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退一步,人生之路才广阔

退一步,人生之路才广阔

  小和尚欲过独木桥,谁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于是他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他又走上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他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小和尚不敢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走完才匆忙上了桥,眼看就要到桥头了,迎面走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

  小和尚这次再也不愿回头了,他对农夫说:“施主,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不同意,眼睛一瞪,说:“不行,我要去赶集,你没看见集就要散了吗?”

  话不投机,两人争吵起来。

  这时,河面上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禅师。两人于是请禅师为他们评理。

  禅师看了看农夫,问:“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禅师说:“你既然急着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小和尚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他便过去了,他一过去,你不就可以早早地过桥去赶集了吗?”

  农夫红着脸一言不发。

  禅师又笑着问小和尚:“你是出家人,本当宽厚仁慈,为什么让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小和尚委屈地说:“在此之前,我已经给许多人让了路,继续让农夫的话,我怕是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禅师微微一笑,反问道,“你既然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有与他争吵的工夫,你已经过好多次桥了,即使这次还过不了桥,但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体现了你的修为,何乐而不为呢?”

  小和尚惭愧地低下了头。

  无论你说话也好,做事也好,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不让别人一点空间,就很难成功。例如走路,你让一步到处都有路,何必要故意去和人作对呢?

  生活中如果不能受一点气,处处不肯让人,就会使自己到处遇到阻碍。假如一个人做人处世持一颗平常心,在语言上让人一句,在事情上让人寸分,在财物上让人一点,在情感上多替人考虑一些,那么收获就会更大。

  争强好胜的心可以理解,但要选择时机。退,不是永远地退,只是给自己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退一步,不是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僵持的局面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在不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的基础上,选择退,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主动,因为你已经重新修正了自己。你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看着将来。

  尝试在生活中学会变换一下思维角度,养成“退一步”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是一种优越的以退为进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掌握它并将它适当地运用于生活,那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就会突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