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与「慧」的关系如何?
「定」与「慧」的关係如何?
在《六祖坛经》的〈定慧品〉中,惠能大师开宗明义说道:「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又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慧的密切关係,由此可见。
所谓「定」,就是要我们遇境不动心、不气恼;所谓「慧」,就是要我们谈吐、做事都能运用得体,都能如法,那就是智慧的妙用。
定与慧的关係:「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和「慧」本来是一个,由「定」发「慧」,所以「定」是「慧」的体;「慧」,是一种方便、权巧、妙用,所以「慧」是「定」的用。
定与慧的关係,譬如金与器、水与波、灯与光,相成互用,不即不离。这就好比一块黄金,可以做成戒指、手镯、耳环等饰物,外相上虽然有各种不同,但本体都是黄金。又水和波,水本来是平静的,有了风,就泛起了波浪,所以儘管浪花如何的波涛汹涌,它的本质还是水。又如灯与光,有了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就黑暗。
所以金与器、水与波、灯与光,是不即不离的。「定」与「慧」也是不即不离。「定」与「慧」如同鸟的双翼,鸟有双翼就能飞翔,人有了「定」、「慧」,就能够解脱。
《涅槃经》说:「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见。」唐朝时,曾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当刺史的韩愈,有一天去参访大颠禅师,大颠禅师正在坐禅,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韩愈等得不耐烦,心里很著急,便在大颠禅师的耳边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意思是说:「禅师!你的禅定已经打动了韩愈的心,现在你应该要用智慧跟他说法。」
韩愈一听到这两句话,很高兴,他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定、慧,不是靠别人说,别人给的;定、慧要靠自己去修持、体悟,定、慧完全是自家的事情。
禅宗有一则「老婆禅」的公案:过去有一个非常护持佛法的老婆婆,供养一位禅师参禅修道,一供养就是二十年。
有一天,老婆婆很想知道禅师的修行如何,便叫她的孙女儿送东西给这位禅师,她说:「你送东西给他的时候,不必同他讲话,只要过去抱住他,看他怎样待你。」
孙女果然依照老婆婆的交待去做,结果禅师一动也不动,冷冷的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意思是说:「我已经修到很有定力,我的心已经不为外境所动了。」
孙女儿回去把情形告诉老婆婆,老婆婆一听,很失望、很难过,一气之下就把禅师赶出去,不再供养他了,同时把供养禅师参禅修行的茅屋放一把火烧了。她说:「我供养了二十年,竟然供养了一个『自了汉』。」
禅师离开以后,便到各处去参学。过了几年,又再回到老婆婆的住处,要求老婆婆能再护持他修行。
三年后,老婆婆又叫她的孙女儿再去试探禅师,这回当孙女儿上前抱著禅师的时候,禅师也回抱她,并对她说:「这种事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可以给老婆婆知道。」
孙女儿回去把这话告诉老婆婆,老婆婆一听,她说:「我终于供养了一个人间菩萨!」
经云:「不捨道法而行凡夫事,种种运用能不离定慧。」这就是「定慧双用」。
六祖大师十大弟子中,开创荷泽宗,广开南宗顿教法门,使惠能大师的禅法得以扬名立万于后世的神会大师,曾经问道于六祖,说:「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先后,何者为正?」
六祖回答:「常生清净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心,双修自性证。」
有一首修行的祕诀说:「以定治于乱,以慧治无记,动静二相亡,对治功何用?」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所以,「定慧等持,任运双修」,这是说明定与慧的关係,也是定、慧修行的要领。
- 上一篇:什么是一行三昧?
- 下一篇:什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 星云大师: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人有二种,法无二法?
- 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差几许?
- 星云大师:什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 星云大师:什么是一行三昧?
- 星云大师:什么是「障道因缘」?
-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 星云大师:何谓顿渐利钝?
- 星云大师:何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 星云大师: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见闻觉知」?
- 星云大师: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 星云大师: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星云大师:如何体认缘起性空?
-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 星云大师:为什么要吃肉边菜?
- 星云大师:衣钵与传法的关系如何?
- :劝君修道莫生瞋,法中无我亦无人的解释
- :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的解释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