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汉语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涅槃经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

  (一)涅槃入不入之差异

  A关于入涅槃者

  先从弟子们对释尊入涅槃的观感说起,当世尊在娑罗树下欲将灭度时,弟子们即大感悲痛,咸言世尊已临涅槃,此涅槃即成了灭亡之意,例如序品中云﹕ “时诸天人,及诸会众,阿修罗等,见佛光明不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为竖,复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何其苦哉,何其苦哉,如何世尊,一旦舍离四无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养,圣慧日光,从今永灭,无上法船,于斯沉没,呜呼痛哉。”

  很显然的,这是弟子们把世尊之入灭,看作最后涅槃之相,涅槃的意义,在此也就成了如来的灭亡,因此彼等才如此悲痛﹕“何其苦哉,何其苦哉”的哀号不已。

  且世尊亦同时说﹕ “有为之法,其性无常,生已不住,寂灭为乐。”(纯陀品‧一四)也承认最后之入灭,乃是进入“寂灭为乐”

  的境地,此进入亦即肉体(佛之生身)之死亡。世尊亦承认于娑罗双树下之逝世而为涅槃。如纯陀品世尊自说的﹕ “今日欲入涅槃”。此种死亡意味的涅槃,并赞云“诸佛法皆尔”(哀叹品第三)。死,是生之必然性,这自无疑议,但何以把进入涅槃视作死后境界,而称为“诸佛法皆尔”呢﹖ 这一偈,当然没说明死后是否存在的,但就“寂灭为乐”一句看,可以推想该语义,乃是说世尊的肉身灭亡后,更有寂灭的安乐境存在,可是这一寂灭境虽然存在,却是一个永绝世间的状态,无法想像它如何存在,故此弟子们哀痛说﹕ “圣慧日光,从今永灭,无上法船,于斯沉没。”这尤其在现病品中,说得更明白﹕

  “世尊往昔为我故,于无量劫中修苦行,如何一旦弃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卷十)

  舍命,便是死亡,往昔为我故,于无量劫中修行,这是说,往昔的生存,虽亦必经生死的阶段,但那阶段仍是存在的,或者说是延续的,而延至今日,却问“如何一旦弃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这表示说,此日之入灭,乃是不再延续​​了,已便舍命般入涅槃了。依据这样一个观念,故难怪序品中说, “必于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相”。这在当时弟子们心中,大约的确是作这样一个想法的,可不知这个想法中,却有着疑问,因为既知世尊往昔为我故,已经于无量劫中修过行了,怎能判断今日之入灭,不是再为众生故呢﹖ 如何敢云是“一旦弃本誓,而便舍命欲涅槃”呢﹖ 同时,照这个哀叹的观念,涅槃便成为一个退休的安隐处了。因为彼等认为如来“必于十方所作已办”,既然所作已办了,那就应该退休了,于是乎而说这是最后涅槃之相,这是舍命般入涅槃。

  B关于不入涅槃者

  或就因为基于弟子们认定佛陀于娑罗树下之灭亡,是永绝世间的般入涅槃,于是在另一方面就极力否定说,如来是毕竟不入涅槃的。在哀叹品里,世尊自己也说过,在娑罗树下之灭度,是“示现涅槃”,而非真实涅槃[12] 。于纯陀品也指出说﹕ “汝今不应发如是言,哀愍我故,久住于世,我以哀愍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此种涅槃表示,

  原是一种方便善巧,为化度众生而示现的。至于真实之涅槃,则绝对否定不入,若入,便批评那是病行,或不究竟。如现病品中,世尊答迦叶说﹕ “如来正觉,实无有病,右胁而卧,亦不毕竟入于涅槃。”又说﹕ “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中有病行处,非如来也。”其所举之五种人是﹕断三结之须陀洹果,斯陀含果,断五下分结之阿那含果,永断贪欲瞋恚愚痴阿罗汉果,以及辟支佛果。此一批评,即否定了佛陀在娑罗树下乃是入涅槃之说。此种否定从其用意看,可得出两点意思,一是,否定如来在双树林中之入灭,非入涅槃,意在肯定如来之身为常住,不是因为灭度了而就不住了。但从反一面看,这却又无异说,涅槃乃是真实之死亡,因为恐怕般入涅槃,法身就不常住了。二是,入涅槃者于此大乘大涅槃典中有病行处,即意味着涅槃祗是一消极的沉空境界,如来致所以不入涅槃,乃因为如来不是消极的,所以特别指出,五果人物入此涅槃,而非如来。恰好五果均是小乘,都是自利而消极的。又谓此五果小乘,未来亦当证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需经过百千劫或十千劫[13] 。就这一意义看,入涅槃又非死亡意,而是一暂时性的沉入空寂,或等如说暂时在那儿休息,以待时间到时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像这种含义的经文很多,如大众品所载的偈语,一连串地说﹕ “如来视一切,犹如罗睺罗,云何舍慈悲,求入于涅槃,假使一阐提,现身成佛道,永处第一乐,尔乃入涅槃。”又“假使一切众,一时成佛道,远离诸过患,尔乃入涅槃。”(卷十‧三一)这在在都说明着,一入涅槃,就是休息不利益众生了。这就以原始佛教的“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来看,也是这样的意味。永入涅槃,就等如说,永远的安静休息,这种观念恐怕还是基于社会的服劳及生死可厌的观念而来,因为要利益众生,就要和凡夫一样的有生死,来到这个人间社会,一到了人间社会,烦恼和痛苦便都不能免,于是办完了一期利益众生的事,就赶快退休,找一个安息之处,静住下来。大乘佛教则觉到此种心理是不正确的,众生界无尽,悲愿无穷,如何能够退休下来,于是乃主张不入涅槃。实际这还是一消极的说法,积极者是﹕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云何故于如来生涅槃想,善男子,如来实是常住不变,不般涅槃。”(圣行品第十九之下‧六)

  “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卷二十三‧十八)

  “终不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是名菩萨修持净戒。”(卷十六‧三)

  “此阎浮提一切愚人,当作是念,如来正觉必当涅槃,生灭尽想,而如来性实不毕竟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无变易故。”(现病品第十八‧二一)

  “解大涅槃甚深义者,则知诸佛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卷二十三‧四)

  这均是不入涅槃的积极说法,但此种不入,对佛身常住之义是显出来了,而对“涅槃”一语之定义,却成为矛盾的了,因为本经之特定阐释及其所完成之涅槃观念,乃是常乐我净,与如来身无有差别的,既无有差别,为何又将涅槃和如来身分开,谓如来终不毕竟涅槃,此终不毕竟涅槃,即把涅槃不看作是,即如来身,即解脱,即般若,即佛性(本章第三节参照)了,此岂不是一大矛盾﹖ 若谓这只是对治二乘之过,而云不入涅槃,则又何需如此强调,经中已经提出了一新的定义,谓涅槃为伊字之三点,具解脱、法身、般若三德,法身为涅槃之体﹔法身不变不灭,这就足以对治小乘之涅槃过失,又何需来一个“解大涅槃甚深义者,则知诸佛终不毕竟入于涅槃。”此种用语之差异,已经不止于差异了,简直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

  或说入于涅槃,是指般涅槃,而非大涅槃,然则“大般涅槃”又作何解呢﹖ 大般涅槃以梵文来说应是Maha- Parinirvana 此意就是般入大涅槃,此大般涅槃在本章第三节中已经说明和大涅槃乃同一义的,现再引圣行品一节看﹕

  “是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开示,分别演说其义,以是义故,名曰圣行。”(卷十三)既说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

  p. 31

  而又言毕竟不入涅槃,这是何等的相违呢﹗ 梵行品中言菩萨修慈,亦云﹕ “菩萨摩诃莎,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观此所谓住于大乘大般涅槃,意即般入大涅槃中,安住于此,始可以行无量大慈,不可思议之慈,这与根本佛教中无量慈心解脱是同一意味的,若在此种意义下,怎好否定如来终不入于涅槃﹖

  基于以上所述的理由,我们不得不说本经的涅槃用语,不仅是有时差异,而且是相当矛盾的了。

  揆其为何会如此矛盾,大约因为涅槃这个问题,从根本佛教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至于大乘佛教,中间经过了几百年的变迁,内容复杂,解说歧异,本经为了统一整个自根本佛教发展以来的涅槃思想,加以新的界定阐述,就不得不有所拣择,而拣择又必得以自家的立场作为标准,在合乎标准与不合乎标准中,拣择数百年来的复杂解说,自然难免要破绽百出了。本经的标准是以如来常住不变义为中心,凡讲入涅槃或不入涅槃,只要合此一中心前提者即可首肯,不​​合乎者即加否定。不能合乎此一思想,如是就否定的说如来毕竟不入涅槃,至于历史上的释尊而又实有其灭度的史实,在后世佛教徒的心目中,总是一个症结,于是就说是﹕为欲令众生修习解脱,示现涅槃。当其顾及自家所发挥的涅槃意义时,则谓世尊安住大般涅槃开示演说,菩萨亦住于大般涅槃修行慈心。言至涅槃之体时,则又即如来即佛性即解脱。此一立意是好的,殊不知如是一来却把“涅槃”这个概念弄得含糊不定,而矛盾丛生了。

  以上为入不入涅槃的差异问题,下面一再看一个涅槃有果体与无果体的差别之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