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汉语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涅槃经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

  (一)本经涅槃之同义异语

  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已说过涅槃的同义异语,但那多是根据部派佛教及原始佛教的经文所集之类别。现再就本经所述之同义异语作一考查,以求从多方面了解涅槃的丰富涵义。下面一节为释涅槃之意义者,但亦可归于本则之内。

  A “(1)涅者言不,槃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2)又槃者言覆,不覆之义,乃名涅槃。(3)槃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4)槃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5)槃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6)槃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7)槃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有优楼迦迦毗罗弟子等言﹕(8)槃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9)槃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10)槃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11)槃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德王品‧卷二十三。)

  此共举涅槃十一义,其中一义称为“有优楼迦迦毗罗弟子等言”,则除优楼迦迦毗罗弟子等所说的一义外,尚有十义是本经自身所言者。但此十义,若对照之,则又都出在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正第二七‧一四七页)所举的十三种(此在第一章第三节已言及),除了前面三种便完全相同。自然,此十种都是构成大乘涅槃思想之基本的。如言不去不来,定无不定,无和合义等,这都是本经所发挥的重要思想。所谓不去不来者,即是常住不变之义,如卷二十八(师子吼品)云﹕ “诸圣无去无来,如来已断去来住相。”此即不变不易之法身。所谓定不定者,亦复如是,如卷二十(德王品)云﹕ “一切所有声闻弟子,咸言如来入于涅槃,当知如来,亦不必定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不变易故,以是义故,如来涅槃亦复不定。”再如卷二十二( 同上品)说﹕ “若使涅槃从因生者,因无常故,果亦无常,而是涅槃不从因生,体非是果,是故为常。善男子,以是义故,涅槃之体无定无果。”此不从因生,即是无和合义。有因有缘始叫做和合,“是涅槃,不从因生,体非是果,”自是非和合了。

  由是看来,我觉得大般涅槃经的思想,受婆沙部的影响是很深的,尤其关于涅槃的常义,似乎是承接婆沙而再深邃的发挥。当然,婆沙部的“有”之思想,原是不够深刻的,致所以遭到般若系大乘佛教的非难,待般若系之理论完全建立后,有之思想又新抬头,参照空的理论,重整旗鼓,以之与其对垒,此一番对垒,于是便产生了本经妙有的大般涅槃思想。此思想经过一度“空”之否定后,至此自与婆沙部不同了,因此而形成了大乘佛教完整的涅槃体系。其殊胜本然处如说﹕ “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此种积极本然的精神,岂婆沙论师们能及。此所以大乘之成为大乘,而异于原始及部派佛教者,自有其根因也。

  复次,再看同义异语两段经文﹕

  B “(1)涅槃者,即是烦恼诸结火灭。(2)又涅槃者名为屋宅,何以故,能遮烦恼恶风雨故。(3)又涅槃者,名为归依,

  何以故,能过一切诸怖畏故。(4)又涅槃者,名为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为四﹔一者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见暴,四者无明暴,是故涅槃名为洲渚。(5)又涅槃者名为毕竟归,何以故,能得一切毕竟乐故。”(师子吼品第二十三‧卷二十五‧二十)

  C “犹如涅槃(1)亦名无生,(2)亦名无出,(3)亦名无作,(4)亦名归依,(5)亦名窟宅,(6)亦名解脱, (7)亦名光明,(8)亦名灯明,(9)亦名彼岸,(10)亦名无畏,(11)亦名无退,(12)亦名安乐,(13)亦名寂静, (14)亦名无相,(15)亦名无示,(16)亦名一行,(17)亦名清凉,(18)亦名无闍,(19)亦名无碍,(20)亦名无净,(21)亦名无浊,(22)亦名广大,(23)亦名甘露,(24)亦名吉祥。(卷三十一‧迦叶品第二十四。)

  总此两则看来,本经涅槃之异语者,计有二十七语,B段五条,有二语与C段同,如归依和屋宅(C则称窟宅,其意同) 。此外在卷二十九第五页亦载有十一种同义的异语,但读十一种中有六语是与此C段雷同的,雷同者是无生、无出、无作、涅槃、屋宅、寂静。不雷同者,另有五种,五种是﹕1.“洲归(此或B则中所言的洲渚,原同一语,而说法不同罢了。) 2.安隐,3.灭度, 4.无诸病苦,5.无所有。”就​​上统计之二十七语,加上此段五语,合计全经出现不同之异语者,仅有三十二个。以此三十二个与第一章第三节所述者,自是相差还远,但即此已可知本经所涵摄原有之同义异语,于此再揉和发挥新的大乘涅槃意义也。

  (二)涅槃解释之差异及其矛盾

  以上各节已经引述过许多解释涅槃和大涅槃的问题,并且在第三节中说过涅槃即是大涅槃,但本经对涅槃的用语解释,却并非完全如第三节所述者,在卷十九、卷二十三德王品中,对涅槃与大涅槃的用法,大肆分辨其差异,谓决非同一。就中卷十九云﹕

  “布施者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檀波罗密乃得名为大涅槃因。三十七品是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无量阿僧祗劫菩提法,

  乃得名为大涅槃因。”

  卷二十三云﹕ “有名涅槃非大涅槃,云何涅槃非大涅槃,不见佛性而断烦恼,是名涅槃,非大涅槃,以不见佛性故,无常无我,唯有乐净,以是义故,虽断烦恼,不得名为大般涅槃。若见佛,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般涅槃。”

  就此二节言,便知涅槃一词,使用并不固定。其不固定之理由,则如前述,凡指世俗一般所谓之涅槃,或二乘人所证之涅槃,均不能称为大涅槃,凡诸佛菩萨所修之涅槃,则称为大涅槃。但泛用时,仍统称为涅槃。有时亦冠用一形容词作其区别,如菩萨品云﹕ “舍利佛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缘觉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萨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卷九‧二八)此亦即分别涅槃之层次,但冠以小、中、大而作分别,较此两节及前引卷十九德王品二十二之三所述者为佳,此意在本节开始时已言明,不必再述。然问题是,即大涅槃一词,在本经中有时亦有差别的用法,亦有其难明之处,比如说,菩萨与佛之境界,在如来性品及月喻品等品中,划别得很大,如来性品谓﹕ “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菩萨既然未能明了知见佛性,则菩萨之人如何能够“于大涅槃而般涅槃”呢﹖ 经中各品都显示着是大涅槃乃诸佛之境界,既是佛之境界,菩萨就不应亦用此一“大涅槃”名词。若用,则就无法分别出菩萨和诸佛之大涅槃有何差别了,若谓无差别,而本经却又将菩萨和佛的境界划开极明。就如上述菩萨品小、中、大三等涅槃之分辨,接着在该节经文后又说﹕ “如是等人,若同佛性,何故不同如来涅槃而般涅槃”。显然的,这已经被规定了菩萨的大涅槃而不同于如来的大涅槃,既是如此,却又偏偏用之,岂不是矛盾么。同时在菩萨品中又云﹕ “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以是义故,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而有差别。 ”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这又无异说,声闻缘觉也都是大涅槃,只因其成就之不同,而在同一大涅槃中划成四种性罢了,这样说来,大涅槃这个用语,就承认其应有差异了。

  此在判别四种性的境界上,固应有此区别,可是同一“大涅槃”之词,分成诸佛和菩萨的境界,且将菩萨的层次又判得与佛的境界距离甚远,云位阶十地,尚不能明了知见佛性,这种使用涅槃的用语,即使不矛盾,也不大妥当吧。

  再次,请看入涅槃与不入涅槃之差别。

  本经自哀叹品起,即已宣说涅槃是常乐我净,也是常住不变的。可是在前后各品中又分出了入涅槃与不入涅槃的歧见。以常乐我净之涅槃意义来说,是应该般入涅槃的,但在另一面涅槃的意义又解作非常乐我净,于是便谓如来不入涅槃。就经文推察,此歧见的原因是﹕当把入涅槃看作是圣者死亡的意味时,或永远休息之处时,则谓如来毕竟不入涅槃,此时,不入涅槃便成为如来身之常住不变义。当讲到入涅槃时,涅槃又成为了常乐我净义,甚至有一特别的境界所在,让圣者们摆开五阴所结之烦恼身,进入那安隐的处所。现且详细道来﹕

精彩推荐