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尊敬的大和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以及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吉祥。

  今天我给大家要讲《心经》。这个《心经》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字“空”,这个“空”就是不带有任何的执著。其实像这样的场合,对我来说像这样的场合讲经也是我人生当中首次,所以我也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我想既然讲《心经》,讲了“空”,就应该放下。放下许多的不安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佛心得。

  很高兴来到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湖北佛门都是禅宗的道场。而《心经》中包容的智慧,其实与禅宗是密切相关的。今天我想就我所学所得,想到什么说什么,当然,我学习《心经》回顾起来也有六七年了。

一、诸佛皆从般若出:《心经》中的般若空性

  《心经》中的中心思想,其实要我们全面的去把握它,我觉得还是非常难的。这就好比在鸠摩罗什大师来华以前有六家七宗之说。关于这个“空”,有人空、有名空、有色空、法空等等。《大般若经》里面说到十八空,其实我们烦恼非常多,有时候我们说八万四千,其实对应的话就有八万四千种“空”,所以对“空”把握还是很难,空的彻底了,那就佛了,对这个不彻底,小乘的解脱,甚至一点都没有空,那就是凡夫。

  对于这个空、般若智慧,其实我们认为它是佛教的核心,即意味着不管你学哪个宗派,都是围绕般若展开。般若成就一切法门,不管净宗、禅宗、华严、天台、三论等等。甚至我们喝茶,我们说禅茶一味,喝茶喝到最高的境界,也是需要般若思想来成就。所以般若就是心,这个《心经》的心,这个心就是核心,这个心就是要领。诸佛皆从般若出。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把握这个般若思想,对我们学佛来说的话,是至关的重要。故而我们今天所宣讲的《心经》,是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二、《心经》题解: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般若它是清静的用,这个用就是作用的意思。这个作用就是无挂碍、能够解脱,解脱无挂碍的作用才能够达到一个清净的相,这个清净的《心经》的相呢,相对于此岸的杂染,它就是彼岸的世界,它就是波罗蜜多。

  而我们通过般若这个作用达到彼岸,其实是我们内心的佛性呈现,就是我们的心的体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体相用,般若是用,波罗蜜多是相。这个心是体,是核心。

  《心经》字数非常的简短,只有260多个字。但是它又涵盖一切,有人说它是600卷《大般若经》的精髓。在这里我可以说它是三藏十二的精髓,所以这个《心经》的心就像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位——心脏。如果没有了心脏,我们生命也就完了。佛法大海浩瀚无穷,如果没有般若这一引导,那佛法就不是内敛的,而是向外去的,他就不能成佛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心经》最重要的不是逐字逐文地讲解《心经》。由于我们巡讲团要去三个地方,第一站是河南、第二站湖北、第三站是安徽,三个地方我讲的都是《心经》。但是我想,每个地方的气场不一样,每个地方的道风不一样。所以今天到这里其实也可以说我是即兴发挥,大家给予我这种感受,能够让我说出来的法:《心经》也可以说的很浅,也可以说的很深,昨天领导接待我们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宗教局的领导就跟我讨论,讨论的是佛学的一些义理。让我很惊讶的是这位宗教界的领导,他不是在家人,他对佛学义理有深入的理解,这在佛教界也是为数不多的。通过这一个人,我能够感受到湖北这个宗教的氛围(浓厚)。昨天在大和尚的热情的招待下,我们到他的精舍去喝茶、聊天,感受到佛教的文化的氛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昨天到今天让我感触的方方面面,导致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心经》跟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刚才说《心经》的思想是般若,般若是核心。这个般若,一开始我说它是“空”。这个“空”其实就是种智慧。我们经常会说入空门,入空门不是说你什么都放弃不要了,这不是智慧;所以入空门指的是入智慧之门,这叫做入空门。

  关于“空”,其实每个人心量不一样,智慧不一样,这个“空”所得到的解脱的果报也就不一样。所以从佛教教理上去分析,这个空可以析法空,可以体法空。我们说小乘人他是空的不够彻底,因为那是析法空。析法空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它能够达到人无我而解脱,分析这个人是由五蕴组成的——色受想行识,从而达到解脱。但是进一步去追问这个“色受想行识”空不空呢?这个不关心,因为解脱了,没有烦恼了。他不关心,为什么不关心啊,因为(他)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他就不会去度化众生,不会做利益他人的事,所以这个法执有没有是跟他没有关系,只要去除了我执,解脱就可以。

  所以说到这里,其实指明了《心经》这一部经它是向舍小向大的阿罗汉所说,是对菩萨所宣称的法门,是要去除我执的同时,还要去除法执。所以这样一来,就可以突出《心经》的殊胜。

  我们说到般若的这个“空”,这个析法空是小乘的智慧,它空的不彻底,所以天台的判教藏通别圆,“藏”就对应的是析法。空大空小,它已经达到了“当体即空”的体法空。进一步去探求分析和洞察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啊,它也是空,这是体法空。

  所以我们说前者是拙度,后者是巧度。拙度的“拙”就是说对于笨的人来说,对于没有慧根的人来说,对没有智慧,没有悲心的人来说只能跟他说析法空。这个析法空还包括色败空;有的人会更笨,他看到生死无常之后才会空。这个什么是色败,比如说南传佛教一些国家,他们会修这个白骨观,人死了之后就把他抬到外面,然后禅修的禅师,每天早上就得带他们去观察尸体,第一天怎么样了,第二天怎么样了……一开始身体肿胀、充血、发紫。之后呢被动物蚕食了又露出了白骨,所有的四肢都分散,到最后变成了尘土,什么都没有,这叫“色败而空”。

  有的人他到了年纪大的时候他才体会到无常,整个自己容颜也老了,身体的机能衰退了,他能感受到无常。但是很多年轻人呢,他有慧根,不用等到他老的时候才体会到叫无常。菩萨的智慧,他当下就能体会到无常。

  那么空是种智慧,如果你这种空的智慧理解成外在的,其实你永远都不能达到般若的智慧。我们说这个智慧就是你的心,你心本具足这个智慧。

  儒家的正宗“陆王心学”,他有一句话叫做“心即是礼”。所以这句话呢用佛教去解释它,站在佛教的这个立场上来说的话,般若也是一样的。空就是你的心,不是外在的,不是二元的,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

  那“空”其实就是“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如果说“诸法实相”,这好像有点佛经上的佛教术语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诸法实相”就是事物的本质,本来的面貌。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表象的,我们被表象所转了。

  为什么会转,这是我们内心的杂质把它转移了一下,内心的杂质就是我执、法执。

  这个人对我有利的,我定义他是好人、朋友;这个人对我无利、做了出卖我的事,我把他定义成坏人、敌人。但是过段时间他又有利于我了,这个坏人、敌人又变成好人朋友了。所以我们表现出来的相都是随着我们内心的杂质转了一个弯,这个转一个弯那就不是本质,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般若智慧去洞察。

  就像我喝的这个水杯,这水杯呢如果我一旦有法执,我就认为它自性就是水杯,但是一空它,它是缘起的,自性是空,这个水杯照样可以变成花瓶,还可以变成很多其他的。

  如果有法执的话,虽然它虽然不障碍你解脱,但是障碍你度生。度化众生要种种方便。我们一旦有执著,我们的心被局限了,我们的智慧被局限了,我们度生的能力就被局限了。所以《心经》中的般若智慧它是成就菩萨的,这是我第二次强调《心经》——它是向舍小向大阿罗汉,是对菩萨所宣说的法门。

  刚才说了一切的相都是我们内心的杂染、我执所变现的。我们如果一再执著它,在这个相上产生贪嗔痴啊,我们会陷入轮回,这个雪球,这个原本的雪球会越滚越大,会越滚越大。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般若的空去观照它、化除它。

  刚才说那人是朋友或者是敌人等等,其实都是由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朋友、敌人呢?这个人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吗?有时候觉得很茫然,没办法给他下一个定义,这个本身西方的术语叫物自身,他本来的面貌,我们好像认识不了。因为我们只能认识到现象界,本世界不能认识。当然这样的话,其实是西方人的思想矛盾。

  东方的思想它本质和现象是一体,西方人他认为两者是个例的,由这个《心经》中的般若思想其实能引发很多很多的问题,乃至于最高的哲学的问题。西方人就是二元对立的,他认为我们是认识不到这个事物的本质的,世界本质是上帝创造的,我们是不能成为上帝的,我们看到的就是现象。我们既有感性的直觉,但是当我用我的第六意识给它定义了,就有范畴、概念了。

  就好像我刚才举例,这个人是坏人、敌人已经给他一个范畴;这个是花瓶,这个是茶壶,已经给它一个范畴。就执著一个外在的相。但是佛教看来不是这样,如果用佛教的智慧去观照的话,你能够成为上帝,你能够看到本质,你能够成佛,你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不只是佛教,儒家也是、道家也是。儒家说天地合一,天人感应,道家说要成为真人,佛家要成为修行人,要成就阿罗汉果,要成佛。最终你的这个法身要成就大的法身,你的这个化身成就法身。法身和化身又是合一的。

  外在的色即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色。两者都是非异的。

  说的更明白一点的话,我们修心,也就是修我们道德圆满性。中国的文化就是道德属性。西方不是这样,跟它的哲理有关。所以西方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民主、科学。最发达的也是民主、科学。

  说这句话不代表我们中国人就没有科学,中国人也有四大发明,圆周率也是中国人发现的。但是中国人从来都不会放在外在的相,中国人的文化就是道德属性,你要去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你要修身。你要学佛也是这种态度,如果把佛学当作一种知识来学的话,其实那是二元对立的:你和你所对应的所学的知识。那你是永远都不会踏进这个佛学的门槛。你永远都是门外汉。

  如果知识就能成就一个人,那很多教授都成佛了,至少成就阿罗汉,所以知识不能成就你,知识那是假力(假:假借、帮助之意)的,要通过这个船到达彼岸。

  如何通过这个船到达彼岸,就是要让你的生命去呈现它,要身体力行去做。

  佛学有时候说来很复杂,但是有时候却很简单,只是你想做不想做的问题。

  般若这个空就是放下,就看你想放下还是不想放下。关于般若的本质就是实相之智,就是空的智慧。讲经之前介绍一下经题,经题中的核心是般若,关于经题的“般若”就讲到这里。

三、《心经》中的“般若”的体、用和共法性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心经》,就是《心经》中的般若思想做三点陈述。

  第一我想说般若的作用就是荡相遣执,就是放下所有。

  第二点我想说般若就是无诤法,因为它一法不立,不建议用任何法,它只是破。你建议它就破,为什么破你的建议呢,因为你的建议是一种执著所以它才会破,如果不是执著就没必要破。

  第三个说的是般若是共法,这个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不管哪个宗派都需要般若这种观点来成就。

  说第一点,般若的作用荡相遣执,《心经》它属于般若类的经典,通过我以下所说的三点,所有的一切的般若经典你都能够了达这个般若的核心,般若的核心就是三点,一个是作用荡相遣执。《金刚经》也是般若经典,《心经》也是般若经典。《金刚经》着重选择的是四相,让我们遣除的是菩萨相,布施相,度化所有的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知道,十类众生可以度之。“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就是般若空的智慧。遣除的是实相。

  《心经》强调的是教义上遣,要么遣除的是对五蕴的执著,十二处十八界的执著,十二因缘的执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心经》里面都是教义教相,这些教义教相都是在我们人中趋向解脱的,但是你一旦有执著,你一旦背离了,这就是法执,你有不能成就圆满的佛慧,这个佛是大医王。

  佛所说的法都是妙法,为什么妙呢,因为法又是空,所以它妙。

  般若的作用,荡相遣执,它有独特的表述方式。这个表述方式就是遮全法,就是否定、否定,一切都被否定,你说什么就不是什么,言辞极端。说出来的就是错的,这个祖师大德,不停的否定,不是说他站在我知我见,要证明我自己对,也不是给你泼冷水,是要让你明白要知道,我们所有的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相它是杂染的。这个意识的根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染净依,第七识没有转成智,所以表现出来的都是杂染。

  那没有意识我该怎么去思考呢,就用你的心,这个心就是直觉,智的直觉,而不是感性的直觉。智的直觉从哪儿而来呢,从“戒”、从“定”、从“慧”。

  这里我想带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值的大家去思考的,也就是正面的建立和反面的说明它是辩证的。

  中观就是说空,“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都前面加了“不”字;《心经》呢,也是否定,因为《心经》讲的是般若,是在“用”的层面说罢了,所以是“遮全”。“无苦集灭道,无色受想行识”等等前面加个“无”字。所以大家不明白的话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这个四谛法门是佛教中的核心——佛说“苦集灭道”,但是《心经》里面却告诉我们不苦集灭道,其实这不是矛盾的。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般若它是无诤法,这个无诤法就是无分别,它不建立任何一个系统,所以它是无诤的。举个简单的比喻,我们一出生就先陷入黑暗当中,唯识宗说我们的识变现出根身器具,一个是外在环境,一个是内在的情绪,我们做事往往产生烦恼不就是这两点吗。一个是外在的环境,一个是内在的情绪。那么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情绪其实都是你的业所感的这个果。如果你还执迷不悔,继续轮回,一定会越走越远,所以回头是岸

  无诤法它的意思就是不建立任何一个系统,我们一出生进入黑暗当中,但是我们人呢,有这种般若这种觉慧在里面,我们会反省,我们遇到了苦我们就会反省这个苦哪里来的,我们该如何去灭除他。就是佛陀针对我们这个苦,针对众生的根基,提出了一套一套的方案,就是解决你的苦,给你说四谛法门,让你通达无我而解脱,给你说十二因缘,让你通达无我而解脱。

  除了这些小乘的系统,大乘也有大乘的系统。唯识的系统,中观的系统,华严的系统,真心系的系统,这些都是法门。但是你一旦执著这个法门,这个法就不是妙法。就如菩萨他有大悲心,所以他要度化众生,度化众生他要修行种种法,但是菩萨还有一分的法执。所以为了拯救菩萨成为大医王,就宣说了《心经》中的般若的思想。

  我们一出生陷入黑暗当中包围我们。这个黑暗的意思就是不得解脱不得自在,被我们内在的情绪外部的环境所左右,所以我们生命就是黑暗的。但是这个时候呢我们有个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佛陀给我们的工具,趋向解脱的工具,我用所有的工具砸开这个黑暗,当你砸开一点看到那一点光明,这个光明照射到你的身上,使你彻底的解脱,但是当你执著这一点光明,你只能看到你头顶上的光明,因为你解脱了,娑婆世界的众生还没有解脱。

  菩萨有大悲心,他要变现出种种的工具,帮助种种的众生去解脱。但是你一旦执著这个工具,他就不是大医王,就像药。感冒有感冒的药,咳嗽有咳嗽的药,当你好了之后,你再执著这个药,你还要吃,你本来健康的,现在你又病了,不能吃;就像是砒霜,砒霜能害人也能救人,所以一切法都是佛陀的妙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般若心经》中的智慧能够成就菩萨的圆满法身,圆满智慧,遍于一切。遍于一切就是指遍于虚空法界,那是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心经》是非常殊胜的。我们有这个缘分,我们就要好好地诵《心经》,从《心经》中去解读它的智慧,来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心经》中般若的智慧,能够让你彻底的打破重牢,让你在一孔之内的黑暗当中彻底的光明。所以《心经》中般若的思想它是无诤法,它没有任何一个系统,但是它可以在任何一个系统上,它就是帮助你打破自己对于系统的执着。

  那说到第一点般若作用也好,第二点般若是无诤法也好,这都是有它经典的依据。在《大涅槃经》里说到,佛性有三:正因佛性、了因佛性、圆因佛性,这个“了因佛性”的这个“觉”,其实就是般若的“用”。刚才领导在说话的时候提到的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他当时说顽石有灵性,所以它也点头。这个顽石的灵性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的内心它不是死的,它是能动的,它是创造性的源泉,一切法都是由我们心创造出来的,不是石头,而是心。

  有人认为般若无分别,无分别就是什么都不想,这就是死的。无分别就是死的。你看到老人倒地,你马上就去扶了,那也是无分别,因为你不会去考虑如果不扶他,别人就会扯上我,你也不会考虑我扶了他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然后良心受到谴责了接着又去扶他,只要你想,就不是无分别。此外,无分别也不是石头,石头是静态的,是有宁寂的时候。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般若是共法,说到“般若是共法”其实也是有经典的依据。在《大智度论》里面说道,般若成就三种慧,小乘的一切智,菩萨的道种智和佛的一切种智。我把《心经》中的一句话拿出来作为核心,我再讲一个核心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般若是共法,有三种智慧。

  将哪句话拿出来作为核心呢,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

  当然说到这里,其实这对于法相的意义的阐述可能越来越深。“色不异空”,按照《心经》这样的语次我们也可以说想不异空,受不异空,行不异空,识不异空,十二处不异空,十八界不异空。其实《心经》中还没有讲到的很多。一切法都可以为空,我们可以最后总结成这一句话,不管是五蕴也好,十二处十八界也好,这不都是一切法吗,其中告诉你的是一切法它的实相都是空。

  一切法都不异空,就是真理。真理它有个特点就是具有普遍性,所以空是普遍一切法的。这一切法不异空的智慧,本来是圆满的,但是小乘人把这种空的智慧仅仅落实到自我解脱上,所以他能成就自己不能成就他人。所以一切空,一切智它是假立的,对小乘人假立的一切智,偏于空的智慧。菩萨不然。菩萨要在“空”中建立种种妙法,所以“空不异色”,这个空不是顽空,还是由相表现出来,这是要注意的。菩萨有大悲心,所以他要广学多闻,一切都是佛法,只是众生的根基不一样,所以才有念佛的法门、坐禅的法门等等。

  刚才说的,散开来说就是种种的解脱之道,为了众生要去学种种的解脱之道,如果是为了个人解脱,到一个山上打坐修行解脱自了汉就可以了,何必还要去学那么多?原因就是因为菩萨有大悲心,所以他要广学多闻,所以他才成就道种智。这个道种智其实本来也是圆满的,种种的解脱之道,种种的法门,它自性也是空,一切如是空。但是菩萨呢,他仍有尘沙惑(微细的无明),界外的无明或者是根本的无明。他仍旧需要《般若心经》中的这种空的智慧,来成就他。所以既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这才是真正的圆满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旨。所以这点其实我在说的是般若是共法的成就三个圣人:成就小乘,成就菩萨,成就佛。

  般若是共法可以从种种方面去阐述。比如说这个菩萨的修行是六度四摄。这个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每一步都需要般若来成就,好比“布施”,我们经常会说到三空相的布施(施者空、受者空、布施空):你给别人的东西你不要执著,你不要得到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之后还要得到回报。也不是为了名为了利去布施。三空相的布施没有一个布施的我,也没有一个布施的对象,也没有布施财物的行为。但是如何做到三空相布施啊?,还是需要般若。净土宗里面的四摄也是需要般若来成就。念佛法门最为殊胜三根护被,一开始是“称名念佛”,到“观想念佛”,到“观像念佛”,知道最究竟最圆满的“实相念佛”,念到“自心是弥陀”,此方即是他方,其实也需要般若的智慧来成就。所以般若是一个共法。

  今天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我就想给大家说的是这三点,一个是《心经》中的般若思想他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荡相遣执,这个荡相遣执就是反面的说明。先说有才能说空。你不理解“苦集灭道”,我怎么跟你说“无苦集灭道”?所以这里就提醒我们一点,学习《心经》要有一个扎实的佛学基础,如果你没有扎实的佛学基础,你去读《心经》,空来空去,其实你还是落入到人间三法中,你是不能产生出离心,更不能产生菩提心的。第二点为大家说的是般若是无诤法,这个无诤法也好,这个荡相遣执的作用也好,这个共法也好,他是三位一体的,说什么破什么,荡相遣执一法不立,所以它是无诤,无诤没有系统相,所以它又能凌驾于任何一个系统之上。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三条边,任何的一条边没有了,这个三角形不成立,所以如果般若没有起到荡相遣执的作用,它就不能称之为无诤法。如果波般若不是无分别,就不可能成为共法。如果般若有高低,那就不是般若。般若是没有高低,没有上下的,它起到的作用仅仅就是荡相遣执。什么有高低什么有上下?各人的智慧不一样,有上下,各人的果报是有上下的,般若和成就个人的这种智慧是有上下的。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就是以上的这几点,现在时间还没有到1点,给大家互相交流的时间长一点吧。阿弥陀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