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包袱,让心灵轻装前行
金钱、声色、名利,这些世人追求的东西,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它们是使人们堕入地狱苦海的工具,我们要厌恶它们,抛弃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些东西的束缚,自己的身心才能自在。
——弘一法师
从前,有个和尚,外出化缘时身上总是带着一个布袋,于是人们就叫他“布袋和尚”。每次,布袋和尚空着布袋出去化缘,都会背着满满一布袋回来。后来,布袋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用,就又带了一个布袋出门化缘。
这一天,他背着沉甸甸的两个大布袋往寺里走,可是布袋太重,走到半路就背不动了。于是,他便背靠着一棵大树坐下休息。不一会儿,困劲儿就上来了,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着睡着,他突然听到有人在耳边说:“左边一个布袋,右边一个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听完这句话,布袋和尚就醒了。醒来后,他细细回味着梦里的那句话:是呀,我左边一个布袋,右边一个布袋,没走几步就累得不行了,如果把布袋放下,那不是很轻松吗?于是,他放下了两个布袋,当下顿悟了。
以淡泊之心处世,才能真正做到放下。其实,说到底,人生的幸福与苦恼也无非是衣食住行、功名利禄,有过多的欲望折腾着自己,总想找到一个出口,然而却不断地迷路。就算偶尔兴奋也只是小人得意的浅薄,欢笑之后的痛苦只有自己品尝。当你舍弃浮华,放下包袱,轻松上路的时候,你会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开心与自在,这就是简单与质朴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去享受。
就是一张纸,举的时间久了,人都要受不了,更何况是生活中一个又一个不顺心的事,那何止是几千张纸的重量。人如果不学会放下,一张纸的压力也会把你压倒。也许有人会说,你没遇到我的事,要是你遇上了,一样会受不了。但受不了,不等于放不下。既然举不动它,为什么不放下呢?你扛着麻包,说,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你要养家,你扛着你的失败和痛苦,又做什么呢?你根本不需要它们。你说,虽然我不想要它们,可它们还是来了。扛着麻包,你可以放下来休息一会儿再扛上去,可是失败和痛苦你能不能放下来一会儿再扛上去呢?你肯定说,不能。虽然不能,但是,你却可以把它们像丢垃圾一样处理掉。
一个年轻人背着巨大的包裹,不远万里去拜访一位禅师。
禅师问:“你的包裹里都放了什么?”
年轻人回答:“是我以往经历的痛苦、挫折……”
禅师点了点头,带着年轻人坐船渡江。上岸后,禅师说:“扛上这条船,我们继续赶路吧!”
年轻人不解:“大师,船这么重,我怎么可能扛得动呢?”
禅师笑了,说道:“你说得没错,船是过河的工具,过河之后我们就要把它留在岸边,脚步轻松地前进,如果我们还要背上船一块儿走,就寸步难行呀!”
年轻人顿悟。
这个年轻人在寻求人生真谛的路上饱经磨难,尝尽了人生百味,他把所有的痛苦、经历都视为人生的财富装在行囊中,但他忘了一点,真正的财富是从痛苦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非痛苦本身。想要走得更远,对人生体悟得更深刻,就要学会放下,轻装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学会放下遭遇过的各种不幸、挫折、失败、痛苦……只有这样,才能腾出心灵的空间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旅程是快乐的、轻松的,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包袱,丢弃多余的负担。什么是多余的负担呢?有些人为了轻装上路,把责任和道义扔下,这是一种错误的取舍。只有那些与当下无关的痛苦和忧伤,那些我们再也用不到的或多余的财物,才是负担。而人的职责、人性、正义这些,即使有千斤重也决不能将它们从肩上卸下。除了这些,人生再没有更重要的东西,即使你此刻一无所有,对你的人生也毫无影响。放下也许会有遗憾,会有伤感,但是却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加淡定和安然。
我们背着理想、感情、责任和道义,忙忙碌碌,疲于奔波,不能停步,不敢懈怠,也不敢轻言放弃。于是,身上的包袱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如果我们不适时地放下一些东西,那么,最终会压得自己身心疲惫,劳累不堪。
放下了,也就轻松了。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东西多之又多。
有一个《蝮娠传》的寓言,讲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小哲理:
蝮娠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子。它在路上爬行的时候,只要遇到东西,它总是抓过来就背到身上。它的背很不光滑,因此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东西越背越重,但它即使累得爬不动也不肯扔掉背上的东西。有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蝮娠只要还有一点力气,就会把东西再背上去。它还非常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力气也不肯停下来,结果常常摔死在地上。
很多人就像蝮娠一样,喜欢把什么都背在背上。别人无意中说的一句坏话,看他的一个不太友善的眼神,都会压在他的心头,动不动就翻出来体味一番,抱怨一番,痛苦一番。这样的人生怎么会快乐呢?
常言道:“举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做负重。”生活是无奈的,有时它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你不想失去的东西。比如你深爱的人决意要离开你,你必须离开喜欢的工作岗位。你以为失去了它们,你的人生从此将一无所有,灰暗无光。这是因为你没有放下。放下不等于放弃,放下也并不意味着失去。放下,意味着你的人生将重新开始。放下昨天的感情,意味着我们将获得另一段更为真挚的感情;放下昨天的事业,意味着你将重新开始另一份更适合你的事业。
明明已经不快乐了,为什么还不放下?因为贪心的本性使然,因为害怕放下便一无所有,因为你曾经为之付出太多的努力。但无论哪种原因,如果你意识到你已经不适合再背负着这些东西,甚至你的身体已经向你发出警告时,再不放下,就晚了!
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要放下,感情是我用很多付出争取来的,钱是我用汗水赚来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可是,如果它们已经让你感到身心疲惫、喘不过气时,你觉得这些得之不易的东西对你来说还有幸福可言吗?如果没有了,为什么不放下?就像一堆发霉的食物,就算是你从天上摘下来的蟠桃,你也得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再好的东西,如果它们已经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不过是一堆垃圾。放下吧,放下昨天的荣誉,昨天的痛苦,昨天的成功。
- 上一篇:别让欲望绑架了你的心
- 下一篇: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受煎熬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虚名竟如何,总是一南柯
- 告别那些没有意义的应酬
- 常怀感恩心,增加正能量
- 不能舍,只好泥里团团转
- 吃亏是福:最朴素的幸福哲学
- 若要世人爱你,你当先爱世人
- 无它求,无奢望,所以生命强大
- 懂得谦虚学习,便能不断成长
- 追着别人的幸福跑,你永远不会幸福
- 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 通过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坏习惯
- 十分福气,享受三分
-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 舍弃浮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 玄奘法师取回的经书有哪些?
- 别让欲望绑架了你的心
- 如何用六根来布施?
- 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受煎熬
- 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 追求不圆满的人生
- 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中国佛教史上有哪四位佛经大翻译家?
- 人生不过是路过,没什么不可放下
-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 如何亲近善知识,才算是常随佛学?
-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活明白了?
- 佛教徒按身份来分有哪七种称谓?
- 布施结缘时,也要看对象如何吗?
- 佛教创建于何时?
- 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净界法师]无量声佛开示诸菩萨弟子观照本觉妙明
- [白茶]白毫银针比寿眉好吗?
- [禅宗公案]“吃茶去”是怎样的禅学典故?
- [生活故事]忘记自己的能力
- [哲理故事]宽容者有出路也有退路
- [佛与人生]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 [佛学常识]目犍连为何被称为神通第一
- [其他汉传法师]不傲办法歌
- [乌龙茶]武夷岩茶的典故
- [禅宗公案]秘密用功的法门: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乏了就睡觉
- [生活故事]看淡名利、看淡过去才能把握未来
- [人物故事]琉璃大王杀释迦族的故事
- [佛与人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佛学常识]佛陀的十大弟子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不求示现表演升华歌
- [普洱茶]生普与熟普有什么区别?生普洱和熟普洱的区别
- [禅宗公案]劳者食,一天不劳动,一天不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