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这味药,老了才要吃?

济群法师:佛法这味药,老了才要吃?

  营员: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年轻人会面对各种思想和观点,往往难以判断。比如我接触到这样的观点,认为青年时应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积极入世;老年时以道家文化为指南,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晚年时则应该以佛法为归属,超脱生死。对这种针对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法师怎么看待?

  济群法师: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有诸子百家,到汉魏之后,主流文化基本是儒释道三家。佛教虽是外来文化,但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和本土文化水乳交融,互相影响,早已成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最初传入时,曾和中国文化有过冲突的阶段。比如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而出家要剃除须发;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出家要独身禁欲。这些都被视为和孝道相左的行为,使佛教受到排斥。但随着了解的加深,佛教还是以其特有的智慧征服了国人。从南北朝到隋唐,尤其是宋元明清以来,很多文人士大夫,如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王安石、柳宗元、刘禹锡等,既是儒者,积极入世为官,同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们之所以推崇佛教,一方面,是因为佛教无所得、不执著等思想可以让心安住,在世间和出世间中找到平衡。另一方面,佛教关于轮回和心性的思想可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儒家关心现世,却避谈生命的归宿,以“未知生,焉知死”不了了之。而佛教不仅关心今生,也关心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如果没有轮回的思想,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没有长度的。此外,早期的儒家思想重点关注做人做事,直到宋明理学才开始重视心性,这一思想主要来自佛教。如果缺少关于心性的智慧,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是没有深度的。所以说,佛法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有长度,有深度。

  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怎样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安身立命?离不开做人和做事的素养,但这恰恰是当今教育中缺乏的。现在的教育侧重知识性和技能性,在这样的导向下,学生读书后多半就想着,将来找份什么工作,做个什么事业,很少考虑,应该怎么做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在这方面缺乏思考,当人生一帆风顺时,我们可能还感觉不错,一旦遇到挫折,或面对生死问题时,往往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还有很多人年轻时忙于事业,无暇旁顾,可在退休后,因为没有精神生活,变得无所事事,空虚寂寞。

  怎么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特别需要学习传统文化。

  西方在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确实有长处,但儒家关于做人做事的教育,佛教关于生命真相的思考,同样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如果我们立足于东方文化,再学习西方文化的技能,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将受用无穷。

  至于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什么的说法,其实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并不是仅仅关注死亡的宗教,而是人生的大智慧。从大处说,可以引导我们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处说,可以使我们建立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从长远说,可以使我们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从眼前说,可以使我们安顿身心,而不是被社会潮流裹挟。

  这样的智慧,现在接受,现在就能受益。为什么要等到老年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