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如何不妄想?如何不昏沉?

释门智:如何不妄想?如何不昏沉?

上海居士伍麒名启问:

  ‘如何不妄想?如何不昏沉?’

九华山·大慈藏寺·住持释门智答:

  这里有两个概念,第一个不妄想。第二个不昏沉。

  《楞严经》里面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你问如何不打妄想?我说不打妄想怎么可能呢?

  众生就是因妄想而生,世界就是因妄想而成。我们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宇宙、大千世界,无不从妄想而生,无不因妄想而成。那么在世间法你要断妄想,怎么可能!

  可是要修行就要去断它,不能去打妄想,那就要归元。你要想断妄想,你就一定要有归元的意识,实际上有归元的意识也是个妄想。怎么办?

  何谓“归元”?

  “归元”就是返璞归真,就是回归真如本性,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证道,就是彻悟人生宇宙的根本真理。

  要返璞归真,要明心见性,要证道,要彻悟,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证得清净!就是要不打妄想。《大学》里讲:“得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这里的止就是止妄想,止妄想才能清净、才能归元、才能成佛。没有别的路,无二路。

  虽无二路,却又很多种方便法门,管它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四祖讲了,大道至简,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妄想,至简就是清净,清净则归元。什么是至简呢?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不妄想。

  ……

  世界是因为妄想而生,人类社会、宇宙、大千世界都是由众生妄想而成,那你要断妄想,怎么可能?可是你要成佛,就要归元,就一定要不打妄想。要断妄想,可我们要断妄想这本身还是个妄想,所以张拙有诗:“断尽烦恼重增病”。你想断尽烦恼?是不行的,你想断尽烦恼实际上又生了一个烦恼,原来的病没有除掉,没有治好,新病又生了。

  那修行一定要断烦恼才能修行呀,那怎么断呢——不断自断。就连“不断”这一念都不生,这时候是个什么时候呢?这是个什么状态?是个什么境界呢?我们能不能把握住它啊?

  能!很简单。当年长老须菩提在《金刚经》里面启请我佛:“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断烦恼。把心安住,安住哪里呢?安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

  要住,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妄想上?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妄想就像什么,就像大河,就像大河里面的波浪,你怎么能断呢?一浪接一浪,断不了。当你打这个妄想的时候几乎是这个妄想把其他的妄想代替了。当这个妄想打完了的时候,其他的妄想又出来了。我们的妄想就是这么回事,就像大江大河里面的波涛,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云门宗祖师讲,要“随波逐浪!”,不要“随波逐流!”。这句话意思就是告诉你,“随波逐流”就是随着妄想流而奔驰。“随波逐浪”就是站在岸上,或者站在浪头上,能看到浪而不去入流,不去入流就不能进漩涡而被漩进去。

  我们在妄想里就像在大浪里面一样,随顺波涛而逐流。随波逐流你就没有办法了,遇见漩涡你就要旋进去。那么随波逐浪就不一样,我在岸上或在浪头上看,看那漩涡,我不掉进去。

  我们看妄想,感觉类似。你随着妄想而走,顺着妄想而去,那你就会随波逐流。世界就是这么产生的,宇宙、大千世界就是这样而成的。

  设计师设计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小轿车,航天飞机,都能造出来。就一定要顺着这个妄想流走下去,而且一定要成就这个妄想流。因此世界是妄想而成的。所以你要断妄想怎么可能?

  因此,断妄想非世间法所能为,因为世间法是有为法。若要断妄想就一定是出世间法,只有无为法才成。那么你要修行,要清净,要成佛就一定要返璞归真,要归元,就要反妄想其道而行之,就不能去打妄想。

  那要怎么样才能不打妄想,而断妄想呢?这个断妄想本身又是个妄想,实际上妄想是断不了的,断不得的。那断不了又怎么办呢?

  就是要像《金刚经》中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能“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的妄想就已经断了。

  六祖当年就因这句话悟道。你要想断除烦恼,你就要明白“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的心应该不去住在某一个妄想的时候就叫“应无所住”。可是你千万不要又生了一个念,生了一个什么念?生了一个当下应该住的念。

  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当你吃菜时,往嘴里放,你没有往耳朵里面去塞,没有往鼻子里面去放,这就是没有妄想,这就是断妄想,就是不打妄想。很自然地把它放到嘴巴里,没有任何人在指挥,没有任何人在要求,你也没有去任何思量,这就叫没有妄想。

  当你在喝水的时候,你没有呛嗓子;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你没有咬舌头,没有咬你的腮帮子;当你走路的时候,你没有顺拐……这些都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没有妄想到了自然的程度,就是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断妄想。这就是禅。

  如何断妄想?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断妄想。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不去做什么,这就是断妄想!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啦,这就是断妄想!这就是大道至简,这就是归元性无二。

  第二个问题如何不昏沉?

  这个跟断妄想是两码事。昏沉,昏沉是什么?昏沉是障碍。它即是生理上的一种需要,也是业力障碍的表现。

  那我们昏沉好不好?当然不好!

  昏沉与生理上的疲劳是两码事,

  有的时候在生理上的疲劳就必须得休息。如打瞌睡及睡觉。疲倦的人打瞌睡,困乏的人要睡觉。要睡觉就要马上去睡,要睡觉了你不睡,在那里思考,思考多了睡不着了,这个时候不昏沉还是个麻烦呢!因为你入妄想流去了,入思考的妄想流了,麻烦!

  我有个弟子叫刘馨,十几年一直没有睡好觉,失眠。她说苦死了,她最盼的就是昏沉。她跟我打趣说:“哪怕能让我昏沉那么一小会儿就好了”。这个时候昏沉就不一定是坏事了。我们的身体在生理上需要休息的时候,需要调节你体内的机能,需要调节你的身心,需要调节你身体的阴阳和合,就必须要昏沉,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睡觉。

  业力上的昏沉当然又是另一码事了。

  业力上的昏沉需要我们靠佛力加持,用正念精进,用诵经、念咒以及拜佛等修持来集功累德,去战胜它。例如我们出家人在上早殿的时候,要背诵楞严咒。楞严咒就是断昏沉的最好的功课,最好的办法。在上晚殿的时候,晚课里面的大忏悔文,拜八十八佛,就是断昏沉最好的办法。真正精进的修行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就够了,也不觉得困乏和疲劳。哪里有昏沉?

  昏沉和休息的关系,休息的内容包括昏沉,昏沉是疲劳的休息。总是昏沉,总想休息,不想做事,这是病态。

  怎样才能不昏沉,保证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呢?

  该睡觉时就睡觉,该吃饭时就吃饭,该走路就走路,该做事就做事。这就需要正常的生活规律,这就需要善法护持。只要规律正常了,你就不用去管他,自然而然就成了,这就叫‘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果你总是昏沉,你肯定是不正常。该睡觉的时候不去睡觉,而去打麻将、去上网,结果上课时就会瞌睡,产生昏沉。如果昏沉成习气,就是业障了。业障重了一打坐就瞌睡,一诵经就瞌睡,结果不得修行。就是业障的表现。怎么办?很简单,忏悔业障,行菩萨道六度万行,很快就清净下来了……

  因此,我佛慈悲,教我们‘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安般(数息),念身(不净),念死,念般若。目的就是怕众生陷入昏沉与妄想的漩涡,而有碍修行。佛教我们要少去昏沉,勇猛精进的去修行。这时也需要我们去发大心,去发大愿,来靠佛力加持。可是我们总想标新立异,打破生活规律,就是非正常了。就一定会出现障碍的。到头来佛力也难加持与你。

  因此昏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善待自己,只要你善待自己,一定会克服困难,少昏沉的。

  以上是二零零六年春节期间,上海居士伍麒名于早餐完毕,提请启问。

  九华山大慈藏寺住持释门智法师的早餐开示。

  今经法师本人开许,弟子妙真整理,公布于众,抛砖引玉。与众同修共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