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六波罗蜜有顺序吗?

【六波罗蜜】有顺序吗?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佛教六波罗蜜介绍

  六波罗蜜是指菩萨修行的六种行持,是佛教的大乘菩萨道,是六种度脱烦恼、抵达无上菩提的方法。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对治贪心、忍辱对治嗔心,智慧解除愚痴。持戒、精进、禅定,则是息灭贪嗔痴的辅助修行,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彼岸,故称六波罗蜜。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佛在多部经中反复告诫切不可断学般若,果报在三恶道。

一、檀波罗蜜(布施)

  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布施是什么?布施是一种善的心理,是修布施时发起施舍的思心所;布施也是一种行为,是修布施时所产生的身语的行为。因此,布施的关键因素不是财物,而是布施时的舍心。

  什么才是圆满的布施?并不是说把全部财物施舍给他人,令所有众生远离贫困之苦。如果那样的话,修行就没有尽头了,因为众生无量无边,世间没有谁会有能力令所有众生远离贫困。

  圆满布施的标准在于,我们能够破除自身的悭贪和执著,并将布施之心修习圆满,没什么不愿布施给他人,也没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布施的。如果具备这样的施心,布施也就圆满了。

  布施的种类有三,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法布施,即为众生开示如实而没有颠倒的佛法正见和工巧明等,以及世间各种健康而有益身心的知识技能,都能如理地为对方传授,并引导他们走入佛门受持学处。无畏施,当对方遭遇统治者压迫或黑社会欺凌,以及猛兽、非人、各种天灾人祸的恐惧,将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帮助他们摆脱恐惧。财施,即以财富帮助他人。

  布施的差别,主要从行者的不同身份和布施种类进行说明。财物的布施,主要是在家菩萨道行者所修习的,出家菩萨应该重点修习法布施,而不是财施。这是《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的。这是从不同身份,说明布施应各有侧重。

  为什么说在家众侧重财施而出家众侧重法施呢?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主要担心出家众如果广行财施,就要想方设法地赚钱,会影响到闻思和修行。这是《大乘集菩萨学论》所说的。

  所以,这主要是防止出家人为行布施而求财,如果这么做对修行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只是因为往昔福德所致,那么也应该在法布施的同时广行财施。换言之,我们不要把这个问题绝对化,觉得出家众只能行法施而在家众只能行财施。因为法施的关键是有正法,而不是唯身份论,如维摩诘居士即是一例。大德夏惹瓦说:我不对你们说布施的好处,但必须对你们说执著财富的过患。

  有的出家人多方经营,积集财物,多方毁坏戒律而行布施,这是诸佛菩萨所不喜欢听到的。所以从原则上说,出家人的正业是修行和弘法,至于财施,只需根据自身条件随缘而行。

  布施并不是简单地给别人一些什么,关键是将布施心培养起来,调动起来,让这念舍心在心相续中形成强大力量。修习布施也是为培养这种心行服务的,这样才能战胜生命中的悭吝和贪著。作为菩萨行者所修习的布施,不仅需要克服障碍布施的悭贪心理,进一步,还要以慈悲心生起将所拥有的一切施舍众生的意愿。

二、尸罗波罗蜜(持戒)

  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戒,是指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戒的作用在于防非止恶,从而止息不善的心相续,强化善的心相续。从持戒来说,尤其是声闻戒,主要是从行为进行判断。但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心理基础,杀盗淫妄的心理基础就是贪嗔痴。一旦断除贪嗔痴的心相续,自然不会再有杀盗淫妄的行为。所以,持戒要止息的不只是外在行为,关键在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持戒的圆满与否,并不在于使众生全部远离损害,而在于断除损害众生的心理。

  「戒」在佛教来说,基本的有五项,称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受持三条、四条也是可以的,愿意受多少就算多少,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时有个「戒体」,戒体是特殊的名词,为什么菩萨戒可以一受永受,而声闻戒只能一生受,这是因为戒体观念的不同。

  声闻戒属于色法,小乘有部宗认为,色法即是在受戒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为缘,有防非止恶功能的,名为无作色、无表色。色法是物质的,当物质的身体死亡或消失,即使不舍戒,戒自然不存在,戒体也就没有了。

  声闻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种戒品。在家的五戒与八戒,出家的十戒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间戒,重于身口二业的现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之一云,五戒得分分受,萨婆多部则不许分受五戒,《成实论》及《大智度论》许可随分多少受,八戒则须全部受。出家戒又叫出世间戒,身口意三业并重,必须要全部受。

  菩萨戒是属于心法,《大乘唯识论》便指出,受戒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续,而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为依于受戒时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于色之名,实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为止,都是存在的,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生再来受,或是这一生受了,觉得心已经不再坚固精进,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够再次熏习。

  菩萨戒有十善戒及三聚净戒的二种戒品。《大智度论》以十善戒为总相戒,其余一切戒为别相戒。而三聚净戒又分在家及出家两种,是随持声闻戒而发大菩提心,那就是: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律仪;摄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门,如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摄众生戒──以佛法饶益一切有情。三聚净戒能对治恶业,清净身心。

  声闻戒是以出离心为主,断除欲望而出三界,菩萨戒则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以菩提心为根本。在家与出家的出离心是不一样的,在家的出离心,指的是虽然有眷属、有财产、有事业,但是在拥有的当下要观空;观空就是知道一切均为因缘所生,并非是究竟的、永恒的、不变的,用这些暂时所拥有的资源来利益众生,不占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的出离心跟菩提心是相应心,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发不起来。

  菩萨戒是以利益他人来做为利益自己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很自私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你能从照顾自己的家属开始,扩及环境里所有的人,用一切的资源来利益他们,就一定能受到他们的欢迎、拥护、回馈,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万利。

三、羼提波罗蜜(忍辱)

  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通常所说的忍,主要是指受到别人伤害时能够忍辱。而菩萨道修行中的忍辱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忍耐冤家的伤害,为耐冤害忍;二是忍耐艰苦的生活环境,为安受苦忍;三是忍耐佛法对自己固有观念的颠覆,为谛察法忍。

  能够障碍忍辱的心理,主要有嗔恨、怯弱、不解和不乐等。嗔恨,是对不悦意的境界心生抵触乃至报复。怯弱,则是不能吃苦耐劳。不解和不乐,是对真理不能如实理解,所以不乐意接受。

  忍辱的圆满,是要对治自身的嗔恚、怯弱、不解、不乐。若能彻底灭除自身的嗔恨和愤怒,使无嗔成为内心主导力量,忍辱的修行便成就了。并不是说,要使一切有情都远离愤怒,忍辱才能修习圆满。即使佛陀在世时,也照样有人会对佛陀出言不逊。可见,忍辱的圆满是在于自身心行的圆满。

  忍辱的种类大体有三种。首先是对他人带来的伤害都不要在意。这并不是说,让我们在心怀不满时强行忍耐,那样往往会使内心压抑,积郁成疾。真正的耐辱,其实是忍无可忍,也就是不觉得有什么需要忍耐。之所以需要忍,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把事情看得太实在了,一方面是因为心量狭隘而产生的排斥。如果我们能从缘起来看世界,了解一切都是因缘假象,哪有什么值得忍耐的呢?

  其次是对身心产生的痛苦能够泰然处之,对于和我们原有认识相抵触的佛法真理能够欣然接受,这就是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可见,佛法所说的忍辱重点不在于忍耐,而在于正确的接纳——这种接纳又是建立在智慧观照的基础上。

  我们要培养忍辱的德行,首先还是要从观念进行转变,需要思惟忍辱的殊胜利益,和不能忍辱的负面作用。认识转变了,修行才可能有持久的动力。

  思惟忍辱的利益,就是要想到,如果我们能够忍辱,必然不会四处树敌,亲友也不会彼此反目而远离你。此外,还能拥有欢喜和快乐,临命终时,不会因曾经的鲁莽粗暴而后悔,而且会因修习忍辱得生人天,趣向善道。

  学佛者大多会有这样的经验,虽想发心利他,但受到众生伤害时,往往会感到不满,感到失落,由此退失信心。《摄波罗密论》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将要舍弃利他心的众生,忍辱是最为善巧的对治法门。而世间一切善业、快乐等圆满果报,往往会被嗔心所破坏,如果具备忍的修养,就能挽回嗔心带来的损害。

  忍辱还是断除嗔心最有效的力量,是灭除害人之心的甘露,对于世间一切损恼,忍辱都能从根本上予以解除。如果以打报打,以骂报骂,世界就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唯有忍辱才能息灭仇恨,消除对立,化干戈为玉帛。

  因为忍辱所具有的作用,所以它是菩萨行者的铠甲。如果那些粗暴众生恶言相向,对我们报以毒箭般具有杀伤力的辱骂,但因为有忍辱之铠的保护,即使听到再恶毒的话,也觉得像是赞叹一样,像是天女散布的妙花那样,不会使我们受到任何伤害。也因为忍辱,使我们美名远播,为人称扬。

四、毗离耶波罗蜜(精进)

  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精进,简单地说就是勤奋而努力。但这种努力是有特定内涵的,唯有对断恶修善所做的努力,才称得上精进。所以,它是修习善法过程中的重要增上缘。所谓精进,就是对修习善法和利益众生的事业生起勇猛之心,以及由此产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

  精进的种类共有三种,分别是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第一是披甲精进。菩萨在修习精进时,要以勇猛的心力为先导。这种意愿就像身披铠甲一样,能够保护菩萨发心不退。因为具备这种意愿,即使用百千倍的三无数大劫,哪怕只是为了解除一个有情的痛苦,哪怕要入住地狱才能帮助他成佛,也会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为成就无上菩提而精进不退。第二是摄善法精进,就是为了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勇猛精进,坚持不懈。第三是饶益有情精进,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都励力而为,在所不辞。

  精进修行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因为精进属于心所有法,必须由心而生,而不仅仅在于行为。如果对此有了明确认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上,趋利避害正是一切有情的本能,关键是要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

  在一切善法修行中,精进是极其殊胜的,任何善法的成就都离不开精进。因为依止精进,我们才能安住在殊胜的快乐中,也就是禅定之乐,体证空性之乐。不仅佛法修行离不开精进,包括世间一切善法的成就,同样离不开精进。因为精进努力,我们才能获得世间的物质财富,成就清净的人天善果(下士道),才能断除我见和轮回(中士道),成就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上士道)。

  如果我们具备从不厌倦的勇猛精进,那么,无论想做什么都能成就,不可能有什么做不到的。当然,精进也是要善巧,要得法,不是蛮干就可以的,否则越精进越容易出问题。

  一个精进修行者,白天黑夜都不会空过,都会积聚功德,不再向下堕落。精进者还能获得过人之法,功德日日增长,犹如盛开的青莲花。据说青莲花种子微小,却能生长出硕大的茎叶和花朵,以此比喻精进的力量。

  不精进的过患,正如《海慧问经》所说:那些懈怠的人,菩提道对他们来说简直遥不可及。他们不会修习布施乃至般若等六度行,所以也没有能力利益他人。有句话叫做“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佛菩萨品质都是通过精进修行成就的。而那些懈怠者,自利尚且不能,更何况是利他呢?

  此外,《念住经》也说:懈怠是长养一切烦恼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比懈怠更糟糕的。如果我们有一点懈怠的话,就无法从妄想和混乱的情绪中走出。即使你已具备一定知见,若因懈怠而不去运用的话,这种见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从这些方面思惟不精进的过患。

  障碍精进的违缘主要有两点,一是虽然见到可以修习的善法而不付诸行动,也知道这个法门好,也有能力修,但就是不修,不当做一回事。二是想着我怎么有能力修习这些法门而心生怯弱,觉得这些事情都是菩萨做的,不是自己有能力承担的。

  精进生起的四种顺缘,分别是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和止息力。第一是胜解力,要深信业果之理,对于善行招感乐果、恶行招感苦果的原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这样才能在取舍善恶时生起行善的动力。如果认识不到这些努力的意义所在,即使能够做一些好事,也很容易受到外力阻挠,难以坚持下去。第二是坚固力,对于没有观察过的事,不管是什么,都不会轻易随之而转。反之,对于经过智慧抉择的行为,一旦着手进行,就会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直到达成目标。

  第三是欢喜力,应该像婴儿游戏一样,从不感到厌倦,从来不想停止,我们也要用这样的心态精进努力。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会认清很多人生问题,烦恼会不断解除,内在的自主力越来越强,对佛法的领悟越来越轻松。所以,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如果修得非常痛苦,必然是方法有误。第四是止息力,也就是松紧有度。如果在修行过程中过于精进,超出身心的承受力而导致疲劳,就要暂时休息一下,使疲劳得到缓解,接着再继续精进。修行要讲究质量,讲究效果,而不是一味打疲劳战,否则很容易使身心劳顿,甚至因为厌倦而退心。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努力,令违缘灭除而顺缘增长,将使身心轻安,就像微风吹过木棉,在安然自在的状态下精进向前。所谓摇曳之中,就是张弛有度,保持良好的修行节奏。就像琴弦,如果绷得太紧,就会发出噪音甚至断裂;如果绷得太松,又无法奏出乐音。

  修学精进时,怎样才算具足六度而行精进呢?以布施为例,不仅需要自己安住于精进,也要令他人安住于精进,这才是精进的布施。其他五度也是同样。

  总之,佛法的一切修行都离不开精进,唯有精进地布施、精进地持戒、精进地忍辱、精进地修习禅定、精进地修学般若正观,才能迅速集资净障,成就菩提资粮。可以说,精进是一切法门的加速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精进之前需要谨慎取舍。如果方向错误,越努力,就会距目标越遥远。

五、禅波罗蜜(禅定)

  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

  静虑,就是禅定。静虑,是将心安住于善所缘境,达到心一境性的效果。当心正当安住的时候,其他妄念就没有机会活动了。凡夫的心,就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正是这种混乱,遮蔽了我们对空性的认识。修行所要做的,就是让心安住下来。但这种安住必须是善所缘,才不会有负面效应。

  禅定的差别,从自性进行区分,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一种是世间禅定,如四禅八定;还有一种是出世间的禅定,如直接缘空性作为所缘,这是圣者的静虑。从品类进行区分,主要有三种:一是专门修止,二是专门修观,三是止观双运。

  从禅定的作用上说,分为令身心安住、现证功德和饶益有情三种。现法乐住,是现前获得身心轻安的境界。除了无色界惟心轻安外,其余都是身心轻安。现证功德者,成就神通,都是由定所引生,这是和外道共通的。至于成就遍处解脱,则不与外道共,因为心念力是为了希求解脱,必入内道佛乘才有。由此引生的定力,才有遍处解脱功德。什么是遍处?指尽一切处无所不遍之意。修定时先缘一小境,纯熟后,所缘之境即遍一切。如十遍处之青遍处等,先缘青色小境,然后遍一切皆青色。胜处者,谓如形色等胜一切处。凡遍处胜处都是定力串习的作用,这些静虑是菩萨与声闻共同修学成就功德的静虑。饶益有情静虑者,是以静虑成办十一种饶益有情的静虑。

  禅定的生起途径,首先是思惟修习禅定有什么殊胜利益,及不修有什么过患。怎样使所修静虑具足六度?其中的布施,就是自己安住于禅定,并帮助他人安住于禅定。其他五度也是同样。

六、般若波罗蜜(般若)

  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般若,是六度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可能都是世俗的有漏行为,无法成为佛果资粮。

  总的来说,慧就是我们对所缘的一切境界、事物和法能够进行抉择、判断的作用,明了其中的功德、过失和真伪。同时,也包含对五明的善巧。五明是印度人对世间学问所作的归纳,即有关佛法的内明,有关辩论的因明,有关语言文字的声明,有关医学的医方明,有关科学艺术的工巧明。对这些学问的熟悉和使用,也属于慧的范畴,是通于凡夫和菩萨的智慧。

  关于慧的类型,主要分为通达空性、通达世俗和通达有情义利三种。或许有人会说,一切智慧皆含摄于胜义、世俗之中,为什么还要单列“通达有情义利”的智慧呢?这是特别针对菩萨行者以利益有情为重的修行特点而安立。

  第一是通达胜义,即通达诸法无我的究竟实相。其中包含两个阶段,一是依闻思正见推理观察,了知一切法无我;二是通过禅修,现量证得无我的空性。第二是通达世间一切现象的智慧,主要是通达五明的智慧,这样才能有效地摄受并度化众生。第三是通达利益众生的智慧,这就需要了解,哪些事对有情的现在或未来都有利益,而且是没有负面作用的利益,以及如何利益的原理。利益众生是有前提的,不是他们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的。因为众生的很多要求可能是颠倒甚至是罪恶的,于人于己皆有害无益。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时须经智慧抉择,知道怎么做对众生才有好处。

  智慧的生起之法,还是应当思惟,具足智慧有哪些功德,没有智慧有那些过患。关于具足智慧的利益,《般若百颂》说: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功德,根本都在于智慧。所谓见,即当下可以看到的利益;所谓不见,即未来的长远利益。我们要修习现在和未来的利益,就要依靠智慧指引。接着,从修习六度说明智慧的重要性。如果离开智慧,前五度只能成为普通的世间善行。

  菩萨对于前来乞求的人,即使布施自身的血肉,也像从一棵长满药物的药树取药一样,没有丝毫我慢、怯弱等分别念。这是因为他们能以智慧彻底通达无我,通达色身的如幻如化。而凡夫的布施则不然,或是落入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或是落入怯弱,感到害怕而想退却;或是心生分别,对有些人愿意布施,而对有些人不愿布施。

  菩萨以智慧了知不忍的过患和忍辱的功德,不论面对众生伤害还是恶劣环境时,都能安然接受,不被外境带来的痛苦所干扰。又因为具足智慧,而能真正了知如何精进之事,善用其心,如法精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修行路上迅速前进。而当般若的明觉作用生起后,才有能力安住于空性定中。所以说,唯有在般若智慧指引下,才能使布施等五度修得清净,修得圆满。

  比如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示现转轮圣王等各种身份,但不会被五欲尘劳所左右,因为他具足了慧和忍的力量。虽然看到喜欢的众生,立刻生起猛利的慈心,但不会因此生起贪著。如果带着贪著,心就会有粘性,就会粘到境界上。而菩萨在对众生生起慈悲的同时,因为具有般若智慧,又能保持心无所得,毫无染著。

  虽然对于有情之苦生起深深的悲悯和同情,但不会因此陷入悲伤而无法自拔,不会因此对行善生起懈怠。虽然菩萨对那些值得高兴的事感到欢喜,但不会因此对所缘境散乱掉举,浮想联翩。这种欢喜依然是平静的,依然是安住在空性中。虽然菩萨要利益所有众生,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布施出去。但为了帮助众生获得利益,乃至很小的利益,从来都不会轻易放弃。菩萨所以会有以上这些能力,都是因为具备了空性智慧,这样才能将相违的事善巧地调和起来。

  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每修一种法,都会出现同等的障碍。比如修慈悲时,障碍就是贪著;修喜心时,障碍就是散乱;修平等舍时,障碍就是冷漠。菩萨因为具足智慧,就有能力克服这些障碍。正如《赞所应赞》中所说:菩萨的修行既能安住于空性,同时又能随顺世俗,广泛利益众生。平常的人,或是偏空,什么都不想去做;或是偏有,什么都做得很执著。而菩萨既要认识到一切了不可得,又要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积极利他,这都要依智慧进行抉择。

  菩萨认识到世俗谛的一切有为相皆无自性,即使微尘都了不可得,但对所证得的空性则不需要舍弃,因为一切都没有离开空性。同时菩萨也认识到缘起因果丝毫不爽,方能二谛圆融,不舍于法性,亦随顺于世俗。对这些不具智慧者看来极其矛盾的事,可在具备空性慧的菩萨来说,不但没有任何冲突,而且是相顺的。事实上,这些本来就不冲突,只是因为众生的错觉才造成冲突。

  《赞所应赞》中还说:在不同经论中,对于同一件事的开许或遮止,佛陀有时会这么说,有时会那么说,其实这些并不矛盾,而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者施设的教法。在菩萨乘和解脱乘的经论中,或在显宗和密宗的经论中,开许和遮止都有很多不同规范。有些人同时受了两种戒律,或修学两种法门,希望寻求佛陀所说一切经教的密意。对于缺乏智慧的人来说,这样做难免会遇到矛盾。而对于善巧通达佛法奥义的人来说,这些是不相违背的。之所以能够这样,也是般若慧的作用。

  《摄度论》说:如果没有智慧而希求果报,布施的体就不能清净。最殊胜的布施就是以无我利他之心而行布施,而要圆满无我利他布施,离不开智慧。如果离开空性慧,布施难免著相,最终只是培植福田而已,只能感得增加财富的结果。又说:如果没有智慧观照,就不能清净地持戒。没有智慧观照的持戒,或是开遮不明,或是持得执著,这样的持戒反而会增长烦恼。论中又说:因为被错误知见及过失干扰其心,不能认识和相信安住于忍辱的功德,这样就会善恶不辨,就像无道的国君一样。论中说到:空性为一切智者所赞叹,没有比它更为甚深和微细的。而且这是欲尘所不能障蔽的,如果缺乏智慧,就无法通达空性。一个人如果不能精进修习闻慧、思慧、修慧,他的见就不能清净。

  怎样才能增长智慧呢?首先就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程度,从适合自身根机的经教开始闻思。《摄度论》说:那些没有听闻经教和什么都不懂的人,是不会知道怎么修行的。如果没有听闻佛法的基础,怎么会有正思惟呢?想来想去都是建立在妄想的基础上。所以,应该精进闻法,如理思惟,依法修行,这样才能获得正见,开发智慧。

  布施时对施者、受者和所施物生起分别执著,认为这是实在的,是属于所知障的范畴。而对财物悭贪吝啬,不愿布施,则属于烦恼障的范畴。如果要远离所知障和烦恼障,必须依靠空性慧,除此别无他法。空性慧的成就是以闻思为基础,所以,闻法是修行中的重要内容。

  如果对闻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对于恶知识所说的“善和不善的思惟都是分别,应该舍弃”之类的话,就不会受到影响了。因为我们知道,佛法典籍中并没有这样说,善知识也没有认可这些说法。如果没有般若智慧进行抉择,只是对佛法有一点点信心,很可能听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看到别人哭,你也跟着哭;别人笑,你也跟着笑。就像流水一样,跟着别人所说的,一会儿以为是东,一会儿以为是西。因为不知分别而以为都是正确的,就会没有主见,随着这些说法而转。

  慧的圆满成就,还是要配合六度来修。如果自己能够成就智慧,也能够帮助他人成就智慧,就是慧的布施,其他也是同样。学慧而能不犯戒,是慧戒。学慧而不惧苦,是为慧忍。学慧而精进不已,是为慧进。一心学慧,是为慧定。学慧而了达三轮体空,通达无我,是为慧慧。

  六波罗蜜中的前五种,并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导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会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不如此。那么,世间的布施与佛教的布施有何区别呢?世间的布施总是住相的,而佛法则要我们‘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又世间布施有相则有限,佛法布施要不住相,无相则无限也。

  那么,造成两种布施差别原因在哪里呢?简单地说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开发,以妄心住相布施,将来只能招感人天果报;菩萨以般若引导布施,三轮体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世间的布施等行不能称曰波罗蜜,惟有在般若引导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才是成佛资粮,始可称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