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经故事 >

圣者的故事
  • 小妾被害死,六次投胎回来报仇

    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阅读全文]

  • 不曾见佛法

    不曾见佛法 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参底尊宿,亦无长处可相利益。自此一生,作个百无所解底人...[阅读全文]

  • 人生无常,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阅读全文]

  • 魔王率领万女迷惑菩萨,维摩诘持戒悉数感化

    持戒 维摩诘的却敌法 佛陀在世时带领四众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萨,他也是佛弟子,当他在打坐时,忽然,魔王带领一万二千名...[阅读全文]

  • 卖身的落魄老妇

    卖身的落魄老妇 佛陀时代,有一户富有人家门口,蹲着一位气质很好、但是衣著褴褛的老妇人,富有人家的佣人看到老妇人蹲在屋檐下,赶紧禀告了家中夫人,夫人见老妇快饿...[阅读全文]

  • 宝喜生愿

    宝喜生愿 久远之前,鹿野苑中有一梵施国王,财富圆满,如理如法主持国政。当时有一商主名为宝,财富广积犹如多闻天子一般。释迦牟尼佛那时转生为他儿子,庄严善妙,名...[阅读全文]

  • 神变生信 得佛授记

    神变生信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王舍城,毗邻此城有个日札城,城中有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这位慈悲的施主以慈爱心善待每一个众生。常把自己的财产供施给索求者,并且他...[阅读全文]

  • 耶输陀罗 为夫殉身

    耶输陀罗 为夫殉身 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佛子罗睺罗和父王净饭王亲来此拜见世尊,世尊也回父王净饭王宫受供。一次,世尊在昔日王妃的宫殿里应供毕,返回时,王妃耶输...[阅读全文]

  •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寂静的森林里住着五百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来供养天尊。如来正等觉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阅读全文]

  • 迦叶尊者

    迦叶尊者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次,迦叶尊者(Kassapa Thera)在一个寂静的地方闭关了很久回到世尊身边。他须发皆长,衣衫褴褛。当时,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眷...[阅读全文]

  • 两位施主

    两位施主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与妻子共享人间的安乐。后来,他们夫妇俩对佛法生起了信心,同皈佛门共受居士戒,经常作广大布施积聚资粮,渐渐地他们家就...[阅读全文]

  • 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有一婆罗门生活特别贫困,家里有妻儿仆从等许过多人。他想:我应该靠一个富贵的人,生活才好过。他四处寻找,后来,听说给...[阅读全文]

  •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供养莲花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萨迦国王以各种鲜花妙香等每日三次供养世尊。一次,一个守护经堂的人见莲池(Paduma Sara)里生出一朵非常绚丽的莲花(Paduma),...[阅读全文]

  • 怀胎六年的怪事

    怀胎六年的怪事 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这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的国君。净饭王宽厚、仁慈,全国臣民十分爱戴他。 净饭王...[阅读全文]

  • 《黑客帝国》的启示

    《黑客帝国》的启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黑客帝国》是一部典型的西方科幻片,作为一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电影,它运用了多...[阅读全文]

  • 忍辱是成功修行的要决

    忍辱是成功修行的要决 佛陀虽然知道,须菩提已离开了人我的执著,但大慈大悲佛陀,在一次般若会上,仍然苦口婆心地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迹,加强须菩提行无相布施和无我度...[阅读全文]

  • 道,就在身边

    道,就在身边 从前在大陆有位居士在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生疑,怀疑自己学佛这条路对不对,怀疑自己有没有修行的天分,怀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 他也怀...[阅读全文]

  • 一钵麻油的启示 一钵麻油的启示

      在佛灭度一百年以后的南瞻部洲,曾有一位名叫优波鞠多,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大导师。当时,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比丘尼,在她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世尊。优波鞠多...[阅读全文]

  • 智慧比丘与不信佛者弥兰陀王的故事

    智慧比丘与不信佛者弥兰陀王的故事 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参底尊宿,亦无长处可相利益。自此...[阅读全文]

  • 维摩诘教化一万二千魔女 维摩诘教化一万二千魔女

    维摩诘教化一万二千魔女 四众弟子随佛陀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其中有一位持地菩萨,当他在打坐时,忽然波旬魔王带领一万二千名美女,来到他的...[阅读全文]

  • 面相丑陋声音悦耳的因果

    面相丑陋声音悦耳的因果 生活中只要别人做功德,你随着发起欢喜心,一样的会有功德。相反如果你没有随喜,反而心生恶意,那么此后所得苦报,自然也无法避免。 有日释...[阅读全文]

  • 宽容别人也是祝福自己

    宽容别人也是祝福自己 当你划破手指,生命会原谅你,它(潜意识中的智慧)会立刻开始修补工作,让新的细胞在伤口处相互重新搭接;如果你误食了腐烂的食物,生命会原谅...[阅读全文]

  • 菩萨为鬼妻迷惑

    菩萨为鬼妻迷惑 菩萨年刚十六岁就治学宏深,精通众多经典了。他感慨地说:世上一切万事万物,只有佛经最真实最美妙了。我内心常怀经典教义,这一辈子便平平安安了。 ...[阅读全文]

  • 见佛生喜 得佛授记 见佛生喜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长大娶妻,共享世间美好的生活。其妻不久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给孩子举行了贺生仪式,取...[阅读全文]

  •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长大娶妻共享美好的生活。 其妻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头如宝[阅读全文]

  • 圣身父子证得阿罗汉果位

    圣身父子证得阿罗汉果位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著名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他与妻子共同生活,后来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面如满月目如莲,手臂修长过于...[阅读全文]

  • 悟道因缘

    悟道因缘 一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阅读全文]

  • 角宿大象

    角宿大象 一 一时,佛在王舍城。王舍城由国王影胜执政,王有一大臣名叫大象师,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长大后娶了妻子,与她共度美好时光。不久其妻怀孕,九个月...[阅读全文]

  • 裸体迦叶

    裸体迦叶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的附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其妻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家人为孩子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贺生仪式,因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故为孩...[阅读全文]

  • 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大国王,名曰增长。他统率军队将整个释迦族涂炭无余。阿难尊者的妹妹、妹夫亦无幸存,唯遗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阅读全文]

  • 能持子--愿力成熟富家证果

    能持子 一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有一位财富圆满的德卫峡玛婆罗门,邻近的德卫夏城,有位杰日婆罗门,此二婆罗门关系极为密切。杰日婆罗门娶舍利为妻,夫妻共同生活...[阅读全文]

  • 安宁太子

    安宁太子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时舍卫城由胜光国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两国因一些矛盾交兵作战,双方伤亡甚为惨重。两国关系日趋恶化。 一次,梵施国王统...[阅读全文]

  • 百业经故事--本师

    本师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娶妻后,夫妇俩先生了一个庄严的孩子,后来,连续又生下了六个孩子。夫妇俩给每个孩子都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阅读全文]

  • 极贤之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极贤之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一 佛为兜率天子时,三十三天(Tavatinsa)中有一干达国,国王名叫极喜,他经常对帝释天奏乐供养。兜率天子观察因缘后,降临人间。帝释天告诉极...[阅读全文]

  • 妈祖舍己救人的故事 妈祖舍己救人的故事

    妈祖舍己救人的故事 妈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千年以来,她受到我国沿海各省同胞普遍热烈虔诚的崇敬。在台湾北港的妈祖庙,一年四季常有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阅读全文]

  • 俱天太子

    俱天太子 一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执政国君是狮子颊国王,其毗邻友邦是无壁城,由善觉国王(即释迦拉萨国王)统管。两国善邻友好,两个国王也是亲密...[阅读全文]

  • 四大天王供奉天王殿 四大天王供奉天王殿

    四大天王供奉天王殿 佛教传说:四大天王居住在欲界之一的四王天,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各有一天王居住,各护一方天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将,...[阅读全文]

  • 阿难尊者--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阿难尊者--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阿难尊者 一 尔时,阿难(ananda)出家已学八万四千法门竟。佛陀授记曰:在我教法下,阿难乃多闻第一。同时授记迦叶尊者(kasspa thera):我涅槃后,迦叶乃为法的传人。[阅读全文]

  • 一钵米饭的故事

    一钵米饭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去以后,独自入城挨门乞食,整整一...[阅读全文]

  • 婆罗门儿子

    婆罗门儿子 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施主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阅读全文]

  • 抢功德的树神

    抢功德的树神 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尊者,人称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则是神通第一。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们两个出家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阿罗汉可以入...[阅读全文]

  • 发声逝空

    发声逝空 大译师仁钦桑波曾诵《文殊真实名称经》梵语本10万遍,藏语本又10万遍,为加持他人又诵了10万遍。85岁时,与来藏的阿底峡尊者会面,并拜尊者为师。尊者令他闭...[阅读全文]

  • 佛陀与父亲的因缘

    佛陀与父亲的因缘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阅读全文]

  • 佛也耕耘

    佛也耕耘 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 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阅读全文]

  • 最不幸的人

    最不幸的人 一个人在他23岁时为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阅读全文]

  • 千手千眼佛

    千手千眼佛 大相国寺八角琉璃殿中心亭里供奉着一位女菩萨。这尊佛像是由一整棵白果树精雕细刻而成的,栩栩如生,华美绝伦。她四面有脸有身,好像四个长得一模一样的连...[阅读全文]

  • 法师现身说法

    法师现身说法 杀生食肉,实是恶业,必当受报无疑也。只是受报是依据杀心的猛弱和杀法的残忍,而各有迟速高下,不能一概而论。其次,杀主食肉后的忏悔修善,亦可以转后...[阅读全文]

  • 公鸡与虫儿的故事

    公鸡与虫儿的故事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说一通,但无德禅师却认为这个童子机智不凡,出言吐语,常有一些禅味。有一天,无德禅师对他道...[阅读全文]

  •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

    普庵祖师度化屠夫 从前有个普庵祖师,是个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当世人民之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普庵祖师所留,他是佛教史上流传的著名人物。...[阅读全文]

  • 贫穷老人和佛祖

    贫穷老人和佛祖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佛祖这里,想要求见佛祖。这时门卫阻拦住他,不为他通报。这位老人就大声喊叫着说...[阅读全文]

  • 愿力成熟 信心第一

    愿力成熟 信心第一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商主,一直膝下无子,就四处祈祷诸天尊,由天人的加持及其它因缘的合和,后来,商主的妻子怀孕了。九个月后,生下了一...[阅读全文]

  • 文殊菩萨对国王的考验

    文殊菩萨对国王的考验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为萨恕擅。这个国王心地善良,怜悯贫穷孤寡之人,经常对人们周济和布施,只要他们有所需求,国王都尽量满足他们,因此国王的...[阅读全文]

  • 智慧第一舍利弗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拏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闻名论...[阅读全文]

  • 以慢心故 迟得圣果

    以慢心故 迟得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附近有二千万仙人,他们精通一切经论,具有无碍神变,已得四禅五通。一次,世尊在无热恼海边为很多众生授记后,带领五百眷属...[阅读全文]

  • 巧度淫女

    巧度淫女 佛在祇树园时,有事命阿那律往侨萨罗国。旅途势顿,暮色苍茫,郊野空旷,无有客店。忽见前程,灯光恍惚,晦暗之中,座落茅屋数间,属后修竹结屏,屋前柴扉半...[阅读全文]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阅读全文]

  • 佛与释迦牟尼像

    佛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阅读全文]

  • 原谅别人释放自己

    原谅别人释放自己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人之道的人,内心世界永远是美丽...[阅读全文]

  • 弥多的故事

    弥多的故事 佛陀有很多弟子,其中有一位名叫弥多。由于弥多喜欢说别人的闲话,大家都讨厌他,看见他来了,大家总是避开或者赶他走。总之,没有人喜欢和弥多在一起,弥...[阅读全文]

  • 悲贤童子

    悲贤童子 一时,佛在广严城,城中有一名为狮子的大臣。他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名为悲贤,并以牛奶、酸奶等...[阅读全文]

  • 无恼出家

    无恼出家 在舍卫国中,一辅相家有一子,名叫无恼。他长得健壮有力,雄武彪悍,能抵抗千人,他的父亲就让他跟随一个婆罗门修学道术。 他的师父就教导他说: 你要在七...[阅读全文]

  • 论议第一迦旃延

    论议第一迦旃延 迦旃延那罗陀尊者,姓迦旃延,名那罗陀,生于南印度阿提国弥猴食村婆罗门家庭。父是国王的国师,家中拥有广大田地和众多奴仆。少从舅父阿私陀仙学习,...[阅读全文]

  • 梦献花屋得授

    梦献花屋得授 著名高僧邓顶巴住持扎塘寺时,有一次他梦见自己流兜率天宫,谒见弥勒。以手中所持花束向弥勒身上投供时,突然花束变成一异常美妙的花屋笼罩于弥勒顶上。...[阅读全文]

  • 神降湖神庙

    神降湖神庙 扬州江边有一个湖神庙,庙里的湖神,甚是威严,人不敢犯,犯则遭殃。 当时,有一位客僧法藏婆罗门,善持神咒,驱邪除鬼并皆有验。客僧有一弟子,跟随他学...[阅读全文]

  • 神通第一

    神通第一 窈窕淑女 招赘夫婿 在弥沙塞律里,有一位在风尘中的女人,出家后就证得罗汉果,并且在比丘尼中,还被称赞做神通第一的,那就是莲华色女。 莲华色女,家住...[阅读全文]

  • 商人的四个老婆

    商人的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阅读全文]

  •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阅读全文]

  • 徐州韦驮菩萨的传奇

    徐州韦驮菩萨的传奇 韦驮菩萨像,高六十厘米,木制贴金,雕于明代,原供奉于徐州竹林寺(原址在徐州东郊狮子山,现楚王陵附近)。 1940年,日本的一支侵略军进驻徐州,...[阅读全文]

  • 如来的出身

    如来的出身 有一个仙人叫善慧,原是灯照王国的太子,名叫普光。后来告诉他的父亲要出家,得彻悟之道。开始是学外道(佛法以外的各种异端邪说),讲经论道。但这些异端...[阅读全文]

  • 太子的降诞

    太子的降诞 王妃摩耶夫人十月怀胎渐渐的满足,但她还是照样的喜欢到寂静的郊野去散步。青枝绿叶的草木,潺潺有声的流泉,夫人认为这都有助于人生的修养。一天,正在春...[阅读全文]

  • 高僧眼泪

    高僧眼泪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 平常,他教化弟子们应该断除世缘,追求自我的觉悟,精进开...[阅读全文]

  • 薄福善来

    薄福善来 一 (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佛陀时代的印度境内。那是大名鼎鼎的给孤独长者的姻亲,浮图长者的儿子;他的姊姊,就是给孤独长者的儿媳妇。给孤独长者的财富...[阅读全文]

  • 无德禅师

    无德禅师(上) 一、无所事事的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师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准带进山门。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阅读全文]

  • 欢喜菩萨

    欢喜菩萨(1) 道证法师讲述 惜德法师哈克童子笔录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重,仿佛有很大的压力,忙得不...[阅读全文]

  • 僧团讲求六和无诤

    僧团讲求六和无诤 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伽是个桀傲不驯的青年,虽然跟随...[阅读全文]

  • 顶生王的故事

    顶生王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阅读全文]

  • 白观音和黑观音

    白观音和黑观音 某位信徒拥有一尊白瓷观音。整尊观音圣像质地细致,塑工精巧;纯白庄严的光泽,任何人看了都赞叹不已。 这位信徒听闻佛像都要在寺院里开光,如此才会...[阅读全文]

  • 慈受禅师

    慈受禅师 只是旧时行履处,等闲举着便誵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倩女离魂,究竟离家出走,生儿育女的倩女是真的?抑或躺卧病榻,懒懒恹恹的倩女才是真...[阅读全文]

  • 蜜蜂的启示

    蜜蜂的启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比丘,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阅读全文]

  • 帝须罗汉学佛法

    帝须罗汉学佛法 一天清晨,帝须来到一个地名叫阿练苦的地方游猎,看见一名叫无德的比丘端坐在林中。 这时,有只大象,用鼻子从树上折下一段树枝,来到比丘身边,轻轻...[阅读全文]

  • 小树苗的故事

    小树苗 在波罗奈城,人们纷纷传讲着柠孛树苗的故事。 一天,菩萨转生的修行者进城乞求施舍。他一路行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王宫门口。 这时,国王正站在王宫中凭窗眺望...[阅读全文]

  • 丰干禅师

    丰干禅师 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 如果有人向他询问佛理,他都只回答:「...[阅读全文]

  • 慕魄太子

    慕魄太子 在波罗奈国有个太子名叫慕魄,不仅面貌端正,而且非常聪慧,上至天文地理,宿命星辰;下至人间万物,往来因果,他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但这个聪明绝顶的太子,...[阅读全文]

  • 居士偷喝水

    居士偷喝水 古时候,菩萨转世投生,成为一位皈依三宝,严守五戒、十善的国王。 在他的国家里,从不使用武力,也不设监狱刑堂。这个国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阅读全文]

  • 屠夫供佛得道

    屠夫供佛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因无法忍受大眾对佛陀的崇敬,所以时常挑剔佛陀日常的一言一行,想要藉机毁谤世尊的圣誉。而佛陀是一位智慧圆...[阅读全文]

  • 新佛心生

    佛心生 有一天如来持钵到梵志馆(梵志是婆罗门教中,还未出家的居士),停步化斋,以便分卫。(分食于一切办道之士,以尽护道心)。佛身光明,普照十方。这时梵志妇人...[阅读全文]

  • 叫无名的和尚

    叫无名的和尚 从前有座山,山后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山叫无量山,庙叫无音庙,小和尚叫无名和尚。 这无名和尚,别看年龄小,在无音庙里的辈分却不低,据说曾得到...[阅读全文]

  •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庄严的,记忆力最强的,要算阿难陀尊者了。 关于阿难陀尊者,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他对于当时的教团,以及今日的佛法,都有...[阅读全文]

  • 还俗和尚的故事

    还俗和尚的故事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阅读全文]

  • 罗汉习气难断

    罗汉习气难断 习气在人的身上,就像装过酒的酒瓶,虽然将酒倒光了,但瓶中仍有酒味一样的难以断除。像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是一个例子。 毕陵伽婆蹉阿罗汉曾经五百次投...[阅读全文]

  • 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

    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 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当时深深感到十分受用,于是谨记心田,时刻反省,随着年岁的增...[阅读全文]

  • 护法国王

    护法国王 从前有一位名叫觉德的比丘,他是位严守戒律,认真修行的出家人。由于在觉德比丘出世的时代,并没有佛住世说法,虽然佛法未灭,但已遭到许多的破坏。 但是觉...[阅读全文]

  • 三车和尚的故事

    三车和尚的故事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奘法师,顶礼拜过。玄奘法师说自己贸然造访,是有事相求,还望将军不吝布施。尉迟宗听后慷慨地说...[阅读全文]

  • 持诵金刚经灵验

    持诵金刚经灵验 昔梁时,招提寺僧琰师,初作沙弥。时有相师,语琰曰:师子虽大聪明智慧,无那相王短命,如何?琰闻此语,遂请大德,共详其福,修何功德,更得延年。大...[阅读全文]

  • 人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人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 阿难尊者这...[阅读全文]

  • 愚笨的比丘

    愚笨的比丘 世尊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个老比丘名叫盘特,他总是很用功地学习,可是却一点进展也没有,所以大家经常嘲笑他的愚笨。 佛陀怜悯他,于是亲自教他一偈,并且...[阅读全文]

  • 飞龙化身修忍辱 世缘因果不思议

    龙忍 世尊在成佛前,广行菩萨道时,曾经在某一世中,与阿难尊者分别转生为金龙和白龙,一起生活在大海里。 有一天,白龙无聊地对金龙说:我们共同在海里生活了很长一...[阅读全文]

  • 孙陀罗难陀以鼻根入道

    孙陀罗难陀以鼻根入道 另外有一位孙陀罗难陀,也是观鼻中气息出入,如烟一般,由此而悟道。经中记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阅读全文]

  • 一只逃鸽的故事

    一只逃鸽的故事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在这黄昏的时候,佛陀散步在祇园精舍的附近,舍利弗尊者徐步跟随在佛陀的后面。 他们走了一段路...[阅读全文]

  • 与菩萨无缘的人 与菩萨无缘的人

    与菩萨无缘的人 湖北有位信徒,笃信佛教,并且非常虔诚。 一次,家乡发大水,他来不及逃难,只好爬上屋顶等待救援。眼看大水就要淹到屋顶了,信徒赶忙祈祷:大慈大悲...[阅读全文]

  • 佛教和武夷茶

    佛教和武夷茶 茶与佛,因缘深长。茶最初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向以佛宗道源著称的武夷山,历史悠久,儒释道三教...[阅读全文]

  • 理想的弟子

    理想的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同十只手指头有长...[阅读全文]

  • 修习的观想

    修习的观想 在另一次的集会中,佛陀勉励比丘们说: 「比丘们!多修习念死,可以使大家获得许多成果,成就许多功德,就像沈浸在甘露中,而且是究竟的甘露之中。所以,...[阅读全文]

  • 梵志和佛

    梵志和佛 有一天如來持缽到梵志館(梵志是婆羅門教中,還未出家的居士),停步化齋,以便分衛。(分食於一切辦道之士,以盡護道心)。佛身光明,普照十方。這時梵志婦...[阅读全文]

  • 陶师与迦叶佛

    陶师与迦叶佛 在南传巴利文陶师经和北传中阿含鞞婆陵耆经,讲述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陶师,名字叫难提波罗,住在鞞婆陵耆村。 那个时代非常遥远,释迦牟...[阅读全文]

  • 目犍连

    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阅读全文]

  • 聪明的一休

    聪明的一休 日本高僧一休从小出家,在他九岁时,有一天他的师父出门,他在大殿里坐不住,就找师兄去玩。在方丈室找到了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正在方丈室里哭。 一休...[阅读全文]

  • 梦窗国师

    梦窗国师 在日本禅门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梦窗国师。梦窗国师少年时,曾经有一次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禅师处参学。 梦窗到方丈室向一山禅师请示道:弟子大事未明,祈求...[阅读全文]

  • 小鹌鹑救火

    小鹌鹑救火 有一天,佛陀在穿过丛林时,丛林中忽然间起了大火,火势凶猛,铺天盖地而来。一些和尚想重新燃起一堆火将眼前的草烧光,等大火扑来时好有个地方躲避,但另...[阅读全文]

  • 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正无精打采地默诵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因此而苦闷、彷徨,渴望解脱。正好,一位驰名中外、云游四海的哲人来...[阅读全文]

  • 国王与尊者

    国王与尊者 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叫月氏国。国王栴檀罽尼吒非常崇尚佛法,所以当他知道罽宾国内有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只夜多尊者,就一直想去请示佛法。一日,国王带领...[阅读全文]

  • 祥云大师:如愿化去

    祥云大师:如愿化去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子弟。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僧人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出家。 灵询法师想要观察他宿世根...[阅读全文]

  • 闾丘胤的故事

    闾丘胤的故事 闾丘胤太守准备前往台州上任刺史的前两天,在长安的家中,突然头部疼痛起来。那种痛法,仿佛千万根钉子同时刺进他的头里;也仿佛千百条绳子勒住他的头,...[阅读全文]

  • 地藏灵感二则

    地藏灵感二则 (一) 唐代僧人法尚,三十七岁出家于华州慧日寺。 在家时他是个猎人。一天,他打猎的时候看见树林里有异物放光,下马仔细察看,发现一段一尺多长的朽...[阅读全文]

  • 论乐四比丘前缘

    论乐四比丘前缘 昔日,佛陀於舍卫国的只园精舍弘法度众。一天,有四位出家不久的比丘相约在奈树下坐禅修道。当时正值奈花绽放的季节,美丽的奈花散发出阵阵怡人的清香...[阅读全文]

  • 四个弟子

    四个弟子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所以他们坐在一棵壮硕茂盛的石榴树下乘...[阅读全文]

  • 比丘改掉贪吃的恶习

    比丘改掉贪吃的恶习 释迦牟尼佛涅盘以后,优波笈多尊者继承了佛陀教化的事业,继续在摩偷罗国的那哆婆哆寺弘扬佛法,度化众人。 寺中有一位比丘,已经修行了很久都无...[阅读全文]

  • 鹿母夫人和国王

    鹿母夫人和国王 从前有个游方僧,颇具神通。有一天,他来到一位财主的庄园,正好碰到财主准备吃午饭。 财主一见他来乞讨,身上是破衣烂衫,风尘满面的样子,顿时生出...[阅读全文]

  • 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阅读全文]

  • 采花供养佛

    采花供养佛 一天,佛陀在罗阅祇城中经行,正巧一群为国王采花的人们,自城外归来。他们遥见相好庄严的佛陀,世尊散发的慈光,如日出般照破黑暗大地。 这群人手捧着刚...[阅读全文]

  •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当佛陀讲解经典时,舍利弗都随侍在佛陀的身边。 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罗。他母亲的名字叫做舍利,而弗多罗是儿子的意思...[阅读全文]

  • 地藏菩萨与十殿阎王的对话

    地藏王菩萨 教化幽冥世界众生的地藏王菩萨,在祂诞辰的那天,十殿阎王,和其他阴间的神明,都来合掌向祂参拜祝贺。 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地说:我凭著慈悲的愿力,要来...[阅读全文]

  • 法与姑娘的故事

    法与姑娘的故事 (一) 纵然经过了一百大劫 所作的业力永不销亡 等到那因缘际会之时 应得的果报仍自承当 这四句话,说明了一切的命运,都有前因后果,也由各人去...[阅读全文]

  • 无德禅师和信徒

    无德禅师和信徒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阅读全文]

  • 鹿母夫人怀一百个蛋

    从前有个游方僧,颇具神通。有一天,他来到一位财主的庄园,正好碰到财主准备吃午饭。 财主一见他来乞讨身上是破衣烂衫风尘满面的样子,顿时生出怜悯之心。 他想:像...[阅读全文]

  • 吝啬鬼伊利沙

    吝啬鬼伊利沙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不给别人布施任何东西,对自己的日常消费也十分刻薄,吃得是粗茶淡饭,穿得是破烂衣服。偶尔一两个...[阅读全文]

  • 年轻比丘的遭遇

    年轻比丘的遭遇 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阅读全文]

  • 仁勇禅师

    仁勇禅师 上堂:山僧二十余年,挑囊负钵,向寰海之内,参善知识十数余人,自家并无个见处,有若顽石相似。参底尊宿,亦无长处可相利益。自此一生,作个百无所解底人。...[阅读全文]

  • 寂天王子

    寂天王子 寂天生于一千二百年以前的北印度,他是梵文古籍《入菩萨行论》或曰从事菩萨道的作者,该书阐释了菩提道的生活方式。 寂天是一位王子,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阅读全文]

  • 自割双耳,救野鸡度猎人

    舍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阅读全文]

  • 生病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人体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阅读全文]

  • 佛陀一天的时间 佛陀一天的时间

    佛陀一天的时间 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一,上午时分至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饭后,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授予...[阅读全文]

  • 宝志和尚吐活鱼的故事

    宝志和尚吐活鱼的故事 释宝志俗姓朱,金城人。少年出家。住江东道林寺,修习禅学。到了南朝宋太始初年,忽然像入了魔一样,居止无定处,饮食无定时,蓄起头发长有几寸...[阅读全文]

  • 度众的印光大师

    度众的印光大师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辨聪的僧人到五台山游历,寄驻清凉寺,渡过一个夏天。在僧众中有一位老比丘,举止疯疯颠颠,大众都轻视他,唯独辨聪对他恭敬...[阅读全文]

  • 哑和尚的故事

    哑和尚的故事 安徽省有一个地方做采石矶(位在当涂县西北),得名的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 传说采石矶曾经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八个月至一年当中,连续艳...[阅读全文]

  • 佛法是没有脾气

    佛法是没有脾气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的拜佛、念佛,还有礼忏,这是很好的。不过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阅读全文]

  • 盲人阿拉汉

    盲人阿拉汉 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 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 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 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阅读全文]

  • 小沙弥救蚁

    小沙弥救蚁 《譬喻经》上记载: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父因为有宿命通,知道小沙弥的寿...[阅读全文]

  • 含辉和尚

    含辉和尚 从前在浙江某寺,有一法号叫含辉的和尚,年约四十多岁,平日守戒律尚称精严。有一天,他到街上散步,刚好经过一家卖狗肉的铺子前,想不到平日精守戒律的他,...[阅读全文]

  • 悉达多太子修行

    悉达多太子修行 夜半逾城 离亲出家 悉达多太子于二月初八日夜端坐思维过去诸佛,旨发四种大愿,为救拔三界受缚苦恼众生,为众生破诸暗惑除其重障,成就如是方便智门...[阅读全文]

  • 智慧鸟的故事

    智慧鸟的故事 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国师在法眼宗的地位,就象仰山在沩仰宗,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人物。 师有偈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阅读全文]

  • 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 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阅读全文]

  • 身体发臭原因

    身体发臭原因 人生苦短 此身不久将意识全无地躺在地上 一如无用的木材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但却生起病来。身上首先长满小疔,然...[阅读全文]

  • 鸠摩罗什大师传

    鸠摩罗什(西元 344 ~ 413 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阅读全文]

  • 净儿做屠夫

    净儿做屠夫 从前有一户以屠杀羊只为业的人家,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可以算是全镇上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老年时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此儿自然...[阅读全文]

  • 迦叶的妻子

    迦叶的妻子 一、 由于迦叶尊者的出家,迦叶尊者的夫人妙贤女士也出家了;由于妙贤女士成了比丘尼,并且证得了阿罗汉果,释迦世尊便向弟子们说了好多有关妙贤比丘尼在...[阅读全文]

  • 居士的疑问

    居士的疑问 以前有位居士,在大陆的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心中生疑,怀疑自己选择学佛这条路对不对呢?怀疑自己有没有修行的天分?怀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 ...[阅读全文]

  • 行人莫与路为仇 行人莫与路为仇

    行人莫与路为仇 惠南禅师曾经在庐山的归宗寺参禅,后来云游至圆明禅师的道场时,圆明禅师就令他分座接引,指导禅法,这时他的声誉已经名闻八方了。[阅读全文]

  • 真正的智慧

    真正的智慧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阅读全文]

  • 大施主

    大施主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大施主(Pindadayka)名给孤独。他在祗陀园里修建了经堂,供佛及僧,广作布施,积累了广大的资粮。另有一施主生起了好胜心,想与给孤独相...[阅读全文]

  • 供佛发生的奇事

    供佛发生的奇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佛曾居住在波斯匿王的国土上,并受到波斯匿王虔诚的供养。 一天,佛陀升上忉利天,去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讲法,以报答母亲...[阅读全文]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圆音寺的蜘蛛: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阅读全文]

  • 老人出家

    老人出家 海涛法师编著 拜托!您都这么老了,还要出家修行,不如在家安养天年来的实在吧? 有个名叫尸利苾提的老人家,在他百岁的时候忽然要出家修行,家里所有人都...[阅读全文]

  • 亲鸾出家

    亲鸾出家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