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家庭的土壤种不得怨恨的种子

家庭的土壤种不得怨恨的种子

  家是夜路上那盏永不会熄灭的明灯,不仅照亮了黑暗中的路途,还驱散了寒夜的凄清与荒凉;家是香甜的睡梦中那个飘出缕缕炊烟的小木屋,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不能打破屋内的宁静,无论什么样的寒潮都无法扑灭温暖的火焰;家是心灵之舟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包容和接纳你的全部,在这里你永远不用担心孤独和寂寞,因为总有个伴不离不弃地陪着你。《菜根谭》上早有明示:“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如果想要家庭幸福,就要学会包容,而不是彼此之间心生怨恨。一旦家人之间有了怨恨、嫌隙,那么恐怕再富贵也能感受世态炎凉,即便是至亲骨肉也难免手足相残。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身居高位,家中虽无一子但是五个女儿和女婿对他们老两口都十分孝顺,算得上是生活幸福。这天,正是杨侍郎的寿诞之日,家里张灯结彩,前来拜寿的宾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尤其是五个女儿全都带着厚礼赶到京城来给双亲祝寿。

  杨继康的这五个女儿,其中有四个嫁得不是官绅就是城中首富,全是鼎盛之家,唯独三女儿杨三春嫁给了家境贫寒的穷书生邹应龙。

  五个女儿同时来拜寿,家境殷实的四个女儿给双亲奉上的寿礼皆是极其名贵之物,唯有贫寒的三女儿只是送了父母一双自己做的鞋子。杨继康老两口本就因为三女婿邹应龙是个穷书生而看不上眼,再看他们送的礼物如此微薄更是冷眼以对。

  二女儿双桃仗着平时父母对自己宠爱有加,此时更是趁机挑拨,言语尖酸刻薄,唆使杨夫人将三女儿和三女婿赶了出去,其余的家人继续为老人贺寿。三春见此情景,也不多说,只是和丈夫邹应龙离开了。

  杨侍郎的寿辰没过多久,他就因为与朝中的奸臣严嵩作对,遭其诬陷被抄家革职了。杨家立刻从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变成了人见人躲的“过街老鼠”。

  杨家的仆人见主人大势已去全都纷纷逃散,唯有婢女翠云因感激杨家二老而留在他们身边继续服侍。杨继康看自己如今的情形,京城是再也待不下去了,幸好还有四个平时很孝顺的女儿、女婿,于是就带着夫人和翠云去投奔几个女儿。

  谁料,曾经殷勤的女儿、女婿们如今却个个翻脸不认人,听见父亲、岳父有难全都一哄而散。大女儿在家中做不了住,大女婿为图飞黄腾达早已依附于严嵩;二女儿、女婿都是嫌贫爱富之人,如今看到杨继康落魄了更是唯恐避之不及;四女儿、五女儿虽然有心要收留父母,无奈婆家都惧怕严嵩的淫威,因而不敢接纳,只得气走了老两口。

  满怀希望而来的杨老夫妇竟然在几个女儿家都碰了钉子,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得暂住在郊外的城隍庙中。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此时天气突然降温,风雪交加,两位老人一生养尊处优,哪里遭过这种罪,身上的盘缠早就花完了,如今更是连口饭都吃不上了。

  婢女翠云平时有吃的都紧着杨老夫妇先吃,如今两位老人已经一天没吃过东西了,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忠心护主,只得冒着暴风雪外出乞讨食物,但是因为体力不支,晕倒在半路上。

  正巧,被邹应龙的弟弟邹世龙发现带到了哥哥、嫂子家。杨三春认出此人是父母身边的婢女翠云,将她救起后,得知了父母的遭遇。三春带人连夜冒着风雪赶到城隍庙,将饥寒交迫的杨老夫妇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

  此时,勤学苦读的邹应龙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荣归故里。他告诉杨继康,自己此行正是为了搜查严嵩的罪证,以便将其绳之以法。三年后,在京城为官的邹应龙终于用计斗倒了严嵩,杨继康得以沉冤昭雪,官复原职,还把一直忠心照顾自己的婢女翠云收为义女。这一日又是杨继康的寿诞,经历过兴衰荣辱的杨老夫妇此时早已将世间很多事情都看开了,他们坐在寿堂之上,看着六个女儿拜寿,尽享天伦之乐。

  人称“西部歌王”的王洛宾说过:“宽容、谅解是组合家庭最基本的东西。”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领会并掌握的技巧,是需要共同学习的课题。曾经有人为了家中的琐事向庙里的大法师请教开示,法师告诉他:对待家人要有心——事事忍让、凡事包容的爱心;将心比心的诚心;寻找心灵平静的清心;懂得等待的耐心;学会选择和放弃的宽心

  怨恨、气愤、快乐与幸福的种子都同时存在于每个家庭里,关键是要看家里的成员将哪些种子种了下去,让哪些种子生根发芽、成长起来。怨恨、气愤的种子一旦种下去,那么种植快乐和幸福的土壤就会变少。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就是要做到“原谅”两个字,这样,就不会有怨恨、气愤存在于家庭氛围中,这样的种子也就不会落地生根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