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 >

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

经句出处

  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

  ——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经句语译

  好比将真金投置矾石水中,依照正确的方法冶炼,就能去除一切的污垢,变得更加清明洁净。

经句的智慧

  “离一切垢,转复明净。”就是形容离垢地的殊胜清净。菩萨历经漫长的修持,若想从初地(欢喜地)上升至二地(离垢地),必须修满十种深心。十种深心就是净心、猛利心、厌心、离欲心、不退心、坚心、明盛心、无足心、胜心、大心等十种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菩萨入二地后,将勤修十善业道,并超度造恶业者、入恶道者。二地菩萨偏好爱语及持戒波罗蜜,并且能在一念之中获得千种三昧、一念之中得见千佛。

  为何离垢地又称具戒地?因为凡是进入离垢地的菩萨自然戒行清净,远离烦恼垢染,具足三聚净戒。正如《大智度论》所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戒的字义表面看似束缚,其实具有自我防护的功能。

随喜思惟读经

  当佛陀在阿耨大泉时,随行者有五百位阿罗汉,除了阿难,每人都具足六通神足。这一天,乌云密布,因为佛陀遭到外道奢弥跋无理的毁谤。舍利弗当机请示世尊:“为何德行圆满的佛陀会遭遇如此恶事?”

  佛陀说道:“在久远以前,善生城有一位婆罗门延如达,好学广博,精通天文、图谶、占相、艺术、世俗典籍,甚至亦有三十种相好,颇受贵族青睐,有五百名学生都是豪族童子。另有一位婆罗门,名叫梵天,出生富贵,家中备有大象、骏马,妻子净音也是个美人。梵天是延如达的大护法,净音自然恭敬供养延如达一切生活所需。”

  那时有一名叫爱学的辟支佛,来到善生城内乞食,刚好来到梵天家门口。

  净音一见这位辟支佛衣服整齐、步履轻柔,便心生欢喜想供养这位辟支佛,便说:“从今以后您的生活所需,请由我来供养。”净音立即准备上堂斋虔诚供养。辟支佛受食完毕,展现神通,执钵升空回旋七圈,飞回居所。当时城内人们看见这一幕,都说:“国有神人,我们有福了!”于是举国欢喜,争相供养。

  净音对辟支佛的供养日渐丰富。对延如达的供养,相形之下鄙薄许多。

  延如达觉得薄己厚彼,心生嫉妒地诽谤说:“这个道士,实无戒德。因为他私通梵天之妻,所以净音才会如此厚待他。”延如达还借由五百弟子之口散播谣言,这风波经过七年才平息。

  辟支佛不甘受辱,示现十八种神变才入灭。善生城的人们这时才知道延如达说的是妄语,辟支佛才是清净的修行人。

  佛陀告诉舍利弗:“延如达即我前身,净音即是毁谤我的奢弥跋,当时的五百童子,就是树下的五百罗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