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什么是七句答

  佛典中所述回答问题之7种方式。此七种即:顺前句答、顺后句答、二句答、三句答、四句答、述可句答和遮止句答。

  (1)顺前句答:指顺着问题的前句回答。如问:“智亦所知?所知亦智?”此应顺前句回答:“诸智亦所知,然所知未必为智,譬如余法。”

  (2)顺后句答:指和前者相反,是顺后句回答。如问:“所取也是能取?能取也是所取?”顺后句答则云:“诸能取亦是所取,然所所取未必为能取,譬如色等五境。”

  (3)二句答:谓作二句回答。如问:“蕴、处、界三科中,蕴数也是界数?界数也是蕴数?”此应答:“蕴数非界数,谓如色蕴、识蕴,因为无有一界全摄色蕴相,或全摄识蕴相的缘故。”或答:“界数非蕴数,谓如法界。”

  (4)三句答:谓作三句答辩。如问“蕴数亦是处数?处数亦是蕴数?”此应三句答:“或蕴数非数处,谓如色蕴。或处数非蕴数,谓如法处。或蕴数亦数处,谓如识蕴意处。”因为并无蕴处数中俱非者,故无第四句答。

  (5)四句答:指以四句回答者。如问:“若成就眼根者亦成就耳根?或成就耳根者亦成就眼根?”则初句答:“唯有眼根成就,如聋者。”第二句答:“唯耳根成就,如盲者。”第三句答:“俱成就,如正常人。”第四句答:“两者皆不成就,如聋盲者。”

  (6)述可句答: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肯定其所问。如问:“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诸行皆是无常耶?”则答云:“所问如是。”

  (7)遮止句答: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否定所问。如问:“蕴外诸行几谛摄耶?”应答云:“蕴外无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