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法门,有区别吗?

常暘法师: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法门,有区别吗?

为什么有这么多法门,有什么区别吗?

  祖师大德为什么安立这么多法门?就是因为要帮助更多的众生,因为每个人的根基都不同,法门是为了契机而来的,但是不管法门选择了哪一个,它的核心内容是相通的。修行就是修我们这颗心,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门都是为了修我们这颗心而来的,心的成就也是有次第。就像我们无无明三级修学的宗旨,就是把一个人六颗心开采出来以后就成佛了。我们以这六颗心(为标准),也就会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段位,在哪个阶段,前面该怎么走,这个次第是符合我们人性的发展的。

  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第一个身份就是做儿子或者女儿,第一件事情就应该学会如何尽孝。孝心是人之本,但是孝心更重要的只是在家庭的一个生活圈里面使用,光有孝心还是不够的,因为要把这种爱再扩充,所以这个时候要开发出第二颗心,就是所谓的感恩心。因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我们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你要帮他,他要帮你,我帮人人,人人帮我,感恩心跟孝心是世间的两颗心,开发出来以后,在世间法上面相对没有障碍,也就是传统文化、世间法都是为了开发这两颗心而来的。但是很多方法都没有办法把这两颗心开发出来,这个时候就有法门的差异,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方法,最终就要看这个结果,只要哪种方法把这两颗心开发出来,就世间教育而言它就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只是成就这两颗心,就没有办法成就出世间的解脱。做一个好人并不代表没有烦恼。这个时候佛陀出世就是告诉我们要发出离心,要从烦恼当中出离出来,要从世俗的二元对立当中出离出来,超越出那种对立,它就是一种出离心。出离心是界定世间与出世间很重要的一颗心,如果没有智慧,是不可能出离的。所以智慧的教育是佛法的共性,三乘共坐解脱床,靠的都是智慧,有了这个出离心以后,会让自己的内心慢慢的烦恼越来越少,而且内心越来越寂静。当我们感受到这种利益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缘人,还在热闹当中,还在烦恼当中,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想把这种解脱的方法告诉身边的人,就是叫菩提心

  你找到了自己的解脱之法,但是我们也会想帮助身边的人,帮助他找到他的解脱之法。每个人的解脱之道其实都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佛法也讲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要接引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我们要开出很多方便,特别是我们在帮助身边的人,让他发起这种出离心,我们是要有很多善巧方便,这个在佛法当中来讲,就是菩萨的后得智。出离心它是以根本智为出发点,让你明白了三世两重因果,这个就是一个根本智,对人生的真相,对生命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的,这是所有有情生命的根本,这个也称为根本智,也称为无分别智。

  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外,我们去下化众生的时候,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要有很多善巧方便,经过善巧就是在开发自己的后得智。经过这样的自利利他,成就了八地以上的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大乘不共法,唯有大菩萨才有,最后能成就佛陀的圆觉妙心,这就是我们整个成佛之道的一条路线。不管修律宗禅宗还是净土,如果离开了出离心、菩提心与慈悲心的话,不知道你在修什么。其实外在的方法不是核心,但是很重要,只要把内在的这几颗心开发出来,修行就是成功的。如果外在的功课做了很多,法门修了很多,但是内在的心没有开采出来,说明你是没有得到真实的利益。

  有一句话说:法无高下。我们现在很多人往往在法门上论高下,我是修净土的,你是修禅宗的,末法时代净土成就你,修禅宗就不会成就。其实说这样的话都是谤法,每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了。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法不好那个法好,这都是外行人不懂的人在讲这样的话,懂的人都是随喜赞叹,不管修哪一个法门,只要有向道之心,只要还在修行,都是值得赞叹的。

  因为每个人会接触什么样的师父,会接触什么样的法门,这都是有一定的因缘,但是一个人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这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这个不是别人告诉你修哪个法门好,而是要自己经过如理的抉择,然后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最后才能真正得到真实的利益。每个人要静下心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才能真正修行上路。法门是我们成就道业的第一步,但是最终是因为开发出了这些心才真正成就了,那才是核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