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退”是一种涵养,退之为德,在于和众。

【提要】

  人生的修养,“忍”是很重要的功课。佛教将“忍”列为重要的修行法门,将“忍”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个层次;说明一个人如果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拥有“无生法忍”,则所在之处就是桃源净土,就是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唯有“忍”,才能忍辱负重,才能和众。

【正文】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忍耐,比如忍冷、忍热、忍饱、忍饿、忍累、忍苦,对于他人加之于己的很多境界也必须忍耐,比如忍耐责骂、毁谤、误会等,能具备忍耐的品德,就能少掉很多烦恼,活得自在。

  历史上很多名人,因为忍耐,所以能成就一番功业。如韩信能忍耐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后来得以助汉王得天下;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也常修忍辱行。《六度集经》记载,有一世,佛陀和阿难生为龙身,住在大海中,一个慈悲能忍,一个刚直爱玩。有一天,爱玩龙对另一龙说:“我们住在海中这么久了,每天重复过一样的生活,很无趣耶!不如我们一起到陆地上游玩,你说好不好?”另一龙说:“万一碰到陆地上的坏人,一定难以逃脱,太冒险了!”爱玩龙又回道:“不然,我们化成小蛇,如果路上没有人的话,我们就在道路上玩,如果有人出现,就赶紧躲到路旁去,这样保证很安全的啦!”于是另一龙同意了,二龙就化成小蛇,一起到陆地上四处游赏。

  没想到,才刚离开大海不久,就遇到一条毒蛇。毒蛇一看是两条小蛇,起了侵害心,吐射毒液,欺负小蛇。爱玩龙化成的蛇,看到毒蛇竟然有眼不识泰山,妄想伤害它们,生气想要杀死毒蛇,立刻被慈忍蛇制止,它说:“我们是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者,对于愚昧众生所犯的错,我们理当原谅,能忍别人所不能忍耐的,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诫呀!”

  刚直的小蛇,听完话后,马上对慈忍蛇生起恭敬心,也不再有反击毒蛇的心了。

  慈忍蛇说:“我们还是回海里去吧!”于是一起恢复龙身离开陆地。同时,二龙显示它们的威神力,震天动地,兴云降雨,人鬼都为之惊怖。而原本吞吐着毒芯的毒蛇,看到这种状况,更是惊惶恐怖不已。

  佛陀告诉诸比丘,当时想要反击毒蛇的龙是阿难,说忍耐法的龙是我本身,而毒蛇则是提婆达多。《佛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忍的力量胜过一切刀枪拳头,所以说,忍也是一种承担、一种功德、一种智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