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阿弥陀佛愿愿为了众生,只要我们肯被救,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这样就被弥陀救到了。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好像大愿船,我们众生浮沉在这六道苦海,如果我们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就等同坐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坐上弥陀的大愿船的人,只要时间一到──也就是世间寿命一到,立刻就到彼岸了,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虽然我们寿命还没到,还在六道的苦海当中,可是已经注定不会再沉沦了,因为我们已坐在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了。在这世间,不管你搭怎样豪华的轮船过海,都可能会有危险,可是阿弥陀佛这艘愿船永远都不会危险,因为这一艘船是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是由阿弥陀佛在驾驶,服务人员都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所以必定到达彼岸,不会有任何的风险,这就是全□□□弥陀救度。

  简而言之,我们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往生的业因就已经成就,已经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因为往生与否不是靠我们,是靠阿弥陀佛,就像一个在外面乞食流浪的孩子,吃没得吃,穿没得穿,住也没得住,有一天他被认出,原来他是国王唯一的儿子,是太子,这时他的身份就立即雍容华贵起来了。从此再也不是一个流浪的乞丐,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所以印光大师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所以,只要我们愿生之心不变,念佛专一不杂,不必等到临终,也不用等到将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已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已经不是轮回的凡夫了。

  第三、「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摄取的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又叫做「光明名号」,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之身,所以《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意思就是说,这一尊佛具有无量的光明,祂的无量光明是照满整个大宇宙,而且祂的光明是不受任何障碍的──不受有形的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的障碍,也不受无形的──我们众生的贪瞋痴、以及生生世世以来种种罪业的障碍,总之,阿弥陀佛的光明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快速的来到我们身边保护我们、救度我们。所以阿弥陀佛又叫做「光明摄取」的佛。「光明」是指阿弥陀佛的佛光,「摄取」就是从现在开始,阿弥陀佛就一直未曾稍离视线的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临终的时候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

  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好像什么呢?我们晚上要睡的时候,有蚊子要叮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蚊帐里面,蚊子就叮不到我们了。同样的,我们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有什么样的蚊子要叮我们呢?有冤家债主的蚊子要叮我们,要跟我们讨债;有天魔外道的大蚊子要妨碍我们,不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但是只要我们念佛,就永远在阿弥陀佛的光明蚊帐里面,蚊子大只也好、小只也好,都叮不到我们。又好似这一只杯子,开水装在杯子里面就不会流到外面去,永远都在这个杯子里面,一个念佛的人,永远都在阿弥陀佛光明的杯子里面,不会再到三界六道轮回,也不会受种种业力的障碍,这就是光明摄取的佛。

  所以,一个愿生极乐,专称弥陀名号的念佛人,从他信佛念佛的当下开始,尽一辈子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受阿弥陀佛的保护,不受冤家债主的干扰,不受天魔外道的妨碍,也不受灾难的伤害。这是名号自自然然地就拥有的功能力用,不须经过祈求。就好像点火,火自然会燃烧,倒水,水自然往下流一样,这是它自然的功能,并不是因为知道原理了,或经过祈求才这样。所以以现世利益来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人的身体都有光明,人身上的光明大小,是随他的心愿、福报而有大小不同,只要我们起善念,吉祥善光就很大,起恶念就有混浊的恶光;福报大,光明也大,福报小,光明也小。如果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恭敬三宝,光明就更加的清明而广大,若进一步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光明便可说是遍满整个宇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光明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量光,阿弥陀佛将他所有的功德化成这一句名号回向给我们众生,所以这一句名号蕴含了阿弥陀佛的所有光明。因此,我们凡夫以微小的心来称念这句光明名号,就跟阿弥陀佛的名号结合、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结合,岂不是我们身上的光也随着阿弥陀佛的无量的光明而遍满无量大的宇宙。就好像这一滴水,虽然只有一滴,可是将它倒进大海,这一滴水就跟大海融合为一体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念佛人身上都会放佛光。

  曾经有一位法师到美国去弘法,他领导大众在佛堂念佛,待念佛结束的时候,有一位美国人就很赞叹跟那位师父说:「师父啊!师父啊!我是一个学神通的人,我看到大家在佛堂里面念佛,如果虔诚念佛的人,他身上的光明非常大,大到可以将地球包起来这么大的光明;不太虔诚念佛的,只是嘴巴跟着大家一张一合的人,他的光明就很小,只在嘴边进进出出而已。因为我看到这么殊胜的现象,所以我也要来学佛。」

  经典上说:「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我们会以为四十里很大,但比较起来,相较于宇宙,地球是很小的;而相较于地球,四十里更小。但是一个人虔诚念佛时,他所发出的光明就可以把地球包起来。

  想想看,我们这个嘴巴干净吗?连开口都气味难闻。可是只要我们一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就会放光明。我们只要张开嘴巴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身上出入放光。虽然一般人的肉眼看不到,可是鬼神、佛菩萨都看得出来。

  所以我们只要念佛,不但鬼神不会妨碍我们,甚至如果我们跟他有冤结的话,因为念佛的关系,就可以跟他化解冤结,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向你讨债了,甚至因为我们念佛的关系就可以超度对方。因此我们念佛时无形中就在超度鬼魂,我们念佛就是在超度祖先,我们念佛就是在庇荫子孙。所以念佛真的是最简单,又最殊胜的法门!

  对一个念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句佛号更重要的了。它的重要性,就像是我们的生命,有佛号就有我们的生命,没这句佛号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因为没有了这句佛号,人死之后就会到阎罗王那里去受审判,那就非常悲惨了。

  第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一个念佛的人,阿弥陀佛现在就开始以祂的无量光明给予周全的保护、照顾,未曾暂舍,到临终的时候就现身把我们迎接到极乐世界,如《阿弥陀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一个将要临终的人,如果他平时都没有念佛,通常都会手忙脚乱,恐惧一旦断了气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想到要跟恩爱的家人离开了,要跟这个世间建立的一切事业、财产离开了,要跟这个环境离开了,非常的依依不舍。接下来呢,冤亲债主要来讨债,黑无常、白无常拿铁链要来捉拿去审问判罪,心中非常痛苦、紧张、害怕。

  但是念佛人不会害怕,因为阿弥陀佛会亲身来保护我们、迎接我们,在临终快要断气还未断气之时,阿弥陀佛就先出现了,他就会清晰的看到阿弥陀佛,那时候,他就会庆喜踊跃的跟着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只要愿生极乐世界,专一称念阿弥陀佛,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我们。从现在一直到临终,阿弥陀佛都不会有一分一秒一刹那的舍弃、忘记、厌离我们,不管我们那个时候是昏迷的或是清醒的,阿弥陀佛照样来迎接我们。因为昏迷只是器官昏迷,在外人来看,昏迷的人当下不会念佛、眼睛看不到、耳朵重听、手脚不能动,可是那个人的心却是灵灵明明的。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他那个时候还是会念佛,而且阿弥陀佛来迎接他的时候,他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是彼此清清楚楚的。所以我们平生只要负责念佛就好了,往生的事阿弥陀佛自然而然会完全、完善、完美负责接引到极乐世界去。

  假若一个念佛人临终的时候,因为病苦的折磨口念不出佛号来,也没有关系,他心中有安慰,想着:「时间到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所以一个念佛的人,到临命终的时候不会恐惧,不会慌张不安,只静静的等待,等待弥陀的来迎。所以,我们就平静的、轻松自在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等待弥陀来迎接就好。总之,有阿弥陀佛的来迎,让所有念佛的人,充满着安慰,充满着希望!

  有些人会这样担心:「如果我临终病苦念不出佛来怎么办?」我告诉你,没关系,不用担心,你的情况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有大神通,阿弥陀佛有大愿力,阿弥陀佛以祂的大慈悲、大智慧,晓得这个人有什么样的业障,会遭受什么样的临终,是能念佛或不能够念佛,是昏迷或者是清醒,这个阿弥陀佛通通知道。所以祂不会舍弃我们、不会放下我们不救,时间到一定会来迎接我们。

  所以只要我们平常有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而且这个心是虔诚的、真实的,从今以后没有杂修杂念,都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人,临终的时候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临终有昏迷、没有昏迷,也不管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因身苦病痛而没办法念佛。我们只要负责平常的时候念佛就好了,临终的时候如果有身苦病痛佛号念不出来也不要紧,只要心中静静等候阿弥陀佛来救我们就好了。因为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光明摄取的佛,是临终来迎的佛,时间到祂就一定会来迎接我们。

  因为这样,所以一个念佛的人,心中永远都是安稳的、安慰的,也因为这样所以这个法门又叫「易行道」,是容易的法门、安乐的法门,要不然众生就永远苦恼了。

  假使阿弥陀佛没有光明摄取我们,没有临终来接引我们,即使我们现在念佛,也是心中不安。会想:惨啊!虽然现在我很用功在念佛,可是临终的时候如果病苦念不出佛来怎么办?如果昏迷那怎么办?都不用有这些担忧,因为阿弥陀佛祂时时存在、处处存在、有大神通,祂都知道你的情况而会适时保护接引你。我们这个法门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法门,所以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去杂修杂行,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如果做到这样子,就一定往生决定。

  为什么「南无阿弥陀佛」被称为「万德洪名」呢?因为十方众生往生的功德资粮在这一句弥陀名号当中都已经完全具足了。当然,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也不是随随便便念的,而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就念多少佛。因为十方众生根机各不一样,有的人时间比较多,有的人时间比较少,所以时间多的人就多念,时间少的人就少念;有的人修养比较好,脾气比较好,心比较平静,念佛的时候自然心比较没有杂念;但有的人个性比较刚强、习气比较重,所以他念佛的时候妄想杂念还是很多,但是这些都没关系,他只要念佛就好,众生会有这些情况阿弥陀佛都知道。

  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所以我们只要念佛就可以了,不论我们是行、是住、是坐、是卧,不管你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念佛,这样就是念佛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什么叫「大慈」?没有条件的爱心叫做「大慈」。所以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里面,只有讲「乃至十念」,没有讲一定要具备某一个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就会有的人能往生,有的人不能往生了。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是什么日本净土,我们这个本愿法门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法门。第十八愿讲什么呢?讲「念佛」而已。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将第十八愿称为「本愿」,所以「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所传下来的。

  「本愿」的目的在哪里呢?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在哪里呢?在于一切众生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往生了,所以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念弥陀万德洪名,就是本愿所讲的,也是本愿唯一的行持。

  刚才我们说「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所传下来的,但那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的创见,而是龙树菩萨所讲的。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在这一段话就直接点明「本愿」这两个字,也点明「称名念佛」这两个字了。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第十八愿」就是「称名念佛」。

  「本愿如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怎么样的呢?「若人」是指十方众生,包含圣人、凡夫,凡夫当中又包含善人、恶人。「念我」,念是意业,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名」是口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归」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归顺弥陀的救度,把我凡夫罪恶的生命、生死的生命、轮回的生命,完全归入阿弥陀佛清净的生命、永恒的生命、不轮回的生命之中,这个叫「自归」,简而言之,愿生极乐就是「自归」。

  所以这「本愿称名」也是龙树菩萨所讲的了,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本愿」是龙树菩萨创造的吗?也不是!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无量寿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是指第十八愿的力量。第十八愿没有讲其它三学六度,是说「闻名欲往生」──听到了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而愿生极乐,从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话「皆悉到彼国」──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通通都能够到极乐世界,而且从现在开始自自然然就不退转了。

  因此,《无量寿经》有讲「本愿」,龙树菩萨传承,善导大师再做结论性的弘传,所以本愿不是日本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本愿的条件就是「称名念佛」,其它没有。善导大师说:「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没有说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如果需要这些条件的的话,请问阿弥陀佛要救谁?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大还是小?有条件还是没有条件?所以我们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好。

  《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自古以来都被解释错误,因为他们都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是以天台的思想解释,或以禅宗的思想解释,不是以净土的思想解释,所以都被误解了。

  《阿弥陀经》中有三段文自古以来长期被误解:

  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三、「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因为解释净土法门的多是在宋朝之后,尤以北宋时代较多,所以一般人都以天台的思想来解释这几段文,对「一心不乱」的解释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善导大师的著作有流传到韩国跟日本,反而是唐朝末年之后在中国就失传了。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又回到我们中国。由于他们没有因缘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都用一般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一心不乱」,把「一心不乱」解成是禅定上的一心,功夫上的一心。所以就失去了「易行道」的原则,解释出来的当然就不是「易行道」乘船的安乐法门了。

  我们来看净土法门善导大师怎么解释的。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他说极乐世界是报土的境界,是涅盘的境界,只要进入这个境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得到涅盘,所以说「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所有的法门都是「随缘杂善」,今天所遇到的是显教的就学显教的法门,是密教的就学密教的法门,遇到天台就学天台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禅宗就学禅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什么就以什么的法门、什么的功德来回向往生,这个叫「随缘杂善」。这样子的「随缘」而行,就是「杂善」,就是「少善根少福德」,因此说「随缘杂善恐难生」。

  「随缘杂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那什么是「多善根多福德」呢?善导大师接下来解释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也就是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有功夫、没功夫,心清净、不清净,出家、在家,都通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已符合「专又专」,已符合「一心不乱」的条件了,所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称念弥陀专复专」。

  所谓「一心不乱」。一则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者,不杂乱,不杂,也是专。所以只要我们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修杂行,就是一心不乱,而不是说降伏或断除见思二惑那种功夫上的一心不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不是十方众生,而是只救度圣者了。因为功夫上的「一心不乱」不是「理一心」就是「事一心」,那都已经是破无明或断惑的圣人了。

  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若要能够安心决定、往生决定,必须先要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内涵,如果不了解第十八愿而学净土,往往会偏差,让我们无法安心。因此对于「一心不乱」的行,我们要这样的了解。

  我是出家的身份,我就以出家的身份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大家都是在家的身份,就以在家的身份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我虽然出家,但还是贪瞋痴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那我就以这样的身心去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在家的居士,如果烦恼很淡的,业障也不深,一念起佛号就很清净,大家也以这样的身心根机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根机专一的来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样大家都平等往生。为什么?你是善人,你也一样坐在阿弥陀佛的愿船上;你是恶人,也是坐在愿船上;不管你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出家还是在家,同样都是坐在愿船上。我们往生是靠这一句万德洪名,不是靠我们的身份。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就通通舍掉身份,通通依靠这句阿弥陀佛来登彼岸,来进入无为涅盘的境界,同样成佛。

  尽管在这娑婆世界有男众、女众的差别,有智慧学问高低的差别,有善恶业障多寡的差别,可是到极乐世界不靠这一些来往生的,完全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有这一句弥陀名号,即使是在家众也好,是不会修行也好,心不清净也好,有思惑也好,有见惑也好,或者连一品无明一点都没有破除,都一样平等的往生极乐世界,到那里通通平等成佛。所以善导大师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同样都是不退转的阶位,而且同样都是进入一生补处的身份。这一个法门最可贵就在这里。这个也由于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不是本愿成就的佛就没有这些可贵之处了。

  本愿有「因本之愿」,有「根本之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只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之愿,其它的都是「因本之愿」。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说:凡是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不退转,而且必至灭度。所以我们只要到极乐世界就不会退转,而且必至灭度。第二十一愿说: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完全具足。第二十二愿说:让你一生补处,而且到其它世界广度众生。

  所以,我们的往生跟我们的成佛都在阿弥陀佛的本愿中,四十八愿也好,第十八愿也好,通通具足。因此我们才强调,阿弥陀佛成佛是因为有本愿才能成佛的,也由于是本愿的佛,才是可贵的。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净土这一个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自己学这个法门,也劝导所有与我们有缘的人都来学这一个法门,能够学这个法门就是大智大慧,能够将这个法门传播出去就是大慈大悲,大家若都能够学这个法门,大家就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了。

  所有的经典到灭法时代通通都消灭了,只有宣扬这个法门的《无量寿经》不消灭,这一部经不消灭,等同所有的经通通没有消灭。因为千经万论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解脱,我们如果能够解脱的话,千经万论的目的就都达到了。所以不怕不会深入经藏,只怕不能往生,因为一旦往生,岂止深入经藏,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刻就全都现前了。

  以我来说,年轻的时候背了很多经文,现在年纪大脑力衰退了,那些经文就忘记了。生生世世以来,我不是没有出家过,一定不是这一世才出家的,也曾经当过高僧深入经藏,所有善事都做过;也曾经上生天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我都去过;色界天、无色界天也都去过,所有的法门也都学过,可是现在呢?由于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现在还是凡夫。

  吃肉就是间接杀生,何况直接杀生,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都有犯过五戒,造过十恶业,都曾经上天堂、下地狱过。《正法念处经》说:「从天堕地狱,从地狱升天」;《涅盘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要生色界天禅定要很高,有禅定就有神通了,就会出入墙壁无所障碍,也能知过去、未来,也有他心通。可是命终福尽将来还有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可能。无色界天也是一样,无色界天最长的是八万四千劫寿命,处在甚深的禅定当中,但是一旦死了还是要堕落。

  一个人贵为国王,披金戴玉的,可是当他掉落海中时,跟一个乞丐掉落海中是没有两样的,同样都会死掉。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未出三界六道的话,命运都一样──善人、恶人一样;出家、在家一样;必须能够解脱生死轮回才是究竟之道。

  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智慧,不是说其它的法门不要学、不要弘扬,还是要的。比如说,我们不是念佛就好了,还是要尽量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要了解其它的教理。只是有主有从,最主要的是这个净土教理要先了解,然后把这一句佛号存在心中,生死先解决,其它随缘随力来做。能这样,那么其它的做得到固然好,做不到也不会有遗憾,因为到时候这一切都会忘光的。我们年老的时候,如果能够头脑清醒,耳聪目明那就太阿弥陀佛了。不然的话,都是寿命越长的人,大多患了老年痴呆症。

  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三藏十二部通通具足,没有缺少,到了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就通通掀开、通通具足了。好像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夜睹明星的时候还是凡夫,一旦夜睹明星的时候,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当下具足,当下成为天上天下最尊第一的佛。所以不怕我们什么都不懂,只怕我们不能往生;不怕我们不能广度众生。只怕我们不能成佛。往生决定成佛,成佛决定广度众生。总之一切先往生再讲,不然无常时时刻刻在我们的旁边等着我们,出去有可能就被车子撞死了,坐飞机也有遭遇空难的可能,坐车也有可能发生车祸。因此我们唯有学这一个法门才会真正心安。

  一个无常观很深刻的人,才是老实学佛的人,因为无常观深刻就会推动他精进用功,推动他去寻找今生今世能够解脱的法门。如果无常观不深刻的话,他就会悠悠泛泛,东寻西探,一天过一天,等到真正无常来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文殊菩萨他有一首愿偈流露文殊菩萨的心情,他说:「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即生安乐刹。」这是文殊菩萨的愿。文殊菩萨也劝导法照大师,要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那普贤菩萨的愿是什么呢?他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并引导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菩萨往生极乐。所以,在阿弥陀佛的面前,文殊、普贤都把自己看成下品下生的凡夫,希望临终的时候,尽除所有障碍,能够顺利安然的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要消灾免难的功德也在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所以消灾延寿的药师佛佛号的功能也都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里面,因为六字洪名就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进一步说,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就等同念十方诸佛,我们念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不约而同的来赞叹我们、护念我们、称赞我们,所以选择这个法门其实是大智慧的。

  我们学这个法门之后,也不用再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因为只要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好高兴来当你的朋友,来当你的兄弟,如影随形来保护你,原因是你所念的正是他们头上顶戴的。我们应知,观世音菩萨的目的就是引导苦难的众生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救到极乐世界去,不然观世音菩萨会说我好累哦,你还有轮回,还有苦难,我生生世世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来为你救苦救难,可是如果你今生今世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我就轻松啦。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法门的目的,这一尊佛的目的,这一尊菩萨的目的,不可以依文解义,才不会走向岔路。

  台湾慧净法师

  二○○六年十月厦门弘法开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