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学会知足,别让欲望毁了生活

学会知足,别让欲望毁了生活

  有一次孟子问齐宣王是否因为发动战争而感到心中畅快,齐宣王回答说:“不,对此我能有什么感到痛快的呢?我只是想借此来实现此生最大的心愿罢了。”孟子就问他:“那大王最大的心愿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见国君不回答,就猜测道:“大王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口腹享受吗?还是轻软温暖的衣服不够穿着?或者是多彩的景色不够眼睛观赏吗?美妙的音乐不够耳朵聆听吗?左右的仆从不够前来侍奉吗?大王的文武百官都足以供给这些,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摇头答道:“不,我为的不是这些。”

  于是,孟子便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我已经知道了,您心中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楚等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以您的所作所为去实现您的心愿,就像缘木求鱼一般啊。”

  齐宣王不相信地说:“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郑重地说:“恐怕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呢!缘木求鱼,虽然捉不到鱼,但也不会有什么后患。倘若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耗费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齐宣王“缘木求鱼”,是在告诫君主欲望和贪心越多,到最后不但事情不会成功,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但世间的很多人却情愿如飞蛾扑火般投进欲望的深渊,至死不休。

  正如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某种环境,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他的欲望是会变的,不断地增加累进。尤其是做了君侯的人,除了饮食男女基本的欲望以外,他的大欲就是君临天下,要权势,要更大更大的权势……”人们对于功名利禄的欲望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有了一个就想要两个,然后要求更多,直到被欲望负累。《解人颐》中有一篇描写人类欲望无止境的白话诗,非常有哲学意味:“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太多的欲望和贪求,到最后只不过是南柯一梦、水中幻影罢了。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大师带着弟子就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进行调查。这天,他们来到大街上,看到有一个乞丐正在向过往的行人乞讨,于是大师就带着弟子们来到乞丐的面前,讲明自己的来意,并提供给乞丐一定的报酬。

  大师对这个乞丐说:“你要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如实回答,心中是怎么想的,嘴上就要怎么答,如果你说的话被我们断定是假话,那么给你的报酬就会相应减少。”乞丐点头答应。

  于是,大师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身上有10块钱,你最想做什么?”

  乞丐马上回答说:“我会迅速跑到熟食店买一只香喷喷的烤鸡,两瓶爽口的啤酒,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美美地吃喝一顿,最后在太阳下后悠闲地睡上一觉。”

  大师又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假如现在你身上有100元呢?”

  乞丐想了一下,说:“那我就买上两只烧鸡,3瓶啤酒,带着同样要饭的老婆美餐一顿。然后找个小店,洗个澡,在那里美美睡上一觉。”

  “假如现在你身上有1000元呢?”

  乞丐听到这个钱数愣了一下,有些难为情地说:“先生,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过1000元呢。”

  大师严肃地说:“我说的是假如,请如实回答!”

  乞丐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肯定是先拿这些钱买一身上好的衣服,像你们一样光鲜亮丽地走在大街上,抬头挺胸地四处逛逛,再也不吃别人的剩菜剩饭,再也不伸手乞讨,找一个安稳的住所,不被打扰。”

  “假如你现在有10000元呢?”

  乞丐一听马上来了精神,激动地说:“我有这些钱马上会回老家,盖上几间新房子,买上几亩好地,种种庄稼,农闲时约上朋友玩耍。”

  “假如你现在有100万元呢?”

  乞丐愣了很久,然后满面生辉,喜悦之情溢满脸庞。他幸福地走到大师的面前,低声地说:“我有这么多钱,会像城里的富翁一样,穿金戴银,住豪华小楼,开好车,和老婆离婚,再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整天带着她逛街、唱歌——天下的荣华富贵,我都想尝试。”

  大师和弟子们听了乞丐的话都面面相觑,随即大师就按照约定给了乞丐100块钱。

  但是乞丐并没有马上跑去熟食店,而是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仿佛在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他,还能再给多少钱。

  俗话说:“欲壑难填。”金钱和欲望就是悬在人头顶上的一把利剑,你的贪欲愈多,各种欲望愈多,那么这把利剑就会变得愈沉重,直到有一天划过你的身体,伤害你的生命

  所以,人们应该抛弃这种欲望无边的心理,从欲望的泥潭中拔出自己的泥脚,千万不要越陷越深,以致万劫不复,再也无法回头,到那时悔之晚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