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如何平衡欲望与人性善恶、利益与初心?

管理中如何平衡欲望与人性善恶、利益与初心?

问:

  管理学中说,管理是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的善意,可往往管理手段都利用了人性,从欲望的部分切入并加以利用引导。请问师父:管理中如何善巧平衡欲望与人性善恶、以及利益与初心?对每个职场中人有什么建议?

  德光法师答:

  其实你只说对了一半,管理不仅要激发人性的善,同时还要抑制人性的恶。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古来就有讨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子认为,人性善恶兼具。佛教天台宗幽溪大师所著的《性善恶论》中讲“其于性也则善恶具,其言修也则善恶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善恶兼具,从修的角度来说则需区分善恶。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上,在面对每一个个体的时候,我们不去区分善恶,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需要用制度去抑恶激善。管理者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成败: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只会一味地用制度去操控、压榨下属;而一个高级的管理者,却懂得用人性调动、激发下属。

  作为管理者,最好要懂人性,只有了解人性才能从容面对人性的善与恶。利用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去管理的方式与真正的、艺术的管理是背道而驰的。顶级的管理绝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使下属服从,而是靠德行。如果你不是将下属作为干活的工具,而是当做一个个培养的对象,给他们平台和机会,真诚地塑造他们,我想没有哪一个员工会拒绝这样的领导(既是动词也是名词)。

  同样的,企业的生存需要利润,如果只是为了赚钱,也许能赚到钱,但是难以创造价值,这样的企业不会长久。如果企业存在的本身是“利他”的,是承担社会责任,为大众服务,试问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发展不好?赚钱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利他之后的副产品,是结果而非目的。这样的企业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如果企业的每一个职场人都能将利他放在第一位,我想这个企业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

原标题:佛法的“慈悲”、“无欲”和做企业有矛盾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光照自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