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因果,修行报恩

  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谨慎是一种生活态度。发心广大,行事谨慎,是对自己、对所做事、对共事人的负责。相信因果,就要尽心尽责。

  借端午节和大家分享了出家人的爱国观以及祖师大德的爱国风范,但仍然意犹未尽,今天再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如瑞法师:相信因果,修行报恩

  屈原在其著名诗篇《离骚》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我不断地叹息,掩面哭泣,为百姓生活得艰难困苦而哀伤不已。再有脍炙人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追求真理的道路虽然漫长,我将不遗余力地探索和追求。我们熟悉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理想和气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为一名佛子,要有“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愿心。《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告诉我们,要有舍小我奉献众生的精神,以及“闻佛道长远不生退却”的毅力。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从学佛的角度来看,做人首先要相信因果。因果,简单讲就是因缘和合产生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不是谁规定或制造的。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总不外乎因果二字。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如果不是乘愿再来,就是因业力而来。只要我们有思想、语言、行为的造作,就会形成一种力量,牵引着我们受报。没有谁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都是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埋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经中讲:“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知道了因果可畏,我们就要对自己负责,善护自己的身口意。

  前文提到,琉璃王因为受到释迦族的侮辱,发誓要消灭掉整个释迦族。虽然,佛陀极力劝阻,但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军队。当时,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将五百位释迦族优秀之人,装进钵里举到天上,躲避灾难。但是,屠城结束后,尊者把钵取下来一看,这五百人全部化成了血水。尊者非常悲伤,就此,佛陀为目犍连尊者细说了琉璃王与释迦族的前世因缘。

  原来,在很久以前,迦毗罗卫国附近有一个村庄,村子里有一个大池塘,里面有很多鱼。有一年大旱,村民把所有的鱼都捞了上来,并饱餐了鱼肉。有一个小孩,他没有吃鱼,但用手上的棍子,敲了三下其中最大鱼的头。当时的大鱼就是后来的琉璃王,鱼群就是他所带领的军队,村民就是释迦族人。而那个顽皮的小孩子就是佛陀的前世,因为打了三下鱼头的缘故,在这场屠杀中,佛陀示现了头痛三天的果报。

  佛讲的这段因缘,让我们了解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明白了过去生所种的因,导致了现在生的果;而现在生所种的因,又将招感未来的果。因果是贯通三世的,知道有未来,就要谨慎地面对现在。只有把握住现在,积极创造善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才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可谓:

一句弥陀,

因果分明。

发心广大,

谨慎前行。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