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系列

  问:如何放下心中的苦?

  济群法师答:检讨痛苦产生的因,不再重蹈覆辙。对已经发生的,接纳它,解决它。

  问: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痛苦、磨难都是生命的意义吗?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才能不虚度此生?

  济群法师答:幸福、快乐、痛苦、磨难,只是生活的经验。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使之成为成长的助缘,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不虚度此生。

  问: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大悲心?

  济群法师答:勿忘世上苦人多。

  问:怎么才能做到把事业作为修行的道场,两者不相违背呢?

  济群法师答:用佛法智慧,建立佛化企业。

  问:刚开始接触佛法,有没有浅显易懂的好书推荐一下?

  济群法师答:我有一本《问道》,其中收录了三百多个问答,有不少是针对初学佛者的疑问作的解答。

  问:学佛要什么条件吗?

  济群法师答:对佛法僧三宝具备信心,有学佛的愿望,有善知识指导。

  问:常说福报都是有漏的,那什么是圆融究竟的?如果是有漏,要它还有意义么?

  济群法师答:福报虽然是有漏的,却是我们修学佛法和幸福生活的增上缘。以此为基础,追求生命的觉醒和解脱,那才是究竟圆满的。

  问:如何让正念增强?

  济群法师答:先要了解修习正念的方法,然后不断地重复、训练、强化。

  问:如何能活在当下,不去担忧还未发生的,不去回忆、忏悔已经发生的?

  济群法师答:尚未发生的,担忧也没用。需要忏悔的,忏悔之后也不必纠结。

  问:如何成为您的皈依弟子?

  济群法师答:向西园寺弘法部报名,0512-。

  问:我刚毕业没钱,有资格报名成为您的弟子吗?

  济群法师答:学佛和自己的信心、慧根有关,和有钱没钱无关。菩提书院的学习是免费的。

  问:如何化压力为动力?

  济群法师答:人为什么要有压力呢?如果你觉得有意义,自然就有动力;如果你觉得没有意义,就不要把自己套进去。

  问:我总在纠结舍与得。有时舍了往往看不到结果,就对“舍”这个字越来越怀疑。我的困惑是,为什么那些不怎么“舍”的人往往得到的比我多?

  济群法师答:用无所得的心去舍,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用有期待的心去舍,自然就会这样那样的纠结,患得患失。

  问: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然苦海无边,回头何来岸?难道你的岸方是岸,我的岸便是海吗?

  济群法师答:苦海在心中,岸也是在心中。

  问:身处物欲纵横的时代,自己应该怎样爱护别人?

  济群法师答:要去了解,什么才是对别人真正的爱护。

  问:佛教中讲无住,不执着,而世间却讲要执着努力,例如对工作、事业、学业等,该怎么办呢?

  济群法师答:不执着不等于不认真,不努力,佛教也提倡勇猛精进,只是需要在智慧的指导下,才能做到努力而不执着。

  问:佛家讲因果和轮回,但又反对宿命论,难道因果轮回得到的不是宿命吗?

  济群法师答:佛教是根据缘起、因果来建立轮回。生命的发展既有一定规律,也有某种不确定性,因为它还受到我们当下心念和行为的影响。

  问:什么是内心强大?

  济群法师答:有稳定的正念并安住,不被外境所干扰。

  问:怎样对抗世俗生活的虚无感?

  济群法师答:学习佛法,找到生命真正的出路和意义。

  问:如何面对生离死别?

  济群法师答:接纳无常的事实。

  问:学佛从哪里学起?

  济群法师答:学佛,从皈依开始。

  问:学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济群法师答:皈依是代表你对佛法僧三宝的选择,以及对这种选择的确认。

  问:皈依三宝是越早越好吗?

  济群法师答:皈依三宝自然是越早越好,但能够认识到皈依的意义,切实生起皈依之心,才代表真正皈依的开始。

  问:修行中,度己在先还是度人在先?这个先后是否大小乘佛法的区别之一?

  济群法师答:修行中,度己在先和度人在先都有依据。发菩提心有三种方式:国王式的发心是度己在先,牧女式的发心是度人在先,船夫式的发心是共同前进。

  问:后天的修行可以改变命运,有这说法吗?

  济群法师答:生命发展固然有一定之规,但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因还需要缘的成就。

  问:如何控制起心动念?

  济群法师答:了解心行运作规律,加强对心的训练,保持正念和观照。

  问:怎么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济群法师答:看一看,这颗充满渴求的心到底是什么?

  问:怎样培养无量的心胸?

  济群法师答:不断弱化我执,可以打开心胸。此外,可以学习普贤菩萨的大愿,他的每个愿在空间上是尽虚空,遍法界,在时间上是尽未来际。

  问:是否必须经历禅修才能培养觉知?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方法培养觉知?

  济群法师答:禅修是培养觉知的有效途径。掌握一定的禅修方法,并能持续、稳定地保持这一状态,就可以把座上的修行带到座下,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培养觉知。

  问:什么才是真自在?

  济群法师答:内心没有迷惑和烦恼,才是真自在。

  问:如何避免弘法心切,执着于外相?

  济群法师答:做空花佛事,水月道场。

  问:在宗教活动中,如何避免因恭敬心而引发个人崇拜?

  济群法师答:依法修学,法随法行,就能懂得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学法,而不是个人崇拜。

  问:皈依是出家吗?

  济群法师答:皈依只是学佛的开始,不是出家。

  问:是否出家才有证果的可能?

  济群法师答:根据佛典,在家众可以证到三果。许多菩萨也以在家身份示现,所以在家众同样可以很好地修行。

  问:皈依佛门之后,还可以有爱情吗?

  济群法师答:在家居士可以有正常的感情和家庭生活。

  问:怎样区分真正的善缘和违缘?是用心眼识去感知吗?但心眼识也会欺骗我们!

  济群法师答:以佛法为标准,明辨是非善恶,就知道如何区分是真正的善缘,还是带着“善缘”包装的违缘。但从修行来说,不论善缘还是违缘,都能成为修行的增上缘,关键是你能善加利用。

  问:话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该套上蝙蝠侠的行头警恶惩奸吗?

  济群法师答:“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为救度地狱众生而发的大愿,不是为了惩罚谁,也不是为了当侠客。

  问:学佛是给物质需求做减法吗?年轻人向往成功,正是要做加法的时候,自认为暂时还不需要做减法,该如何处理呢?

  济群法师答:佛法并不排斥正当的物质追求,但我们现在的很多物质需求,其实已经让地球资源过度透支了。盲目做加法,不仅耗费我们有限的生命,也将加速地球的毁灭。

  问:学佛有什么益处,开悟后能解脱生死轮回吗?

  济群法师答:学佛可以帮助我们解除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让我们生活得更自在,更幸福,最终解脱生死轮回。

  问:菩提书院是怎样的团体呢?

  济群法师答:是一个提供有效修学引导和良好修学氛围的学佛团体,能让大家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学佛的利益,并使身心发生改变。

  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加入菩提书院?

  济群法师答:渴望修学佛法,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问:不拜佛,不烧香,不念经,用心感悟佛法,这样也算修行吗?

  济群法师答:如果能用佛法智慧修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内心安住于法,行为和法相应,不论是不是拜佛烧香,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问:怎么观修菩提心?

  济群法师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菩提心的修行》一书中有详细解说。

  问: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济群法师答:得失都是结果而已,学会接纳。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问:现在许多人都提倡做公益,但并不是从根本出发,只是为了迎合大众,逢场作秀,大张旗鼓。不仅没有利益他人,还使不少人听到公益就为之胆怯。怎么才能提倡公益的本质?

  济群法师答:我曾有过一个访谈,题为《慈善的精神》,谈的正是相关话题。

  问:当今社会将信佛作为一种时尚,人手一串佛珠,还比大小贵贱,这是一种异化吗?您怎么看?

  济群法师答:信佛成为时尚,总是一件好事。当然,也需要善加引导,使大众真正了解佛法对于人生的价值,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甚至流于迷信

  问:在家人出家人有什么区别?

  济群法师答:在家人不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是在家人。

  问:明知该放下,但是总放不下应该怎么办?

  济群法师答:因为你的心还不听话。一方面需要通过闻思真正改变观念,真正看破,一方面需要通过禅修来训练你的心。

  问:我想实修,是不是得有老师指导?

  济群法师答:如果想要实修,的确需要有老师指导,否则很容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问: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

  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自己,转迷为悟。

  问:有人说,现在学佛的人这么多,为什么社会越来越乱呢?

  济群法师答:社会越来越乱,是因为真正学佛的人太少了,而不是太多。

  问:很多人觉得做了错事,佛会惩罚,但我觉得佛教是门科学,所有事你都可以做,就是做了你是否会安心,可以这样理解吗?

  济群法师答:佛教说的是“如是因感如是果”,做了错事,不是佛在惩罚谁,而是你自己的行为招感了苦果,所谓“自食其果”。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显然不是什么事都能做的,因为“行善必得乐果,作恶终感苦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