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慧明法师:《心经》第三讲

  我们首先来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一句。

  很多法师把观自在菩萨解释为观世音菩萨,因为为了避讳封建的观念,不能与皇帝的名字有同音,因此把观世音的名号写为另外一个名号,叫做“观自在”。大家都知道,观世音也是菩萨,观自在也是菩萨,同一个人有好几个名字,好像文殊菩萨也叫菩萨,妙吉祥菩萨也叫菩萨。好像慧明也是一个法师,我另外一个名字叫振虚,也是一个名字,动不动把俗名也拿出来,叫郑明利,也是一个名字。不管是此名字还是彼名字,它代表的都是同一个人。

  那么观自在菩萨,什么叫菩萨呢?菩萨的全名叫“菩提萨多”,就是能觉悟众生的人,也就是说能使众生觉悟的人。这个人是什么人?是观自在,也叫观世音。他是怎么觉悟的?怎么来修道的?如何成为菩萨的呢?就要讲到那个“行”字,他行什么呢?“行深”!行深不是一般的深,是深深地行,就是深深地去实践,去达到最圆满最广大的智慧来渡一切众生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这个名字也和他的德相非常的契合,一个菩萨首先是个大自在的人,大快乐的人,大喜悦的人。哪像我们这样子,平常的时候就很难很难做到自在。比方说,本人离开金峨寺三天就放不下了,一定要回来,感觉到这个金峨寺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他们在干什么?这两天寺里有客人吗?寺院会不会被火烧掉?小偷会偷掉?很是挂碍,不自在。还有呢,到外面城市里面的车水马龙、空气污染、红尘滚滚,很不舒服,很想回到金峨寺院这个环境中来,又是不自在。那么不自在,就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生命没有般若,你就度不了自己,因为你的这颗心不像《心经》上面讲的“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而是有牵挂、有恐怖、有担心、有颠倒,所以需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这颗心不管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中,都是那么得潇洒、自在、欢喜,这个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得到的,能做到吗?

  有一次我问大家,我说大家开心吗?很多人说:师父,我们不开心,我们很烦。是的,五分钟的开心快乐可能做得到。得到了每个领导的夸奖,或是得到了某个特殊的利益,或则中奖,或则意外所得,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后,生命突然开心了一会儿。接下去的担心也是很多的,有家有老婆孩子有房子有工作,为了金钱各种各样的奔波劳碌,可能会让很多人整个晚上不得睡眠。不然怎么会有安眠药的发明呢?就是因为不得自在,安眠药出来了。因为不自在以后,所发生的对社会、对人类的那些伤害也有大大小小不等,所以公安也有了,检察院也有了,人民政府也成立了。因为有人类的烦恼出生,就要有不断的完善那些管理机构。因为生命不自在。在不自在的情况下,生命会做出各种各样想得到自在的极端和不极端的行为,害人害己。

  为了自在,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生生世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的自在,我们要学习这部经。其实这部经典是佛的境界,是菩萨的道化,是生命的圆满完善,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何其珍贵,何其难能,但是又谈何容易。尽管是不容易,但是要想活得快乐,要想活得自在,必须要学习。学习一点,生命的绳子绳索就会慢慢地松开一点,学两点,它就松开多一点,学了听了就有所谓的开卷有益,多多少少给我们增加轻松。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被大家传唱了千古,经久不衰,因为他自在了。他不但让自己的生命自在,也把自在带给周遍的人和事。他是怎么得来的?他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来的,那么他修行的时候,是如何来看淡这个人和事的呢?是怎么样来观察这个世界和人生的呢?那就是接下去他所得到的启示,也是佛给他的启示。

  第一句就叫“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首先我们来讲讲苦厄,人生有没有苦?这个不要我问,上帝也这样子说。因为苦到了极点,承受不了,才有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发明创造;因为苦到了极点,才有各种各样社会不端正的行为发生。简单的说,一个生的苦,一个老的苦,一个生病的苦,一个死亡的苦,这四种苦在《楞严经》当中被叫做业种自然,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招揽的自然规律。业是自己所造作的,或招集来的。生命的规律是自然的规律,谁也避免不了,生对于母亲来讲“苦”,对于小孩来讲更苦。基督教说人类是怎么产生的?是亚当和夏娃毁了上帝之约以后才有人类的产生,所以有罪就有苦。人类永远是上帝的羔羊,上帝是牧羊,因此为上帝效劳的人叫牧师,替主人管羊,牧师是来管我们的。

  佛教说,生命的苦是由我们生命的无明产生的,什么叫“无明”?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有缺陷,对于一个人的认知不全面,发出了错误的信息,指挥着错误的行为,造成了错误的结果,投身到了这个残缺的世界。这个世界佛说它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残缺的世界,不圆满的世界,痛苦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世界,物与物之间互相碰撞的世界,时间和空间形成有春夏秋冬。像这样子的世界,有些人承受不了,结果被冻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被热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跳楼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不断地在更换自己的环境;结果还是不得善终,为此叫“娑婆世界”,翻译成我们的汉语叫“堪忍世界”。

  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当中,不管你是过五十年、八十年还是一百年,要把自己锻炼起来,有一种能够承受的能力,不承受也得承受,要承受也得承受。人类为了御寒发明了羽绒服、发明了空调,为了解决步行发明了汽车,为了信息发明了卫星,为了压制别人发明了原子弹、导弹、舰艇,都是为什么?为了要承受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人与自然的勾心斗角、自然与自然的勾心斗角,费尽心机,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接受、抗拒人类和自然界各种各样的侵袭,这个就叫“堪忍”。不会忍,不懂得忍,承受不了饿死、冻死。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体是不容易的。

  可是有那么多的苦怎么办?我们难道舍弃这个世界?早一点死去可以吗?想死的人不多。要活的人大有存在。贪生怕死。佛教也不主张人自己找死,不可以的,要下地狱的。自杀和杀人没有两样,要受因果报应,下一辈子还要来这个世界,不一定做人,可能做牛、马、羊也不一定,有可能再次投生做人被别人所杀也不一定,这就是因果的法则。有人说:法师,那怎么办?这个世界那么痛苦怎么办?

  北大的教授楼宇烈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四套在给大家阐述佛法的过程当中,他说什么叫佛法?佛法就是生命对现实生活的活法和态度,有了智慧,你就可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生命,对待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对待人与自然的勾心斗角,也能够处理好自然与自然的勾心斗角,因此佛法叫智慧之学。它直接面对的是我们生命,生命当中直接面对的也是我们这颗心,让我们在不变换环境的前提下,要让自己活得开心,活得自在,活得快乐。那要怎么办?那就要好好的学习自然界和生命的真正的规律是什么?真理在什么地方?接下来大家来对比一下,你所认知的世界、你所认知的物质、你所认知的人和事与佛所认知的事物、理论,是靠近呢还是遥远?是背离呢还是契合?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你的观点和佛说的道理是贴近的,是相符的,你的生命已经开始产生快乐;如果你的观点、你的理论、你对世界的认知与佛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是遥不可期的,那么生命肯定不快乐,就是快乐也是暂时的刺激,不是真正的快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