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明海法师: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

华严经译本之六十《华严》

  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卷的《华严经》,后人简称“六十《华严》”,又叫“晋译六十卷《华严经》”。其实在“六十《华严》”翻译到中国来以前,相当于《华严经?十地品》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和《十住经》,就已经先后翻译到汉地来。这些经翻译过来以后,受到了中国佛教界的重视。公元508年,随着《十地经论》的译出,进一步掀起了研究热潮,从而在现在的河北邯郸到河南安阳一带,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宗派——地论宗,或者叫地论学派。

华严经译本之八十《华严》

  第二次翻译在公元七世纪末的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派人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地区)将八十卷《华严经》请到汉地,然后组织译场,请印度高僧实叉难陀主持翻译。翻译完成以后,武则天亲自题写经题、品名,并为之作序。这个译本简称“八十《华严》”。

华严经译本之四十《华严》

  第三次翻译在公元八世纪末的唐德宗时期。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到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96年到798年,由罽宾国般若三藏翻译出来一个译本,一共四十卷,简称“四十《华严》”。

  传到中国的四十卷《华严经》梵本,来自东印度乌荼国。乌荼国国王把四十卷《华严经》当宝贝,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唐王朝的皇帝,皇帝请罽宾国的般若三藏法师翻译。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及喀布尔河下游一带。

  如果你了解一下广义的中亚地区,也就是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在内的这一带,在历史上佛法曾经的辉煌,出现的高僧大德品行之伟大、修证之高远,还有他们的著述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世界所到达的高度,你就会感慨,感慨什么呢?“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啊!

  注意,“四十《华严》”的全称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相当于“八十《华严》”第五十九卷之后(即从第六十卷开始),文殊菩萨启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内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见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给他讲的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所以我们手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最末一品经。

摘自:《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赵州茶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