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有个别的师父,刚出了家,连什么是空性、什么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搞不清楚,就想闭关,想去修什么大法,那就障碍很大了。有的刚剃度就想要去闭关。闭什么关?不闭还罢,越闭越坏。因为自己的错误,自己不知道。没办法,别人帮不上忙的,轨道有错误就越走越错。所以,修行要先调正自己的轨道,即是修正自己的知见、观念,这是我们修行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我们对人生宇宙的透视才会正确。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真理只有一个,没多的。佛陀是面对真理,我们也是面对真理,佛陀是以清净心面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我们却是以污染的心去面对,看不清楚或者只看到表面的假象。所以,“显体”,离不开前面的“遣执”。遣除执着才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显体”。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不生不灭”。《心经》告诉我们它不是生的、也不是灭的,不是垢的、也不是净的,不是增的、也不是减的,就没告诉我们它到底“是”什么?

  我们凡夫就是有生的观念,有死的观念,有垢、有净的观念,有增、有减的概念,有常、有无常的概念……其实这些都是错误。

  我们的本体是什么?《心经》里面没有说是什么东西,它只是纠正我们生灭的执着的观念、有垢有净的概念、有增有减的概念、有常有无常的概念,放下这些错误的观念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需要别人说的。就好像你的有色眼镜拿掉了,你的眼睛明亮了,你看东西一清二楚,还要佛陀告诉你吗?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看得清清楚楚,跟佛陀看的一样。他没告诉你本来面目是什么。不是你执着的生、死的概念,也不是你想象的垢的、净的,不是你想象的有增的、有减的,不是你想象的常的、无常的执着。他就是帮我们调整自己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最后自己才能去发现。佛陀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我们,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对于经文的这几句话,“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对此分开来一一解释说明。

是诸法空相

  我们先从字面上去解释。“是诸法空相”,“是”,就是“此”的意思。“诸法”,就是前面讲的五蕴及后面的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和十八界(眼界乃至意识界——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还包括十二因缘四谛法(苦集灭道)等等。说白了,“诸法”即是一切万法。我们把它总结、概括来说,就是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胜义谛的十二因缘四圣谛

  “空相”,是什么意思?解释是“真空实相”。

  这第一句话:“诸法空相”,是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等一切法是空相,也是真如缘起的现象,它的当体即是真空实相、真如实相。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32)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