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经故事 >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的原文与翻译

[佛经故事] 作者:僧伽斯那/王孺童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1〕,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2〕,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3〕。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4〕,默然覆藏〔5〕,自说清净。或有知者〔6〕,即语之言:“出家之人〔7〕,守持禁戒〔8〕,如护明珠,不使缺落〔9〕。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10〕?”犯戒者言〔11〕:“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12〕。”遂便破戒〔13〕,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校注】

  〔1〕庄严:梵vyūha,指给死者妆点遗容。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一八《世记经阎浮提州品》:“彼人命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置四衢道,舍之而去。”

  〔2〕“担”,原作“檐”,形误,据《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金陵本改。

  〔3〕未曾有:梵adbhuta,指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意外之事。明一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六:“梵语阿浮达磨,华言未曾有,亦云希有。如佛生时即行七步,足迹之处,皆有莲华,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而发是言:‘我是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动,天雨众花,树出音声,作天妓乐。如是等无量希有之事,是名未曾有。又四众等,凡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皆名未曾有。”

  〔4〕惮:指畏惧害怕。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七《信解品》:“理能伏情,名有大势力;情惮于理,如即怀恐怖也。”

  改悔:梵vipratisāra,指改过忏悔。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九《非常品》:“彼比丘已犯禁戒,不自改悔。”后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二六《要品》:“人前为过,寻时改悔。寿终之日,神不错乱。”

  〔5〕覆藏:梵chādayati,指掩盖隐藏所犯过罪。南朝宋智严、宝云译《大方等大集经》卷三○《无尽意菩萨品》:“有犯禁者,令不覆藏;已覆藏者,劝令发露。”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一六《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义》:“复次,精进持戒,若大若小,一切能受,一切能持,不毁不犯。大如毛发,设有违失,即时发露,初不覆藏。”

  〔6〕“知”,《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金陵本作“智”。

  〔7〕出家:梵pravrajyā,指出离烦恼之家而专修净行。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挠,虚心静寞,唯道是务。”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北宋法贤《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四:“夫出家者,离其亲爱,不著荣乐,恒修梵行,坚守律仪,弃背尘劳,禁缚根识,妄念不生,实行增长,如是进修,名出家者。”北宋施护《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夫出家者,有大义利,有大威德,有大称誉。”

  〔8〕禁戒:梵samvara,指禁非戒恶。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二《广演品》:“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明一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一九:“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是为禁戒。”

  〔9〕案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隋智《菩萨戒义疏》卷上:“不缺者,持于性戒,性重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也。”

  〔10〕忏悔:梵ksama,指悔谢罪过。唐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三末《梦见忏悔品》:“言忏悔者,顺古人翻,非为正说。若云忏悔,梵音云忏摩,义当此云‘容恕’或‘愧谢’。或云忏摩,略此云知厌离,亦义云改悔。言忏悔者,音讹略也。”明一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一七:“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为忏悔。”唐怀信《释门自镜录》卷下《饮啖非法录》:“问:‘云何忏悔?’答:‘恳恻至心,是为忏悔。’”

  〔11〕犯戒:梵duh?īla,指毁犯佛所制定之戒律。众贤造、唐玄奘译《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四《辩业品》:“言犯戒者,谓诸不善色,即从杀生乃至杂秽语,此中性罪立犯戒名。”《毗尼母经》卷三:“犯戒有七种:一、波罗夷,二、僧伽婆尸沙,三、尼萨耆波逸提,四、波逸提,五、偷兰遮,六、波罗提提舍尼,七、突吉罗。波罗夷者,不生善根,永不可忏,亦无羯磨可得除罪。有偷兰遮,不可羯磨除罪。何者?如提婆达多出佛身血是。此偷兰遮永不生无漏善根,亦无羯磨可除罪也。有波逸提,不生善根,亦无羯磨可得除罪也。何者?如比丘瞋心,欲断佛命打佛,得波夜提不可忏也。有突吉罗,不生善根,亦无除罪羯磨。”

  〔12〕出:指出罪(梵āpatti-vyutthāna)。南朝宋僧伽跋摩译《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五:“云何出罪?汝长老犯如是如是罪,当发露忏悔,莫覆藏,是名出罪。”《律戒本疏》:“出罪者,从罪中出去也。”弥勒造、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六八《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云何出罪?略由五相:一、由自故,二、由他故,三、由自他故,四、依转故,五、依舍故。由自故者,谓应自静息故。由他故者,谓见谛者有所违犯,不染污罪。由自他者,谓诸异生染不染罪。依转故者,谓转舍苾刍依转得苾刍尼依,或转舍苾刍尼依转得苾刍依。尔时,苾刍、苾刍尼各所犯罪,或转余形,或转无形,依舍故者谓命终已。”

  〔13〕破戒:梵duh?īla,指毁破自己所受持之戒律。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四○《释往生品》:“若人以贪欲、瞋恚、怖畏、邪见、不恭敬心,轻佛语而不持戒,是名为破戒。”卷九一《释照明品》:“破戒人有二种:一者持戒因缘不具足故,如贫穷人饥寒急故作贼;二者持戒因缘虽具足,以习恶心故。”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四分律》卷五九《毗尼增》:“破戒有五过失:自害、为智者所呵、有恶名流布、临终时生悔恨、死堕恶道,是为五。”

【译文】

  从前有一个十分愚笨的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先行死去了。此时这个愚人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尸体停放在家中,而自己却想离家而去。旁边的人看到之后,便对他说:“生和死是人的两个不同的归宿,你应该尽快为死者妆点遗容,并把尸体运到远处埋葬。怎么能将尸体留在家中,自己反倒想弃家而去呢?”愚人听了此话,就想道:“如果不把尸体留在家中,而将其埋葬,就必须再杀死一个儿子,将两个尸体分别放在担子的两头,这样担子挑起来就平衡了,也就便于运到远处埋葬了。”于是愚人就又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儿子,把这两具尸体用担子挑起来,远葬于郊野树林之中。当时的人看到他这一举动,无不大大地嘲笑他,并觉得此事是从未发生过的。

  这就好比一个出家的比丘,私下里犯了一条戒律,但他怕不能及时忏悔改过,于是就默默地将自己的过错掩盖起来,对外人还宣称自己的戒行清净。或许有一些知道内情真相的人,会告诫他说:“出家之人对于守持禁戒,就好像保护珍贵的明珠一样,不能使之有任何的缺失。但你现在为什么违犯了你所受的戒律,还不思忏悔呢?”犯戒的比丘回答道:“假如需要忏悔的话,就等我再犯戒了,然后一起忏悔吧。”于是这个比丘就毁破戒体,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情,然后一起忏悔罪业。如同譬喻中的愚人,一个儿子已经死了,又杀死了一个儿子。现在这个破戒比丘就是这样。

【附录】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九○《破戒篇》第八十八《引证部》:“《百喻经》云: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更杀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更犯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日本安澄《中论疏记》卷三末:“《百喻经·担死人譬》云:昔有一人,养牛为业,依山放牛乃住。山中同养牛者,多如村邑。时有一人,急死一儿,谓众人言:‘我此儿死,不能远弃。君等可以家及牛等,移往他处,更作住止。’众人责曰:‘一生之间,一家有余,何为多家?又一儿死故,令多人移,志如此言耳!’其人答曰:‘一儿独偏,那可担云。’便杀一儿,即对担去。众人责曰:‘汝大愚痴。’合譬云诸比丘等,烦恼自近,犯一戒时,知识师友密教化之忏悔,除罪进福。犯戒者耻,妄语云:‘不犯不悔。’又加妄语,重增两罪,不异向人杀儿足担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