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

下附征事(四则)免难济厄《法苑珠林》

  晋太原中,京城有位叫做张崇的,平素信奉佛法。苻坚①已败,长安百姓千多家,将南逃归晋,被一守军俘获,想要杀尽男子,掳走女人。这时,崇已被捆绑,手脚动弹不得,下身都埋入土中,等到第二天,就要被骑马射杀,作为那些军士的娱乐。崇想到就要死了,只有念观音菩萨恐怕还能救,就虔诚的念观音圣号。半夜的时候,身上所绑忽然自解,身体从土中涌出。崇想马上逃跑,但他的脚非常疼痛,就又念观音圣号,诚心礼拜,拿起一块石头,祈祷说:“我想要到江东去,把这个冤情报告晋帝,全部救出今天被掳的女人,如果我的愿望能够实现,那么这块石头就要一分为二!”祈祷完毕,就把石头丢到地上,石头果然裂开。崇到京城,向晋帝报告了事情。晋帝把他们救出来,并加以安抚,已经卖出的,都赎回了。

  注:①苻坚(338-385)字永固,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357-385年在位。他信任王猛,注重农业,禁抑豪强,明法峻刑,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消灭前燕、前凉、代国,统一了北中国大部分地区。建元十九年(383年)以八十万大军攻晋,在淝水地方为晋将谢安、谢玄等所败,国势大衰,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建元21年,被羌族首领姚苌所杀。

  (按)自己还没有得度,就想先度别人,这是菩萨发心。崇既然心已与观音大士相应,他祈祷得到感应也就理所当然了。

  遥救堂崩《唐高僧传》

  周京城大追远寺有位高僧名僧实,俗家姓程,咸阳人,平时精进修行,有道有德。有一天正午,他忽然登楼撞钟,钟声非常急促,叫大家赶快准备香火。拿来香火,大家惊问是什么缘故,僧实说:“这个时候,江南一个寺庙的讲堂就要倒塌了,会压死正在听讲的千多人,现在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祷救济。”因此,经声佛号,响彻天空。几天后,江南有人来报道说:那天中午,扬州一个讲堂说法,听众有一千多人,忽然发现西北传来奇异的香味和经声佛号,从讲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大家都感到惊异,跟着音声走出去,寻找音声的去向。讲堂里的人刚一走尽,房屋就突然倒塌,没有一个受伤。皇上听到了这件事,三次下诏恭请,他都不去。在保定3年7月18日圆寂,哀声震动上下。

  (按)一念的诚心,就能使香烟佛号在一瞬间到达千里之外,从这里就可以悟出一切惟心的道理了!由此推之,为死者修福积德,怎么不能在一瞬间与阴间相通呢!念佛求生西方,怎么不能在一瞬间到达西方呢!

  (补充)意念力与心物辩证法

  意念力即是将思想集中到一点的定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禅定力。意念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我们要办成一件事,都因定力而成,如果不能集中思想,就绝对做不好工作,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当我们观看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看到了运动员争夺冠军的认真精神,这就是定力一时的表现。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说:“我和外国选手打球时,就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对方!”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虽然没有提到禅定这个概念,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其益。现在有些气功师表现意念搬物等功夫,也是定力的表现。从佛法来看,都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佛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也就是说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都是意念力的结果,都是心识造成的。因意念不同而造成不同生命层次的世界,秽念生秽土,净念生净土。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他发愿要造成西方净土,故西方净土也因意念力而成。据一科技杂志报道,人类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纯金的星球。这不正是《阿弥陀经》所说“黄金铺地”吗?因意念力大小强弱不同,生命层次也不同,故佛教有三界二十八天的说法。不同层次的生命,具有不同的时空境界。到最高层次的非想非非想天,早已无色身(物质身)的束缚,其禅定力也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至于佛菩萨则已离开三界,化身千百亿随缘普度三界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感应的道理。不要以为看不见,就否定这些事实的存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时空效应公式告诉我们,当物质超过光速之后,就进入隐形世界。因此,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事物很多,因为看不见,就否定其存在,是不明智的。

  意念力造成了不同层次的生命境界,人类处于低层次的欲界天。这是因为人类在潜意识中执着一个“我”,分别万物,就把个体从宇宙整体中分离出来,有了眼耳鼻舌身,出现色声香味触法,形成了身心。实际上这身体是假的,由物质组成,把这个身体进行分解,哪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如果这个身体是“我”,那么科学可以合成物质,为什么不能合成生命?因为生命由心识所现,即使是最低级的生命,不管他的结构多么简单,也是如此。当心识寄托于父精母血中时,生命也就诞生了。虽然这个身体是假的,但世人误认为真,为满足色身利益,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由身口意造十恶等罪,所以死后就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中去。“我”造作的罪业,都是意识中错误的念头所成,如果能够修心养性,积德行善,就会消除那些错误的念头,上升为天人,最后成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连善的念头都消除了,走向了无相的境界,菩萨无始无终的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力正由此而成。祖师说不思善,不思恶,那正是我们本来面目。

  懂得了意念可以造成不同层次的生命境界,那么因果轮回的道理也就很明白了。由心识组合四大而形成的身体叫做正报,正报所依赖的外界事物叫做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要得到依正庄严的果报,就必须无限的扩大自己的心境,发心普度一切众生,不再出现人我之间的对立。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斩断恶因,就走上了觉悟解脱之路。只要努力精进,,发大菩提心,就一定会迅速的消除一切恶业,走向生命的圆满。

  免官救吏《宋史》

  宋绍兴中,庐陵周必大,为临安和剂局监官,有一天,突然失火,并延烧了附近的民房,按法规,负责管理的人应当定死罪。周问管理的人:“假使是官家失火,应当定什么罪?”他回答说:“只不过撤销职务罢了。”周就假报官家失火,被撤销了职务,那个人就免了死罪。周回家后,与妻子父亲相会,父亲因为他失了官,非常生气。当时,正遇上大雪,家童在院子里扫雪,忽然想起昨夜梦见扫雪迎宰相,因此就很好的对待他。以后周考中博学宏辞科,作官作到宰相,封为益国公。

  (按)自己犯了罪,世上的人还想嫁祸于人,何况别人的罪呢!周公反而引火烧身,并且以撤职为代价,他这位宰相的度量,真是深不可测啊!

  赎罪得子《懿行录》

  明朝广平张绣,家贫无子,家里放了一个空坛,把节余下来的钱,存入坛子,十年省吃俭用,坛子才满起来。他的邻居生了三个儿子,家主犯罪要被流放,打算卖掉妻子。绣担心女人一走,三个孩子就会失去依靠,无家可归,于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去赎回那个女人。但还不足,他的夫人就取下一根簪子凑齐数目。这天晚上,他们梦见一位神抱着一个长得很好的孩子送给他们,就生下了儿子,取名叫国彦。这个儿子后来当了大官,一直升到刑部尚书。孙子我续、我绳,都官至藩臬。

  (按)爱护别人的孩子,自己就得贵子;如果损害别人的孩子,那他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矜孤恤寡

  (发明)孤儿丧失了父亲,寡妇丧失了丈夫,都是软弱可欺,无依无靠的人。对这种人都不去怜悯关心,那还算是人吗!我的力量不能做到的,就要在心中存有怜悯关怀的念头;我的力量能够办到的,就要尽心尽力去办。怜悯关心不一定就是花费钱财,例如他不知道就使他知道,他没有能力就使他有能力,他不能做的就告诫他不要做,甚至为他排难解纷,伸冤雪旺,这些都是怜悯关心啊!

下附征事(三则)矜恤交至《言行录》

  宋朝范文正公,在越州作知府,有个叫孙居中的,死于为官期间,孩子很小,家里贫困,家属难以回乡。范公就拿出自己的工资,替他们准备船只,派遣下属送他们回去。临走前,又作七绝诗一首,说:“路过关卡盘查,就把我的诗拿出来。”诗文是:“十口相依走河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口不用问姓名,这是孤儿寡妇船。”因此,全家顺利回到家乡。

  (按)孤儿寡母,常常受欺,扶弱除恶,全靠仁者。

  为主存孤《懿行录》

  明朝李崧是龚氏奶妈的丈夫,奶妈死后,所哺乳的小孩锡爵,五岁就成了孤儿。家中一个仆人想要杀害孤儿,霸占他的家产,崧发现了这个阴谋,就连夜背着锡爵逃跑。走到城门,大门还没有开,崧跪下来哭号哀求,看门的怜悯他,就把他放出去了。在大雪中走了五天五夜,才找到孤儿的外婆沉氏家,安居下来。沉氏看见崧带养外孙有恩,非常感动,命家中奴仆都听他使唤,剩菜残汤不能给与,但崧依然故我,尽职尽责,做一些粗笨活。锡爵后来考上了进士,想念李崧,要他去官府,而崧却不去,仍旧在老家劳动,短衣短衫,跟过去一样。崧去世后,锡爵教育子孙世世代代祭祀李崧,永久纪念,不能改变。

  (按)要报李崧的大恩,应当广修福德,回向亡灵,崧才能真正受惠。如果仅仅是祭祀罢了,那么他能否享受,还不得而知。但世俗能够做到的,就是这样罢了。譬如儿童在愤怒的时候,所表达的方式不过就是啼哭而已,除了哭以外,还有什么长处吗?

  逼孀现报《汇纂功过格》

  明朝崇祯末年,吴江人张士柏的妻子陈氏长得漂亮,年轻守寡。张士柏之兄张士松,密谋卖与土豪徐洪为妾。他考虑到陈氏守节之志不会变,就设下暗计,把陈氏抢到船上,陈嚎啕痛哭,凛不可犯,守节自杀。陈的父亲陈俊向县府告状,县令章日炌,不予理睬。又向直指①路振飞去告状,但徐洪贿赂了某个官员,掩饰其词,反告一状,把陈判以骂夫罪,关到监狱里。陈在狱中饮泣三天,不吃不喝,碰上了主管狱讼的司李②,知道了他冤情,就带他去见直指,陈哭诉后就自杀,路公连忙下堂打招呼,答应一定要给他雪冤,陈才闭上眼睛。当天就向上报告,士松、徐洪立即乱棍打死,其他帮凶都按情节轻重判罪,县令被贬罢官。处理完毕后,第二天那条冤船上的鬼声就没有了。某官员贪赃枉法,突然得病,变成聋哑,一生都不能说话。

  注:

  ①朝廷直接派往地方处理问题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

  ②主管狱讼的官员,也称司理。

  (按)这个事情已经写成挽歌流传下来,感叹报应如此迅速。

  敬老怜贫

  (发明)衰老是人人都不能免的,又是最使人感到悲伤的。发白齿落,皮包骨头,筋如索,背如弓,种种苦楚不能说尽。眼睛昏花,听力降低,坐起来就要人扶。因此,看见老人,就应当生尊敬心,而不能生厌恶心。如果厌恶不敬,只怕你还活不到老的时候了。

  痛苦啊!贫穷的人。人家丰衣足食,而自己无依无靠,饥寒交迫;人家称心快乐,而自己孤独寂寞,贫苦交加。虽然贫困的根源是自己造成的,但是有力可以救济而不去救济,就为自己造下了贫困的前因了,后世就成了别人怜悯的对象。救济那些贫困的人,使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劝他们布施,使他们解决后世的贫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