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忘记仇恨,将鲜花赠予他人

忘记仇恨,将鲜花赠予他人

  仇恨是一把无形的剑,可以把人的心灵扭曲成丑陋的畸形甚至失去人性。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仇恨,那么就不会再有愉悦的心情,而且更会损害身心的健康,所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自己。因为仇恨弄得自己痛苦不堪,这又何苦呢?

  正如某位名家所言:“当一个人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应该会是他自己的手。”一旦仇恨无限膨胀,人就会变成魔鬼,丧心病狂,不计后果。而疯狂报复的后果,并不值得人们快慰。事实证明,没有哪一件伤害案件不是以施害者最终受到严厉的惩罚而收尾的。报复别人,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远古时代的一天,有一个年轻人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发现脚边有个像袋子一样的东西很碍脚,于是他便过去踩了那东西一脚。谁料,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还膨胀起来。年轻人急忙捡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棍使劲砸它,那东西竟然又开始膨胀,甚至都将整条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候,从山里走出来一位圣人,对年轻人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尽快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初,你一旦侵犯它,它就会慢慢膨胀起来,挡住你的去路,与你敌对到底!”

  由此可见,一旦你与仇恨沾上边,它就有可能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与别人磕磕碰碰,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但只要在自己的仇恨袋里多装一些宽容,你就会少一分阻碍,多一分成功的机遇。否则,你将会永远被拦阻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佛说:“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被仇恨左右着意志,被仇恨烧毁了理性。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与原本善良的本性,仇恨使人变得心胸狭隘和冷若冰霜,使人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变得自私、冷漠。因此,我们要懂得化解仇恨,让快乐永远追随我们。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靠在集市上卖画为生。一天,他刚摆开画摊,就看见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官员的小公子。书生知道这位官员在年轻时曾经迫害过自己的父亲,导致父亲忧郁而死。想到此事,他心底不由得涌起一股仇恨。

  然而,这位小公子并不了解这一切,他被书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停留在他的画摊前流连忘返,他看中了其中的一幅画。

  书生非常讨厌他,于是用一块布把那幅画盖住,并说不卖给他。不料,这位小公子却是个执著、任性的人,对那幅画始终不能割舍,无法忘怀,并因此得了心病,日渐憔悴。最后,他的父亲不得不出面,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书生那幅画。然而,书生宁愿把那幅画挂在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卖给他。书生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书生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渐渐地,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的形态日渐不同了。这使他苦恼不已,他费尽心思地寻找原因,却一无所获。后来有一天,他惊恐地扔下手中的画,猛地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位官员的眼睛,连嘴唇也极其相似。他气急败坏地把画撕得粉碎,高喊道:“我的报复怎么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生活就是这样,面对别人的伤害,刻意地报复往往结局并不乐观。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在报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同样会受到伤害,所以,“冤冤相报”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心中装着仇恨的人,其人生是痛苦而不幸的,只有放下仇恨选择宽容,纠缠在心中的死结才会豁然解开。

  不要让仇恨蒙蔽了我们的心灵,仇恨只能去化解,而不能让其膨胀。伤害发生以后,报复并不是唯一解决仇恨的方法,要用爱去填补恨的心理空间,用爱去替代恨,用爱去化解恨,让仇恨的心灵在爱的沐浴中得到解脱

  总之,只有放下仇恨,才能解脱心灵;只有放下仇恨,才能轻松生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