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 >

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

经句出处

  所住无等比,其心不下劣,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

  ——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经句语译

  菩萨立志依普贤行愿,成就佛行事业,此心坚固如高山,此德浩瀚如大海。

经句的智慧

  《离世间品》在品序上有一关键:就是在《如来出现品》之后,在《入法界品》之前。如来出现即表示已达佛境界,人佛境界而离世间,离世间之后入法界;其实,本在法界之中,何须入?也就是说证果以后仍在法界之中,涅槃寂静不是万事皆休。

  离世间再入法界,若无发心立志,如何行菩萨道欢喜地时初得圣性,已证得人、法二空之理,所以心生大欢喜,可成就布施波罗蜜;此位时修满初阿僧祇劫。离垢地时身心清净,可成就戒波罗蜜;发光地时智慧显发,可成就忍辱波罗蜜;焰慧地时,慧性炽盛可成就精进波罗蜜;极难胜地时,可成就禅定波罗蜜;现前地时,可成就般若波罗蜜。远行地,远离二乘之自度,可成就方便波罗蜜,此位即修成第二阿僧衹劫之行。不动地,可成就愿波罗蜜;善慧地,可成就力波罗蜜,断除修惑;法云地,如虚空之云能出清净众水,成就智波罗蜜。特别要注意的是:成佛必须历经第三大阿僧祇劫,是从十信位的登地菩萨才开始记时,别让自己输在起跑点!

随喜思惟读经

  古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位墓魄太子,天生聪颖,通宿命,能知过去现在未来之事,深受举国爱戴。但是当太子十三岁时,忽然闭口不言,有如哑巴。国王和皇后看了忧心至极,连忙找来婆罗门为太子看病。

  病急乱投医的国王竟听信谗言,相信婆罗门所说:“相貌端正的太子被妖孽附身,将伤及父母,并且祸害国家。按照习俗,应该要将他活埋,才能让国王再生贵子。”

  将要活埋太子的消息传开后,全国百姓同感悲戚。王后更是伤心欲绝地哭诉:“我的儿子命薄、福薄,才会遭遇这种灾殃啊!”便悉心将太子珍贵的珠宝、华服都一一准备好,送往野外作为爱子的最后赔葬品。

  墓魄太子心想:“我再不说话,父王、母后都会真相信我喑哑了!”便默默拿走入敛时要穿的衣服,入水净浴,以香涂身,然后身着华服来到圹坑。看到工人正在掘墓,便呼问:“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工人回答:“我们太子得了喑聋的怪病,国王听信婆罗门的话,希望早生新太子,便令我们挖洞活埋太子。”

  太子便说:“我就是墓魄太子!”所有在场的工人都吓呆了,再仔细端详眼前这位身着华丽、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温文儒雅的“太子”,顿时恍然大悟,便跪求太子饶命。墓魄只说:“你可立即派人启禀国王,就说我能说话。”

  听到这个好消息,国王和王后立刻驱车迎接太子。国王到达时,太子五体投地,至诚作礼。国王、皇后闻其声温和悦耳,又举止安详,便宣布:“我们的太子平安吉祥,应当登基王位,造福国民。”

  墓魄太子双手合掌作礼后,缓缓说道:“我过去生曾为须念王。以仁德治理国家二十五年,自身奉行十善业,教育人民慈悲为怀,严禁使用杀人凶器,监狱囹圄无系囚,人民安居乐业,与邻国和平相处。只因不假思索地一句话,伤害生灵,竟招感六万年的地狱业报,烧煮众痛无极之苦,难以言尽。因此,谨守口业,决定不再开口说话。”最后告诉国王:“念及父王将会因为偏信邪说而杀害生命的过失,堕到地狱当中受苦,所以才又开口。”

  墓魄太子说完隐情,便请求:“我立志出家沙门,勤修梵行。请成全我!”

  国王听了此段宿世因果,便同意墓魄出家修道。回国之后,更努力改恶修善,以正法治国、爱护百姓,从此国运昌隆。

  墓魄太子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而国王、王后当然就是世尊出家前的净饭王与摩耶夫人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