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前言

  说明研究《唯识学》之目的

  每一个人学佛因缘有各式各样的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离苦得乐」。除了现生生命,还包括来生的生命,永远离开苦恼,而得到究竟的安乐。这是每一个修学佛法的人的共同目的。

  佛法把生命分成十个法界,(十个层次),有佛菩萨的万德庄严,有二乘的偏空涅槃,有人、天杂染的可乐果报,也有三恶道的苦恼的果报,就着一个学佛的人的目标来说,我们以「人」作标准,希望我们的下辈子生命,能够从「人」而增上到「天」,但是「天」终究还是无常败坏的,因此还必须从「天」进一步到「界外涅槃」,乃至一直到成就佛道。只有成就佛道,才能究竟的离苦得乐。那么有什么方法才能使令我们的生命增上,乃至成就佛道呢?目标是确定了,但是方法呢?方法可就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了!

  「外道」;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一种是「邪因缘论」,这个外道主张﹕生命的本质是大梵天或是上帝创造的,对于我们所希望的下辈子的果报,我们自己不能作主,是由大梵天或上帝作主的。因此必须祈求大梵天或上帝的欢心,使祂赐给我们可乐的果报。这种法是「邪因缘论」。其次另有一种「无因缘论」,这种外道认为一切法都是自然而有的,没有任何理由的。这种法就是「拨无因果」了。「邪因缘论」和「无因缘论」就是整个外道思想的本质。

  佛陀在《法华经》:上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十法界果报本身没有自性,没有决定性。而没有决定性就是「毕竟空」。而在「毕竟空」当中,生命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一切从缘起」,这是有因缘的。有因缘的另一层涵义就是生命是可以改造的。假若生命是没有因缘的,那么生命就无从改造了。(人,永远是人,造再大的善业还是人,造再大的恶业也还是人,因为人是无因缘的。)那么我们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没有意义。所以佛陀强调「一切从缘起」。

  生命的本质背后是有因缘的。「有因缘」在佛教思想里有两类﹕

  一、小乘思想:因缘就是「业力」。(身、口、意的业力)创造善业因缘使令你生天;创造恶业因缘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就是「业力」。

  二、大乘思想:因缘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我们「心识

  的活动。生天是因为内心里有很多的善念;到三恶道去是因为内心恶念的势力强大。为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内心当中有信、愿、持名三种功德。因此在大乘的角度认为﹕身、口、意三业当中,身业和口业只是工具。能够主导身、口的是「意」,故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这样子的思想就表示着;我们现在每一个剎那剎那的念头,都在创造一个生命。一念之善,就可创造未来的可乐果报;一念之恶,就创造未来的不可乐果报。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是由自己的念头决定的。(这就是大乘佛法的思想)。

  从大乘佛法的思想来看;生命若想真正离苦得乐,应该要改造我们的念头,所谓「转识成智」。念头转变了,我们的生命就转变了,而要改变念头之前,首先一定要先了解「心念的相貌」。先了解它了,才能改变它。在《唯识》的教育中,对于我们心识活动的相貌,讲得非常详细、透彻。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都有明确的定义,透过这样的定义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断恶修善?乃至于使令生命得以真正的增上。因此希望生命增上,研究《唯识学》就很重要了。

  透过唯识的教育,来观察我们的念头,了解我们的念头,进一步来修正我们的念头,使令念头改变,生命也得以改变。这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

  唯识的基础——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印度祖师)。三藏法师玄奘翻译。论文艰深,故蕅益大师再作批注。

  蕅益大师(智旭)有一重要观念:「性、相是圆融」的。大乘思想都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识」是创造生命的主要因缘。但是天台宗所讲的「心识」是「真如」。所谓「真如受熏」,真如是清净本然,而受我们的熏习。在唯识的思想则是主张心识是「阿赖耶受熏」。这两种思想,乍看似乎不一样,但是蕅祖认为这二者是可以融通的。我们看蕅祖的批注会发现,蕅祖处处把唯识思想和天台思想加以融通。

  蕅祖以譬喻说「性相圆融」:画龙点睛。《唯识学》把龙画出来,有头,有身体,表示《唯识学》所诠释的是行布分明,将整个杂染之相貌、清净之相貌很明确的把它布局出来,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很清楚的有一个界限,烦恼里有贪烦恼、瞋烦恼、痴烦恼等,每一个烦恼都有一个定义,一个相貌,所以说就好像把龙画出来。

  天台宗则是「点睛」,龙在没有点睛之前是没有神的,眼睛一点就有神了。这是说「汇归处」。《唯识学》最后的汇归处还是汇归到「真如」。从这个「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了解唯识和天台的关系。

  甲一、论主略史

  本论是天亲菩萨所造。先介绍无著菩萨——是天亲菩萨之兄。佛灭度之后九百年间,当时之印度佛教有两个宗派特别兴盛,一、小乘的部派佛教。部派佛教中有两个最兴盛的部派,一个是「萨婆多部」,就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另外一个是「经部」,「有部」注重「论」,「经部」注重「经典」,所以取名「经部」。都属于小乘部派。「有部」传承小乘的原始佛教(完全小乘思想)。「经部」有一点大乘思想,介于小乘跟大乘之间。婆薮盘豆菩萨当初就在「有部」出家

  婆薮盘豆翻成中文是天亲,或世亲。北印度弗罗沙国国师之子。国师有三子,国事繁忙之故,三个儿子全都名叫婆薮盘豆。第一天亲至第三天亲年龄相差二十岁,故第一天亲负起教育弟弟之责任,初始学习婆罗门教法,首由第三

  天亲先学佛教,后三兄弟先后都出家学习佛教。 东毘提诃—东胜身洲。

  小乘空义:主要说我空、法有。(生命体这个「我」是不可得,但是一切法都是真实的。「我」不在生死流转了,但是「生死」是真实的。)

  大乘空义:一切法毕竟空。(我空、法空。二空真如。此处主要是指唯识的空义,万法唯识的道理,一切法都是由心识所变现的。也就是一念心识如果是迷惑颠倒,这一念心识就变现出生死流转的境界;这一念心如果能够跟空性相应,就变现出涅槃的境界。所以这个「法」是没有真实性,都是由你的心所变现的。)

  第一天亲自己立名「阿僧伽」,翻成中文「无着」。

  《瑜伽师地论》瑜伽—相应—与涅槃相应。意指此论之教、行、理都相应于涅槃。不管是言教、文字、或它所诠释之修行方法,或理论等,都是随顺相应于涅槃的——称之瑜伽。(外道之苦行不是涅槃)。师—修行人。地—依止。一切的修行人都要依止这本论而修行,此论广泛讲到三乘的修行人之境、行、果。此论相当于佛法修学的广论,共有一百卷。是唯识宗之正所依。

  《大乘庄严经论》大乘庄严经论有两个庄严,第一是「菩提心」(愿力的庄严)。第二是讲「六波罗蜜」(行门庄严)。此论诠释这两种庄严。

  《大乘百法名门论》作者天亲菩萨。是第二天亲,无著菩萨之弟。

  《大毘婆沙论》「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主要教义都融通在此论。「毘婆沙」翻译为「胜说」。「大」者,广大。本论有二百卷。佛灭六百年后,迦腻色迦王,善战,好艺术。皈依佛以后,深自忏悔过去因好战所造之杀业。依止 尊者(阿罗汉)为师。作历史上佛法第四次结集,整理「有部」之思想,成立了《大毘婆沙论》,此论含摄整个原始佛教之教义。

  天亲菩萨融合「经部」与「有部」之思想,来解释《大毘婆沙论》。

  《阿毘达摩俱舍论》阿毘达摩翻为「对法」。所谓「对法」有二种意义:一、对观四谛;二、对向涅槃。在「因地」中,这个法门能引导你正确的去观察四谛。

  于「果地」而言,它能引导你没有颠倒的,而且正确的趣向于涅槃。这就是「阿毘达摩」。「俱舍」意思是聪明,智慧聪明的论——《俱舍论》。此论集整个部派佛教之大成,把「有部」和「经部」的思想都结合起来,弘传小乘部派的教义。

  大乘佛法的特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舌头哪有罪?一切从心生。色身能造罪也能造善业)。

  印度唯识初祖:弥勒菩萨。二祖:无著菩萨。三祖:天亲菩萨。

  《本地分》,《瑜伽师地论》之第一分,开出有十七地。把凡夫到成佛,从凡夫散乱心的境界,(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这种散乱心到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乃至到禅定境界,更至圣人境界)整个十法界的境界差别都详细列出来,最后汇归到「万法唯识」。一切的差别相,完全是内心的安立。(因为你的心识到什么境界,你所变现的果报就是什么境界)

  《百法明门论》可称之为《本地分》的略说。

  天亲菩萨有千部论师之称(小乘五百部,大乘五百部)。

  着论特色——文简意赅。

  甲二、解释题目

  标题是总持一部论整体的要义,因此必须根据传统把论的题目加以解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标题总共有七个字,前面六个字(大乘百法明门)是「别题」,最后一个字(论)是「通题」。

  解释「别题」,分「总相」和「别相」。总相是大乘;别相是百法。明。

  「总相」——大乘。乘——车乘。车乘喻有运载的功能。内心能在佛法当中闻、思、修,听闻,然后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如说修行)。「法」能产生车乘的力量,它能够把我们这一念杂染的心运载到清净的心那个境界去。(这个「法」的力量是不共于外道凡夫的)。「大」,简别它不是小乘。清凉国师说有四大:一、愿心大:求无上菩提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

  二、修行大:二利成就故。

  三、时间大:尽未来际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四、功德大:具足万德庄严故。(愿心、修行、时间是约因地而说,功德是约果地而说)。

  此大乘佛法在此分成两类:一、百法(世俗谛)。二、明(真谛)。

  「百法」:因缘果报之法。是十法界的因果,由因缘、业力所变现的杂染法、或清净的法,也就是「宇宙万法」。

  「明」:真谛。我空跟法空的智慧。「明」是一个譬喻,光明之意。在三界的流转当中,无非就是「无明」。(流转的到底是谁?无我。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流转只是心识的流动,因为心识的剎那剎那变,所以变现出剎那剎那之果报。你能够了解「真实相」就是「明」。(喻:眼睛打开了,看到真实相。)我们的念头里,有贪、瞋、痴的烦恼,但也有戒、定、慧的力量,念头没有真实性,所以它是可以改造的,加强戒、定、慧就可以把烦恼慢慢的脱落,戒、定、慧的光明增加了,思想也会跟着改变了。我们的念头可以透过串习而改造它,使它从「无明」变成「明」,所谓「一切法无我」,故「明」也是我空、法空的道理。

  此世俗谛(百法)与真谛(明)的法,都是门——能够通达涅槃的「门」。

  本论标题《大乘百法明门论》,从标题中可以看出本论主要诠释两个道理:一、百法(何等一切法)。二、明(云何为无我?)说明二无我的道理。

  通题:「论」——抉择是非,断除疑惑者,是为「论」。

  以下说明本论传承:(根据蕅益大师之批注)

  第一段:总标教法的传承。第二段:别明教法内容。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天亲菩萨根据弥勒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中第一分——「本地分」中,择录其中简单的名数而安立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故之,百法的传承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思想。

  教法内容:分两段;先明「理论」,再讲「修行方法」。

  盖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

  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这里是一个宗旨,以下解释:

  佛法的角度认为「人」有烦恼,而烦恼是怎么生起的呢?佛法认为这是因为有「我」,有了「我」,产生「人我执」和「法我执」。就好比:房子不断不断的换,但是「我」却是牢不可破。因为有「我」的执着,所以就产生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爱着这个「我」,为了保护这个「我」,使得人和人的互动不断产生「我」的烦恼,圣人因为「无我」,所以可以常游毕竟空。

  「我」的执着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

  小乘跟大乘都同意:「我不可得」。(五蕴里面的生命里那个「我」不可得。)但是在「法」上稍有差别。

  小乘安立七十五个法,从四圣谛开出七十五法。只是说明「补特伽罗无我」,但犹妄计有心外实法。(我空,法有)

  大乘明此百法,不但是「实我本空」,也是「实法非有」。

  解释「法空」:

  所谓「法我执」——你认为「法」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也就是「心外有法」;离开了这一念心的因缘,「法」还有它独立自主的体性——这就是「法我」,但事实上不是如此。举例来说:「一水四见」;人看「水」是水,由善心多,所以见水是水。饿鬼看到水却是火,因为悭贪习气太重。天人的心比人更善,看到水是琉璃地。那么假设「水」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它不应该因为三种不同的众生心识,而变现三种不同的相貌出来。(因为「水」要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三种众生所看到的「水」应该都是一样的「水」,不是火,不是琉璃地才对。)心识是一切法的决定因缘。你是什么样的「心识」,就变现出什么样的境界出来。离开了「心识」就一切法不可得了。

  「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一切法离开了因缘,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完全是由「心识」的因缘所变现的。(天亲菩萨就是以这种思想来反对小乘的法执)。所以我们说;大乘明此百法,百法就是宇宙万法,这一切万法都不离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识,不但是「实我本空」,「实法」也是非有的。佛法讲一

  切法空,不是说这个「法」不存在,而是说它有「作用」,是可以改造的。因为它没有决定的体性。比如说:业障很重,因为有很多的烦恼,「万法唯识」,既然「心识」有很多烦恼,业障当然很重。你希望消除业障时,不是把手给剁掉,问题不在这个色身,而是「心」有问题。不断的修行、忏悔,把恶的念头转念去念佛。从《唯识学》的思想,想要改变生命;要改变心念的话,就是烦恼一起赶快转念、念佛。我们的内心也是无自性的,你不断用佛号来熏它,时日久了,内心里那个佛号也就由生转熟了。这样一来佛号势力强大,烦恼势力就薄弱下来了,这样生命就改变了。所以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十法界的一切果报都是依止我们的心念所变现的,杂染的心念变现杂染的果报,清净的心念就变现清净的果报,这就表示「实我本空」、「实法非有」,因为一切法是空,所以才能够由「心识」决定——这就是「万法唯识」的道理,也是本论之要义,我空,法也空。

  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也。唯识学安立了种种名相,其实是为了引领学人进入「空性」,所以说百法明门论主要是修习我空观和法空观,趣向大般涅槃。

  世间人修「得」,佛法修「舍」。

  甲三、随文释义 分二

  乙一、承圣言以标宗 (传承佛陀的圣言量标出本论宗旨,其次再以问答之方式广泛详细的说明宗旨。)

  本论宗旨: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如:「随顺」之意。本论宗旨:一切法无我。不是我天亲菩萨能够觉悟的,我是传承世尊在一切大乘经典的开示,佛陀说「一切法无我」就是本论的宗旨。

  「一切法」在本论中先分两类:一、有为法。二、无为法

  有为法:有造作因缘的法。

  无为法:没有造作因缘的法。(经常保持寂静状态之法。)

  有为法又分成两类:一、色法。二、心法。此色、心二法又分两类:一、杂染法(凡夫的色、心二法都是杂染境界,都是惑、业、苦。)二、清净法(圣人的色、心二法表现出来就是清净的。)这一切法本论将之统摄为「百法」。这一切法(百法)的本质是——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意思是:这一切法定要假藉因缘才能成就,不能离开因缘而有独立自主的体性,故说「一切法无我」。

  蕅祖之解释:

  此借圣言,以征起也。借佛陀的圣言,来当证明。(证明此宗旨是正确,不颠倒的,因为是佛陀所说。)

  法——名轨持。轨——轨范。轨生义解。(使令我们能够生起了解。)持——任持自性。(能够任意执持其体性,不失不坏。)举例:抚尺。它是一个色法。它有一个轨范,透过这个轨范能够认识它是一个「抚尺」。这个轨范在业力没有消失之前能任持自性,它能保存它的体性。简而言之,凡是能够见、闻、觉、知的,都称之为「法」。

  我——名主宰。不受因缘控制,能够主宰万法,就叫「我」。

  今既言一切法无我,须遍于一切法中,通达二无我义也。既然讲「一切法无我」,因此学习本论之目的,就是在普遍的一切法当中,去通达二无我之义,人无我和法无我,这就是我们研究百法的宗旨和目的。

  附表一 —— 释「一切法无我」

  (一)万法唯识

  「一切法无我」是整个大乘的主要宗旨,小乘宗旨但发明「人无我」,(不发明法无我)。但是大乘说「人无我、法无我」。站在唯识的角度,它发明无我义,是以「万法唯识」的思想发明的,为什么说「一切法无我」,因为「一切法」是由「心识」所变现,所以它「无我」。

  业力:一个造作的行为就是「业」。(比如拜了一个佛,身体的造作积了一个善「业」,嘴里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造了一个口业的善「业」。)包括身、口、意三业的造作行为都是「业」。这种「业力」它的本质是无常的,我们所谓的「诸行无常」,意思是这种「有为法」它是剎那剎那变化,虽然它是剎那剎那变化,但是「业力」有一种功能,也就是「业力」在活动时有一种功能——它会熏习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语,译成「藏」。藏的意思是「摄持不失」。能够保存一切色、心之行为。(阿赖耶识本身不造业)把「八识」分成两类,前七识是造业的,第八识本身不造业,(第八识是一个很微细的心识流动)。它不造业,但是它有一个「摄持不失」的功能,把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保存下来,所以阿赖耶识等于是「有情生命的本体」。(一般心理学所说的「潜意识」,我们不容易发现,但是它存在。)阿赖耶它是有明了性的,是一个「心识」,这个「心识」

  把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善业、恶业功能全部保存下来,就是「种子」,「种子」就是一种功能,能够引生果报的功能。

  比如:你今天念了十五分钟的佛,每一句佛号剎那剎那生灭,念完以后,第六意识这个粗显的意识好像也没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内心的潜意识却有变化了,也就是潜意识里面佛号的功能加强了,往生的力量又增加一分,有漏的业力再破坏一分了。这就是阿赖耶识受熏,只要一造业,第八阿赖耶识就会有变化,它就是有情生命的本体。

  阿赖耶识本身也不是可以独立自主的,它受业力熏习。只要业力一启动,它就跟着变化,它把业力以「种子」的方式保存下来。当种子发展到一定的势力,就变现为「果报」。果报分成两类呈现,「心法」和「色法」。「心法」指前六识,能够明了分别。「色法」指五根六尘,它不能明了分别。(了别,就是一种「心法」。)前六识能取相,一般我们所认为的「我」,多是指第六意识。它是「人我」,容易产生「人我执」,每一个人的第六意识是一种比较粗显的心识状态,比如:思惟法义、思惟过去、现在、思惟未来,这完全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

  在经论中,把人的第六意识分成有四类:

  一、 善根强,烦恼薄。(多数从色界无色界来。) 二、 善根轻,烦恼也薄。(善根薄,解脱因缘就薄。) 三、 善根强,烦恼重。(多从欲界来,五欲境界烦恼多。) 四、 善根弱,烦恼重。(多自三恶道来,烦恼多由欲来。)

  烦恼为什么重?因为你经常去造作。所谓业力熏习阿赖耶识,而阿赖耶识又将业力以种子的方式保存下来,只要造作就有业力,不管是善业或恶业都一样,然后业力变种子,种子又变现为果报。

  色法分两类:五根和六尘。「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正报」,果报体正式的果报。(有的人正报庄严,过去五戒十善的业力强;有的人比较丑陋,是过去五戒十善业力弱,虽然也是「人」,但只是刚好及格而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依报」的环境。(从业力和果报来看台湾人,

  台湾人福报很大,污染也很厉害,从业力的角度来观察台湾人喜欢修布施,但是也很喜欢杀生。得果报时物质很丰富,但是也很多的问题,有很多会折损我们生命的因素夹杂在里面。)

  五根和六尘就是我们的「所取相」,也就是我们所受用的,不管是正报(五根)或依报(六尘),以「人」的果报体来说,我们多数会认为第六意识是主宰者,第六意识住在我的正报里面,「正报」是「我」的依止处,而「我」去受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依报)。前六识就是「能取相」。

  事实上;第六意识也是无自性的,第六意识可以随熏习而改变,随着你用染法或清净法来熏习它,它就会作转变的。它的本质是「空」,但是它「受熏」, 因为「受熏」,所以它会继续再造业,它虽然是过去的串习而成就的一个心识跟色法,但是它依止现前的心识跟色法再继续造业,造了一个业力以后就会再熏习阿赖耶识,再变现下一期的果报。

  阿赖耶有三种相续情况,第一个:生命相续。(有情的生命是相续的。)二、业果相续。生命之所以能够相续,就是有业力在支持着,因为业力被心识保存下来(种子),业力以「心识」的形态而相续。三、心识相续。潜意识的阿赖耶识,它把业力的功能保存下来,一生一生的相续。

  公案:佛世时,比丘,声美,貌丑。结示:「业力」无法功过相抵。造了杀业,不能以布施来抵销。「业力」被保存下来以后,它会一个一个得果报,我们的果报是杂染的,酸、甜、苦、辣都有,因为我们造业时也是造了各式各样的业,「业力」唯一靠「忏悔」来折损恶业。

  从阿赖耶三种相续当中,我们可以了解,都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完全是由「业力」的作用而变现。

  (二)问答释疑

  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

  假如我们的生命体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那么是谁去造业呢?又是谁去得果报呢?

  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

  有情众生不一定要有一个「我」才能造业,心、心所法就能造业,你的内心当下的那一个明了性就能造业,也就是「心王」和「心所」就能够造业了。「因缘力故」,内心的心识剎那剎那的起心动念,这种心识的活动日夜相续不断,内心的水流相续不断的流动,像这样你的「心识」去造业,然后你下辈子的「心识」去得果报,这个道理是可以成立的,不一定要有一个「我」。

  释:阿赖耶识

  生命的根本就是阿赖耶识,它的本质是「不常」又「不断」。它受业力的熏习。

  就不常来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它有生灭相,有变异,此中,没有一个主宰者。(生命体最主要的根本的心识是阿赖耶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生命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前七识都停下来了,第八识是最后离开的。而我们去投胎时,第八识最去先投胎,先有第八识,才创造前七转识。)第八识是一个生命体,但是这个生命体它不是一个常态的,它会变化。在唯识学上有一个例子,魔术师手上的手帕可以一下子变出一个兔子,一下子又变出一个老虎,其实那是魔术的力量,本质是手帕,兔子、老虎都没有真实性。这意思是说;魔术的力量就是业力,造五戒的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变现出一个庄严的人天果报,造了杀、盗、淫、妄的业力,阿赖耶识也把你这个三恶道业力保存下来,变现出一个很低贱的果报出来,就像兔子、老虎都是变现出来的,而这样的果报都是变化性的,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不常的。

  但是阿赖耶是可也不断——恒常相续,无有间断。虽然它不断不断的变化,但是它从来没有断灭的时候。生命的水流从无始劫流到现在,有时作人,有时作天,有时到三恶道去,果报体不断的变化,但是从来没有一刻是间断过的。每一期、每一个剎那都有生命存在。这个「不常」和「不断」我们将它喻如「暴流」。一个急速的水流,水流看起来有变化,一下子大波浪,一下子小波浪,但是水流一个接一个,中间是没有空隙的,我们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就像暴流这样,不常又不断。

  从这里边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生命体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既没有这样的「我」,是谁造业?谁得果报?)但有诸识,就是我们现前一个明了的心识,也就是「八识」,它无始劫来前灭后生,剎那剎那的造业,使令因果相续,这样的一个心识的流动,剎那剎那的创造业力,由业力去得果报,这种虚妄的业力熏习,在相续当中似我相现,有一个相似于我的相貌出现,因为心识的水流流动太快了,我们看起来这个水流好像是一个东西,其实「水流」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心识」就像水流一样,它的流动太快了,我们觉得心识是不变化的,是常住的,愚痴的众生,在这当中妄认有一个「实我」,把它执着为「我」了。

  补充:如果生命体真有一个「我」,那么世间上就没有阿罗汉,没有佛陀了,「我」若是真实的,不是因缘熏习而有的,那么这个「我」就不能就不能消灭掉,修再大的戒定慧也不能破坏它。事实是:没有「我」,内心的本质是清净的,我们打妄想,想出来一个「我」,所以才能对治掉,因为这个「我」是不存在的。简单讲;就是恢复本来面目。

  我们可以用古德的一句话来总结「万法唯识」的观念: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就着「法性」来说,是无我、无我所的,是空寂。并无一独立的自我存在,虽然无「我」,它还不断灭的,虽然一切法空,但是你不要造业,一造业,就有一种力量能得果报,所以说「因果丝毫不爽」。

  公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不落因果堕孤身。不昧因果(○)。

  佛法讲无我,不生断灭见。

  因果的建立依止我们「心识」的流动,造业是「心识」,得果报,受果报也是

  「心识」,故说「万法唯识」。

  修行人要建立「一切法无我」的观念,因为一切法都是可以改变的,「果报」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贫穷;贫穷的果报是无自性的,你用「施」的业力去熏习第八识,你的果报就会改变,乃至你想成就三乘圣果也是可以的,用戒定慧的因缘来熏习你的阿赖耶识,它也能够转变。业障深重的凡夫,信愿持名的因缘也能够转变,使令你带业往生。因此龙树菩萨说:于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一切法是毕竟空,所以一切的因果才能够建立。换句话说:一切法空,表示我们的生命是可以改造,佛道是可以成就。

  我们在学习以下所要讲的色、心二法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现阶段的身心,都是可以转变的。透过「心识」的造作可以改变它。一切法因缘而有,都可以透过修行来转变。

  本论宗旨:一切法无我。

  乙二、设问答以明宗 以下设出两个问答,来广泛解释「一切法无我」的道理。

  丙一、举百法无我合问 有两问:

  一、何等一切法? 二、云何为无我?

  第一问:何等一切法?一切法就是「百法」。

  第二问:云何为无我?什么又是「明」。

  (以下之论文即是解释此二问题)

  丙二、列百法无我分答 二

  丁一、答百法 二

  戊一、略举五位总赅百法 (天亲菩萨习惯都是先略说,再详说)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解:蕅祖批注

  法既称为一切,则何所不摄?

  既然是一切法,这「一切」当然包括十法界所有的染、净因果。

  设欲广说,穷劫莫尽,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为略。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为什么说「略」?因为设欲广说,穷劫莫尽。这些「法」的差别,就是佛陀要讲,也是穷劫莫尽的。而在这里单以「五位」「百法」来收摄,故说「略」。

  略虽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罄无不尽。

  虽然只有五位,但已收摄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假法实法,色法心法,主伴,全都包含在内了。(至此是:总标)何者?为什么呢?(蕅祖将五位百法归纳,由粗到细分类)先分为两类: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为诸法。第五无为——收世、出世无为法性。前四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这都属于有为法,有造作的法。第五位:无为法,是无为法,是一种寂静、没有造作的状态。(虚空,不是空气。空气会流动,虚空却不是动相。「空」的相貌是没有造作因缘的。)

  就前四中——前三是实,第四是假。

  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

  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

  再将前四位有为法分类;前三位的心法、心所法、色法是实法;第四位的心不相应行法是假法。

  唯识学「实法」和「假法」的定义:

  「实法」:是假藉业力所变现的,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种子所变现的。

  「假法」:不是由业力变现,而是「分别心」所安立的。(第六意识之分别心)由分别心所安立的各式各样的名词,它就是「假法」。它不是业力,而是分别心安立的。

  就前三位当中,前二位心法、心所法,是属于「心法」,第三位的色法是「色法」。

  「心法」:了别。能够明了分别。有明了性的。(有明了性才能造业)

  「色法」:是一种质碍。有质量、占有空间,无了别性。再精妙的色法(例色

  界、无色界之色身)都没有了别性。

  就前二位心法和心所法再比较,心王是「主」,主人。心所法是「伴」,主人到哪里,仆人是跟着主人走的。

  有主必有伴,伴不离主。有主人必有仆人,伴不离主。

  有心必有色,色不离心。有心法必有色法,色是由心所变现的。

  有实必有假,假不离实。有有为必有无为,无为亦岂离有为,而别有自性哉?!此处之观念在:五位百法主要的还是「心法」,「心」一动,一切法就出现了,「心」一动,就带动其它四个法的活动。(本段发明「百法」义)

  于此五位百法,求所谓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补特伽罗无我」。求所谓轨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无我」也。(本段发明「无我」义)

  在五位百法当中,想要求得有情生命当中,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是了不可得的,这就是「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数取趣之意。意义是:有情数数造业,数数得果报。)有情一次一次的造业,由他的业力去得果报,在果报的变化当中,完全是由业力主宰,这当中并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这样的「我」是不存在的。不但是「我」不可得,「我」所受用的一切法也是随着业力变化而了不可得。这就是「法」无我。

  补充:唯识学的教义与般若经不同。般若经比较直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只要是假藉因缘业力所创造的法,它的本质就是「空」。至于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则没有详细的说明。般若经并不发明什么是色法?什么是心法?心法当中又有烦恼、有善根,各式各样差别的性质,都没有明显的发明出来。故蕅祖说:不学相宗就直接去学性宗,难免含糊笼统。

  唯识学先详细的说明什么是因缘所生法,「法」是一个怎么样的差别,然后再告诉你它是空性的。你能对「因缘所生法」看得更清楚,你对「空性」也看得更深入了。对「空性」更深入,你对治烦恼就更有力量。也就是说;唯识学先解释「何等一切法」,再引导你「云何为无我」,分成两个次第。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本段说明五位百法安排的次第,为什么心法是排最先,心所法排第二,乃至无为法排第五呢?

  解:此申明百法列为五位之次第。即显离心别无自性,故一切唯心,而无实我实法也。

  百法以五位而排列,心法排第一,是因为心法的功能最大,离开了「心」,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换句话说:这一切法都是「心」所创造,离开了「心」,这一切法就不成就。故说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既然是万法唯识,这一切法唯独是我们心识的流动所创造,在这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心生则种种法生,心一动,一切法出现,心灭则种种法灭,涅槃时,一切法都消失掉了。所以说:一切法,离开了「心」,是没有真实「自我」的。

  别释:五位百法

  一、心法:于一切法中最胜。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也。「心法」之所以排第一,因为它「于一切法中最胜」。于一切法中,它的造业功能势力最强大,这个能够「了别」的功能势力最强大。「心法」就是「了别」,你的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触,你能够了别这个境界的好坏差别,这就是「心法」。为什么说「最胜」?因为它是业力的主宰,「心为业主」,它能统摄一切法。

  举例:小沙弥发愿作龙王,持戒、精进的业力终使他满愿。「心」统摄一切法,它就像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向着哪一个方向走,其它人就跟着它往哪个方向。有愿力也要有业力来推动,发愿回向处不能错误。

  学佛发菩提心,目标确认非常重要,再把所有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研究「百法」,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最重要的就是第六意识。

  二、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

  心所有法,系属于心王所有。它不能单独生起活动,心所有法有烦恼的心所,有善的心所,但是一定要与「心王」相应才能活动。因为它经常与「心」相应,所以说它不离心。心所有法与心王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排第二位。

  三、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故不离心及心所也。

  「色法」是心王与心所的活动所表现的影像,因此它有一个轨则的,所谓「相由心生」也。(以智者大师之兄为例)既是「万法唯识」,内心有功德或有罪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色法」观察出来,就是因为「色法」是「心」和「心所」所表现出来的影像,从影像可以看出本质来。

  四、不相应行: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故不离心心所也。为什么叫「不相应行」呢?第一、它不与心法相应,因为它没有明了性。第二、它也不跟色法相应,因为它没有质碍。它与「心法」、「色法」都不相应,故叫「不相应行」。又是如何安立这个「法」呢?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就是说:心法与色法有各式各样的差别,因为每个人的业力差别不同,为了分别这些差别相,安立了一些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就是不相应行法。

  以上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通于凡圣,无为法只限于圣人。

  五、无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四有为法所显示故,亦与四有为法不一不异也。

  无为法是前面四个有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所显示,(有为法通于凡圣,凡夫的有为法大多是杂染的,圣人的有为法则是清净的妙用,因此造就出有漏与无漏的业力差别。)无为法是圣人安住的家,凡夫进不了无为法之家,但是无为法虽然我们没有证入,它和有为法可也是不一不异,不相分离的。举例:以心法来说,我们的这一念心是无我、无我所的,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呢?是「因缘力故」,是因为你经常在这种境界里面造作,所以贪、瞋的势力就很大。这个经常打妄想、起贪、起瞋的这一念心(明了性),等到有一天成佛了,清净心现前的那一念心,还是原来打妄想的那一念心,故说不一不异也。(打妄想的那个「明了性」,与成佛的那个「明了性」,只是迷、悟之差而已。)

  大乘菩萨戒:「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现在的「我」,不是我的本来面目,透过熏习修行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佛法以迷悟差别来安立凡圣。因为本质有佛性,所以从生死凡夫成就佛道是可能的。

  问答:

  佛法所谓之「色法」,是广泛的色、声、香、味、触。唯识学中,一定要有心识活动才能创造业力。(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打死了一个人,苹果是一个色法,它没有「心识」,所以它没有业。)

  百法最重要在「心法」,「心法」搞懂了,后面的就是跟着「心法」转而已。「心法」里面最重要的是「心王」,八识心王,八识的活动它是怎么样运转的,如何创造业力?如何保存业力?又如何再创造另外一个业力?八识的相互关系活动,构成整个生命的状态,八识心王不只单独活动,它还带动了五十一个心所法,所以心所法排第二位,把心法、心所法都搞懂了,后面那些就简单了,色法只是随着心而转,不相应行法只是专有名词,而「无为法」才是我们的目标,达到我空、法空的真如里去。

  从大乘经典中看佛陀的意思:

  你还没有入圣位,你最好把你的功德回向净土,先不要把功德花掉,先到极乐世界去成就圣道,先成就圣道这件事很重要,成就圣道以后,你过去的善业,想要到哪一道去都可以的,因为这时你的内心已经是无漏的境界了。我

  们还在凡位时,也应该积功累德,但是不要发愿在三界杂染污泥中得果报,要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先成就圣道要紧。(在你急急受用果报时,一定又是造业,五欲境界难自在。)

  问答:既有心法,为何再安立心所法?

  因为:心王只有一个,以第六意识来说,第六意识这个心王只有一个,但是我们心法的起心动念是很复杂的,如果不安立心所法,我们很难了解内心的状态,(举饮食为例)一道饮食可能使我们起贪心,也可能起慢心,也可能起愚痴心,(饮食是有真实性的一件事,容易理解)爱着这个饮食是起「贪」,我认为我能够煮得比它更好,这是起「慢」,像这样的,这时的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会很多很多,但每一个法都有一个功能,一定要安立一个名称,因为内心状态不是单一的状态。比如我们修行也是很复杂,我有善根,但也有烦恼,所以修行时有时候起「善」,对佛法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当中又夹杂了很多的贪欲。贪欲里面又有佛法的信心,像这样要怎么分别呢?佛就把这种种的形相一一安立相貌的名称,透过这些心所的安排,我们可以了解现前第六意识的明了性,有很多的心所,然后才知道哪些是烦恼?是要对治的,哪些是要增长的?可以把内心当中哪些是贼的相貌看出来,哪些是我的主人看出来,我们内心本身就很复杂,所以单一的心王一定不够。记住:心王是无记,它的善、恶是由心所决定。(八识心王本身的明了性是无记)但是我们从八识心王的运作,可以了解整个生命创造业力的大纲,八识是怎么活动的,每一个是它一定夹带很多心所,这也是我们所要了解的百法第二位「心所法」。

  戊二、重举五位详列百法 以下广泛解释百法

  己一、心法

  「心」在唯识学的定义是「了别」,这个法与境界接触时,它能对所缘的境界生起「明了分别」的功能,以这样定义为「心法」。「心法」总共有八个。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法」在一切有为法当中,它的造业势力最为强大,故说「一切最胜故」。

  内容共有八个,所谓「八识」也。

  蕅祖批注:

  (一) 发明心识的体性

  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

  性——本质。「心」的本质是离过绝非的,若以教门来说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以宗门而说叫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是一种无我、无我所的清净的法性,一种平等法性的境界,没有对立。既是没有对立,「一」都不可得,哪有八个体性呢?(哪有所谓八识的体性)

  (二) 说明心识之作用

  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

  「心」的本性是毕竟空,所谓的「八识」,乃是约着它的「相状」跟「作用」来安立名称的。因为内心一动就有作用,就有相状,可能是污染的相状,也可能是清净的相状。内心不动时当然是离过绝非,但是我们凡夫的心好动,一但内心动了,那就是浩然无涯了。既然无法将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都讲出来,因此就把比较明显的八种作用将它列出来。

  研究百法不能有错误的观念:我这一念心有八个体性。本来一个妄想就很严重了,研究唯识以后变成打了八个妄想(八个心)。它是一种功能,就着任一个识的了别功能而安立作用。八个识的安立,是因为我们内心基本上有八个很特殊的作用,因此约着它的相、用而安立八识,千万不要认为有八个自体的识。

  补充讲表:

  附表二——八识业用(此附表系李炳南居士所制)

  性:真如法性。真者:真实不虚。如者:恒常不变。从经典上看,佛说真如佛性是每一个人本来具足的,不管你成不承认,它都是恒常存在的。而它的相貌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三种东西:烦恼、业力、果报。(惑、业、苦)既然我们的真如本性里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惑、业、苦

  并不是我们的本性里本来就有的东西,也因此而可以了解,这些本性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可以对治的,必须对治的。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但是一念不觉、一念妄动,《起信论》上说「真如不守自性」,真如很清净,但是凡夫的真如不欢喜安住在自己的空性,真如妄动一念不觉变成了「识」。「识」虽然是「了别」,但它是杂染的。(凡夫才叫做识,如果是圣人就叫智了,所谓「转识成智」也。)我们如果在经论中看到「识」这个字,表示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内心不清净的。「识」里边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果报。

  第一个最微细的识是第八识,它有异熟的功能。《成唯识论》将八识分成三类,八个识有八个功能,但是我们将它汇归成三大类,第一类叫「异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行相最为微细,它本身不造业,永远保持在「无记」的状态。(一类相续保持无记状态),它的功能只是「受熏」,它接受业力的熏习,把种子保存下来。因此第八识的功能在唯识学上安立它为「异熟」。另外一个名称叫阿赖耶,是摄持之意。此处《成唯识论》则安立为异熟。

  解释「异熟」:

  「异熟」简单讲就是「果报识」。它本身不造业,只是收集你所造业的结果,就是「受熏」。之所以称之为「异熟」,有它特殊的三种意义:一、异时而熟:前七转识在造业时不能马上得果报,第八识会把它保存下来,业力要累积一些时间,也就是造业的时间和得果报的时间,「时间」不一样。(不同时)二、异类而熟:因和果性质上的差异。「因」通三性,「果」唯无记。造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性。但是「果报」唯是无记性,果报是不讲善恶的。比如:贫穷,它只是一个不可乐的果报,是恶业所招感的不可乐果报,不可说贫穷是一个「恶果」,因为「恶性」有招感性,假如这个果报的本质是恶性,那就永远没办法解脱了。在唯识学上来说;「恶性」是有招感性,有招感性就是会去招感另外一个果报,如此一来如果一个人堕落到一个「不可乐」果报,如果「果报」有恶性(招感性),那这个人就永远没办法解脱了。「果报」不能讲善恶,这样处在不可乐果报当中的人,才有可能藉由逆增上缘而改变命运

  三、变异而熟:因到果之间存在着变量。比如: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这个业力被第八识摄持住,在内心当中一定会有不安的感受,但是业力在未得果报之前,就存在着变量。透由忏悔(拜忏)、念佛(万德洪名清水珠)等等,清净佛水一入到内心当中,与五逆十恶之罪业一接触,「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念之间把五逆十恶的罪业给消灭掉了。只要一口气还在,我们对我们的业力都有改变的能力。「业」不是经常保持一定的,这就是「变异而熟」。除非业力已经得果报了,那就很难改变了,只要业力还被第八识保存,那都有变量。变异就是变化,有可能会增长,也有可能会消解。因此所谓「异熟」就是因到果之间有异时(时间差异)、异类(性质差异)和变异(过程差异)三种差异,所以安立为「异熟」。这三种变化都以第八识为主,所以安立第八识为「异熟识」。它负责从无始劫来收集业力,它本身虽然不会变化,但是经由前七识去造业,对它就能产生变化。

  第二类是第七识,它的功能是思量。第七识本身也是不造善、不造恶,它的性质与第八识同样都属于「无记」。但是第七识是「有覆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有覆→覆盖真如→障碍圣道。第七意识的行相(功能)是思量→思惟度量。「识」都是了别,但是第七识为何安立它是「思量」呢?因为第七识的明了性的特性是;它能够对所缘境生起很深入很深入的思惟观察,很深入很微细的去观察,而且相续的观察。第六意识的所缘境是变化的,有时候想善,有时候想恶,想现在,想过去,想未来,它的所缘境就像猴子抓树,抓一个放一个,再抓一个放一个,前六的所缘都是各式各样的变化,第七识则是专一的,它的所缘境就是第八识,从头到尾它只注意第八识,所以它是将第八识错认为「我」,也就是执持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意思是:第七识不向外攀缘,它的明了性不向外,它只攀缘第八识,第八识的明了性非常非常微细,它是剎那生灭。但是第七识错以为第八识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就好像我们看日光灯,以为它的光是相续的)第七识一次又一次去观察第八识,误认为第八识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持着第八识为「我」。它的功能就是思量,一次又一次的去对第八识思量,思量第八识然后再持为「我」。(在有漏位时,把

  这第八识执为「我」,但是在转识成智了以后,它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在凡位时思量的是我、法二执)因此,总的来说,第七意识的功能就是「思量」。

  前六识:《成唯识论》将第六意识的功能安立为「了境」。了——了别。八识都有了了别的功能,但是前六识的了别行相特别显,第七与第八识的了别性都非常微细,性质也不是那么明显,反而第八识的了别性所发动出来的作用是「异熟」的特性多,第七识的特性则是思量。前六识是真实的「了别」,了别外在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前六识所了别的境界。广泛的去了分别过去、现在、未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所以安立为「了境」。前六识多数都在一起活动。

  《成唯识论》把八识分成三类:第八识是「异熟」,第七识是「思量」,前六识则是「了境」,三类各有其性质。

  以下再看讲义p.10

  蕅祖「别释八识相用」:

  蕅祖把八识分成四类,前五识是一类,第六、第七、第八都各一类。(唯识学上有把八识分成三类与四类两种情形。)

  一、前五识:

  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

  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

  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

  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

  依于身根,了别痛养寒热等触——名为身识。

  前五识各有其所依的「根」和所缘的「境」界。前五识的作用都是「了境」,但是前五识的了境各有它的所依和所缘。依者——依止处——根。「根」在唯识学的解释是:依托。(喻:树它能生起枝、叶、花果,是要依托它的根吸收阳光、水分、矿物质。)此喻前五识要生起了别的功能,也要依止「根」。

  「根」它是色法。医学上对于「根」的认识较为肤浅,医学上认为眼能分别青、黄、赤、白是眼根,而这眼根所指的是视神经,这「视神经」是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的,四大的色法。但是佛法认为:眼睛能够看到,是内心的明了

  性,也就是「眼识」的作用,眼根只是眼识的依止处,「识」才有了别的作用。比如:一个眼根坏掉的人,他只是分不出青、黄、赤、白,但是他的眼识仍有作用,因为他的「明了性」看出去的是一片黑暗,「眼识」所缘的是一片黑暗,而它能了别出一片黑暗正是「识」的作用。「根」是色法,「色法」没有明了性;「识」是心法,只有「心法」才有明了性。但是「根」是「识」的所依托,因此「根」败坏了,「识」也会有障碍。因此眼根所缘的是「色尘」,而能了别色尘的是眼识。

  《瑜伽师地论》说明根、尘、识之间的关系:

  人 开着 车子 到某一 地点 去办 事情。

  ↓↓↓↓

  →→→

  识 依托根缘尘造业业 。

  识、根、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十八界的关系,主要的还是「识」。

  能造业的是「识」,但是「识」无法单独活动,它还必须依止「根」,要有「所缘境」,这三种条件(根、境、识)都具备了才能造业。五识依止五根了别五种尘境。

  ※所谓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界者,界限也。在凡夫位时,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界限。(例:眼识只能了别色尘,不能了别声尘。)各识有各识的活动范围,但是到了圣位就没有这种限制了,入了「法性」的圣人,六根是能够互用的,所谓的十八界,对圣人而言是没有障碍的。

  ※前五识不能单独生起了别的活动,前五识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眼睛看东西时,第六意识不在这个地方,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第六意识帮忙,前五识是不能活动的。因此第六意识就是前五识的「增上缘」。

  ※因为是依止五根了别五种尘境,故知五识都是向外攀缘。「识」是过去的因缘,并不是每一个人所了别的尘境都一致。例如以眼识为例:一般而言,普通凡夫眼识的活动范围只能见到阳间境界,有些人眼识特别,它能见到阴间境界。就人的果报而言,眼识和耳识特别重要,修学佛法的听、闻特别重要,因此眼识和耳识在人道就格外重要。

  第六意识:

  依于意根,遍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

  第六意识所依的根是「意根」,「意根」就是第七意识,它是心法,(前五识所依的根都是色法)。依止第七意识的意根来作三件事情:一、遍了五尘:意即「五俱意识」。前五识只能分别自类尘境,但是第六意识能跟前五识合作,普遍的了别五尘境界,它的活动范围很广,能了别颜色,听声音,也能嗅香,乃至于触,同时和前五识活动,所以叫「五俱意识」。二、亦能分别落谢影子:它也能生起「独头意识」,能够单独活动。前五识一定要第六意识帮忙才能够活动,但是第六意识可以不须要前五识帮忙,比如打坐时,前五识的分别都停下来,只有第六意识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也可以的。分别前五尘所落谢的影像,也就是「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可以不须要前五识,单独的打妄想,单独的分别。(此乃对望「空间」。)就「时间」而说,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前五识只能分别现在的境界,第六意识它能分别过去现在未来,已经发生过的事,它可以把它调出来再了别一下,还没有发生的事虽然没有印象,但是第六意识对于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它自己可以先创造出一个印象来。第六意识它能分别过去、现在、未来,因此它分别的功能就比前五识广大了。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

  前五色所依的五根是「净色根」,它是色法。第六意识所依的意根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识「有了别性」的心法。(识有了别性,是心法。)

  问答:

  前五识是心法(识有了别性,是心法),但是五识所依的五根是色法,此根(清净根)属四大,是色法。第六意识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识,是识,所以是心法。第六意识可以不必要眼睛的帮忙,它自己就能够现出影像,从种种名言中,创造出所缘境的影像。所谓「落谢影子」,就是你曾经学习过的法义。

  (一)第六识业用

  前六识的功能都是「了境」,了别六尘境界。前六识中,主要以第六意识为主。换句话说:第六意识挟带前五识来造业。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两特性:一、活动范围特别广大。(一、二句)

  二、造业势力特别强胜。(三、四句)

  一、活动范围:

  性界受三恒转易:性——三性。(善、恶、无记)第六意识与第七、第八不同,第七、第八是经常保持在无记的状态,但是第六意识能够起善,能够起恶,也能够起无记。界——三界。(欲、色、无色)第六意识可能在散乱心的欲界活动(五欲境界中活动),它也能够修习禅定,由定心到色界、无色界去。

  意识是通于三界的,像四禅、四空定那么高深冥静不动的心,都是第六意识。除了无想天以外,其它全部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由粗到细而已。所以第六意识的活动是三界都有的。受——五受。(苦、乐、忧、喜、舍)第六意识有苦、有乐、有忧、有喜、有舍各种不同的「受」。第六意识在性、界、受三种也不固定,它是时常变化的,随外在境界的变化而变化。

  根随信等总相连: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心所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以及「善心所」。意思是第六意识只要还在凡位,不管是善人、恶人,都有根本烦恼、随烦恼、善心所等善、恶夹杂的内心活动,所以说「根随信等总相连」。总而言之,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通于三性、三界、五受,通于染污,也通于清净,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前五识是不通三界的。)

  二、造业势力: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的造业,它能驱动你的「身」去造业,发语;能讲,也是第六意识所发动,它发动身业、语业,在整个八识中是「独为最」,唯独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识中,造业力量最强胜的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只是帮助它,第七和第八都是无记性,不造善也不造恶。)因为它「动身发语独为最」,所以就「引

  满能招业力牵」。它所招的引业和满业的作用就是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得果报。(造善业去得可乐果报,造恶业去得不可乐果报。)第八识虽然是生命的本体,但是它是「果报识」,本身并不造业。第六意识负责造业,而第八识去得果报。所以说;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一念迷,生死浩然。同时也是「众妙之门」,一念悟,轮回顿息。这「一念」指的就是第六意识。因此「弟子心不安」,不是像鲧治水用围堵的方式,而是像大禹那样用疏导的。第六意识可以造恶业,但是也可以用第六意识来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用第六意识来「念佛」,转念念佛。「围堵」就像高深的禅定,「如石压草」,让烦恼暂时不起而已,八万大劫过后,又回到烦恼里。而「疏导」就像转念念佛,转烦恼成菩提。第六意识欢喜在五欲境界里活动,活动的力量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方向错了,所以我们只是把它拉回到正确的方向,到三宝的境界来活动。(就像西藏的上师说:把心带回家。)

  佛法所谓「不二法门」——真妄不二。能造业的是第六意识,觉悟以后,能修诸功德的也是第六意识,是同一个明了性,只是它「转迷为悟」了。所以说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在八识中,它的造业势力最为强大。修行,就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但是第六意识要活动,也还得前五识帮忙。

  讲义p.11 蕅祖批注,第七意识业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就是第七意识,它从无始劫以来,它的明了性的作用不像第六意识那么广泛,第七意识从有生命以来只做一件事——「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第七意识它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也就是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然后虚妄的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此处注意「虚妄」两字,它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感觉有一个「我」,其实不是第六意识想出来的,是第七意识在活动,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要

  依止「根」才能生了别。我们现在也是「无我」,真理是通凡圣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真相。本来是没有「我」,是第七意识虚妄的去想出一个「我」来的,第七意识它只能执我,但是它没有造业的力量,也没有修习止观的能力,因此必须靠第六意识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才能把第七识虚妄的「我执」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因此修行只是还我本来面目而已。)

  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

  「末那」翻为「意」,或「染污意」。什么是「意」呢?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恒」就是恒常。第七意识的作用是恒常没有间断的起现行。不像第六意识它的活动范围很广,造业势力很强,但是第六意识是有时活动、有时不活动,第七意识它是恒常起现行,所以说它「恒」。「审」,它能作深入的观察,并且思惟度量,这是第七意识的性相。

  八识规矩颂: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意识在恒审思量以后,它就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想出一个「我」的相貌来。我的生命体当中有一个「我」,这个「我」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就是「我」的常住身心——我相随。使令我们日夜都在颠倒状态下,因为有情一但有一个「我」,为了要保护这个「我」,就很容易造业了。前六转识要以第七意识作为染净依。换句话说;第七意识是清净的,前六识就都清净;第七意识是染污的,前六识就都染污。所以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这个染污的「我」没有消灭,那么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等的善业都变成「有漏」,这就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意思就是:前六转识以第七意识作染净依的一个判断标准。

  第七意识业用:

  《识论》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变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成唯识论》上说:无想天的有情,(无想天——第四禅,舍念清净地。)在他一期五百大劫的生命中,因为高深的禅定,第六意识的心王跟心所都熄灭了,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那么这个人就是清净了。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没有学唯识,也很容易认为说,我为什么会作错事呢?因为有第六意识的缘故啊!我的心有问题,我只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就一切都解决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把第六意识停下来,第七意识继续染污,仍是染污!因此,如果以为没有第六意识这个人就是清净了,那是不正确的。无想天的有情在五百大劫长时的寿命中,已经没有前六转识这种「粗」的分别了,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的存在,那么就是「我执便无」了,既然「我执便无」,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入圣位了。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无想天」的果报尽时,还是掉下来,仍是没有脱离三界啊!可见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染污的「末那」在无想天里恒常的活动着,即便是「无想天」,这个染污的「末那」还是继续的「恒审思量我相随」。因此一切的圣贤都诃责、厌恶无想天的果报。

  ※我们如果不学「唯识学」,不看经论,也很容易像这样,第六意识经常在一种不思善、不思恶,冥静不动的境界,其实这种不思善、不思恶,若不是跟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很可能只是一个「定」的境界,就是一种「止」的境界,「止」能够暂时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停下来,你感觉到已经没有烦恼了,事实上不然,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隐藏在那个微细的第七意识里那个「我」里面,它只是被「如石压草」一般压住而已,等到禅定破坏以后,「烦恼」又从这个「我」里面跑出来了。因此唯有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之智慧,才能去除第七意识的微细「我执」。

  公案:优婆提多尊者与善见比丘。(善见比丘执四禅为四果)「禅定」可以把三界的贪、瞋、烦恼都停下来,但是「慢」心通于三界。「慢」烦恼不破坏禅定,只要还在「凡位」就一定有「慢」。此公案;优婆提多尊者藉由法会因缘,

  善巧使令善见比丘观察到自己的「慢」心所,因而使善见比丘发露忏悔,在教其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从而证得真正之「阿罗汉」果位。

  (善见比丘有四禅禅定功夫,法会结束后,惊觉自己有「慢」心所,他因为执四禅为四果,自认「我是阿罗汉」,阿罗汉应该是无我、无我所的,而我有慢,「慢」就是一种你、我的对待,那这个「我」还有一个「我执」,那「我就不是阿罗汉」啊!因而向优婆提多尊者发露忏悔。)

  《宗镜》云:创入道者,此意须明。刚开修学圣道的人,对于第七意识「思量」的相貌要特别了解。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因为第七意识的「思量」是决定凡圣的因素,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它的体性。(它的体性是「思量」,在有漏位时是思量我、法二执,在无漏位时,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佛法的根本在于「解惑」,不修我空、法空观,但是持戒、但是苦行,我执还是很重的,故知「解惑」在于我执、法执的对治,如此才能究竟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那么你在「迷」时,就是思量我法二执,在「悟」时就成就平等性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在八识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别强大,所以名之为「意」(染污意)。向有漏中,作无明主。在有漏位时,它就是「无明」。(故知:十二因缘之无明即我执、法执。)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第七意识它的功能是不间断恒常起现行,无想定、禅定等都无法调伏它;(高深的禅定只能够调伏前六识这些粗的心识,禅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停下来,除非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调伏。)它的「恒审」也是四空天(无色界四天)都无法转变的。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它是有覆,却是无记,而且只有向内攀缘第八识。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它恒常起现行,所以会遮蔽真如而障碍圣道。(蔽真障道指有覆无记)。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它是第六意识的「不共所依」,成就三界的我执、法执(成染),而造成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由我、法二执所滋润,无量无边的业力都靠无明而滋润。)到此释第七意识的行相。以下是结示劝修:(永明延寿大师)是以

  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所以想要超越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吃药之前,须先了解病是从何而生起的,好好的去仔细推寻,静下心来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所谓断惑之门,斯为要矣!它的意义是:把一切烦恼的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