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茶 > 禅茶 >

佛教对唐朝茶业的普及起着积极的作用

佛教对唐朝茶业的普及起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到了唐朝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坐,容易积食,可以帮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

  因为唐朝国力昌盛和统治者的支持,唐朝的寺院经济十分发达,所以形成了庞大的僧道队伍。唐朝的僧道既是茶的主要消费者,也是茶道的重要倡导者。而且他们不仅饮茶,还种茶、采茶、制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已的茶园,而僧道们都擅长采制、品饮。有句话是,“名山出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寺名茶相互影响。

  由于一般寺院的四周都环境优良,适宜茶树的栽种,因此历代寺院都名茶辈出。例如,杭州龙井寺的龙井茶、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安徽黄山松谷庵一带的黄山毛峰、水井庵的六安瓜片等。饮茶成了禅寺的日常制度,成了僧众们的主要生活内容,更形成了一系列庄重肃穆的饮茶礼仪。

  陆羽在《茶经》中就有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便在这个基础上产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