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简称《维摩经》,全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罗诘是梵语Vimalakirti之音译,维摩罗意即“净名”、“无垢”,诘即为“称”,故《维摩诘经》又名《净名经》或《说无垢称经》。摩罗诘又译为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维摩诘经 >

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为初步探讨

  二、开展慈悲喜舍观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现代“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之安立-

  1.觉之教育的目标-人文化成、净佛国土

  强调明其自心的基础,以重视人性本觉的开显,由内在人文精神的展现,以自觉觉他,提升国家社会的生活品质,而非追求物质文明之发展而迷失本性。

  2.觉之教育的内涵-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

  透过对于心性教育的重视,以开展清净的教化理念,重道德教化的功能,以先成其德,后成其才。透过去执的空观原则,跳脱众生有实性(或善或恶,皆是落入两端之见)的执碍,无论教师或家长皆须以身作则,再进一步使知识教育有其发展的正确方向。

  3.觉之教育的原则-平等、慈悲

  在施行个别因材施教的教法之前,应重视普遍的平等原则,否则一再出现被教育舍弃的孤儿,无法达成圆满的众生净土(祥和健全的社会)。对于善不善皆等行于慈,目的应让不善法不生,善法不灭。

  (二)现代“觉之教育”的实践方法-

  1.理念原则的开展-由空出假观(性空缘起),由空假入中观

  2.实践原则的开展-行慈与行悲、喜、舍

  三、“觉之教育”的推广与发展契机-

  (一)面对当前大学教育的现实问题

  面对当前资讯化极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应当如何找到教育的本质理念,似乎易流于众说纷纭。应当如何提出更有智慧的考量,以防未来国家的栋梁成为教育实验的牺牲品,是当务解决之道。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师以往所肩负的功能大多被电脑资讯所取代,究竟此一危机能否成为转机,现今实则居于关键时刻。基本上以觉之教育理念观之,教师应当具有不被取代的功能。首先,对于性空缘起的了解与掌握,绝非一般资讯功能可取代。其次,人性化的互动关怀,更多元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教材运用,以及随机教化的功能,决非可被取代。除非自我放弃,自绝于教育的热诚之外,仅将教学等同职业的应付心态。

  然而,要达到上述的价值展现,亦必须有赖于基本的实践原则,吾人以为:透过慈悲喜舍的践行,将有助于转化危机。

  (二)化解教育的危机问题

  1.以慈予乐:强调平等心,不判分高下以决取舍,而是能予其所需,若须简易之法即与简易之法等。

  2.以同体大悲精神:将己所学平等施与真正的知识。

  3.以喜强调快乐学习的重要。

  4.以舍强调自他平等精神:重视教学相长,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及规划等。

参、 结论:

  佛法强调在世间而不离世间觉,以及自觉觉他的精神,透过本文对于《维摩诘经》的粗略思考,似可提供转化当今教育方法的契机。做为一位教师,如何能又充分的自觉与承担教化众生的热诚,值得做我自我期许与自我挑战的不懈努力!

  <参考书目、期刊论文>

  鸠摩罗什译,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注》。台北:新文丰,民82年。

  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38册:No.1775。

  慧远,《维摩义记》。大正38册:No.1776。

  智顗,《维摩经玄疏》。大正38册:No.1777。

  湛然,《维摩经略疏》。大正38册:No.1778。

  释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大正38册:No.1779。

  吉藏,《净名玄论》。大正38册:No.1780。

  吉藏,《维摩经义疏》。大正38册:No.1781。

  窥基,《说无垢经疏》。大正38册:No.1782。

  《维摩疏记丛刊》。台北:新文丰,民63年。

  演培法师释,《维摩诘所说经讲记》。台北:天华,民75年。

  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纪闻》。台北:文殊,民76年。

  李翊灼校释,《维摩诘经集注》。台北:老古,民82年。

  陈柏达,《佛陀教育思想与孔子之比较》。台北:新文丰,民75年。

  释恒清,<禅与杜威--教育思想和方法之比较>,刊于《哲学论评》第16期,页77-96。(网路全文版)

  释惠敏,<“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刊于《中华佛学学报》。(中华佛研所光碟版)

  王开府,<《维摩诘经》中直心、深心及其相关概念的探讨>,刊于《台大佛学中心学报》第一期,1996年。(网路全文版)

  南后男撰,<佛陀众生教化理念在现代教育上的意义>。台北: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圣严法师撰,<维摩经与慈悲喜舍(一)~(四)>,刊于《人生》杂志141~144期,1995年5~8月。

  王秀蕊,<四梵住之探讨-以《清净道论》“说梵住品”为中心>。圆光佛学院毕业论文集,89年。

  刘淑芬,<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刊于《北县文化》第40卷,1994年4月。

  大品说:菩萨二法,魔不能坏:一知诸法空;二不舍众生。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之教育观,为找到发展的理路依据,但不若从发展觉性的自我教育(最究竟),终身受用。

  以舍为根本,用慈断爱、觉安众生。四无量心是就菩萨本身应具的修持而言,之所以强调,系因 四无量心与菩提心之关系???发心次第中将之结合,因此,不是菩萨才以四无量心做修持,而是有心行大乘道者皆可为之。迨发菩提心之后才是菩萨。愿心与行心&增上意乐之问题。

  此为慈悲喜舍观,亦名从空出假观,简名假观。…。

  P166依住根本观,亦名空假平等观,简曰中观。惟此可作净佛国土正宗观。

  P167无住为本句:谓真如不守自性妄动──非真如不守自性,因无明妄动,瞥尔一念,自离自性。总之,根、身、器界种子之相,皆由八识显现。但八识所由能显现此根、身、器界种子之相者,又实依无住(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动),与真如(即具有恒沙无量妄染之真如)二者为本耳。依无明为不觉义,依真如为觉义。此经虽显此种种不净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从真如为本,则又皆为种种净法。此段为全经示行之径路。

  佛法有二种: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则累于想著;若常观空则舍于善本。若空有迭用则不设二过,犹日月代用,万物以成。

  真实慈观诸法空则是真实慧。真实慧中生无缘慈,名为真慈。亦以慈为本为人说真实法名真慈。

  是即真实慈也。肇曰:众生本空不能自觉,故为说斯法令其自悟耳,岂我有彼哉?若能观众生空则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于空中行慈者,乃名无相真实慈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什曰。功德及功德果报悉施众生。此布施救苦众生也。三等尽就施中明等。若广说亦应如慈等。肇曰。因问慈。备释四等也。哀彼长苦不自计身所积众德。愿与一切。先人后己大悲之行也。生曰。夫欲拔苦。要当舍己之乐以济之也。又为实悲矣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肇曰。自得法利与众同欢喜。于彼己俱得法悦。谓之喜。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无悔也亦为实喜矣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什曰。亦施中明空也无所希望。什曰。现世不求恩。未来不求报也。声闻行四等不能实益众生。今菩萨行四等已实能利益众生。故四等皆名大也。肇曰。大悲苦行。忧以之生。慈喜乐行。喜以之生。忧喜既陈则爱恶征起。是以行者舍苦乐行平观众生。大乘正舍行报俱亡。故无所希望也。三等俱无相无缘与慈同行。慈行既备。类之可知也。生曰。虚想众生以舍憎爱者。非实舍也。若能不望功德之报。舍之极者也。

  [1] 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纪闻》。台北:文殊,民76年。页36。本书系由大师讲义:《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及王黻彝等记述口义之《维摩诘经记闻》合编而成。

  [2] 本文标题所采取的品名,系依照《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14:No. 475,文中皆简称为《维摩诘经》)为主。其同本异译尚有《佛说维摩诘经》(吴.支谦译,No. 474)、《说无垢称经》(唐.玄奘译,No. 476), 前者为<佛国品><善权品><诸法言品><观人物品>;后者为<序品><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问疾品><观有情品>。

  [3] 同注1,页31。

  [4] 根据什注:“空中造立宫室,自在无碍,空不可用为宫室,如是不离众生得净国也。…空中得为攻室,不可用空为宫室,要用材木然后得成,如是菩萨虽解于空,不可但以空而得,要以三因成其国也。”(鸠摩罗什译,僧肇注,《维摩诘所说经注》。台北:新文丰,民82年。页34)

  [5] 参见演培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记》。台北:天华,民75年。页46~7:“所谓观众生即是运用真实智慧,透视众生的毕竟空无自性。…。众生为菩萨所摄化的对象。…菩萨看众生…必有非凡的特殊认识,方能在生死中…。不厌不倦的导利众生。观是观察,即以智慧简择所化的众生,虽觉有可化,而实是非有。”

  [6] 同注1,页161。

  [7] 参见演培法师,前揭书,页55。“先简择慈悲喜舍四字。……慈是给予人的快乐,帮助增长别人善事;悲是拔除人的痛苦,对苦恼者予以怜愍同情及解救其痛苦;喜是随喜他人的善事…。舍是一种平等心,对众生有平等观念,不爱此恶彼,更不分亲疏。”

  [8] 参见大正38:No.1775,僧肇,《注维摩诘经》,页385b~c。

  「9」“与诸有情究竟安乐。如是菩萨修寂灭慈无诸取故。修无热慈离烦恼故。修如实慈三世等故。修不违慈无等起故。修无二慈离内外故。修无坏慈毕竟住故。修坚固慈增上意乐如金刚故。修清净慈本性净故。修平等慈等虚空故。修阿罗汉慈永害结贼故。修独觉慈不待师资故。修菩萨慈成熟有情无休息故。修如来慈随觉诸法真如性故。修佛之慈觉悟睡梦诸有情故。修自然慈任运等觉诸法性故。修菩提慈等一味故。修无偏慈爱憎断故。修大悲慈。显大乘故。修无诤慈观无我故。修无厌慈观性空故。修法施慈离师卷故。修净戒慈成熟犯戒诸有情故。修堪忍慈随护自他令无损故。修精进慈荷负有情利乐事故。修静虑慈无爱味故。修般若慈于一切时现知法故。修方便慈于一切门普示现故。修妙愿慈无量大愿所引发故。修大力慈能办一切广大事故。修若那慈了知一切法性相故。修神通慈不坏一切法性相故。修摄事慈方便摄益诸有情故。修无著慈无碍染故。修无诈慈意乐净故。修无谄慈加行净故。修无诳慈不虚假故。修深心慈离瑕秽故。修安乐慈建立诸佛安乐事故。唯妙吉祥。是名菩萨修于大慈。”(大正14,页572c~573a)

  [10] 同注5,页66

  [11] 同注1,页163。

  [12] 同注1,页166。

  [13] 相较于《清净道论》中的“四梵住”,修四梵住可获得共与不共两种目的,所谓共同目的是获得“毗婆舍那之乐及有(三有)的成就”;不共的目的有:慈破除嗔恚、悲破除害、喜破除不乐、舍破除贪。(参见《清净道论》,页136。)

  [14] 在宗喀巴的道次第修学传承之加行六法中,有在皈依之观修次第后,加修发四无量心之观想颂文:“愿一切有情离亲疏爱憎,安住等舍!愿一切有情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不离增上生及胜解脱之安乐!”其中应以先修舍,使心平等而生善念。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