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为什么要先设定目标?

\

  好,我们现在透过我们前面的前言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我们现在有资格来讲到修行的调伏力跟引导力了。我们看甲二的正文,甲二的正文当中有四科。第一个发心篇,第二个正见篇,第三个修行篇,第四个果证篇。那么前面三个发心,正见,修行是因地的修行,第四个是果地的功德

  我们先看第一发心篇,发心篇当中有四个主题。第一个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为什么要发心先说明它的道理。第二个变心愿为立行的标准,那么这个如何来发心,就是这个发心有几种差别的标准。第三个别明发心的差别因缘,我们如何才能够正确的发心。第四个结示发心的功德以劝修,那么我们如实的发心有什么样的好处。

  先看第一个,心愿为修行的先务。就是说修行为什么要设定目标?先说明这个道理。看经文:

  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者众生可度,心发者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藏,必先具发菩提愿,不可缓也。

  好,我们加以解释。那么我们前面讲到内心的安住,这个地方讲到发心的问题,就是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发心跟立愿是差不多的,很接近,就是你先要有一个目标,我们安住了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

  为什么要先引导,要有一个目标引导呢?因为佛法的法门太多了,而人生太短暂了,你不可能什么都去尝试,所以你心中有一个家以后,你就开始要注意,就是说你要用短暂的时间,到底你希望来生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才可以集中你的心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我们在修学法门的时候要有所选择的,这跟你的目标有关系,你必须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过程,看看你有没有偏掉。所以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够知道,在天台宗叫做什么?叫做善知通塞,就是说有人告诉我们这个有一个法门,有人告诉我们那一个法门,那我怎么知道要怎么取舍呢?你要知道善知通塞。

  就是说这个法门对你的目标是通,它有加分的效果会让你的修行更畅通,就是说我修这个法门让我趋向目标更畅通,这个法门可以修,修这个法门让我的目标变成阻碍,这个我不能修。所以你人生的选择完全从目标来判断,你没有目标就没有办法判断你的过程,哪些要取哪些要舍。所以说,愿立者众生可度,心发者佛道堪成,不管是上求佛道,不管是利他的下化众生,都必须要有目标来引导。

  所以我们修行当中刚开始先安住,安住空性,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你的所有的人生,安住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了,设定一个目标,看你来生希望变成一个什么结果,然后用你短暂的生命去实践它。所以这个第二个就是发愿。

  那么前面是正面的说明,这以下反面的来说明,假设你不设定目标的过失。假设一个人他也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那么你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那么人家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那么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这个打佛七啊,最容易看得出来这个人心中有没有目标,你看有人打佛七,他也无所谓啦你打板我就进来,你说打完我就出去,就这样子,这七天把佛号念完就算了。但是你这样子你的佛号没有力量,就是你很想要念佛,但是你不是我一定要念佛,你只是很想要。

  有些人打佛七的时候他是有目标的,这种人你看他念佛号的时候他的神态是不一样的,他带目标而来,这种人是有备而来,他可能遇到重大的灾难了,他来念佛,他每一句佛号是有真实力道下去的,把力量放进去了,为什么?因为他有目标。

  修行啊,其实只有你知道而已,诸位要知道修行跟上班不一样,上班你只要打卡,走的时候在再打一次卡,你中间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是吧?但是你念佛的时候你是不是有用心,这个差很多,差非常多。我常常说有些人打佛七是结缘的佛七,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诶,我来了,跟阿弥陀佛打个招呼,你根本没有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连阿弥陀佛的门都没有进去。因为你念佛号的时候你也没有把心放进去啊,为什么呢?因为你无所谓,你不想做些什么改变,反正你觉得就这么回事呗,打佛七就打呗。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有目标,那不一样了,你是希求救拔,所以一个贫穷的人在追求珍宝,他有所求。所以净土宗是要有所求的,它是有相形。如贫得宝想,如病得药想,这个人是有备而来的,我不要等到第七天,我光是知道你这种心态,你这个打完佛七,你的收获一定不可思议。同样一句佛号,你准备好了,你念起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你没有准备好,它就是一个音声,就这样子,它什么功德都表现不出来。

  所以你今天会接触到很多的法宝,你拜忏的时候也没有缺席,你拜八十八佛的时候也在啊,打佛七的时候你也在啊,但是你为什么修了几十年还是这样子呢?你缺乏一种目标,你没有愿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叫做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虽然你修了一个妙法,但是这个妙法的功德显现不出来,因为你没有把力道,真实的力道放进去。你不能永远活在我很想要修行,不可以,你要提升到我一定要修行。修行成功的人,你看看那个往生净土传都是背水一战,没有例外。一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冲过生死大海,就是我没有退路了,我是业障生死凡夫前面是我唯一的出路了,一念心提起来,冲过去了。不是说你佛号念得多就临终往生了,不是这样子的,你没有下决定的心那个佛号就是百千万句,你有一千万个石头比不上一颗的钻石,诸位要知道,临终就一念而已。所以印光大师常说:要发起决定性的信愿,这就是目标呗。

  那么没有目标除了修行不得力,还有一个问题,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那么你不发菩提心,你没有真实的把整个功德导归净土,导归菩提,你的心就很容易贪恋生死的果报,那么生死的果报为什么是魔业呢?因为你在第二生你就开始放逸了,因为你追求你做义工的时候你心中希求来生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杂染的,那么你第一生作这样的期待,等到来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你一定放逸,放逸就开始造业,第三生就堕落了,就落入一种生死的恶性循环。

  第一生造业起善业,第二生享受,第三生堕落,堕落以后从痛苦里面出来你充满了悔恨,又开始修善,修善以后福报修得老大又开始放逸,第三生又堕落,堕落以后呢,从三恶到爬出来又起惭愧心又开始修行,你永远在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所以你所修善法,虽然佛陀施设很多的妙法不足以引导你到一个固定的目标去了。所以故知欲学如来藏,必先具发菩提愿,不可缓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