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唐朝有位悟达国师,法号知玄,年轻为游学僧时,曾于某寺院挂单,与一位病重、全身溃烂,臭秽的出家人同住一处,知玄不忍心,发心陪伴、照顾他,直到病僧身体康复。
病僧感恩知玄照顾,分别时郑重地说:“我实在无以为报,将来如果遇到困难,请到西蜀彭州九陇山,记得以两颗松树为标志。”
时光飞逝,知玄精进修行,通达三藏教理,受戒精严,道德显达。知玄盛年的时候,正是懿宗皇帝在位时期,懿宗皇帝信仰佛法,请法师前来说法,听了之后,深觉佛法的道理正确又深奥,因此皈依悟达法师,并拜悟达为国师,懿宗皇帝对国师非常礼遇恭敬,特赐沉香法座,以为国师升座说法之用。
悟达国师心中升起一丝贡高骄慢心,正当悟达国师欢喜升座时,一不小心他的膝盖撞上法座,留下瘀青,瘀青慢慢肿胀化脓,之后不断溃烂。懿宗皇帝遍请名医为国师治疗都无效用,疮包日渐恶化,形成一个人面疮。
悟达国师静心思考自己为什麽会身受此苦?这分业要如何解除呢?想起年轻时照顾病僧,两人分离之时,病僧话语似乎含有深意,遂向皇帝恳求前往寻找当年的病僧。当年的病僧其实是迦诺迦尊者所化现,预料知玄日后有此业报,于是前来试探他的爱心,也为日后预先结下一分好缘。
悟达国师来到九陇山,从前那位病僧,正精神奕奕地在寺前迎接,见了面,悟达国师诉说身负人面疮之苦,病僧说:「现在天晚了,明天我唤人带你去山岩下洗一洗。」
第二天一早,小沙弥引领他到山岩下,伸手捧水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好像是人面疮在说话:「你博览群书,可曾听过袁盎斩晁错的故事?」
「你就是当初的袁盎,我就是晁错。当时你杀我于东市,这段冤情可还记得?」
袁盎与晁错皆为汉景帝朝臣,晁错因上《削藩策》间接引发七国之乱。袁盎平素与晁错不合,借机向景帝进谗言,诱杀晁错于东市,声起刀落,整个人已经摔翻在地,一颗石头正好掉进口中,他怨恨难当,将石头咬得粉碎。
人面疮接著说:「我立誓报仇,但是之后你弃官修行,十世为高僧,戒律精严,所以我无隙可乘。这次皇帝赐座,你一时欢喜生起骄慢心,业门开了,我才能趁机报仇。我纠缠你十世,自身也因此不得超生,苦不堪言。如今迦诺迦尊者教你以三昧水洗涤,解开了我的心结,从今以后,你我怨恨即一笔勾消。」
悟达国师好像经历一场梦,回过神,掬手来洗,却痛彻心髓昏到。醒来人面疮已不见,向尊者感恩时,已经看不到那座寺院。
迦诺迦尊者的法像清水,洗涤了悟达国师身体的病痛,也洗除了过去的业累。悟达国师体会到因缘果报的可怕,即使十世修行,也抵不过一次结下的冤业,凡有所作,皆要受报。
自此,悟达国师留在九陇山筑庵静修,虔诚造忏。将他所忏悔的心得,配合佛法一一写出来。告诉我们若起何种心念、造何等业,将得何项报应;也一一细数众生的无明烦恼当以何种法水来滋润、洗涤,因此《水忏》就是在告诉我们洗心的方法。此即《慈悲三昧水忏》的造忏缘由。
- 上一篇: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下一篇: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
- [禅宗公案]不曾梦见佛法
- [生活故事]跪下来,叫声娘
- [人物故事]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入门须知]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佛与人生]忍耐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 [梦参法师]坚牢地神是土地公公吗?为什么护地藏菩萨?
- [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呢?
- [禅宗公案]光即宝,宝即光
- [生活故事]捡回了一个爸
- [因果故事]一定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 [佛与人生]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
- [佛学常识]《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佛与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理净法师]念佛就能消业障还用诵其他经、咒吗?哪个法门好?
- [普洱茶]为什么普洱茶可以存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