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是“心”?是六识吗?如何定义、理解和界定?

宽见法师:何者是“心”?是六识吗?如何定义、理解和界定?

善士问:

  顶礼师父,请问何者是“心”?《楞严经》里讲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中的任何一识皆为心,对吗?这心应该如何定义并理解?并如何界定?这个问题是我从开始学佛不久一直憋在心里的谜团,感恩师父。

宽见法师答:

  请问何者是‘心’?”——我的天,问得我全身一震,请问你是谁?

  何者是“心”啊?是,我们一般的讲法,从唯识宗讲的“心、意、识”,一般“心”是指的阿赖耶识,“意”是指的第七意识,“识”是指的前六识。但这个“心”各个地方讲法不一样,比如《百法明门论》中,心法、心所法,其实根本都是心,但是光解释这些名词概念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打个比方来讲,我们中国14亿人,全世界70多亿人,你看他们都是“人”,一个字就把他们概括了,但这是总说呀。你要是细说呢?还有中国人、这国人、那国人……还有男人、女人、小人、大人……解释这些概念其实没什么意义,如果大家真想了解这些佛学概念,我建议下载一个工具——佛学电子辞典(FoDict.exe),它里面有二十多种辞典,你可以作为一个工具书去学习了解概念。

  “这个‘心’应该如何定义并理解?”——定义的事,查佛学电子辞典吧。你要真正讲其实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一切法从心想生,那就是一切法都是心,哪个不是心呢?这个一讲起来太大了,还“怎么定义并理解”?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如果你想了解,建议学习《百法明门论》,关于心法、心所法,建议你看看这个的相关解释。

  但是就我个人来讲,光看解释意义不大,一定要能在你自己身上起作用,这才最关键。你学了这个概念之后能对治烦恼了吗?能用在自己身上了不?我对这个事很关心。如果你用不上,那么它真的只是一个知识,还没有落地,而落地很关键。

  我们学佛不是为了当个教授,也不是为了考个文凭,学佛真的是能了生死,能解决我们的烦恼。但去学习、了解这些概念不是说没有用,通宗通教,你了解了这些概念,可以在自己身上去实践、去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如果你只学理论,不指导实践,这个理论真的就是空的,意义真的不大。

  “这个问题是我从开始学佛不久一直憋在心里的谜团。”——谜团不一定要现在就解决啊。打个比方来讲,我小的时候就听说有个相对论,说这个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相对的,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这个疑问一直憋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谜团。

  我现在七岁了,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啊?——不要紧,不着急,你把这个问题先存着,先把加减法学好,先把一年级学好,不一定马上就得解决。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按照次第的前进,时间到了,水到渠成,自然就明白了。

  比如小的时候,你问妈妈:“长大了是什么感觉?”“长大就有劲了。”“有劲是什么感觉?”“说不清楚,长大就有文化了。”“有文化是什么感觉?”……他 还是不知道,没事,不要着急,你该干嘛干嘛,该吃饭好好吃饭,该喝水好好喝水,随着时间流逝,等你18岁生日,过了那一天,啊!长大了?就这感觉(当然到了18岁,未必就长大了)。长大的感觉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前面都是猜测,也可以猜测猜测,没有解决也正常。

  你看佛还有“十四无记”,就是佛不回答的问题。如: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

  “十四无记”就是佛不回答的问题。佛不回答,为什么?没有意义,比如“是常还是无常”、“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回答这些没有意义。

  打个比方来讲,问孙悟空的老家是哪?花果山是吧?花果山到底在哪?这个问题有意义吗?没意义,花果山是吴承恩编的,能有啥意义啊?还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是一块什么石头变的吗?那谁让这个石头变成贾宝玉的?

  有些问题其实没有意义!我们现在有个更紧迫的问题。佛经里有个比喻:有个人被毒箭射中,有生命危险,是不是要赶紧想办法把这个箭先取出来,然后给他消毒之类的?这时候来了一个学究,特别喜欢研究的人说:“先别拔,我们现在研究一下,是谁射的?他为什么要射?这一支箭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制作弓箭的工匠姓甚名谁?……”(出自《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例品箭喻经第十)讲这些没意义,问这些问题干嘛呀?赶紧先把箭拔出来是不是?

  所以有些时候,不是说你憋在心里的问题就一定得立刻搞清楚,就像那位学究憋在心里就想知道为什么他要射他,这不见得是迫切的问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当下有什么烦恼、怎么样才能降伏自己的烦恼、是什么导致的烦恼、烦恼的因是什么、我怎么才能除去这个因。

原标题:学修|何者是“心”

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开法语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