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学习补充资料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学习补充资料

  一、书名简介:

  1.净土宗:十方净土很多,这里特指西方净土。大分六点来说明净土宗特点:

  1)果地法门:

  净土者,佛之世界。唯佛有净土,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故知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其他法门为因地法门)。果地法门,即他因自果—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心顿同果觉。有三特点:

  ①他力:佛本愿力——其佛本愿力(大经)、观佛本愿力(往生论),亦称大愿业力。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②易行:但称佛名,一向专称。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称。(易)

  ③疾至:即入必定,直入报土。(现生不退,往生成佛。)(胜)

  2)法门特质:以「弥陀本愿」为核心,以「念佛往生」为宗旨,以「净土成佛」为目标,以「还来娑婆」为究竟。

  3)最大宗派: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最大宗派(不但此方,乃至十方).),五方面显示其大:

  ①所说经典最多:

  正依有三经,旁依达二百余部。但一大经,即十二译之多,少出其右。

  ②流传时间最久:

  通于正像末三时,法灭尚存。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乃至经灭,名号犹存。

  《如来会》:当令是法,久住不灭。

  梵文《大经》: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

  ③传播时空最广:

  此世他方,无不宣说(释迦宣说,诸佛赞叹)。

  法照:「弥陀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

  ④信仰众生最多:

  十方共往:《大经》:「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九界同归:上至等觉,下至五逆。

  ⑤自他各宗普弘:

  净宗祖师专弘,他宗祖师兼弘。

  印祖言:「恒沙如来,出广长舌以赞扬;诸宗尊宿,发金刚心而流布。」

  又云:「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也。」

  4)形成最大宗派原因:寻根究底,有以下原因:

  ①弥陀本愿最胜: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大经、48愿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大经

  ②弥陀光明最尊: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大经、12愿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大阿弥陀经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古德

  ③极乐净土第一:

  国土第一,而无等双;清净庄严,超逾十方。大经

  最极清净: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大经

  最极庄严: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善导

  最极平等:五乘齐入,同生报土。善导

  ④国土广大无边:

  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大经

  观彼世间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往生论

  ⑤名号传播久远: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大经、17愿

  ⑥度化众生最广: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大经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大经

  ⑦了脱生死最易: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大经、18愿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庄严经

  ⑧成佛度生圆成: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11愿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22愿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庄严经

  5)亦宗亦教:

  净土宗亦称净土门、净土教。就浅而言,与他宗并列之一宗;就深而言,则为不与他共的独立教法——其他宗派为释迦教法,净土宗为弥陀教法。善导大师言:「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二尊教:释迦教法(圣道门),弥陀教法(净土门)。故大而言之:净土法门非为一宗,乃弥陀无上大教,与他宗不可等同齐观。如印祖言:「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若以释迦教法而言,不妨视为一宗。

  6)立宗原意:

  善导开宗,意在显示凡夫入报。如法然上人曰:「我立净土宗之原意,为显明凡夫往生报土也。若不别开宗门,何显凡夫生报土之义乎?」

  7)宗门根本:

  净土宗内涵很多,如正依经典、祖师传承、相关教义等,判教则是其核心、根本、支柱。

  2.判教:

  「判」者判别,「教」者教相。亦称「教判」,详称「教相判释」。教相者指佛所说教义之相状,亦即各种教义的特质、差异。《法华玄义》云:「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阐释、区别各种教相者,称为教相判释,即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即种种教义之特征或差异。判教可谓中国佛法的特质,是各个宗派独立的根本、核心,所谓一宗的大根大本。教判目的在于指归相应之行门,所谓依理起行,依行证果也。如是顺教之行为如法之行,不顺教之行则为不如法行。(见专杂利弊)

  因有「正依经典、判教、传承、宗名」等因素,方构成一独立宗派。

  1)判教源起:

  释迦自彰—应机施化,法本如是。

  祖师开显—顺时应机,善择教法。

  2)判教意义: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怀。

  3)他宗判教:

  天台—五时八教,华严—五教十宗,禅宗—宗门教下……

  以天台(法华)、华严(贤首)为主。

  他宗判教有以下特点:

  ⒈但明教相,不辨难易(大小权实);(教门)

  ⒉但明教行,不涉根机(六度万行);(行门)

  ⒊但论法益,不论时节:

  (人天果,小乘果—声闻缘觉,大乘果—三贤十圣);(果德)

  ⒋但论自力,不涉他力(自力断惑)。(力用)

  4)净宗判教:

  有正脉(有相续传承),有旁流(无贬义,依史实而论,有别于善导法脉,无相续传承)。

  正脉:有正依经典,有相关传承,有完整教义,有行门仪规等,开显一宗法要。

  ⒈传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法然)。

  ⒉教判—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

  顿渐二教、要弘二门、正杂二行。

  ⒊特点—圣净通判,独立宗门;

  机法并彰,特标念佛;

  权实废立,畅佛本怀。

  旁流:与善导法脉无传承渊源,融会诸宗,各成一家者。按影响之大者,大分三个阶段:

  ⒈万善同归(永明)。

  ⒉一超独妙(莲池)。

  ⒊回归本源:横竖二途(蕅益)、通别二法(印光)。

  本书以正脉为主,兼涉旁流,统摄无遗。

  3.史:即开显、发展、成熟、演变之过程。判教本为一宗系统思想体系,因其非一人一时完善,所以有一循序渐进(开显、发展、成熟乃至演变)的过种,权称之为「史」。表面虽有一演变过程,而其内在则有一不变宗旨,所谓「弥陀本愿」也。

  4.略要:略是简略,要是纲要、大要、心要。此书即略述净土宗判教开显、发展、成熟、乃至演变的一史实过程。

  5.总结:此书以时间先后、教判顺序为次第,以「判教」为主线,融摄相关教义,有主(善导)有从(传承祖师),有正(善导法脉)有旁(其他法流),是了解净土宗一纲要性的书。

  二、目录纲要说明:

  目录有三部分:序言、正文、附录。

  序言有二义:一、简单说明判教的基本概念,

  二、净土宗判教渊源及其纲要。

  正文依判教时序(先后),大分五章。

  1、净宗先驱法门基柱——(开显)

  先驱者:首开净宗先河、奠定法门基础之人。基柱:基础,支柱,一宗的大根大本。

  印度龙树菩萨:首判难易二道,奠定净土法门判教基柱,为净土法门先驱。

  昙鸾大师:继承难易二道,开显自他二力,承接印度法脉,开启中国净土宗判教之始,可谓中国净土宗之初祖,故与龙树并称为先驱。

  影响:净宗先驱,承接法脉,开启宗门。

  2、圣净决判确立宗门——(发展)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确立宗门。教赴时机论,立定宗旨。承先昙鸾启后善导,谓之继祖。

  圣道有二:大乘圣道,小乘圣道。

  净土亦二:十方净土,西方净土。

  影响:确立宗门,继往开来。

  3、弥陀垂迹大成净宗——(成熟)

  善导大师:弥陀示现,集净土大成,谓之开祖—开宗祖师,净宗实际开创者。

  教法三大集成:

  1)教判集成(顿渐二教、要弘二门、正杂二行)

  2)教义集成(大分七条,详见目录)

  3)仪规集成(行疏—般舟赞、法事赞,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此书略

  个人三大成就:

  ⒈开创宗门:于教理行门仪规,集其大成。安心(三心)起行(五正行)作业(四修),一体完善。

  ⒉自行精严:大师行持精严,证悟甚深,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念一声佛,出一道光明,声声如此,故称光明和尚。日念佛三万声,一生手书《弥陀经》十万卷,画西方变现图三百余幅。(按四十年计,第日抄经至少七遍以上,每一个半月左右画一幅变相图。)

  ⒊教化普广:满城长安,悉皆吃素念佛,屠夫悉来归命。长安城可谓一净土大道场,念佛之声盈于道理(国都几成弥陀城)。(教化达此功效者,有三位祖师:道绰、善导、少康)

  莲池赞:「观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

  影响:大成净宗,法门弘开,影响深远。

  4、法益广被万善同归——(演变)

  弘愿广大,法门弘开,广度有情,故得万善同归。

  「万善」与「同归」有二义:一、万善为不同教法,同归于净土,即「要门」所摄。二、万善指不同根机之人,同归即同归于弥陀本愿,则为「弘愿门」所摄。此二义并收,是净土法门弘传的一特别时期,宋明以来的融合齐归思潮——齐归净土、齐归弘愿。

  由同归净土到同归弘愿,有一渐进过程,时间发展较长,大分三阶段:

  1、导圣归净(慧日、法照、永明、莲池),

  2、力脱融混(蕅益),

  3、夺圣显净(超越圣道,别显净土)(印光)

  万善同归,圆摄要弘二门,目的在于摄万善之机,同归净土,同归弘愿,回归善导。

  5、结示宗要垂范永代——(总结)

  结示一宗心要,永远垂范于后世,以为净业行人指南。

  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唯在念佛;胜易二德,法脉宗本。

  一、选择本愿,唯在念佛(大经三选择,观经三选择,小经一选择,般舟三昧经一选择)

  ①弥陀四选择:选择本愿-大经、选择摄取-观经、

  选择我名-般舟三昧经、选择化赞-观经

  ②释迦三选择:选择赞叹-大经、选择留教-大经、选择嘱咐-观经

  ③诸佛一选择:选择证诚-小经

  二、胜易二德,法脉宗本

  ①胜易二德

  ⒈称名最易:不论时处诸缘、不论时节久近、不论罪福多少。

  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称。

  ⒉功德最胜:多善根多福德(乃至一念,具足无上功德);

  芬陀利花,与观音势至为胜友;

  托佛强缘,五乘齐入;

  凡夫入报,上善聚会。

  ②巧应时机

  ⒈摄机最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

  ⒉应机最深:本为凡夫,大悲于苦者。特留此法,止住百岁。

  ⒊应时最久:通于三时,贯彻始终;正法久住,唯赖净土,永作伟大赠物。

  三、附录说明:

  1、附录一:净土宗相关祖师的一些资料表。

  2、附录二:净土宗相关祖师判教对照表。

  3、附录三:本书的一些相关参考资料。

  三、序言内容:

  序言大分两大部分,细分八点。

  两大部分内容:

  1、简单说明判教的一些基本概念——缘起、目的、意义

  2、正明净土宗判教渊源及其纲要——传承、纲要、核心。

  细分八点:

  1)判教兴起源由:

  应机施化,法本如是。(1页)

  2)判教目的意义: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怀。(1页)

  3)判教导致宗派林立:

  八大宗派,两小宗派。(2页)

  4)各宗判教虽异,目的是一:

  出生死海,入涅槃城。(2-3页)

  5)净土宗的殊胜:

  简单容易超胜,契理契时契机。(3-4页)

  6)净土宗判教渊源:

  从龙树至善导。(4-7页)

  7)净土宗判教纲要:

  分述判教(教判、行判),

  总论大义,

  流传演变(中土、异域)。(7-16)

  8)总结判教史之不变宗旨:

  弥陀本愿。(16页)

  第一章:净宗先驱 法门基柱

  一、龙树菩萨:

  简 历:公元二~三世纪,印度,释尊第二,八宗共祖。

  代表作:《易行品》

  判 教:难易二道判

  影 响:净宗先驱

  法 语: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龙树菩萨‘难易二道\’判: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难行道: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易行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难易对比:

  1)难行道:陆路,步行,苦——自力

  易行道:水路,乘船,乐——他力

  2)难行道: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

  易行道: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难行道:勤行精进——诸、久、堕——难

  易行道:易行疾至——一、速、必——易

  3、影响:净宗先驱

  彰易行之教门,开净宗之先河,

  建法门之基柱,畅如来之本怀。

  德光遐被,万代崇仰。

  4、赞辞:

  本师龙树菩萨者,宣说大乘无上法;

  自己证得欢喜地,偏劝众生念弥陀。

  龙树大士出于世,教导难行易行道;

  流转轮回我等众,应乘弘誓大愿船。

  二、天亲菩萨:

  简历:公元四~五世纪,印度,千部论主。

  代表作:《往生论》

  思 想:一心五念

  一心:一心归命。五念: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

  影 响:正依论典

  法 语: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三、昙鸾大师:

  简历:476~542,中国-北魏,四论师。

  代表作:《往生论注》

  判 教:难易二道(释)、自他二力判

  影 响:首开宗门

  法 语: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1、难易二道判释: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2、难行道说明:

  1)五浊之世,无佛之时。

  2)难有多途,粗言五三: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3)如斯等事,触目皆是。

  4)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3、易行道特点:

  1)信佛因缘,愿生净土,

  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2)佛力住持,入正定聚。

  3)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4、自他二力判: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详见书中)

  5、自他二力说明:

  1)速得菩提原因:

  问:有何因缘,速得菩提?

  答: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2)三愿的证:

  第18愿:缘佛愿力,十念得生。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第11愿:缘佛愿力,必至灭度。

  第22愿:缘佛愿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3)结论:

  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4)二力对比:

  自力:修戒定慧,游四天下。——(圣人根机)

  他力:乘转轮王行,游四天下。——(凡夫根机:劣夫,跨驴不上。)

  5)总结: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舍自力,归他力。)

  6)影响:首开宗门

  开他力念佛之先河,明称名易行之本源。

  7)赞辞:

  本师昙鸾大师者,承菩提流支教导;

  焚烧长命之仙经,深归往生净土门。

  搁置四论之讲说,广演本愿他力教;

  引导具缚诸凡众,平等进入涅槃门。

  第二章圣净决判确立宗门

  一、道绰大师:

  简历: 五六二—六四五,中国-隋唐。

  代表作:《安乐集 》

  判 教:圣净二门判

  影响:确立宗门,断往开来。

  法 语: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1、圣净二门判: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

  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一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

  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

  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18愿取意文)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然持得者甚希。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

  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2、圣道门之难

  圣道门之难,有二由一证。

  二由:一去大圣遥远,二理深解微。

  一证:《大集经》证:亿亿修行,罕一得者。

  3、净土门之易:

  《大集经》证: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经》证:纵令一生造恶,称名亦生。

  结论:当今末法,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4、圣净对比:

  1)二门同异:

  同:同为大乘,同为胜法,同了生死。(法)

  异:应时不同,应机不同,利益差别。(机)

  2)二门比较:

  圣道门:若论大乘,曾未措心。(大乘)

  若论小乘,无问道俗,未有其分。(小乘)

  若论人天,持得者甚希。(善法)

  若论造罪,何异暴风驶雨。(造罪)

  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都不自量(结论)

  净土门: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18愿

  诸佛大慈,劝归净土,常能念佛,定得往生。

  唯此一门,可通入路。(结论)

  结归:何不思量,都无去心!

  5、教赴时机论:

  《安乐集》云:

  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

  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时、机、教」相应之重要性:

  道绰大师特别注重「时代」与「根机」而选择相应于时机之「教法」,

  分明指示:「今时众生,应称佛名号。」

  6、时节因缘论:

  《正法念经》:一心求道,当观察时方便。

  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

  今是何时,当以何方便得解脱?

  引证:《大集经》云:

  第一五百时,学慧得坚固。

  第二五百时,学定得坚固。

  第三五百时,学多闻读诵得坚固。

  第四五百时,修福忏悔得坚固。

  第五五百时,白法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

  结论:计今时众生,应称佛名号时者。

  7、影响:继往开来,确立宗门

  8、赞辞:

  本师道绰禅师者,搁置圣道之万行;

  唯有净土之一门,说为可通之入路。

  本师道绰禅师者,搁置涅槃之广业;

  劝勉五浊之群生,归信本愿之他力。

  第三章弥陀垂迹大成净宗

  善导大师:

  简历:六一三~六八一 ,中国-唐,弥陀化身

  代表作:《观经四帖疏》

  判 教:顿渐二教判、要弘二门判、正杂二行判

  影 响:楷定古今,大成净宗

  法 语: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五部九卷:

  《观经四帖疏》四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

  《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

  《观经疏》为本疏,释净宗教义,独显大师超人智慧;

  其余四者为具疏,彰净宗行门,别露大师信仰情操。

  五部九卷,集净土大成,系统完善了净宗教门、行仪。

  本书权分二门,显大师楷定古今之旷古神蕴:

  一教判集成,二教义集成。

  一、教判集成:

  1、二藏二教判:

  引文:

  1)问曰:此经二藏中何藏摄?二教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2)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3)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

  说明:

  善导所判顿教,与他宗所判顿教是同是异?

  详观五部九卷,知此有与、夺二义:

  与之,与诸顿教同;夺之,超异诸宗。

  《般舟赞》言:

  释迦如来真报土,清净庄严无胜是,

  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众生。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槃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又云:

  佛教多门八万四,正为众生机不同。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不退。

  观以上二偈即知:

  圣道权实顿渐之法,通为渐教。

  净土弘愿称名一道,别为顿教。

  2、出世本怀论:

  引文:

  1、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2、《大经》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文意: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3、要弘二门判:

  1)要弘二门之文:

  引文: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对比:

  娑婆化主,广开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弘愿。

  「要门」:定散二善,回向求愿。(诸行回向)

  「弘愿」:善恶凡夫,乘愿往生。(一向专称)

  2)要弘废立之文:

  引文:

  《观经》流通文: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疏》释: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要门)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弘愿)

  文意:

  虽说定散二门之益——废

  意在专称弥陀佛名——立

  要弘废立相关释文:

  1、《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立)

  2、《般舟赞》言: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相续照;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立)

  3、《往生礼赞》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立)

  3)要弘二门大义:

  要门—诸行回向—自力—疏杂之行—方便—随他意—废

  净土宗↓

  弘愿门—念佛往生—他力—正定之业—真实—随自意—立

  4)一经二宗及结归:

  念观二宗: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

  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观经疏》·玄义分

  念观废立: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流通分

  善导释: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

  结归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疏》·散善义

  4、正杂二行判:

  1)二行之判:

  引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文意:

  1、判行标准:

  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为正行。

  2、详明行相:

  大判:

  ⑴正行:专依往生经行行者。(决出正依经典)

  ⑵杂行,不依往生经行行者。

  细判:

  ⑴正行:有开合二义:

  开为五种—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

  合为二种—正定定(称名)、助业(余四)。

  ⑵杂行:除正助二业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特点:

  ⑴正行特点:专,顺佛本愿,往生决定。

  ⑵杂行特点:杂,不顺佛愿,往生不定。

  旨归:正定业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2)二行得失:

  引文:

  1、《观经疏》云: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

  2、《往生礼赞》言: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文意:

  案此文意,知正杂二行,得失有五:

  正行五得:

  与弥陀亲、近、无间、不用回向、纯——往生决定

  杂行五失:

  与弥陀疏、远、有间、必用回向、杂——往生不定

  第一、「亲、疏」对,

  第二、「近、远」对,

  第三、「无间、有间」对,

  第四、「不回向、回向」对,

  第五、「纯、杂」对。

  3)行判目的:

  目的:

  就行立信:以行摄信,信行一体。

  大义:

  1、信行一体:念佛——行(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必生——信(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2、机法一体:南无阿弥陀佛

  信行各有机、法二义:

  信—必生,就念佛行者而言为机,就重愿不虚而言为法。

  行—念佛,就所行而言为机,就能依而言为法。

  善导释:南无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机)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法)

  法然释:称名必得生(机),依佛本愿故(法)。

  4)图文说明:

  详见书中。

  二、教义集成:

  ⑴净土法门本为凡夫(机-下劣)

  ⑵弥陀报佛极乐报土(法-高妙)

  ⑶凡夫入报全托佛愿(托愿得生)

  ⑷弘誓强缘唯信能入(唯信能入)

  ⑸三心正因定业称名(正因正行)

  ⑹六字名号具信愿行(名号具信愿行)

  ⑺正依三经唯明念佛(三经唯明念佛)

  ⑴净土法门本为凡夫

  对破:

  善导大师先举诸师所判,后以三法来破其谬:

  1、以理来破:若是圣人,何用韦提至请?(圣不藉凡)

  2、举文对破:引九品文证,明是凡非圣。(善恶九品)

  3、出文显证:出十处证文,明不干大小圣也。 (定为凡夫)

  证文:

  1、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

  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2、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3、会通大经、观经——五逆谤法意: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

  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

  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大义:未造,则抑止莫造;已造,则摄取得生。

  4:善导大师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5、印光大师言: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结论:

  净土一法,本为凡夫,不干大小圣也。(本为凡夫,兼为圣人)

  ⑵弥陀报佛极乐报土

  出文:

  《观经疏》言: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

  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

  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

  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然报、应二身者,眼目之异名。前翻报作应,后翻应作报。

  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

  又三大阿僧祇所修万行,必定应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应身。

  斯乃过现诸佛,辩立三身。除斯已外,更无别体。

  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克体而论,众归化摄。

  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大义:

  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引证:

  一《大乘同性经》:净土成佛,悉名报身。

  二《大经》:酬因之身,酬因之土—以果应因,故名为报。

  三《观经》: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

  通(一)别(二、三)互显、因果(二)具摄、理(一、二)事(三)并彰。

  结论:

  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释义:

  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

  ⑶凡夫入报全托佛愿

  出文:

  《疏》云: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报法高妙)

  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垢障难生)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托愿得入)

  大义:

  愿力成就之报土,自力心行不能到;(自力难生)

  大小圣人皆共同,唯托弥陀本愿力。(他力易往)

  ⑷弘誓强缘唯信能入

  报佛报土,佛之境界。《大经》云: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非智入,非证入,唯信入。所谓:

  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

  圣道门之信:真如实相之理。

  净土门之信:弥陀本愿一法。

  1、凡夫之相: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虽起三业,名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欲回此行求生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难行之状:人天少善尚难辨,何况无为证六通!(善导)

  若待娑婆证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 (善导)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