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佛事活动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时,怎样发心才如法?

明朗法师:参加佛事活动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时,怎样发心才如法?

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们在参加佛七、放生、求加持等佛事活动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时,往往就奔着个人利益去了。请师父开示,我们应该怎样发心如法呢?

明朗法师:

  对啊,我们其实都是奔着利益去的。我们要改变那种为了得到世间的利益、今生的利益或者是来生人天福报的利益(而参加佛事活动的发心)。

  我们求解脱,其实也是一种利益;求利益一切众生也是一种利益。如果把我们的追求定格在今生的荣华富贵、健康长寿甚至来生的人天福报,那就会是无尽的轮回生死。因为它有副作用,它会伴随着很多的负能量,会有无穷无尽轮回的苦等着我们。所以我们看起来好像都是念佛,但如果是奔着:“我的孙子要学习好,我要长命百岁,家庭平安。”这种现实的利益去,尽管是打佛七,你也得不到佛号或者佛七带来的更长远利益,这是需要清楚的。

  放生也是一样,我们去拜佛诵经,去修学一切善法功德一定要注意,我们发的什么心,当下行持的这些善法就处在什么层次。千万不能把我们现在所有的身口意,定格在今生的财色名食睡和人天福报上面。这样我们眼前可能会好一点,可能会有一点奔头,好像有时候念佛后,身体或者生活各方面都会好一点。我们会好,但是千万不要执著,不要住在这上面,不能以此作为我们修行的究竟目标。不然的话,会给我们非常大的负能量和诱惑与迷惑。要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净业、成就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发心,作为我们的利益追求

  所以要说真正无求,我们做不到。真正无愿无求,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八地以上的菩萨。到八地的菩萨,他才真正叫作无作妙力,他是任运的、自然而然的在利益众生。自然而然就是清净本心的状态,他不用愿、不用求。七地以下的菩萨都叫作有求。四地以下的菩萨呢?叫作有相有功用行,他还要藉助于一些事相,有愿力、也有目标。

  那么到七地的菩萨,叫作无相有功用行,他可以做到不藉助外相、事相上的修行,但是他还有愿力,有这种过程。到八地以上的菩萨叫作无相无功用行。我们现在作为一个罪业生死凡夫,反观一下自己,我们现在是几地啊?我想七地以下的菩萨,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初住位的菩萨(还没到“地”),从圆教来讲,他可以到一百个刹土去听经闻法,也可以到一百个没有佛的刹土示现成佛,我们的差距有多大?

  比如说无求,什么都不要求,从理上、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这个话本身是没错的。我们讲不可得、无所求、毕竟空,这都是大菩萨的境界,我们现在如果以大菩萨的境界来衡量自己,不适合于自己、一定会吃亏的。我们讲法的妙、好在什么地方?越玄妙,如果不能落实,不能对我们的机,这个法也可以说是有毒的。所以对机的法是最好的法,是最能够达到效果、让我们从现有的状态稳步前进的法。

  不要说到八地了,你就老老实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初地回到娑婆世界,都会不一样,没有这么苦了。度众生,现在你看我们多难,里里外外的,自身的烦恼多、修行上不去,外在的修学环境也是非常的不尽人意。如果一个初地、登地以上的菩萨来到我们娑婆世界度众生,他的弘法事业、教化众生的缘就很成熟、快得多,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的。

  我们还是要有愿。佛在《阿弥陀经》里讲,“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要我们发愿,我们一定要有愿有求,该求的要求,不该求的不求。我们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很重要,该求的你不求,就会失去大的利益;不该求的你求了,就会有无穷的痛苦,所以很多时候容易迷失方向。

  尽管我们有可能去放生、念佛、打佛七甚至受戒,但弄来弄去发现并没有得到我所想要的、以前认为的那种好,反而很痛苦、很多烦恼。那是什么原因?我们可能最初的一念心、发心就错了。

  现在有很多人去受菩萨戒,有些年轻的居士受菩萨戒回来以后满肚子的烦恼,认为我受了菩萨戒我就不一样了,我就怎么怎么地了,后来发现受了菩萨戒没有那么回事。这是什么原因啊?其实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受菩萨戒是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说白了就是来让我们自己难过的,不该做的不能做。比如说受五戒的,你们有的是以前喜欢杀生吃新鲜的,现在受了五戒以后怎么样?不能吃了;以前喜欢的那个酒不能喝了,受了菩萨戒今后人家送酒给你,要都不能要了。

  我们是奔什么利益去的?不是眼前的利益,我舒服我自在,受了菩萨戒是为了未来的解脱自在。我们受了戒,会有一些违背戒法的地方,我们不能无惭无愧,要好好地忏悔,忏悔则安乐。这就是一个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要说奔着利益去吧,这就是长远的、究竟的利益。所以还是要发心。我们无论行持什么样的善法,一定是要以发愿求生净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和广利一切有情为发心,这三者是连成一条线的。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干什么?为了成佛,不是为了贪玩,为了享受。那么成佛干嘛?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大觉佛的果位、广利一切有情众生,是一体的,所以要求就求这个利益。

  当然,我们经常念佛会不会身体好?会,会不会家庭平安?也会。但如果你只为这个目标,失去了长远的、究竟的利益和目标,这就亏大了。所以我们讲不该求的不要求,为了长远的、究竟的利益,哪怕今生把我宿世的业力翻出来,哪怕受病痛、受很多的苦难都值得,要有这个确定的心。我以今生的受苦、今生的这些病痛,来了我无始劫以来的业障,这叫做长痛不如短痛。一定是要发愿增加自己的信愿,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成就佛的果位来利益有情众生。

  这个愿力就是一根绳子,我们所行的一切善法,它是什么?是珠子。这个愿力就是把所有的善法串起来的线,不让它们散掉。我们往往是:这里做点善法、然后人天福报把它耗掉,那里做个善法、就去求儿女子孙要怎么样好。一盘散沙,最后都拿不起来,不能形成一种决定的力量。所以人生没有主题、生命没有方向,东拉西扯的最后一事无成,既没有成就道业,也弄得自己对于教法、对于修行都失去了信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生净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