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问答(各地合辑)

济群法师在南澳竹林精舍秋令营

  2000年春,济群法师应南澳竹林精舍的邀请,主持了为期一周的“佛学秋令营”。在秋令营期间,法师为澳州的信徒们开讲了《学佛与做人》、《生命的回归》等讲座,并为听众解答了学佛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法师,“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中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当我们的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里,这种力量就是业。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动卫星上天的作用一样。

  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奋斗的几十年,许多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业、地位、财富等,应有尽有,令人羡慕。可是当他离开这个事业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正像一个人来到世界光着身体来的时候一样,走的时候两只手也是空空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带走只是我们这一生造下善恶业,以及生活中养成的各种好坏习惯。

  问:善和恶应如何区别?比如说,当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病情恶化到只能依靠仪器来维持时,我作为医生该怎么做?我既不想结束他的生命,因为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意味着杀生的恶业;可如果继续提供药物来勉强维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为吗?

  答:善和恶并不完全是绝对的。经典中说到的十善和十恶是佛法中判定善恶的标准,但这标准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菩萨戒里,特殊的情况下的杀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坏人为非作歹,菩萨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堕地狱的恶报,也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于这样慈悲心去杀他,不但没有罪过,反而功德无量;如果袖手旁观,则是犯了菩萨戒,因为他没有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同样,如果你是出于对病人的慈悲而去帮助他结束生命的话,不应等同于一般的杀生。

  换一个角度说,作为医生,你有义务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比如罪犯因为触犯法律而被枪毙,那是他罪有应得,执行枪决的人也不等于说就是干了坏事,因为他只是在执行使命而已。

  问:就刚才的问题来说,如果我是那个医生,我应该怎样做?结束他的生命还是继续他的生命?

  答:你指的是安乐死的问题吗?如果从声闻的戒律上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作为业报身,疾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调之外,还是对于业债的偿还。作为佛弟子,要守持不杀生戒,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断众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萨,有菩萨的发心,情况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这么痛苦,宁愿自己杀了他,替他承受报应,也不让他继续遭受痛苦。如果是本着这样的愿望去解决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但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还需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行事,还需参照法律的有关条文。

  问:我也想请教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如果疾病是由于业障现前的话,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实行了安乐死,可他的业还没有还清,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答: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看,造业感果有如欠债还钱,如果你一期的果报没有偿还完,你就人为的结束他的生命,我想这个债还会延续到来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偿还。

  问:关于捐助器官的问题。我们的神识要在身体冷却之后才会离开我们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还有体温的时候进行,那样的话,对捐赠者本身是否会造成很大的痛楚?会妨碍到他的往生吗?

  答: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寿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长或短的几十年,到时间就要结束;暖是我们色身的温度;识是指精神系统。当身体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我们的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消失。一般来说,死亡之后身体很快会变凉的,就说明识已经走了,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可假如识还没有完全离开的时候,对亡者所采取的解剖行为会构成伤害。

  对死亡的人来说,临终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时生起了嗔恨心,就会堕落到恶道之中;如果是带着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处,所以,临终一念对未来生命的走向有着关键的作用。佛教为什么提倡临终助念?就是要为将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应,使他带着欢喜、祥和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

  问:被杀的人以后可能也会变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将来的变化,又怎样判断自己杀他就是正确的行为?

  答: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的话,他当下就会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外一回事。作为菩萨,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要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的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下罪业,使他未来的生命免遭无穷无尽的地狱苦痛。

  问:很多留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总要来寺院拜一拜,求菩萨保佑他们考得好一点,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这样做是和菩萨做生意的话,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来烧香了。

  答:祈求佛菩萨帮忙固然是可以的,但关键还是要自己用功读书。到考试的时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着佛菩萨帮忙的话,恐怕是不行。但是我们通过静坐、诵经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果静下心来再去读书,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果通过拜佛开了智慧,对读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不是说,完全放弃自己的努力,而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佛菩萨身上,那样就流于迷信了。

  问:天人的智慧应该比人高,而且他们都有神通。能够做到天人,他们的阿赖耶识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报,可为什么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闻不到佛法呢?还是佛菩萨不想度他们?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应该是相当容易得度,为什么他们反而难度呢?

  答:天又分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乐里,根本想不到去接触佛法,他们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经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个叫耆婆在家弟子,是个名医,僧团里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医术非常高明,药到病除。耆婆因为这样的功德,死后就升天了。一天,僧团里又有一个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帮忙治病。目见连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目犍莲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傅,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耆婆,结果耆婆回答说:师傅呵,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已将修道置之度外。

  那么,而色界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乐里中,沉浸在禅定带来的喜悦里,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业带来了极大的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不像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到处都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所以,他们缺乏修行的动力,而智慧要通过修行和磨练才能引发出来。天人虽有善根、有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盖了,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世间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脱,通过闻思修而修习解脱道,更容易得度。

  问:兜率内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么区别?

  答:兜率内院是个特殊的地方,是补处菩萨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还在说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发愿往生兜率内院,一则可以亲近弥勒菩萨听闻佛法,二则可以追随弥勒菩萨直到人间成为一片净土。

  问:升天需要什么条件?

  答:升到欲界天要通过布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则是要通过禅定,即四禅八定。

  问:请问随缘不变的含意?

  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什么地方都去,酒肆、赌场、青楼,可是他的心不会被染污。他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用各种不同的身份和社会接触,利用各种因缘去度众生,这就是四摄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点则是随缘随变,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心也就跟着发生变化。而菩萨通达世间因缘,五欲尘劳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种染污的因缘,心能不被染污,如如不动。

  问:为亡者所烧的纸钱及其他用品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答:其实,这只是活着的人出于对死者的报答而采取的一种仪式,觉得应当让死者将生前的用品都带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你给他带汽车,那里没有修公路还是开不了;你给他带电视,那里没有电视台也同样派不上用场。我们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同样的物质需要,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真正对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诵经、供养三宝、救济社会,并将所修的共德回向给他,这样才能对他有所利益。

  问:如果升到天上也会堕落的话,我们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去处?

  答:升天并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趣向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过智慧的开发,通过对佛法的证悟而获得究竟的解脱,我们整个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以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而菩萨道的修行则要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救度众生。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往生西方是比较稳妥的捷径。凡夫在六道中流转,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净土,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使我们不再退转,不再流转生死。

  问:在修行中发愿如此重要,那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是为我们树立学佛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发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是行菩萨道的,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那每天就要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有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努力地赚钱、存钱;反之,如果缺乏目标,钱一到手就会随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积攒下来。对修行来说也是同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的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问:《道次第论》怎么解释?

  答:这是一部论的名称,全称是《菩提道次第论》,是十四世纪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包括《广论》和《略论》两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觉悟之道,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这就是次第所要讲的,初学佛时应如何入手修行,然后,如何从人天乘至声闻乘进而菩萨乘,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讲述得非常清楚;论指的是论典。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讨论成佛次第的论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础、人天乘、声闻乘、菩萨道。要领有出离心、菩提心、性空见

  问:法师讲到做人要中观,假如一个人本身很乐观,同时也能了解到别人的悲观。而因为他乐观,所以做事很积极,想要帮助悲观的人,那不是更好吗?

  答:我们刚才也说到,很多乐观的人其实只是属于盲目乐观。如果按照佛法的标准来说,一个人只有见道以后才能真正乐观,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的时候,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为你的人生里还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业力,你对自己生命的未来还没有能力把握有什么资格乐观呢?而中观是属于如实观,即如实地、客观地看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对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问:一个人的乐观或是悲观和他的物质生活是否有关?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观,是不是和我们的宿世有关?

  答:我刚才讲过几种情况,和物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乐观和悲观和我们的世界观有关,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关,和我们的天性有关,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和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也和我们的思想深度有关,物质条件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悲观发展到极致者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声名卓著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找不到未来的归宿,因为他们没有宗教信仰来支撑他们的人生,可见,所谓的悲观或乐观与物质生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金刚经里说,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以三千大千世界财宝布施,请法师开示。

  答: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我们人生的烦恼。我们以财富去扶贫济困,虽然能解决他们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还会使人堕落,会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佛法的布施则不同,它能够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烦恼得到解脱,因此,法布施的功德更大。

  问:士兵的使命就是服从命令,作为佛弟子,若遇到战争该怎么办呢?

  答:如果从声闻乘的戒律来说,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杀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哪怕是为了保卫国家。如果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说,战争就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若一个和平的国家遭受侵略,作为菩萨来讲,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恶业,也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去参加战争,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出发点应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谓非正义战争,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别国,作为佛弟子来说,宁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参加这样的战争,否则,就会给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后患。

  问:在家学佛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还是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吃素的问题也不定一非要坚持,能吃素当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话,只要不杀生,吃三净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学佛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没有任何妨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佛使我们的道德得到了净化,使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这对于维护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着根本的保障。

  问: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念佛和行善哪个更重要?

  答:诵经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养我们的福德资粮,而诵经念佛则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更宁静、更自在,这样才能将自己更好地奉献给社会,否则我们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虽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够做好,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却是个问题,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同身处天堂;也有的人贫病交加,精神崩溃,虽在人间,就如同身处地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学佛,要关心当下的天堂地狱。

  问:怎样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确的规定吗?一定要诵经吗?

  答:皈依三宝后就是佛弟子,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标准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着取得佛教徒的资格的手续,当然要想成为一个佛教徒还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诵经则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问:学佛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答:很多人觉得学佛是逃避现实,什么是现实呢?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着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赚钱,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这样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弃这些,于是人们便觉得出家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学佛并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数的一部分。而没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样,过着常人的生活。至于出家人虽然放弃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现实,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论人生的追求来说,出家人则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应该是为追求真理、为成就智慧而活着,为利益众生而活着。又怎么能说出家人是消极避世的呢?

  问:自从学佛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一切看得很平淡,这样的修行对吗?

  答: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要当好父亲,当好丈夫,还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之外,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平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学佛的人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现实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如幻如化,但同时又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问: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种差别,当然是不一样的。

  那么,学佛究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通过工作和劳动可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通过学习和娱乐可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为什么要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

  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去看电视就是解决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决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暂时的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依旧还是烦恼,可能还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会说,物质条件的改善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的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的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我们更烦恼,可见,改善外在的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烦恼。

  也有人会说,我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们的痛苦?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烦恼是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来自我们往昔做造下的恶业,所以,我们只有铲除这一切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内心的困惑。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会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问:请法师讲一讲自己亲眼所见的六道轮回的事例。

  答:六道轮回是人们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论的教育,人死如灯灭,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轮回的理论却告诉我们:生命会在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

  常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眼见为实:我能看见的,我能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则不能作为事实来接受。现代人总是跟着感觉走,但很少会对自己的感觉做一番考察,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我们的感觉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根据佛法来看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是粗糙,我们的能感觉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感知,比如微观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无法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我们也看不到宏观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宇宙的广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的呢?

  问:我是个佛教徒,在春节期间家人杀了很多众生,但又不会善巧地劝说,请法师说一下杀生的祸害?

  答:作为佛教徒,在别人杀生时,首先要劝说,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有时也不是一下子就会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杀,就不会犯杀戒,所以,不必痛苦内疚。至于劝说家人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可以从环境保护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从人类的良知来说;可以从动物被杀的痛苦来说;可以从肉食对健康的影响来说;也可以从因果报应上来说,总之,要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劝说。

  问:万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怎么办?

  答:不小心做错事的罪过特别小,佛教中讲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无意的,罪过就比较小。就象我们在平时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别人的谅解。如果我们再能对自己不小心犯下的过错有忏悔之心,并以实际行动来弥补,那么,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但如果我们还自以为是,坚持己见,就会加重自己的罪过。

  问:我自己总是进香,为什么还是生病?

  答:进香和生病矛盾么?生病既是由于我们的业障,也是由于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调。如果我们暴饮暴食、生活毫无规律,再去进香去问菩萨:为什么我还会生病?菩萨又如何来回答你呢?所以,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护自己,光烧香还不行。如果只会烧香,那是和菩萨做生意,供两个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们学佛只是想在菩萨那里得到什么,那是凡夫的贪心,而贪心和佛法是不相应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贪著,学佛就是向佛学习,用佛陀的言行为榜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问:佛菩萨普度众生,他们是否度化众生的行为中得到某种满足呢?

  答:佛陀普度众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内容,就是悲、智、愿、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为他对世界上的众生有无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去度脱众生。佛度众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应,不是我想要度才来度的,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就象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人世间却会显现出千万的月亮,何处有清净的水,何处就会显现出月亮,原因是什么?月亮有心吗?我们有清净的心,有虔诚的心,佛菩萨就会和我们相应了,就会达到感应的效果,不可以用我们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萨,古人云“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况是佛菩萨呢?

  问:自己不杀生,而家人杀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自己不杀叫别人杀,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样,罪过是一样重的,而教唆了一个人,还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让家人杀的,也不是为专门为你杀的,这样的菜边肉在实在想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吃的,不犯杀生戒。

  问:为什么要烧香、点烛、烧锡箔给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烧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为了表示对我们的祖宗的不忘本,对人世间的道德的维持来说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那供品他会不会回来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们知道根据佛教来说,我们想要给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内,因为四十九天之内,他未来的去向还没有定好,就象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如果要走后门就要抓紧,如果一切都已经定好了,已经在六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变就比较难了,你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于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对亡者的作用已经非常小了,只是对我们自己,为了表示孝道,为了表示不忘本,为了社会的道德有积极的意义。

  问:世界初成的时候,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佛教以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当时光音天的人到我们地球,是以一束光来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连忘返,看到树上的果实,就摘几个来吃,吃着吃着就再也回不去了,后来我们的世界就有人了。

  问:什么是佛法?有什么作用?

  答:佛法最简单的定义是:佛法是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人生的烦恼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决,这时就需要佛法。

  问:为什么进大殿我的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答:我想这是潜意识中善根的流露,这不是有意识的,是感觉不到的,你有这样的感觉而不是无动于衷,说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学佛。

  问:世间人将佛教作为迷信,以为佛菩萨就是佛像、菩萨像,不听也不信,怎么办?

  答: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会说这种话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么,你就可以进一步问他,既然不懂,何以认为佛教是迷信?这本身就是种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里面就有正见,对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上,相反,世间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对金钱、对地位、对感情、对鬼神的迷信中。

  问:佛教对善与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答:佛法对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善的行为不仅对眼前有利,更能对未来生命有所利益。我们说布施是一种善行,通过这一行为,能帮助我们克服自己的贪心和吝啬,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它还能为我们招感未来的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还是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了利益。所以,我们衡量一种行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而不善的行为同样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凡是不能对自己的现在及未来都有所利益的行为,凡是不能对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们判断行为的善与不善,主要是根据它的果报来判断。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个清净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清净宝藏之外还有无明。我们的生命由清净和染污这两种东西构成,这两者都是无始的。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所谓“无始无明”。无始也就是没有开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转过程中,贪、嗔、痴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如何如何,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觉悟过,是“念念不觉”。当贪心现起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我们的嗔恨、妒嫉、烦恼习气也都是同样。我们的生命时常都是处在这种不觉的状态中,学佛就是要将这不觉的根源彻底铲除。佛法讲因缘,因为有这无始的无明,才会有贪、嗔、痴,才会造业,才会流转。当生命中没有了这些染污后,就不会再有贪、嗔、痴的产生,因为因已经没有了,就象没有种子也就可能长出树来一样。

  佛法是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善恶的标准也是建立在同样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生命的过去和未来,是以此来指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问:自我的回归是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答:自我的回归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错误的情绪里面,并非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学佛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摄法门里有一条是同事,就是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很讨厌他,可你设身处地去为他想一想,感觉就会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任何现象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问: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要随缘,这说法是否正确?

  答: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不是的。因缘包括着善缘和恶缘两个方面,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干坏事是缘,善知识要带你学习佛法也是缘,我们要懂得分析和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佛法讲因缘,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用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树木生长的条件,是次要的缘。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一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竹林精舍为你们创造听闻佛法的机会,这就是缘,好的缘能够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在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因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讲,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是相互的。

  若闲、冯德宝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