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习气使然,浑然不知之法理”?

常暘法师:怎么理解“习气使然,浑然不知之法理”?

  我们学佛人或者修行人,虽然在听一些法,听一些开示,但是这种力量很弱,跟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业力去抗衡的话,太薄弱了,显得微不足道。我们首先要对这个习气有一个认识。

  这个习气其实就是我们日积月累的一种思考模式,然后形成了一种力量。佛陀在经典当中对习气打了一个比喻。就像我们这个杯子每天喝牛奶,喝了以后,哪一天你把牛奶喝光了,杯子里面还是有牛奶的味道。这个就是习气,它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执着。

  这个习气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那种舒服的觉受。每个人都在找舒适区,就是让自己比较舒服的那种觉受。有些人性子比较缓慢,有些人可能性子比较急,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呀。

  有一句话也说“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因为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就是习气的展现。有些人喜欢早起早睡,有些人喜欢晚睡晚起,有些人喜欢吃这个东西,有些人喜欢吃那个东西,都是每个人习气的展现。

  它发展到第七意识就是喜欢与不喜欢、讨厌。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一个讨厌的人,对这个人有点成见,旁边一个人在他面前讲这个人的好话,他就会觉得特别反感。因为我执我见,活在自我思想的牢笼当中,他很难认识到真相。还有一些人内心很脆弱,自己错了,别人指出他的毛病,他心里也不舒服。其实这些都是侵犯了你的舒适区。

  我们人其实最可怕的就是在找那种舒适区。你想保护外在的力量不要去侵略你这个舒适区,那你太痛苦了。你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但是我们人是群居动物,你必然要与人相处,因为你必然要大家的相互合作,相互的帮助,你才能生存。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去面对自己。

  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叫求真。真,最重要的就是愿意听真话,经过外在的事来认识真正的自己。只喜欢别人赞叹他,哪怕就是虚伪的赞叹,他觉得听起来都很舒服。这样就是一种愚痴之相。

  我们说无功不受禄,我们没有这个德或者没有这个能,哪能经得起别人赞叹?这其实是消我们的福报。哪怕有这个能,有这个德,别人赞叹你,其实都会消你的福报,何况是无德无能呢?空有虚名。这样的话会给我们带来灾难的。

  所以修行的人从习气当中去解读,就是把你心中喜欢跟不喜欢的影像把它拎出来,重新解读一下它。我们为什么会给它带上一个标签?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就像你眼前有十种饮料,你偏偏喜欢喝一种,但是那一种偏偏没有,那其他十种饮料放在你面前你就不高兴,因为没有你喜欢的东西。其实这不就是让自己福报变小了吗?你执着一就丢掉了十。

  还有这种执着就比喻成我们在我们的心中埋了一个炸弹。你心中的炸弹越多,引爆你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心中会住一个相“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穿着的人。”好,他们埋下了一个执念。当遇到一个人这样穿着,他就会特别不舒服。

  当他看到这个人,他就会带有一种敌意,其实并不是这个人不好,是他违背了自己的感受。所以你心中埋的地雷越多。外在景象现出来,无非就是你内心影像的投射。它是你的导火线,使你心中埋下了一个执着“这种穿着我是最讨厌的”,而这个张三刚好穿了这套衣服,所以你把这个张三认为是敌人,其实你的敌人是在你的心目中。

  我们有太多的喜欢与不喜欢,反过来想一想,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别人为什么穿着要符合你的觉受,凭什么?所以有时候反问一下自己会恍然大悟。

  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去评判别人的人生,我们只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所以把我们心中的喜欢与不喜欢清出去,你内心就完全不一样。这种迁就的能力,这种包容,其实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事情发生了,如果违背了你的感受,什么戒啊,什么法啊,它都没有力量。所以说什么最大?法最大吗?觉悟的人来讲法最大,没有觉悟的人谁最大呢?我最大。所以,法在一个人心中有没有力量,就是看你赋予它的价值。法在你心中的力量越强,你生命的改变,生命的超脱就越快。

  我们所有的佛弟子学习佛陀的圣法就是来改造我们的习气,改造我们的执着,来引导我们的分别。只有住在法上面,你才可能走向解脱。你心中如果没有法,法在你心中没有力量,你跟修行没有关系。

  你诵再多的经,念再多的佛号,它对你生命的本质来讲不会改变。这些诵的经,念的佛号,它只会带给你一时的福报。如果要改变我们生命的轨迹,一定要改变我们的知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