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古人修身的名言,告诫人们要常怀自省之心,检讨自己的过失,闲谈之时,不要谈论他人是非。

  弘一法师认为,静察己过是分内之事,而不论人非却是一个人品德的试金石。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所谓的“静察己过,勿论人非”应成为我们必备的一种品质。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

  道心和尚和无知和尚都在净念禅师门下修行佛法。净念禅师经常出去应酬,陪有钱有势的人吃饭,到处笼络财主,要人出资修建寺庙。并且吩咐道心和尚和无知和尚四处化缘,吸纳兴建寺庙的经资。

  道心和尚心中对净念禅师非常不满,认为他有失出家人的德行,于是在寺中四处说净念禅师的是非,怂恿众人将净念禅师从住持的位子上赶下去。无知和尚却从无半点怨言,每日出去化缘苦度,笼络富人捐款出资;寺庙修建之时,无知和尚也在一旁监工,不敢怠慢。道心于是称无知为“元宝和尚”。

  然而三年之后,寺中修建的屋宇尽数盖好,接纳了许多因为水灾而寄宿的灾民。净念禅师也每日焚香讲课,开导灾民,分文不收,道心这才知道误会了净念禅师的本意,羞愧之下离寺修行。而无知和尚后来继承了净念禅师的衣钵。

  无论是修行者还是普通人,都应当时时反省,不要随便妄言。要知道妄言妄行,不但有损他人,同样是在耽误自己的宝贵时间,打扰自己的修行和成功。即便你是万事通,也不要讲别人的八卦,因为很多话经人一传都会变质。

  现代人在一起,好议论别人的私人生活,发一发自己对社会的牢骚。未见得大家都有什么恶意,但也绝非善意的表现。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在茶余饭后聊天、八卦,这其中不外乎家长里短。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背后说他人闲话是人类一种重要需求,排在吃饭、喝水之后,性欲之前。多数时候,我们在议论人非时,并没有主观恶意,大多只是一种心理转移,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实在难受。不过,结果却是很多时候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在《王阳明全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道:

  有一个名叫杨茂的人,既聋又哑,阳明先生不懂得手语,只好跟他用笔谈。

  问:“你的耳朵能听到是非吗?”

  答:“不能,因为我是个聋子。”

  问:“你的嘴巴能够讲是非吗?”

  答:“不能,因为我是个哑巴。”

  又问:“那你的心知道是非吗?”

  只见杨茂高兴得不得了,指天画地地回答:“能、能、能。”

  于是阳明先生就对他说:“你的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你的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所谓“人言可畏”,你的一句是非就可能给他人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你所传的小道消息也未必可靠,有许多人却偏偏喜欢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这样的传播是非者更加让人厌恶。即使你所见所听皆为事实,也最好把它们烂在肚子里。对方可能做得不地道,但传播这种是非的人,则更加用心险恶。

  一个人讲话,若总是不离他人隐私,且所说的内容总能让你时时惊讶。这样的人,离他远点,否则,下一个被出卖的,就是你。不要一头扎进是非堆,也不要扎堆讲是非。虽然你也许觉得“讲是非”是最容易让对方敞开嘴巴的办法,但是,是非讲得太多,心就会变得浑浊。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首先,最好干脆就不说。一定要说的话,要做到话出有据、事出有因,千万不能捕风捉影,随意推断。其次,不参与风传谣言。做人要学会与人为善,多考虑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很多时候,面对谣言要保持沉默,多看些书,少说些闲话,避免祸从口出。

  俗话说:“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别人有缺点和不足之处,你可以当面指出,令他改正,但千万不可当面不说,而背后则说个没完。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不要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而应时刻反省自己,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