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答疑 一·认识佛教

  南大答疑

  济群法师

  2002年11月,济群法师应邀为南大历史系几十位博士及硕士作了题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与在场师生交流、答疑。

  一·认识佛教

  问:听了这次讲座后,对佛教有了新认识。但我的困惑是,为什么在非佛教人士看来,佛学那么深奥?您觉得,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对这种简单理论的理解?

  答:佛学并不简单,事实上,它比任何哲学、宗教更博大精深。但在做人方面,佛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简单、基本的做人准则。

  什么原因使我们无法了解佛教呢?我想,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佛教印象,往往是经过其他思想处理的,多对宗教持否定态度。我们从生活中得来的佛教印象,则往往是寺院烧香拜佛的场面,或影视作品演绎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由此得来的认识,不仅似是而非,且不少是完全颠倒的,本身就是对佛教内涵颠倒、错误的演绎。如是,以讹传讹,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佛教的障碍。

  佛法佛陀众生留下的精神食粮。我们不去学习,不会给佛法带来什么损失,却会使自己失去很多。佛法是人生智慧,是解脱的途径,拒绝它,就是拒绝了解自己,拒绝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大智慧。

  问:我是学思想史的,据我所知,隋唐时期的老百姓对于佛教经典都耳熟能详。只不过近代以来,我们受话语方式、书面语言等原因限制,使我们觉得佛法很遥远。

  答:这有两方面的原因。语言是一方面的障碍,随着“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现代人的古文阅读能力比以前差了许多。另一方面,佛教的思想义理确实深奥,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不是仅仅根据文字就能读懂的。《金刚经》的文字并不深奥,但其中深意却很难透彻。事实上,我们在修行的不同阶段阅读,都会有新的、进一步的理解。但读不懂也没关系,因为佛教也有许多普及性的入门读物,可以由浅入深地渐次学习。

  问:讲座中,您谈到胡适先生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之所以写不下去是因为对宗教不了解。但他在《回忆录》中说,是因公务繁忙才没完成的。如果把他关在山上,两三年后就完稿了。

  答:关于胡适没有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原因,你说的和我说的并不矛盾。他为什么要到寺庙闭关呢?不就是因为不懂佛学吗?如果他已经有深入了解,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

  问:我想问法师三个问题。一是您讲座中提到的梁漱溟先生,我们知道他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洋文化都有研究。请教法师,梁先生对于佛学讲得怎样?第二,印度已经没有佛教了,而是信仰印度教,我想知道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及佛教灭绝的原因。第三,你刚才谈到宗教对人类道德修养有很大作用,但和法律相比,却是一种软机制,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我们怎样解释另一种现象,即历史上各宗教之间及宗教内部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事件?

  答:梁先生早年在北大讲过印度哲学,但他对佛学的研究并不深入。后来又回归儒学,他的思想是徘徊于佛儒之间。

  关于第二个问题,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有三千年的历史。印度的原住民是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侵入后建立婆罗门教,并占据统治地位。佛教兴起后,被称为反传统的沙门集团。它对婆罗门教的挑战,类似西方人文思想对中世纪黑暗统治的突破。佛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仪式、种姓制度等进行了全面否定。到十二世纪时,佛教逐渐在印度消失。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佛教人才衰落,而印度教则涌现许多出色人才。印度非常重视辩论,各宗教间常以论辩一比高下,失败者必须改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消失,是印度的极大不幸。在佛教盛行的阿育王时期,整个印度社会安定、生活富足。而佛教退出印度舞台之后,回教、印度教、锡克教之间经常出现争斗和冲突,酿成流血事件。

  至于第三个问题,宗教之间所以会产生冲突,主要是因为宗教的局限性。一神教通常有很强的排他性,甚至为捍卫宗教进行圣战。而在佛教历史上,从不曾以佛教的名义发动战争。佛教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宗教,也是一种更重视和平的宗教。当然,健康的传统宗教都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即做人的基本准则。总的来说,这些准则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