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取回的经书有哪些?
玄奘法师取回了哪些经典?
玄奘法师去西域求法,带回了哪些经典呢?依照《西游记》中记载,当时共付给唐僧师徒5048卷经,占西天佛经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吴承恩说唐僧取回佛经5048卷,这个数字的出处应是唐朝智升法师于开元十八年(730)所撰写的《开元录·入藏录》所收的佛经的数字。在会昌废佛之后,我国的汉文大藏经逐渐以《开元录·入藏录》为标准统一起来,5048卷实际上是汉文大藏经的一个代名词,因而被吴承恩所采用。
另外,电视剧中,在表演唐僧师徒在西天取到佛经这一情节时,镜头上出现的是汉文经典,并且是一本本的线装书。这是不对的。唐僧取回的应当全是梵文的贝叶经,它的装帧形式是梵夹装(古代的一种装帧方式)。唐玄奘时代,我国的汉文书籍全是卷轴式,还没有出现线装书。
实际上,根据史料的记载,玄奘法师共带回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正量部经、律、论15部,化地部经、律、论22部,饮光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一共520夹,总计643部,都是玄奘法师用20匹马驮回来的。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珍惜每一天
- 唐僧西天取经的原型是谁,玄奘在印度学习了多少年?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一颗有训练的心,才能得自在安乐
- 开心点,远离不开心的人和事
- 脚踏实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修行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 一切唯心念,生怒生喜皆是心念
- 反观自我,对治无明
- 对于行为偏差、不讲理的人,也要恒顺吗?
- 众生的执着
- 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
- 坚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快乐的来源
- 快乐的类别
- 帮助别人,就是在散播快乐
- 修福报是贪心的表现吗?
- 勇敢地面对生活,快乐地活在当下
- 人生要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才能“日日是好日”
- 怎样才是好风水,有福报?万物有心,以心换心
-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 富贵终如草上霜
-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虚名竟如何,总是一南柯
- 告别那些没有意义的应酬
- 常怀感恩心,增加正能量
- 不能舍,只好泥里团团转
- 吃亏是福:最朴素的幸福哲学
- 若要世人爱你,你当先爱世人
- 无它求,无奢望,所以生命强大
- 懂得谦虚学习,便能不断成长
- 追着别人的幸福跑,你永远不会幸福
- 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 通过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坏习惯
- 十分福气,享受三分
-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 舍弃浮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 玄奘法师取回的经书有哪些?
- 别让欲望绑架了你的心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
- [禅茶]谷雨喝什么茶?谷雨茶
- [禅宗思想]神会认为顿悟之后应该如何保持成果?
- [哲理故事]想得到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
- [佛经故事]不断行善,生生世世都是光明富贵的神女
- [佛与人生]珍惜每一天
- [入门须知]唐僧西天取经的原型是谁,玄奘在印度学习了多少年?
- [其他汉传法师]具备福报之人才会落实信愿行和做到戒定慧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七)
- [花茶]喝金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禅宗公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 [生活故事]虽是凡夫,但非凡夫
- [生活故事]宜默不宜喧
- [哲理故事]心如虚空无挂碍,光明遍照寰宇笑
- [哲理故事]拨云则见月,要看破浮华的表面
- [佛与人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佛学常识]七佛是指哪七佛?七佛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