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时觉知旁边的人在玩手机就会起烦恼,如何处理?

  法量大和尚指引“榕荫读书会”的学员学习《阿含经故事选》经典选篇《时时刻刻不染著》,并就学员们在学习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智慧的开示。

  学员说:我在参禅时如果觉知旁边的人在玩手机,或者手机的光射到我的眼睛,就会起烦恼,虽然知道不要被它所转,但还是烦恼。这时应用什么方法去处理?

法量大和尚:参禅时觉知旁边的人在玩手机,就会起烦恼,如何处理?

  不用处理它。你若修安般念,就将心专注在你的呼吸上。若实在无法专注,你如果念佛有效就念佛,念《心经》有效就念《心经》,什么方法能有效地将烦恼降伏,你就用什么方法。当烦恼降伏下去,你马上就回到正确的目标——你的呼吸上。

  什么方法有效你就用那个方法,甚至任何方法都不用,就闭着眼睛,放空一切,什么都不想,遣除一切。你观察:一切念想都是妄想,我不应追随这些妄想,应该让心安住在智慧光明里,不被妄想所动。就这样锻炼自己,当你已经很舒服了,你又可以把心放在呼吸上。

  禅修有很多种方法:念佛,不净观,安般念,慈悲观,四界分别观——即分别观察细审地水火风及其所生色法的生住异灭之真相,等等,这都是禅修的方法。还有,比如我们观气沉丹田,观丹田的起伏,这些都是观你的受,或像《楞严经》里的二十五圆通,每一圆通都是一个方法,这些都可以用。

  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善根跟什么相应。舍利弗尊者曾经教两个弟子,一个修不净观,一个修呼吸观。他们禅修了一段时间,很努力但都修不上去,就起烦恼、欲生退心。

  佛陀见到他们起了烦恼相,问他们怎么样了?他们说出家修行几年都不得力,没能降伏自己的心,使心得定,很懊恼。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请两个徒弟将方法换一下,修不净观的修安般念,修安般念的修不净观。

  结果,两人没多久就能深入禅定。因为佛陀智慧通达他们一个在无量劫前曾是打铁的,一个曾是染布的。打铁的要拉风箱,他对风的一出一入观察得熟悉、专注拉风箱,培育了与呼吸禅修相应的专注力,所以他修安般念就能相应,心能安住,很快得定;染布的对不净很有观察经验,所以修不净观时,他马上就能进入状态。

  大阿罗汉大智慧都不能如实了知弟子们的根器,我们末世凡夫哪能知道自己跟什么相应呢?所以我们应广学多闻,要多学,经常学,经常用。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方法,修安般念不得力,就念佛,念佛一段时间不得力,可以观真如,等等。只要将心宁静下来,再慢慢寻找其它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广学多闻,多学教理,对教理要通达。比如说,对37道品一定要了解,观身不净,要了解什么是身的不净?如何观?这些方法全都要学懂,牢记在心中,有朝一日,我们在用功的时候,可能马上就找到相应的方法。

  学习需要慢慢累积,要懂得调整。我刚出家那几年,唯识的看不进去,不知道讲什么,没信心、放弃不看了。后来,我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看,中观、有部、《俱舍论》,看看哪一个有味道,我就是先看那个。当看多了,再回头来看看原来不懂的问题,忽然都懂了。

  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实在读不进去,就不要再读了,在佛法的各种论典中寻找另外一本。比如说诵经,我一直对《金刚经》都很有信心、很喜欢,这是一个人的习气。我们有这个习气,就好好用。古人说“一通百通”。当我们把《金刚经》读得很熟、有所思有所得的时候,再读其他经典,就豁然开朗了。

法量大和尚:参禅时觉知旁边的人在玩手机,就会起烦恼,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修行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是我们找到路了,就要一门深入,咬定青山不放松,尽其一生,都是这样。即使别人说多好的法门,我都不动;别人说修某个法门可以马上成佛,我也不动。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成佛是依因缘定的,不是特修一个法门就可以马上成佛的。

  我们对一个法产生信心之后,起正见、正行,就不会容易被迷惑。这个时候,我们正好一门深入。如果我们还不是这样的话,就要广学多闻,先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个法门,持之以恒。如果专门念佛的,我们读三藏十二部都可以回归到念佛上来,我们的愿求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万善同归;持戒,就好好持戒,使戒体清净,不染不犯,我们也能在这一生获得广大利益;如果修禅定,我们就修安般念,如果安般念训练得力了,好像有感觉,我们就专注一心在安般念上。

  如果我们修了一年半载,或者三、五年都没有感觉,那不妨换一个其他法门:或念佛;或修真如观;或依《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保持正念和正知,一切妄想起来我们都觉而不随,让心保持在明觉当中。待心调柔后,我们也能进入到禅定、智慧当中,也能够启发我们的定力和智慧。

  修学,就要勤苦,要有大精进。学法要精进、得力,尤其是修禅定,一定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如果没付出相应的努力,没投入足够的时间,我们不可能获得禅定的利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