是修念佛三昧了。修念佛三昧成就,便发得念佛三昧,如心人禅定,或佛身现前,或契人实相。果成之念佛三昧有浅有深,最浅的念佛三昧是功夫成片,是为相似的念佛三昧。得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才是真正的念佛三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两个譬喻是从因看,有因必有果。如农民种瓜就可得到瓜的果实,种豆子就得豆之果,这是依因感果。决不会种瓜得豆,种豆子得瓜。因为瓜豆之种子中已含有瓜豆之果,所谓因该果海。将来瓜豆成熟,即成熟种子(因)所具之果,所谓果彻因源。因果相应,丝毫不差。

  “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这两个譬喻是从果看,果不离因。我们人在太阳底下行走,会看到有个影子跟着跑。影子是从人形来的,所以人形是因,影子是果。影必随形,即果不离因。响是空谷回声,我们在山上喊,山谷间就会有回声。回声是山谷应你喊声的回响,所以声是因,响是果。响必应声,亦即果不离因。

  “决无虚弃,是名信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影必随形,响必应声,种了因决不会白费力气,深信功不唐捐,定有果报,是为信果。

  所以,我们念佛决不会白念的,像那些已经往生的人,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位善人,他们原来在娑婆世界,或在他方世界,都是修念佛三昧生到极乐世界去的。我们现在发心念佛,将来跟他们一样,也决定得往生极乐之果。这就像上学读书,同修们的志向立定了,就要埋头苦修。上学读书求大学毕业还要用十六七年功夫,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也得准备十六七年吧。在座的能不能发这个愿心?真有这个愿心不退,那就决定往生。说实话,我们只要深信切愿念佛,到临命终时还能保持正念,哪怕十念一念,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的。这可比念十六七年书便宜得多,读十六七年书毕业了,出来还要找工作。我们只要一生到西方,阿弥陀佛全都安排好了,一直会教我们到毕业成佛。

  所以信果,就是深信往生是修念佛三昧之果。

  解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这一段文,以境为事。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信事:深信我们现前这一念心,心量不可尽之故。不可尽就是没有边际,即信自中讲的“竖无初后。横绝边涯”。

  “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是我们心性所现的,既然一念心不可尽,由心所现的世界当然也就不可尽了。

  “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同修们读书要仔细,这里大师用的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虚词,实有是实实在在有个极乐世界,这里的语气说得非常肯定。极乐世界在哪里呢?在此土西边十万亿土之外,这是从事相上来讲的。

  “最极清净庄严”,《阿弥陀经》上介绍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四宝周匝围绕的栏楣、罗网、行树,有底铺金沙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有微妙香洁的四色莲华,上面有七宝庄严的楼阁,以及宣流法音的种种奇妙杂色之鸟,黄金为地,天雨妙华,微风作乐等等;众生同佛寿命,圣贤共住,闻法修行,皆能不退,直至一生补佛位。若依若正,皆清净庄严至极!

  “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庄生即庄子,姓庄名周。他着有《南华经》,书上讲的全是寓言,纯属编造的故事,托彼说此,有名无实。其中一个故事说,有个小孩名混沌,生下来没有头,没有眼睛鼻子,没有七窍,是个大肉球。有人可怜他,没有七窍怎么出气?替他凿个七窍吧。七窍有了,肉球凿烂了,混沌死了。有没有这事?没有啊,根本没有这个人!他是借此讽刺当时的社会,用寓言寄托他的情怀。我们要深信佛讲的极乐世界,是实实在在有的,与庄周编的那些子虚乌有的故事不同,不是想象出来的。

  所以信事,就是深信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确有一个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

  解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这一段文,以法界为理。先说明心性无外。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信理:这里所说的“介尔心”即凡夫刹那之心,至微细、至低劣,故称之为介尔。我们要深信十万亿土,实实在在超不出我当下刹那一念心之外。此句所含之意就是,极乐虽在十万亿土之外,仍超不出我们心性的范围。

  “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一念心虽微劣,但它是法界的全体,其体性广大周遍,横遍竖穷,无所不包,实在没有什么能超出其外的,故十万亿土也跑不出去。有外不算大,佛法中的无外才是大,所以这个大是绝对的大。世间一切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但我们一念心性之大是绝诸对待的,大而无边,大而无外,十方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虚空法界,都在我们的一念心性之内。

  下文正明具四法界。四法界是华严宗所立的四种法界。教中有四横十竖二门,华严家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相而立四法界,天台家为分别尘沙差别之事相而立十法界。十法界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在辨体中亦已讲过。但对这四法界就不一定明白,现在简单介绍一下:

  法界为一切众生色心之本体。法是轨则,界有性、分二个意义。华严宗用法界来表示现象与本体之相即,就现象与本体而言,法界可分为四种:

  一、从事说,界是分义,随事分别。指万有诸法,一一事相有差别,各有分齐,名事法界;

  二、从理说,界是性义,诸法之性不变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名理法界;

  三、理由事显,事得理成,理事互融,相即相人,名理事无碍法界;

  四、以理融事,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名事事无碍法界。

  本段下面之文,就具足了这四种法界。先讲前面的两种:“西方依正主伴”是事法界,“一念心”为理法界: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落益大师要我们深信,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都是我们心性所现的影像。依是依报,即国土;正是正报,即佛与众生;主是教主阿弥陀佛;伴是弟子,即诸大菩萨和声闻人天,这些都在我们心中。实际上不仅极乐一个世界的依正主伴,十方无量世界的依正主伴,都是我们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

  举个例子同修们就更能理解:一个人站在高楼顶上,他拿镜子朝四面一照,镜子里所现的境界,甚至你眼睛未看到的地方也都照进来了。镜子大不大?不大。外面东西少了没有?不少。一面小镜子能包罗万象,把外面的东西全摄收进来。我们的介尔一念心就像这个镜子,外境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所现的影像。十方虚空微尘国土,皆不出我们介尔一念心外,本是我们一念心中所现影。因此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也是我们一念心中所现的影像。这就是我们心性的妙用。

  再来讲下面这一部分,“全事即理”等四句是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等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最后的“一室千灯”譬喻,显事事无碍之义。

  “全事即理”,前面两句讲了事法界、理法界,辨体最后讲“举体作依作正”,西方依正主伴之种种庄严,皆是一念心性理具事造。既然西方依正主伴皆是心性全体所成,则西方依正主伴之事相,就是一念心性之理,如同前面讲过的这个比喻: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全体金器是事,即此器就是金子是理,这就是全事即理。

  “全妄即真”,妄是讲相,真是讲性,妄本无自体,依真而起,所以全体即真。依照《金刚经》上佛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西方依正主伴种种事相亦皆虚妄,这些都是心性起作用而现的幻有、妙有,是实相之无不相。能现的心性是真,所现的西方依正主伴影像是妄。然能所不二,真妄一如,故西方依正主伴种种事相虽妄,其全体即一念心性是真。

  实在说,我们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念头是妄念。我们在讲辨体时说过,念阿弥陀佛属于清净的妄想。我们的一念心性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什么念头都没有,真心离念。我们现在念佛是用第六意识缘虑这句佛号,所以念佛也是妄想。但要知道,我们凡夫根钝障重,心猿意马,一天到晚打妄想,要我们什么都不要想,离开一切念,当然做不到。于是佛用善巧方便叫我们念佛,一定要想的话就想佛,别的通通不能想。到我们执持名号的工夫深了之后,心里全部都是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其它任何妄念时,我们的心就能定下来了。再念下去,连这句佛号都没有了,这就到了无念的境界。心一清净,自性弥陀现前,就见性了。这时我们又不住无念,而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无念是真心,念是妄心,我们念的阿弥陀佛(妄)与自性弥陀(真)合二为一。到这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全妄即真就是这样!

  我们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本来东湖里水平似镜,有阵风刮过,水面起了波浪。这时只看见湖里尽是波浪。波浪是什么?就是水波动而生起的现象,即水变现的虚妄相。波浪本身没有自体,它的体性就是水。风一停,风平浪静,波浪消失,还是一片水啊。所以全波即水,全妄即真。

  “全修即性”,这句话和辨体最后讲的“性修不二”是同一道理。性即性德,修指修德。性德是我们心性中本来具足的,但在我们凡夫只能说是理具,尚须藉修德来开显。讲个简单的譬喻,我们的心性像镜子,本具光明,能照见一切(性德)。由于我们凡夫的心充满妄想执着,就像镜面积满灰尘,镜子的光明被遮住了,什么也照不出来。怎样使镜子重现光明呢?大家都知道用抹布、水、洗洁精去擦洗,擦洗的功夫到家之后,镜面又光可照人了。擦洗比喻修行,修行到极致,修德圆满,所得的就是恢复本具之性德。

  镜面的灰尘好擦,我们心上的污垢难除。虽然大家都在学佛,如果不知道怎么去修,或所修的方法用错了,则可能修了几十年还是糊里糊涂的。究竟应怎样修呢?至此,我可以说最高明的修法,就是执持一句佛号。在学佛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至今还不知道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道理啊!释名中已讲过,阿弥陀是无量光、无量寿,包括了功德智慧、神通道力等等一一无量。这已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德能的代号,所以念这句佛号就是称性起修。念佛时能不打其他任何妄想,执持不断,声声弥陀唤醒自性觉,那就和我们的自性相应了。因是称性起修,则一一修具足性德全体,是谓全修在性,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到最后,心里的妄想执着全部消除,连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也没有了,这就是修德圆满,心彻底清净,性德全体显露。所以修德无非就是开显本具之性德而已,不增不减。

  如同修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一定都会去念佛,也就是会修了。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心,一是修行。刚才讲的念佛不打妄想,以阿弥陀佛一念,代替一切贪嗔痴等妄念,使心清净,这是修心;另一方面,不正的行为也要修正。假如有一个人虽然也念佛,但一天到晚身口还在造恶业,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也不重威仪,这样的行为就应修正修正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