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感觉心浮气躁,迷茫的灵魂无处安放?

圆涛法师:为什么会感觉心浮气躁,迷茫的灵魂无处安放?

问题:

  我们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有时感觉自己心浮气躁,迷茫的灵魂无处安放,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圆涛法师:

  这一切都是内心“欲望”惹的祸。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不做人王去做苦行僧,最终成就法王。世尊一生走遍恒河两岸,在古印度遍布他的足迹,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忙碌的一生,真是“穿上袈裟事更忙啊”!但他忙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了芸芸众生解脱苦难,是为了留下解脱之道利益后世。

  最后佛在《金刚经》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中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在凡夫看来这不是矛盾吗?但如来说,不是我忙,而是随顺众生需要,我这几十年是为众生的需要而忙。这是因为佛的心中没有得与失、成与败的计较,所以他就没有了闲与忙的分别。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忙得自在快乐,清净洒脱。

  佛陀就是我们的榜样。年轻人做事要先从淡我做起,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渐渐达到忘我的境界,不执着于名闻利养,不执着于成败得失。得到了,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失去了,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失去了,感谢上苍这是我所不该得的。)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这样就圆融无碍,否则,即便事业做得再大,还是凡夫俗子,心无着落,必然烦恼无尽,生死无期。

  你是俗人还是道人,其差别在哪里?俗人是以欲望为生命的动力,道人则是以愿望为生命的动力。什么是欲望?欲望,就是为了自己的成败得失,斤斤计较而奋斗。什么是愿望?愿望就是自愿的为他人、为了社会大众,或者说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愿望,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发菩提心,为利一切众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工作中,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大众,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这样的态度做任何事都轻松自在,不会为了执着个人得失成败而不择手段,违背天良,造作恶业;这样做一切事,会更敬业、更精进

  反之,人在欲望的支配下工作,他忙是要求有回报、有收获的。简单地说,以欲望作动力的人,他是有所求的,因此做事计较成败,并且由于分别执着逼迫,导致人我是非不断,所以他感觉迷茫的灵魂无处安放。以欲望做事,是凡夫俗人,那你就会烦恼痛苦不断;以愿望做事,是修道之人,行菩萨道利益他人,那就会自在快乐无限。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讲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