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菩萨发愿偈对发愿求生净土的概括

  昨日我们开始学习大慈菩萨“发愿偈”,已经学习了第一首: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这首偈主要彰显了阿弥陀佛的功德。

  今天接着来学第二首偈:皈依忏悔。

我今大皈依 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 至心用回向

  皈依:归投、依靠的意思。我们从小到大,总要有个依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事实上,世间的物质、眷属,都是靠不住的。我们依于生存的物质世界有成住坏空,所靠的父母朋友有生老病死,一切有为法,都是苦、空、无常的。

  《佛说阿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可见,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安乐,可以作为人生的归宿。阿弥陀佛功德广大,是我们的真正归依处。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精进修习佛道,一定能得到究竟解脱。所以我们要“大皈依”。“大”,就是彻底、究竟的意思。

  彻悟禅师有一首净土偈:

说着莲邦两泪垂,

阎浮苦趣实堪悲。

世间出世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最后这句“不念弥陀更念谁”,就是对“大皈依”最好的诠释。

  忏悔:即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起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即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三业罪:即身、口、意三业所造种种过非。

  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应时常存有惭愧心、忏悔心。因为无始劫来,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恶业,所以要在佛前发露忏悔,后不再造。

  若能至心忏悔,往昔所造诸罪即可消除。律中云:“于我法中能至诚如法忏悔者,便得增益。汝忏悔应生厌离心,汝比丘至诚如法忏悔,我为受之。”《心地观经》亦云:“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则关于忏悔的佛教小故事

  以前有位妙高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在悬崖边打坐。有一次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了下去,落到一半时被一只大手托了起来,放回悬崖上。妙高禅师心想:我这个修行还可以,掉下去了还有护法神把我托起来。

  他一动这样的心念,韦陀菩萨就对他说:“像你这样修行的人多如恒河沙!因你这一念的贡高我慢心,我二十世不护你的法!”

  妙高禅师一听,感觉特别惭愧,于是马上忏悔。后来,他依旧在悬崖边上打坐。结果又打瞌睡,一下又栽了下去。他想这次肯定没命了,结果在半空中又被一只大手接住了。

  妙高禅师问:“是谁?”空中有声音说:“护法韦驮!”妙高禅师说:“你不是说二十世不护我的法吗?怎么又来了!”韦驮菩萨说:“因你一念忏悔心的功德,我还是要继续护你的法,尽我的职责!”可见,忏悔的力量是多么大呀!

  回向:回转自己所修的福德、善行而趣向于所期的目的。比如,期望布施自己的善根功德与他人,即回向于众生;以自己的功德而期于自他皆成佛果,即回向于佛道;以自己的善行福德期望自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即回向西方净土。亦即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诸福善:即所有的福德和善行,包括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以及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德业和善行。于此,我们悉皆回向,以万善庄严净土,利乐有情。

一句弥陀

至心恳切

皈依忏悔

精进不懈

  这两天我们先后学习了“大慈菩萨发愿偈”的前两首偈,今天接着来看后面的偈颂内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