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明朝时期,有一位被称为“明末四大师”的憨山大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想要获得顺畅的生活,就不要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当是非找上门来的时候,与其千方百计地阻挡,不如坦然地面对。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计较,越是想要与搬弄是非的人争个高下,到头来却会让事情越闹越大,没完没了。但是,如果采用冷处理不逃避,不惧怕,更不去争辩,那些想要挑事的人就没有苗头可挑,我们也能平安地脱身了。

  古时候,有一位姓卫的老先生精通医术,乐善好施,凡是来找他看病的人,无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他都尽心尽力地医治。有些十分贫穷的病人找到他,即使是分文不取,他也会给人看病,而且还自己掏钱给病人买药;如果是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找他的话,他还会请人家吃点东西之后,再诊脉看病。

  这天,卫先生被请到一户人家里看病。等卫先生走后,病人发现自己原本放在枕头旁边的十两银子不见了,就将此事告诉了儿子。病人的儿子就怀疑是卫先生拿的,想要去他家要回来,但是又不好意思当面问,于是,就拿了一炷香跪在卫先生家门前。卫先生看了很奇怪,就询问他原因。病人的儿子说:“有一件事,想要向先生讨教,但是怕先生责怪,不敢说。”

  卫先生表示无论是什么事都不会责怪他的,这时病人的儿子才把整件事说了出来。卫先生听后,立刻将他带到了自己家的里屋,说:“银子确实是我拿的,因为有急需我就先拿去应急了,原本打算明天去复诊的时候就还给你的。现在我把银子给你,希望你不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说完就拿出了十两银子给病人的儿子带回去了。

  起初,围观的街坊邻里都说,卫先生一向都是帮助别人的,品格高尚,绝不会拿别人的钱,他一定是被冤枉了。但是,当他们看见病人的儿子拿着钱从里面走出来后,都明白了这钱一定是卫先生拿的,于是纷纷责备他,议论、诽谤之声不绝于耳。但是,卫先生却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泰然自若,做自己的事。

  没过几天,病人痊愈了。儿子为他整理病榻的时候,在褥子下面找到了原以为丢失的十两银子,连忙拿给父亲看,这才知道当初错怪卫先生了。于是,父子俩再一次手里拿着香,跪在卫先生家门前。

  卫先生看见了,笑着说:“你们父子一同前来是为了什么啊?”父子俩连忙把怎么找到银子,发现冤枉了先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把卫先生的十两银子还给他并一再请求他的原谅。卫先生把父子两人扶起来后,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把银子也还给我了,我又没有损失,又怎么会怨怪你们呢?所以,你们也不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虽然得到了卫先生的原谅,但是病人的儿子却好奇地问他,既然银子不是他拿的,当初为什么要承认是自己拿的,承受这不白之冤呢?卫先生笑了笑说:“我为你父亲看过很多次病了,我知道他一向非常节俭,而且把钱财看得很重。这次在病中,如果知道丢的十两银子找不回来,他一定会着急上火,病上加病,严重的话甚至会一病不起就此而去。所以,我索性就先承认下来,宁愿背上这个污点,也好过害你父亲病情严重啊!”

  听了这些话,不但是病人父子对卫先生千恩万谢,就连围观的人也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真正的长者,没有一个人不更加敬重和佩服卫先生为人的。后来,卫先生的儿子金榜题名在京城里做了大官,同样也是受人敬仰、爱民如子的好官,并且受到皇帝的重用。卫先生的种种善举也渐渐地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更是钦赐匾额以示嘉奖,卫家父子风光无限。

  在众目睽睽之下蒙受不白之冤,不去争辩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胸襟了,然而更难得的是,卫先生的心里想的不是自己会不会名誉扫地,会不会因此而背上永久的骂名;相反的,他是在为诬陷他的人着想,希望对方可以病情好转,尽快痊愈。

  唐代高僧百丈禅师在《百丈禅师警训》中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人门。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能够宽容,善于忍耐的人在面对外界的飞短流长的时候,总是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因为他们知道,对于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来说,无论什么事都是不需要争辩的,自己是对是错,大家自然明白;而对于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来说,更是不需要争辩,因为所有的解释都是徒劳的。

  一味地辩解不是在左右别人的看法,而是在拉扯自己的内心。所以,何不看开点,是非公道后人自有评说。眼下,就随他去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