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了以后,就总想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

  问:自从学佛了以后,就总想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事业、交友等。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谈到一些话题,经常觉得需要用佛法来说明一些事情,觉得拿佛法来说,才能把道理说的最明白。但我又担心,自己三宝的力量不够强,讲的不圆满,从而让别人对佛法产生误解和抵触。可是不用佛法说吧,又觉得说不到位,说不透彻,经常存在这样一些困惑,请法师开示。

  法请法师答:你的困惑我明白了。所有学佛的人,都有一段时间存在你这种困惑。这些困惑,都来源于自己,所以,我也经常给大家在说,学佛的人一定要戒掉三种着急,也就是要守“三戒”。

  这三个着急的第一个着急,就是一接触到佛法时,就觉得说:哎呀,这个佛好得很呢!就觉得自己学得太迟了,很着急,怕自己时间不够用,就拼命去学,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知道,害怕自己落了哪部经,错过拜见哪个师父,一天到晚很着急,很有使命感。这是第一个着急。

  接下来是什么?就是急着去给朋友们推销,这是第二个着急。哎呀,佛这么好,应该跟朋友们分享,应该让他们都来学佛,都让他们接触佛的最高智慧,你看佛多好!就拼命推销,着急当推销员:你看看,佛多好!佛经多好!送给你一本,好好读!人家见你这个样子,就把你当神经病。

  第三个着急是:推销了一整,这些人都不信,不学。你就觉得说,佛这么好,这些人却不信,于是,就替他们着急、替他们难受,觉得他们没有福报,见了面也不和他们不说话——不学佛还跟他说什么话。朋友与朋友之间,就开始搞矛盾。

  这三个着急啊,是三戒!我奉劝大家,要记住这三条戒。

  第一要戒:一开始学佛,不要怕自己时间不够用。时间有的是,只要这一刻,你这口气还在,你都有时间,所以,不会来不及。然后,不要期望把所有的佛经都读遍,你读不遍。像我在佛学院读这么多年,每天读,也没有把佛经都读遍。三藏十二部经典那么多部经,哪个人能把它们都读遍?所以,不要害怕没有把佛经都读完。没有读完,下辈子再接着读,怕什么?所以,不要着急读很多经。你只要专注读一本,或者专注于一门,该念佛就念佛,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贪图多,也不要着急。着急学很多是错误的,因为当你的身体负载不过来的时候,你就会崩溃了,就会全部拿掉了,这是第一个戒。

  第二戒是不当救世主。这也是很多人爱犯的毛病,想当救世主,想要帮助所有的朋友!那是一个很好的愿望!我们学佛,要先发愿:度一切众生!这是对的,这是根本。但是,在度别人之前,我们先要度自己!学佛,先要自己受用。如果我们光是用嘴巴去告诉别人,说学佛有多么好,别人是不会听的。因为他也有嘴巴,他不是没有嘴巴,很需要你说话!他不需要!

  我们知道佛很好,也知道通过佛法能够帮助这些朋友们,但是,要看时机因缘。你帮助他,不是去告诉他一个道理,而是用你的身体力行去示范。如果你通过学佛进步了,改变了很多,整个人生都变了,你的朋友们一看,会发现说:咦,这个人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的那些毛病,现在都没了;过去爱干的那些坏事,现在都不干了。他们就会想:哎,这个人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然后,他们就会去探寻你这个人到底在干什么。因为人都是喜欢猎奇的啊,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最爱干的!

  当你产生变化了,这个时间,你周边所有相关的人,或者不相关的人,就都会盯着你,琢磨你在干什么。当他们发现说,你一下班回家,就开始在那边诵经,在那边打坐、念阿弥陀佛,就会琢磨到说:哎呀,这个人之所以有这么大变化,原来是因为学佛!当他发现这个大秘密了,就会想:哎呀,不得了,原来学佛这么好!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学了,也就会来找你。当他找到你了,时机因缘到了,这个时候,该是给他说什么,你就都说给他;该是要送什么东西,你就送给他,不能小气。如果他觉得你供的这个佛好得很,想要,那就送给他,让他拿回家供去。他没有佛经,你就想办法去找,也可以到素心铭这里来拿,这里有好多佛经。或者到哪个庙去买几本送给他,让他好好读。到这个时候,他有学佛的意识了,才能够有那个精神去学;你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也才能够真正帮助到他。

  如果你自己没有改变,光是觉得佛好得很,想要用佛来帮助他们,那你非但一点都帮不到他们,反过来,还会被他们当成神经病,以后,他们也不会跟你交往了,认为你这个人已经完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第二个戒!

  学佛首先要改变自己,而不要想去改变别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然后去影响别人,这样,才能对别人有真正的帮助。一定不要拿道理去帮助他们!中国人不缺道理,有的是道理。想要帮助朋友,想要用佛法来帮助他们,也是要用你的行为去感化他们;没有必要去说,光说,他们是听不进去的。时机因缘没有到的时候,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的。有时候,人家碍于面子,表面上会说: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只是敷衍你一下,让你觉得,他接受了。其实,他没接受。暗地里,他还觉得你这个人中邪了,有一根筋断了。以后,在跟其他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就会说,你这个朋友现在中邪了。所以,一定要戒掉这第二个着急。这个毛病很多人都爱犯,大家一定不要去走这个弯。原来,我都犯过,刚出家不久的时候,都犯过。但很快,发现这是个毛病,是不对的,一定要走出来。

  最后一个戒,是要戒掉第三个着急:佛法这么好,他没有去学习,为此很着急。大家一定要戒掉这个着急!学佛也要很多因缘,时机因缘没有到,你八抬大轿也抬不来的,没有用的。人各有因缘,各有福报,所以,不要着急。想要帮助他们,先要帮助自己。把自己改造好了,别人就会受益。

  (问:我到不是急着要向朋友们推销佛法,只是在和他们谈论生活工作的时候,经常觉得只有用佛经上的一些话,或者是佛的思想来表达,才最贴心、最有力量。我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还很粗浅,所以,就总担心,如果自己讲不好,就会导致别人谤佛。)

  我明白你的意思。素心铭二楼有我一幅画,大致内容是三个人站在悬崖边的一个平台上。我在旁边题了一句话:“因心有差别,乃见悟何殊!”就是说,因为每个人心里面装的东西不一样,意识形态不一样,所以,即使是站在同样一个地方、同样一个平台上看待同样一个景色,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也都不一样。同样的道理,朋友们之间,每个人的思想层次不一样,所以,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要允许不一样,一定不能拿自己学佛的高度,拿佛经的伟大,来套这些朋友们,想要去左右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从中得到些什么。

  原来有个禅师,曹洞宗的,他说了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这个水啊,高处高平,低处低平。你看这个水啊,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它都是平的,在高处,它是高平;在低处,它是低平,明白这个道理不?思想层次达到了一个高度,到达了一个平面,才能说一个层次的话,比如在座的大家都在学佛,思想差不多是一个层次的,那你们就可以说一个层次的话。只有一个层次的人,才能说一个层次的话,懂不懂?如果今天在一起的这帮朋友,只能讲一些码头文化,那么,你这个时候就要做到低处低平。既然站在了低处,那你跟这些人聊时,就要聊点码头文化。如果你跟这些属于码头文化的人探讨高尚文化,那你本身就是不对吗!

  学佛以后,开智慧以后,一定要学会分辩不同的场合,学会分辨不同的根性。同样是帮助,但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那要怎么来做呢?观音菩萨普度众生,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当他帮助乞丐的时候,他就现乞丐身,把自己弄成乞丐的样子,站在这些乞丐之中,说些乞丐的话,跟他们探讨哪条街、哪几家有好吃的,哪几家比较大方,哪几家比较小气,就探讨这些东西。帮助人,要先和他们交心,然后,才能帮助到他们。观音菩萨见了乞丐,绝不会跟他们说:哎呀,这当乞丐有多么痛苦了,你们不要当乞丐!他们不当乞丐干什么?当国家总理去吗?如果是这样,那叫不切实际,叫没有因机而施教。这就叫高处高平、低处低平!

  我们帮助人、和人聊天时也一样,也要做到高处高平、低处低平,要碰到哪儿,平到哪儿,跟水一样。在跟朋友们聊天时,首先要知道他们是什么层次,一定要分清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