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

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

  《菜根谭》有云:“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忍耐是治愈一切烦恼的良药。大多数时候,我们所有的烦恼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带来的,却是自己的一块心病,成了日后总是忘不掉的后患,于是生出了无数的烦恼。而忍耐却是能够防止一切发生的最好的良方,所以有人说:“对于眼前抬不动的石头,经过忍耐它就会变轻。”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忍耐的,“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有者大,则必有所忍”。

  俗话说:“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忍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时的不能容忍而发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可能铸成大错。所以,即便是我们与别人有利益冲突,因而产生矛盾时,不妨也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互相之间都退一步。当我们以德相让、互相礼让的时候,那些可能发生的冲突就会烟消云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夷射。有一天到宫中参加齐王的宴会,席间宾主尽欢,夷射更是喝得酩酊大醉,离开之前还顺便拿了一壶齐王赏赐的御酒。夷射刚刚走出大殿,就有一位在王宫大殿外担任守卫的小吏,名叫则跪的拦住了夷射,他请求夷射说:“我在宫中当了多年的守卫,从来没有喝过齐王赏赐的美酒,过两天我就要被调派到边疆了,不知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大人能不能把您手中的酒赏赐一口给我尝尝呢?”

  夷射一听,非常鄙夷地对则跪说:“你不过是一个下贱的守门小吏,能够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已经是你莫大的荣幸了,还想要喝国王的美酒,真是胆大包天。还不快给我滚开!”说完,夷射大摇大摆地走了。被呵斥一番的则跪心中愤愤难平,他随手拿起喝剩下的半碗水,泼到了大殿外廊柱上,看起来就像是有人在此小便过一样。

  宴会结束后,齐王从大殿中出来,恰好看见廊柱上的痕迹,十分气愤地询问:“刚刚是谁曾在此小便?”则跪立刻回答说:“大王,夷射大人刚才曾在此处站立过。”齐王大怒,下令以大不敬之罪逮捕夷射,并将其判处死刑。《郁离子》中曾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处世之法,就是凡事不要冲动,否则因此树敌太多终会招致祸端,尤其是恃才傲物之人常会犯此错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盛世大朝,尤其是初唐和盛唐之际,期间名垂青史的名将宰相也是不胜枚举,其中娄师德尤以宽厚而闻名。他出生疆场,出将拜相,因此,朝中许多文人出身的大臣都认为他是个“粗人”,看不起他。但是,娄师德却从来都没将这些事放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容忍朝臣对他的侮辱。看不起娄师德的大臣中,就包括狄仁杰。有一段时间,狄仁杰甚至很排挤他,总想把娄师德赶出朝廷。

  后来,这件事被武则天察觉,有一天她装作无意地询问狄仁杰:“你认为娄师德这个人贤明吗?”狄仁杰回答:“娄师德这个人当将军的时候还算是尽守职责的,但要是说到他是否贤明,我就不太清楚了。”其实,狄仁杰这是话里有话,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觉得娄师德不怎么样!”武则天装作没有听出来他的弦外之音,接着问:“那你觉得他是个知人善用,懂得赏识人才的人吗?”狄仁杰这次直截了当地说:“我曾经跟他共事过,不觉得他是懂得赏识人才的人!”

  武则天听后,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会任命你为宰相吗?就是因为娄师德的推荐!现在你觉得娄师德是懂得赏识人才的人吗?”说完,武则天将从前娄师德推荐狄仁杰时所写的奏章拿给他看。看过奏章后,狄仁杰满脸惭愧之色,立即向武则天告罪,承认自己气量狭窄。这件事之后,狄仁杰对别人说:“没想到娄师德宽厚至此,原来我一直被他容忍着。”娄师德的品行从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朝中原本对他不友善的大臣也因此开始敬佩他,他更因此名垂青史。

  忍耐不是对生活的妥协,而是为了获得长久的幸福与美好的权宜之计。忍得住一时,就会换来更久的快乐。社会上的确有不讲理的人,只不过是少数,如果我们跟这样的人去计较、去算计,就跟他们一样的霸道、不讲理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我们将这些小气都忍耐下来,反而友好、宽厚地对待对方,相信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得寸进尺了,这样也就更容易化解矛盾,把人际关系处理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