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法门

  瞋心的果报是所有果报当中最重的,可以想想,世间惨案中最严重的,如杀人放火或者全家灭口,往往都是由于一念的瞋心;国家与国家会战争,也往往是彼此的瞋恨心增上,用瞋恨心以牙还牙,所以这一种瞋毒一定要节制。而且以瞋报瞋,是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的,为什么?好像火引,想烧对方,一定是自己先燃烧,所谓「自害害彼,彼此俱害」。因此,要回报「瞋」的就是「慈」,唯有「慈」才能回报「瞋」。

  而且,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所受的都是自己所造的业,是我们欠对方的,所以应该假藉这个时候来偿还,甘心、欢喜心来偿还,这样这个业就没了,反而有消业障的功德。如果以牙还牙、针锋相对,那过去我们欠他的债不但没有偿还,今生又加了利息,又加了一个新的怨,这实在是自己害自己。

  第六:

  复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憋心。

  我们外表穿这一件衣服,内心就应该修学忍辱行,这样才能够内外一如,成为沙门。不能身穿出家服可是不修忍辱行,那就不是真正的沙门。也就是说,既然是修行人、出家人就应该学习安忍,不可以放纵自己,使瞋心愈来愈变本加厉。

  第七:

  复次,五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苦恼恶来,何由可免?

  如刺刺身,苦刺无量,众怨甚多,不可得除。当自守护,着忍革屣。

  「五受阴」是指身心,我们的身心承受生生世世的果报;以娑婆世界的果报来说,都是恶人多、恶事多,这一些恶人、恶事谁来承受?就是五受阴的身心在承受。

  处在娑婆世界本来就有这些浊恶、污染,因此有一些苦恼是很自然的,怎么能够避免呢?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一定会有这些忧悲苦恼,应该要认清楚,然后守好自己、保护自己。守护好什么呢?──不要有瞋恨的心;要用什么来保护呢?用「忍」。

  就好像双脚走路,有了鞋,脚掌就不会被刺到,或者碰到石头而受伤流血,因为有鞋子保护。又好像军人穿着战甲,打仗时能够保护全身而不受伤。

  忍,就是修行人的战甲,不生瞋恨刺伤自己。

  如佛言曰:以瞋报瞋,瞋还著之。瞋恚不报,能破大军。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小人瞋恚,难动如山。

  瞋为重毒,多所残害。不得害彼,自害乃灭。

  瞋为大瞑,有目无睹。瞋为尘垢,染污净心。

  如是瞋恚,当急除灭。毒蛇在室,不除害人。

  如是种种,瞋毒无量。常习慈心,除灭瞋恚。

  是为慈三昧门。

  「以瞋报瞋,瞋还著之」,用瞋来报瞋不能得到目的,反而增加自己瞋恨之苦与业障。

  「瞋恚不报,能破大军」,如果有人对我们毁谤、侮辱、伤害,我们不以牙还牙,甚至进一步认为这个很平常,是我欠他的,这样就「能破大军」,破什么大军?业障的大军、魔的大军。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大人」就是菩萨。学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首先就要不瞋恚;要不瞋恚,就要学前面所讲的三种慈心法门

  「小人瞋恚,难动如山」,「小人」是指一般的人。一般凡夫无心修行,不了解因果道理,不了解「瞋」「慈 」的利害关系。

  「瞋为重毒,多所残害。不得害彼,自害乃灭」,瞋心犹如重毒,因此是三毒之一。若用瞋来报复对方,对方还没被害,反而自我先消灭了。

  「瞋为大瞑,有目无睹。瞋为尘垢,染污净心」,一个瞋心的人就好像行走在黑暗当中,即使有眼睛也看不到;瞋恚好像污染的灰尘,能污染我们清净的心。

  「如是瞋恚,当急除灭。毒蛇在室,不除害人」,这一些瞋恚不管大小,都要赶快消除,否则就好像有毒蛇在自己的家里,不赶出去的话,岂不是害了自己与家人。

  「如是种种,瞋毒无量。常习慈心,除灭瞋恚。是为慈三昧门」,这段文非常的浅白。

  从这一些内容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亲爱到一般的人,再进一步到与我们有怨的人。不论是亲人、一般的人、有怨的人都平等心的对待。

  当然,这对一般的人来讲或许是不合理的,可是以佛法、修行来讲,这反而是真理,才是真正的顺法性,同时举出七个理由。其中第二个理由是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来看的。也就是说,以现在世来讲,这个时段我们有这样一个怨家,可是论过去世的话,他并不是我们的怨家,他是父母、儿女、兄弟、夫妻;而且在未来也未必是怨家,也有可能又是父母、儿女、夫妻、兄弟等六亲眷属,甚至是要好的朋友或有缘有恩的人。从这一点来推想,瞋恨的心就比较会降伏下来。

  这也可以推想到,凡是存在的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暂时现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真实。如果能够这样体会,对于现前的顺逆境、好与坏,就不会太执著。

  后面又说「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意思是说慈悲心的功德很大,尤其现前的怨家、逆境,正好是我们拥有无量慈悲之功德的大好机缘;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去索取,不然白白失去,岂不可惜?

  再来,谈到「怨」是增上缘。对修行来讲,怨不是怨,怨是成就自己的增上缘,就好像《金刚经》提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佛陀那时候是忍辱仙人,他不但不瞋恨、痛恨、报复对方,反而起慈悲心,想到这个人这样的行为将来会堕地狱,我第一个要先救他。这样的境界我们当然是做不到,这几乎已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不过,我们了解有这样的道理、这样的人物,即使做不到,但心向往之,也就是「见贤思齐」,这样就不会「以瞋报瞋,瞋还着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