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一十七)

  今天我们从“真如缘起”这个角度来解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们上节课对真如的不同名字作了解释。“真心本性”、“法身”、“大涅槃”、“真如妙性”都是同一样的东西,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达。在不同的经书里,佛陀对机说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一切万法的理体。

  “真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一切万法之本。一切万法都需要我们的真心随缘显现。万事万物也才能够被我们认识。也可以这样说,万事万象离开了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没有存在,所以说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也可以说,我们的真心随着因缘不同的展现,随缘显现不同的万事万象。这个真如本性不是单纯指我们的妄想心。但妄想心也都离不开我们的真心。所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我们这一堂课主要讲的。

  唯“识”实际是讲我们的妄心,“识”是变化的。“唯心所现”的“心”是我们的真心。“识”是妄心,但这个妄心实际离不开我们的真心。所以,这“唯心所现”才是真正彻底的。妄心离开了真心哪有真正的实体呢?所以“唯识所变”是不究竟的,“唯心所现”才是究竟的。

  要讲到究竟处的话,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连“心”的这个名词、名相都不可得。并没有一个“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相。这个“心”已经是超越的,是能所绝待的,才是真正的心。如果执着这个是所现的相,这个心是“能显的心”的话,这个“心”还是不究竟的,它是个能所(对立)之相。那么这个“能”也变成了“相”。所以真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超越了能所,既能所而离能所的、究竟彻底的无相。这样的理体,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心灵明不昧,妄心是生灭的。

  我们内心里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在不断地生灭变化,这个生灭变化也还由我们的真心而显。没有我们的真心,哪里有我们心想甚么东西和打什么妄想?没有真心灵明不昧,没有真心的无相、绝待,这个妄心也不可能存在,所以这个妄心实际也没有实体。这个真心一定是无相的,所以它也了不可得,它也是空。“空”的意思不是不存在,而是“无相”。它不落能所,不可以抓到,所以我们方便说“空”。这个妄心没有实体,也不可得,所以空。

  真心也是空,但是真心“空而不空”。为什么?因为它灵明不昧,它是真实的存在,一直在显现一切的万事万象。妄心是由我们真心所显,是没有实体的、虚幻的。这里就有点差别。要从唯识角度来说,就明白了它(“识”)是不究竟的。

  禅是超越名相、超越一切语言、超越一切文字,那才是究竟。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这样的话,最后才能体验到甚么是真心本性。所以一个人说我自己开悟,就有一个“能悟”和一个“所悟”,他就不是真正的开悟。若有能、所,怎么能开悟?还是“有相”,落在能所。能所就是一种相。实际能所也不可得,有能和所的话,他就执着了。

  一个人说自己开悟了,那他肯定是没有开悟的。说自己证得圣位了,那他也不可能是一个圣贤。《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初果阿罗汉都不能说“我是初果阿罗汉”。如果做试验的话,初果阿罗汉都不能说“我得初果阿罗汉”。二果、三果、四果就更不用说了。我们要清楚,若着相的话都不可能明心见性,也不可能证果

  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真心本性的显现。一切的万象,不管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虚空世界、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我们的真心本性来显现。真心本性就是真如,是万事万物万象的本体,即一切万相的理体。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17)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